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之骄子”人才专访 | 雷声:聊聊“首席”那些事儿

撰稿 | 翟志鹏 天津交响乐团 2023-09-14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天之骄子”人才培养系列音乐会

人才专访

天津交响乐团首席

小提琴演奏家

雷声


聊聊“首席”那些事儿

小提琴演奏雷声是天津交响乐团的首席,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乐迷最熟悉的天交演奏家。借此次音乐会之机,记者与雷声聊起“首席”那些事儿,回顾他的“首席”岁月里那些难忘的点点滴滴。




首席初体验

雷声2009年进入天津交响乐团,出色的业务能力使他迅速得到了乐团与观众的认可。2013年,正值乐团新老交替的一个关口,雷声被任命为了天津交响乐团首席。

作为当时国内专业乐团中最年轻的首席,雷声感到了身上无形的压力,但在他看来,压力其实也是一种动力,鞭策他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积累、不断前进。记得进团那一天,在做自我介绍时,我曾说过要为天交做出自己的贡献,尽自己的一份力,直到现在我也在一直朝着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


首席要起到表率作用

随着演出经验的积累,雷声对各类曲子越来越熟悉,首席带来的紧张感也就渐渐消失了。雷声说:“一套曲子拉得很熟了,我就不紧张了,而是一种得心应手、特别松弛的状态。”在雷声看来,首席一职始终鞭策着自己向前走:“首席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素质,首先要是业务尖子,起到表率作用;然后是带领的作用,在完成好自己工作的同时,对于其他声部的工作也要烂熟于心。”

雷声告诉记者,早期的乐队还没有出现指挥一职,首席需要边拉琴边用弓来指挥乐队,后来曲子的难度大了、时长长了,首席没有时间指挥乐队了,才出现了专职的指挥。也正是出于这样的渊源,首席与指挥成为了一支乐队至关重要的一对组合。他说:“一首交响乐的演奏中,乐队各声部有很多交相呼应的配合,首席需要了解指挥家的处理与安排,再把他的意图很好地传递给乐队。”


首席生涯里的回忆与趣闻

10余年的首席生涯,给雷声带来了很多难忘的回忆。他与记者分享到,一次音乐会上,乐团演奏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这部作品实际上很接近小提琴协奏曲,雷声不仅很好地完成了乐队的演奏内容,还在曲中小提琴的solo中大放异彩,演出结束的当晚他激动地睡不着觉。还有2019年10月1日在京举办的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雷声作为千人交响乐团的一员,在天安门广场参与了演出任务,他与同事们及来自其他乐团的朋友、同仁一道,共同经历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天。

雷声与天津交响乐团的联系不仅仅在于职业,更深入到他的生活与家庭中。雷声的爱人段超同为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家,近年来,这对乐坛伉俪以交响乐队、室内乐组合、小提琴二重奏等形式,联手为天津乐迷奉献了多场精彩演出。雷声说:“既是同事又是夫妻,这种感觉很有意思。工作中夫人总是为我甘当绿叶。但虽然我们专业一致,对于音乐的见解未必一致。”他笑言:“在生活上夫人说了算,但一进了排练厅,她得听我的。”


古典音乐也能接地气

      “在演奏中,往往是通过音符这种艺术语言在传递一种博爱,传递世间的真善美,这实际上也是我们作为艺术工作者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在老百姓眼中,小提琴几乎是高雅艺术的代名词,但在雷声心目中,小提琴永远是属于人民,属于大众的。他说:“我一直记得老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不要以为古典音乐有多高深,老百姓都听不懂。老百姓是能听懂的,如果你发自内心地把曲子拉好,老百姓一定能听懂。我们在演奏时是艺术家,平时也是老百姓,音乐不分高低贵贱,放平心态才会演奏得更好。”在工作中,雷声结识了一位资深乐迷,他买了乐团套票,几乎场场必到,与指挥家的合影比自己的还多,每次见到这位老先生,雷声心中都会涌过一股暖流,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艺为人民”的涵义。


撰稿 | 翟志鹏

编辑 | 张尊


近期演出

票务合作


动动小手,分享给更多人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