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三十七頌_第四偈_(上篇)_噶千仁波切开示汇集(12)
慈父的叮咛
如果你将一本
《佛子行三十七颂》
送给一个家庭,
这能让家人之间彼此生起
愛心、悲心以及耐心,
能帮助他们活在
祥和快乐的心境当中,
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拥有一个
成功安适的外在生活,
这就是为什么
《佛子行三十七颂》
这么的重要的原因。
--摘自噶千仁波切对西雅图中心的开示
12
作 者:无着贤菩萨传法上师:噶千仁波切
第 四 偈 頌
长伴亲友各自散,
勤聚财物遗为迹,
识客捨弃身客房,
捨此世为佛子行。
第 四 偈 颂 開 示 (上篇)
前面所说的是「暇满人身难得」,接下来要说的是「死亡无常」,按照前行法的顺序应当是如此来教授的。「死亡无常」要如何观修呢?第四段偈颂说到:
长伴亲友各自散,
勤聚财物遗为迹,
识客捨弃身客房,
捨此世为佛子行。
与自己经常相伴的男女朋友、家人亲戚,会不会恒常在一起呢?不会的。自己努力所积聚的财产无论有多少,也无法永远留在自己的手中,亲友、财富这些东西是无法恒常拥有的。即使是自己的身体,也只不过像是一间客房,灵魂就像是旅客,隔天醒来,旅客就离开了旅馆。难道旅客离开了旅馆之后,还会把客房背在身上吗?这是不可能的事啊!如果你一次又一次,如此反覆地思惟,你对身体的贪爱就会消失;就会知道,这些亲友不是我的,这些财富也不是我的,就连身体这个客房也都不是自己的。
只要稍加思惟,你就会了解贪恋朋友并无益处,因为即便是长久的伴侣也有分开的一天。不论你拥有多少财富,就算你拥有世界上的每一件东西,也只能暂时使用它们。就算现在对这些东西产生了贪恋,等过了一些时候,死亡来临了,最终还是要与这些东西分开。死亡的时候,这些东西再也没有任何用处,事实上它们只会带来伤害。因此第四句才会说「捨此世为佛子行」。
既然说「捨此世为佛子行」,那大家就会想,是不是房子不要了,子女也不要了,财产也不要了,全部都丢掉了最好呢?如果有人这样想,就会弄得自己举步维艰,什么事都做不了。刚才所说的是,要在心里把这些东西丢弃掉,心中不要挂念这个房子是我的、钱财是我的、子女是我的、身体是我的等等。要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借来的,只是暂时与我相伴而已。
那么,如果我们的心都不需要这些东西的话,那么心到底需要什么呢?我们的心真正需要的是菩提心、慈心和悲心。
菩提心、慈心、悲心才是心所需要的,而且是可以带走的。我们在此生以及趋入来世的时候,真正需要的朋友是阿弥陀佛;我们需要真正的财富来供自己使用,这个财富就是菩提心;我们也需要一个真正的身体,男众需要的身体是观世音本尊,女众需要的身体是至尊度母。这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才是自己的,才是可以带走的。因此,未来当我们要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男众可以带走的身体就是观世音本尊,而女众就是至尊度母,可以带走的财产就是菩提心与悲心,而可以与我们相伴的朋友就是阿弥陀佛。
这种情况就好像我们要到美国去,出发之前需要准备很多的行李。有很多人来帮忙,也因为提早做了准备的缘故,所以就很顺利地去了美国。同样地,为什么说「捨此世为佛子行」呢?如果我们在此生提早做了未来往生的准备:我们准备了观世音、至尊度母做为自己的本尊;准备了菩提心及慈悲心做为自己的财富;还准备了阿弥陀佛在路上陪伴并且照顾我们,这样子提早做了准备,等以后要往生极乐净土,一切就会很顺利。
有很多人来问我:「我每天早上把某个咒语念满一百遍,或某个咒语念个几十遍,这种作法可不可以呢?」我的回答是,我们为了这辈子的生活,我们得上班,去赚取钱财;同样的道理,我们下辈子要靠什么来生活呢?我们下辈子要用的钱财就是六字大明咒,就是阿弥陀佛圣号,就是至尊度母的咒语。所以现在大家若是能将前行法做满十万遍,每个咒语也都能持诵、积累广大的数量,这些咒语难道还会失去吗?这些咒语就是我们下辈子要带去的财产。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来运用这些咒语呢?念诵咒语的时候,要用咒语来供养三宝,也要用咒语来施予众生。要怎样用咒语来下施众生呢?当我们念诵咒语时,观想地狱道的众生受到咒语的加持就是其中一种方法;实际上,可以运用的方法非常地多,应用这些法财的方式是非常地广泛的。
这份【佛子行三十七诵—噶千仁波切开示汇集】,是将仁波切在台湾及德国所做之开示,加以统合汇集。台湾开示由张福成老师翻译。德国开示的中文译稿由天舞辑译校订。欢迎转载,但请勿做任何商业形式使用。噶千语录微信公众号谨誌。
前一篇:
佛子行三十七頌_第三偈_(上篇)_噶千仁波切开示汇集(11)
佛子行三十七頌_第三偈_(上篇)_噶千仁波切开示汇集(10)
历史文章:
关注“噶千语录”后,可于首页下方菜单中选取点阅
欢迎转载与转寄,但不得转作其他用途。
转载请著名出处。
请勿擅自修改翻译内容。如发现错误,欢迎来信告知以便我们勘正。谢谢!
噶千语录微博: http://weibo.com/u/2847925630
噶千语录新浪:http://blog.sina.com.cn/u/2847925630
查看历史内容:
1. 请回到本公众号首页,点开下方菜单“历史文章”。
2. 请回到本公众号首页,点开右上角“人头”标记,点击“查看历史资料”浏览。
欢迎“关注”噶千语录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取下面二维码。
祈愿众生怙主噶千尊,法体安康永住世;
愿我永远不离上师度母大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