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侠客说 || 我们该如何面对“情绪的瘟疫”?

徐侠客 吕糯米饭 2023-04-30




识人问情行路,读书观影解局

微信公众号 :糯米饭结草楼


No.83 - 你有过度恐慌吗


文本 / 录音 :徐侠客

校稿:林深见鹿 / 编辑:河西




这是徐侠客陪伴你的第3



这两天,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该不该慌张?为什么呢?

 

前两天,加拿大发现了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昨天有第二例,这两个人是一家人。

 

因为和这一家人同一个航班的,还有其他的中国乘客,其中还包括回来上学的孩子。于是这事情一传出来,华人家长的微信群里一下子就炸了锅。很多人就担心,这些坐同一个航班的孩子和家长,都是潜在的传染源,风险很大。

 

大家焦虑得不得了,还要不要送孩子去上学?如果上学要不要给孩子戴口罩?孩子们愿意把口罩戴多久?



你看,这一连串的问题谁能回答?其实,没人能答得上来。于是,大家都等着教育局或者学校出来说句话,有些人甚至要写联名信给学校。但是,昨天学校发了通知:不允许孩子戴口罩,因为目前的情况可+防+可+控。

 

“可+防+可+控”,这话听着耳熟吧?没错,在这次疫情发生的初期,武汉也说过类似的话。事情的后来你是知道的。那么,当你再一次听到地球的另一边也说出“可+防+可+控”这几个字时,你会不会有点毛骨悚然?

 

我太太是湖北人,父母现在就在重灾区黄冈。她天天看新闻,满脑子都是这种信息。于是当她从加拿大官员口中听到了同样的话的时候,她说她焦虑得不得了。因为她始终在怀疑,这个判断准确吗?他们会不会忽视了问题的严重性?

 

但是,一些在加拿大生活了很久的朋友,对这里的医疗体系信心十足,他们觉得,放心吧,肯定没问题。

 

于是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我们的焦虑是不是有点反应过度?还有,如果真的是反应过度了,该怎样管理这种焦虑?



和我们有同样焦虑的,肯定不是少数人。今天听说,一个被隔离的朋友每天都很焦虑,他想从我们的文章中找到积极的力量。

 

为了给很多像他一样处在焦虑中的人一些力量,我到处搜集资料。于是,在澎湃新闻上我找到了一篇文章,标题叫《你陷入过度“肺炎恐慌”了吗?》

 

文章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情绪的瘟疫”,说的是当一个人身处在一个压力性的环境中,比如瘟疫、地震、战争这种重大的创伤性环境中,这个人的情绪就会牵引出一系列的身体反应,比如失眠、头晕、胸闷,还有作息混乱。而这些身体上的应激反应又会反过来继续恶化他的情绪。就这样,身体和情绪陷入恶性循环,形成了一个状态,叫“情绪的瘟疫”。

 

如果你符合这种状况,可以肯定,你陷入了过度焦虑。

 

这种过度焦虑可怕吗?可怕。举个例子吧。我有一个远房的湖北亲戚,这两天感冒了,浑身无力。因为现在是特殊时期,她始终怀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而且怎么看怎么像。于是想尽办法要住院,还要住金银潭医院。

 

金银潭医院是现在武汉市收治重症病人的传染病医院。但结果呢,她得的就是普通肺炎,医院现在都不收。

 

想一想,如果她真的要是住进去了,一个已经免疫力低下的人,她被交叉感染的风险有多大?

 

这就是在压力性环境下的过度应激反应。

 

怎么办?

 

有很多治疗方案,比如,要尽可能维持正常的作息时间,要有适当的休息,尽量保持规律的生活。要给自己制定一个令人愉悦的任务清单,哪怕是哭一场、笑一场,能感到愉快就好。

 

还有一个有效的方案,做运动,深呼吸。我过去坐飞机遇到颠簸气流的时候,也紧张过。但转念一样,方向盘在驾驶员手中,我的紧张没有任何意义。想到这,做几个深呼吸,也就不再紧张。

 

最后,当负面情绪要淹没你的时候,学会放下它。这些年我一直记得台湾圣严法师面对困境的十二字箴言: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眼下疫情如此巨大,宜静不宜动。唯有放下,别无他法。





也许你还喜欢看:


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回不去的武汉人”

一个武汉人的新年寄语

从20号到今天,普通人经历的这些事

你不会变成西雅图偷飞机的人

为了不哭我一直大声笑

我为什么要认识那只母鸡?

解局 | 谁的浮云蔽了谁的眼?


糯米饭结草楼

nuomifan jiecaolou

请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