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陈学思/丁建勋课题组:胱氨酸比例调控聚氨基酸纳米凝胶的体内药物递送效率
陈学思/丁建勋课题组制备了三种具有不同比例L-胱氨酸交联剂的聚乙二醇−聚(L-苯丙氨酸-co-L-胱氨酸)纳米凝胶,其中L-苯丙氨酸的聚合度为10,L-胱氨酸的聚合度分别为5、10和15,分别命名为NG10-5、NG10-10和NG10-15。三种纳米凝胶具有相近的表面电荷和还原响应性,但是具有不同的粒径和药物释放行为。其中,粒径最小的NG10-5纳米凝胶被肿瘤细胞摄取的效率最高,在静脉注射后能最快在肿瘤组织富集。阿霉素(DOX)作为模型化疗药物被负载到纳米凝胶中。三种纳米凝胶中,NG10-5/DOX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最长,在肿瘤部位药物聚集量最高,表现出最优异的肿瘤治疗效果(图1)。该研究表明,通过改变组分来调控纳米材料的理化性质能够提高纳米药物的体内代谢行为和抗肿瘤效果,为开发更适合临床应用的药物递送体系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该文近期发表于Sci. China. Chem.(封面文章)。详见:Xiangru Feng, Weiguo Xu, Xiaoru Xu, Gao Li, Jianxun Ding* & Xuesi Chen. Cystine proportion regulates fate of polypeptide nanogel as nanocarrier for chemotherapeutics. Sci. China. Chem., 2021, 64: 293-301
【扩展阅读】
福州大学杨黄浩和宋继彬课题组:通过纳米MOFs硫化反应实现活体原位结肠癌的比率式光声成像
南京邮电大学范曲立教授:多聚赖氨酸修饰NIR-II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在树突状细胞(DC)疫苗归巢过程中的示踪应用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李乐乐课题组:ATP激活型纳米光敏剂提高肿瘤成像和光动力治疗特异性
龙亿涛/毛兰群/王伟/Paolo Actis/Henry S. White综述:限域界面的单个体电化学研究
南京大学郭子建院士团队:新型双模式Cys/Hcy探针用于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和比例光声成像
陕西师范大学房喻教授团队:薄膜光敏剂——高效光敏化单线态氧生产
天津大学仰大勇教授课题组:可进行蛋白表达的新型仿生基因水凝胶
通讯作者简介
丁建勋,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响应可降解高分子的可控合成及其生物医学应用。通过改变单体化学结构和聚合方式合成结构与性能可控的生物响应可降解高分子,实现药物可控释放、免疫调控和细胞重塑,用于治疗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织(骨软骨、神经和皮肤)损伤等疾病。近年来,在Adv. Mater.、Nano Today、Nano Lett.、Sci. Bull.和Sci. China Chem.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总被他引6000余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25项已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