查看原文
其他

6.9音乐季预告 | 李飚携手小提琴演奏家谢昊明,演绎巴托克的民族情怀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他是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副教授

作为90后的他

早已将超高含金量的奖项收入囊中

16岁获得第八届文化部“文华奖”

全国小提琴比赛青年组第二名

和中国作品最佳演奏奖

次年再获中国音乐最高奖

第六届“金钟奖”全国小提琴比赛金奖

纽约音乐评论赞誉他的演奏

“具有迷人的速度对比,

丰富的音色变化和精致细腻的分句”。

他就是小提琴演奏家

 谢昊明  



谢昊明1990年生于南京,五岁时因在电视上看到吕思清老师演奏的《梁祝》,便深深地被小提琴所吸引。他六岁随南京艺术学院郭国光教授学习小提琴,十岁师从于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先生。

2010年在四年一度的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第四名并同时获得“奏鸣曲最佳”和“伊萨依作品最佳”两项大奖,是迄今中国选手在这项被誉为“西半球的小提琴奥林匹克赛会”的国际顶级赛事中取得的最佳成绩


6月9日晚,天津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李飚将携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谢昊明,带来天津交响乐团2023音乐季——“巴托克的民族情怀”交响音乐会。巴托克作为现代民族乐派的卓越典范,他的作品大多以民间特点为主,充满节奏活力与丰富想象。

演出中,谢昊明将与天津交响乐团共同呈现巴托克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凭借他卓越而辉煌的小提琴演奏技巧,闪耀出青春的火焰与活力。同时,巴托克的另外两部经典之作《六首罗马尼亚民间舞曲》与被视为新古典主义典型之作的《乐队协奏曲》也将一同上演,展现管弦乐队各声部的技巧、色彩与力量。

# 天津交响乐团2023音乐季 #

 “巴托克的民族情怀”交响音乐会 

2023年天津市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季


演出时间

2023年6月9日  19:30


演出地点

天津音乐厅(和平区浙江路32号)


音乐总监、首席指挥 | 李飚

小提琴独奏 | 谢昊明(特邀)

演奏 | 天津交响乐团


票价

180/ 280/ 380/ 480/ 580(RMB)

(支持文惠卡购票)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购票


购票 | 天津演艺网

咨询热线 | 400-160-1266

网址 | http://www.tjyy8.com/




 演出曲目 

♫ 六首罗马尼亚民间舞曲 / 巴托克 曲

Six Romanian Folk Dances ,Sz.56 / Béla Bartók

Ⅰ. 杖舞

Ⅱ. 花腰带舞

Ⅲ. 踏脚舞

Ⅳ. 布舒姆舞曲

Ⅴ. 罗马尼亚波尔卡

Ⅵ. 快速舞曲


♫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 巴托克 曲

Violin Concerto No.2 Sz112 ,BB 117 / Béla Bartók

Ⅰ. 不太快的快板,奏鸣曲式

Ⅱ. 安静的行板,变奏曲式

Ⅲ. 很快的快板,充满活力的匈牙利民间舞蹈风格,奏鸣曲式


♫ 乐队协奏曲 / 巴托克 曲

Concerto For Orchestra / Béla Bartók

Ⅰ. 引子,不太快的小行板—活泼的快板

Ⅱ. 成双成对的游戏,轻松活泼的快板

Ⅲ. 悲歌,不太快的小行板

Ⅳ. 间奏,快板

Ⅴ. 末乐章,急板


 *曲目及顺序如有变更以演出当天为准


 演出阵容 

天津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李飚  ▉

著名指挥家李飚是世界古典音乐界不多的能够同时成功胜任指挥和独奏的艺术家,以他独特的风格和高超技艺赢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赞誉。2020年起担任北京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和首席常任指挥;2021年起,李飚担任天津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和首席指挥、天津歌舞剧院艺术总监。同时,李飚还是俄罗斯国家爱乐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

李飚出生于中国南京,五岁开始学习音乐,1982年进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1988年毕业时,作为新中国首位公派打击乐学生被文化部选送到前苏联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随斯留基业夫教授学习。1995年毕业时,获俄罗斯国家一级音乐硕士文凭。1995年获德国国家文化基金会奖学金前往德国,在慕尼黑国立音乐学院彼得•萨德罗教授指导下在1999年完成德国最高音乐文凭-音乐大师文凭,而同音乐大师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和劳伦斯∙福斯特学习指挥的过程里也给予了他在音乐上极大的启发。

学生时期,他曾在许多音乐比赛中获奖,包括第一届国际达布雷申音乐比赛银奖。他是世界范围内首位在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的华人打击乐演奏家。

无论作为指挥家还是独奏家,李飚曾在诸多世界著名音乐节中演出,并同世界上许多乐团成功合作,如: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爱乐乐团,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捷克爱乐乐团、里昂爱乐乐团、北德广播乐团,法国蒙佩列尔歌剧院、丹麦国家交响乐团,葡萄牙古本江交响乐团,雅纳切克爱乐乐团,以色列交响乐团,匈牙利李斯特室内乐团,意大利托斯卡尼尼交响乐团,,波兰广播交响乐团、保加利亚国家交响乐团、以及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澳门乐团,香港中乐团等等。合作的音乐家包括:姆斯提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劳伦斯-福斯特,乔纳森-诺特,法比奥-路易斯,图尔斯-莫克,瓦基姆-列宾等等,演出足迹踏遍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李飚多次在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古典音乐专栏节目“重视古典音乐”中演出,为百代、索尼等世界著名唱片公司录制了9张唱片,2015年成为索尼音乐签约艺术家。

应中央音乐学院邀请,李飚于2003年成为该校最年轻的客座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6年被柏林汉斯-埃斯勒国立音乐学院聘为终身教授,成为第一位在世界顶级艺术学府担任终身教授的华人音乐家。

从2010年开始,李飚受邀担任梅赛德斯-奔驰国际音乐节和中国国家大剧院国际打击乐节音乐总监,用无尽的创意向人们证明音乐蕴含的无限潜力与不可思议。

2008年,李飚荣获奔驰汽车-AMG-生活杂志“国家精神创造者荣誉奖”;2009年荣获《芭莎男士》-“2009中国品位成功年度人物”;2018年获比利时环球音乐比赛“终身成就奖”;2018年担任中国国家大剧院“年度驻院艺术家”。

在繁忙的演出及教学外,李飚还多次受邀担任世界重大国际音乐比赛的评委,其中包括有“音乐奥运会”之称的德国慕尼黑ARD国际音乐比赛。


小提琴独奏:谢昊明  ▉

谢昊明,青年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谢昊明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得重要奖项:16岁即获得第八届文化部“文华奖”全国小提琴比赛青年组第二名和中国作品最佳演奏奖;次年再获中国音乐最高奖第六届“金钟奖”全国小提琴比赛金奖;2010年在四年一度的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第四名并同时获得“奏鸣曲最佳”和“伊萨依作品最佳”两项大奖,是迄今中国选手在这项被誉为“西半球的小提琴奥林匹克赛会”的国际顶级赛事中取得的最佳成绩。纽约音乐评论赞誉谢昊明的演奏“具有迷人的速度对比,丰富的音色变化和精致细腻的分句”。

作为独奏家,谢昊明的演出足迹遍及国内外,与张国勇、谭利华、李心草、杨洋、Jukka-Pekka Saraste、Sergey Smbatyan、Samuel Wong 、朱晖、夏小汤、陈琳、范焘、杨力等著名指挥家都有过成功的合作。合作过的乐团包括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厦门爱乐乐团、比利时Nouve Musiche Orchestra、美国Indian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 、亚美尼亚Armenian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等。谢昊明曾受邀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美国加拉米安音乐节、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荣誉系列音乐季、比利时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音乐会、中德建交40周年庆“古典中国”巡演、丹麦哥本哈根国际音乐节、亚美尼亚哈恰图良国际音乐节等国际音乐活动并在国内外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2014年在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举行的“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上,谢昊明为出席开幕式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俄罗斯联邦副总理戈洛杰茨以及中俄两国社会各界人士和青年代表们演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谢昊明与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和最新专辑《伊萨依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全集》已分别由北京音像公司和北京环球音像公司出版发行。

作为教师,谢昊明在教学中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因材施教,同时注重学生对音乐作品风格的准确把握。谢昊明多次受邀在青岛国际弦乐大师班、珠海国际弦乐大师班、马来西亚槟城国际弦乐音乐营、北京国际音乐大师班、美国克利夫兰音乐学院夏季学院等音乐项目中担任授课教授。谢昊明的学生在科冈国际小提琴比赛,德国波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新加坡国际小提琴比赛、美国金色古典音乐比赛、法国国际音乐节小提琴比赛、意大利Napolinova小提琴比赛、奥地利维也纳之星音乐比赛、布鲁塞尔国际音乐比赛、塞尔维亚国际小提琴比赛、福田杯青少年弦乐精英赛等国内外各项赛事中均获得佳绩。

谢昊明1990年生于南京,六岁随南京艺术学院郭国光教授学习小提琴,十岁师从于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先生。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毕业被保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被特许提前一年毕业并保送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林耀基先生逝世后继续师从于柴亮教授和于兵教授。曾得到 J.Silverstein、P.Zukerman、B.Kushnir、A.Dumay、D.Weillerstein、Midori、林昭亮等著名小提琴大师的指导,并赢得他们的一致赞扬。2013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担任小提琴主科教师。2014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美国克利夫兰音乐学院,同时师从于两位传奇小提琴大师Joel Smirnoff和Jaime Laredo。在学期间连续两年获得克利夫兰音乐学院院长奖学金。2016年获得Artist Diploma艺术家文凭(博士),并获得克利夫兰音乐学院为表彰当年杰出小提琴家所颁发的Anna Y. Tringas Award年度奖。谢昊明现跟随中央音乐学院童卫东教授继续攻读小提琴博士学位。


演奏:天津交响乐团  ▉

天津交响乐团始建于1985年,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努力,被公认为是中国优秀职业交响乐团之一。天津交响乐团作为大型职业交响乐团,致力于普及和发展东西方交响乐事业,曾荣获文旅部授予的“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现任团长为著名指挥家、作曲家董俊杰。著名指挥家李飚自2021年起担任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桂冠指挥汤沐海,终身荣誉指挥王钧时,常任指挥易娟子、杨力;常驻演出场所天津音乐厅。

经过30余年辛勤耕耘,天津交响乐团在演出西方经典交响作品,中国交响作品,歌剧音乐演奏,独奏、重奏等方面积累了丰厚的作品;邀请了数以千计的国内外著名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表演艺术家倾情加盟乐团演出季;在国内外著名艺术殿堂频繁亮相,始终活跃在中外爱乐观众的视野里。一代代天交人致力将乐团打造成具有多元音乐文化并极具开放包容精神的音乐文化使者。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能够推出音乐季的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利用优势资源为观众奉献了大量的精品佳作。尤其在2015-16音乐季由艺术总监汤沐海指挥完成的《马勒-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系列音乐会,被业界及听众誉为交响乐演出史上的“奇迹”。

在不断拓展交响乐领域的同时,乐团也积极的在歌剧演奏方面探索演奏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中外作品:如《尼伯龙根指环》,《卢克雷齐娅受辱记》(亚洲首演),《蓝胡子城堡》,《茶花女》,《阿依达》,《弄臣》,《俄狄浦斯王》,《佩利亚斯梅利桑德》,中国歌剧《一江春水》,《马可·波罗》等。在国内与国际引起广泛关注与热烈反响。

乐团在不断上演西方经典曲目的同时,更致力于中国交响音乐事业的发展,首演了叶小钢、鲍元恺、金湘、唐建平、姚盛昌、刘庭禹,徐昌俊等著名作曲家原创作品。

天津交响乐团不仅是天津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同时为丰富津京冀文化事业不懈努力。更多次走出国门,应邀出访韩国、德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士、澳大利亚等国演出,广受赞誉。

天津交响乐团积极发挥“文艺轻骑兵”作用,在天津市“文化惠民”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上演了大量惠民公益演出,制定了“交响乐十年、千场、百万人”的交响乐普及计划,受到社会各界积极评价。还创立了“天津市爱乐协会”“直播音乐季”“天交艺术讲堂”“走进排练厅”等活动板块,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将普及古典音乐的工作落到实处。

2019年10月1日,乐团作为“千人交响”的重要成员,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音乐家用辛勤的汗水与赤诚之心为祖国庆生,为新中国奏响新时代的乐章!

天津是西方古典音乐传入中国最早的城市之一,交响乐在天津有着广泛的听众基础,天津交响乐团站在历史的肩膀上面向未来,立足天津,放眼全球,在打造中国一流,世界知名交响乐团的航程中奋勇搏击。



 经典赏析 





01

六首罗马尼亚民间舞曲

Six Romanian Folk Dances ,Sz.56

《六首罗马尼亚民间舞曲》创作于1915年,共包括六首个性鲜明、色彩纷呈的舞曲,前四首相对独立,即每一首之后均有短暂的停顿,最后两首则连成一体。这六首舞曲都十分短小,它们好似六幅微型的罗马尼亚民间风俗画,画面朴素,笔法简练。出生于罗马尼亚的当代指挥大师切利比达凯称巴托克是“最节俭的”作曲家;“他用那么少的音符写了那么多的音乐”。这也是对《罗马尼亚民间舞曲》的恰当评价。

一、杖舞。这首曲的旋律包含了大量的切分节奏,辅以低音和弦,每一段结束时都加上突强的力度,好似用手杖击地的声音。

二、花腰带舞。这是穿戴饰带时的舞蹈。音乐简洁生动,轻快活泼。

三、踏脚舞。这是妇女们打谷脱谷粒时唱的劳动歌曲。速度徐缓,左手固定不变的节奏配合打谷脱粒的动作,右手旋律添加大量装饰音,重音不规则,与低声形成节拍交错。

四、布舒姆舞曲。音乐具有民间风格,抒情而略带忧郁。

五、罗马尼亚波尔卡。波尔卡起源于波斯米亚地区,后传到欧洲其他国家,音乐快速活泼。这首曲以二拍子与三拍子结合,并在每拍的后半拍加上装饰音为特征

六、快速舞曲。这是踏着碎步伐的舞曲。乐曲的低音模仿民间乐器的音响,情绪热烈欢快。




02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Violin Concerto No.2 Sz112 ,BB 117

该作品是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应匈牙利小提琴家赛克里之约创作的,作于1938年,次年首演。

作品共三个乐章,运用了巴托克喜欢的“拱形”结构,也就是第一、三乐章对称,三乐章作为一乐章的自由变奏。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竖琴与弦乐的拨奏新奇而迷人,小提琴独奏具有鲜明的匈牙利风味。

第二乐章,这是整个协奏曲的精华,独奏小提琴奏出的如歌旋律伤感而忧郁,极富感染力。

第三乐章,本乐章是对第一乐章的自由变奏,主题、曲式结构及素材都源自第一乐章。“威本科什”风格的乐曲逐渐演变成狂放的舞蹈,乐曲在独奏小提琴与乐队辉煌的竟奏中结束。

很长时间内,这都被当作他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直到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手稿(作于1908年)在1956年被发现,它才被重新命名为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03

乐队协奏曲

Concerto For Orchestra

《乐队协奏曲》为巴托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在他去世前两年完成的。1943年八月,巴托克开始创作他的这部《乐队协奏曲》,十月份乐曲总谱即告完成。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音乐方面的吸引力, 而且还为技巧娴熟的交响乐队提供了一次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巴托克曾这样描述这部作品,“这首类似交响曲的管弦乐作品之所以叫乐队协奏曲,是因为乐队中一些个别的乐器是按协奏曲独奏乐器组的方式来处理的,如第一乐章展开部的铜管乐赋格段,末乐章弦乐器演奏的基本主题的‘无穷动’式乐句,尤其是第二乐章中一对对乐器依次奏出的辉煌乐句,都是这种技巧性的处理。”

作品为各乐器都创造了足够的施展空间,如何在展现高度演奏技巧的同时,又兼顾好各声部间彼此的协作配合,对整个乐队而言也可谓是一个挑战。


近期演出

票务合作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购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