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三十七頌_第五偈_(中篇)_噶千仁波切开示汇集(15)
慈父的叮咛
如果你将一本
《佛子行三十七颂》
送给一个家庭,
这能让家人之间彼此生起
愛心、悲心以及耐心,
能帮助他们活在
祥和快乐的心境当中,
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拥有一个
成功安适的外在生活,
这就是为什么
《佛子行三十七颂》
这么的重要的原因。
--摘自噶千仁波切对西雅图中心的开示
15
作 者:无着贤菩萨传法上师:噶千仁波切
第 五 偈 頌
交近彼而三毒增,
且令闻思修退转,
能使慈悲灭尽者,
远恶友为佛子行。
第 五 偈 颂 開 示 (中篇)
除了舍弃恶友之外,教法同时也说应远离外道。
在古印度,外道是指不相信业因果并执持邪见的人。现代当然仍然有许多像这样的人。结交这类的朋友可能会非常危险。例如,如果你的朋友比你稍加聪明,或是在科学方面的知识胜过于你,他试图说服你业力的定律不是真的,并对你慈悲的信仰提出质疑,那么危险在于,你可能无法为自己的想法做辩护,因而放弃了你自己的想法;如此一来,我们的闻思修将不断地退转。于是乎,当这些朋友说可以做杀生等等的事,慢慢地,自己也就做了,而后,你就会因此堕入地狱道当中;或者朋友说可以做偷盗、抢劫等等恶事,要知道偷盗会让自己未来多生多世陷入贫穷之中;或者朋友说佛法是假的,现在根本就看不到下辈子,也没有什么业力因果等等,自己如果受到影响,慢慢地开始相信之后,就会令自己陷入愚痴之中,对于善恶将无法取舍、无法分辨。
如果我们听到没有因果业力,没有佛法等等这些说法,多听几次就相信了,那么此后,我们的闻思修就会退转;不相信正法之后,自己的菩提心也会慢慢地衰损。一般而言,闻思修是连贯的,只要没有听闻,就不会去思惟,更不会去实修,这个时候就像是一个瞎子,走在荒野中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对于这种朋友,我们并不需要对他生起愤恨之心,也不需要和他争吵;同时,还要对他生起慈悲心,了解到对方和动物一样非常地愚痴。我们只要不沾染到他的恶习,对他仍然保有慈悲之心,之后他自然就会慢慢地疏远。
基本上,尚未接受菩提心与业力观念的人是不会接受无偏私的爱。这样的人只爱他的亲友,并认为对不喜欢的人抱持敌意是正确的。然而,如果你接受业力定律,就会知道不论敌友都需要以爱对之。诋毁这种观念的人就是所谓的「外道」。如果我们别无选择,在生活或工作上必须与他们相处,我们就必须具备善巧方便,绝对不可生起嗔心或将自己置身于激进的角色上。我们必须持守自己的信念并与对方和谐相处,随顺他们行事,不要激怒对方。
堪布吉美彭措说:「勿失己定力,勿恼怒他人。」你对三宝的信心以及业力的信念必定不能改变,但外在的行为需与他人和谐相处,行动上应该这么做。你应该抱持着所有人须要共同合作的态度,不要立即认为某人是恶友。即使有人令你些许不快甚至是恼怒,你必须修习忍辱。我们是佛教徒,我们愿意对每个人修慈悲心与菩提心,所以我们不能说:「就只有他例外。」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接受他的邪见。你们不应聆听具有邪见、贪心、嗔心、或持宗派见的人所说的任何话。你的心必须保持纯净。简言之,我们必须保持自心清净,如果失去慈悲心,心就会变得染污。
这份【佛子行三十七诵—噶千仁波切开示汇集】,是将仁波切在台湾及德国所做之开示,加以统合汇集。台湾开示由张福成老师翻译。德国开示的中文译稿由天舞辑译校订。欢迎转载,但请勿做任何商业形式使用。噶千语录微信公众号谨誌。
前一篇:
佛子行三十七頌_第四偈_(下篇)_噶千仁波切开示汇集(13)
佛子行三十七頌_第五偈_(上篇)_噶千仁波切开示汇集(14)
历史文章:
关注“噶千语录”后,可于首页下方菜单中选取点阅
欢迎转载与转寄,但不得转作其他用途。
转载请著名出处。
请勿擅自修改翻译内容。如发现错误,欢迎来信告知以便我们勘正。谢谢!
噶千语录微博: http://weibo.com/u/2847925630
噶千语录新浪:http://blog.sina.com.cn/u/2847925630
查看历史内容:
1. 请回到本公众号首页,点开下方菜单“历史文章”。
2. 请回到本公众号首页,点开右上角“人头”标记,点击“查看历史资料”浏览。
欢迎“关注”噶千语录微信公众号:
长按或扫取下面二维码。
祈愿众生怙主噶千尊,法体安康永住世;
愿我永远不离上师度母大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