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开大学陈永胜教授团队:非富勒烯受体的精细调控制备高效厚膜有机太阳能电池

中国科学: 化学 中国科学化学
2025-01-07

开发新型高效的非富勒烯受体(NFAs)是推动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效率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增强NFAs中心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其形成紧密的分子堆积利于提升分子的载流子迁移率,是发展用于高效厚膜器件NFAs的重要手段。基于此,陈永胜教授等对NFAs的中心单元进行共轭扩展,引入噻二唑并吡嗪的强吸电子单元,设计合成了小分子受体—CH-Tz。受中心核强拉电子性的影响,CH-Tz具有窄的光学带隙和高效紧密三维分子堆积网络。与PM6共混制备的二元器件实现了18.54%的能量转换效率(PCE),并具有优异的短路电流密度(Jsc为27.54 mA cm−2)和超过80%的填充因子(FF)。此外,基于CH-Tz的三元器件和四元器件效率分别达到18.85%和19.09%,说明CH-Tz在构筑多组分高性能OSCs方面具有潜力。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基于CH-Tz的OSCs还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厚度不敏感性,其中厚度为560 nm的PM6:D18-Cl:CH-Tz三元器件的PCE接近15%,Jsc达到了创纪录的28.92 mA cm−2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因其环境友好、可溶液处理和柔性而备受关注,非富勒烯受体(NFAs)的出现使得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PCE)得到显著提高。目前,基于Y系列受体的器件效率已经超过19%,这主要得益于其中心的噻二唑单元参与了分子堆积并形成有效的三维分子堆积网络,使得基于Y系列的器件实现高效的载流子输运。这些特点使得有机太阳能电池可以同时获得高短路电流密度(JSC)和低的开压损耗,最终实现器件效率的提高。为进一步增强中心单元之间相互作用力、形成更加紧密的分子堆积网络,南开大学陈永胜教授团队提出中心单元共轭扩展的策略,设计合成了CH系列小分子受体并获得了超过19%的PCE。此外,为了贴合有机太阳能电池在印刷制备中的实际需求,发展具有厚度不敏感性的新型有机光伏材料也是OSC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因此,陈永胜教授团队进一步发展了以强吸电子单元(噻二唑并吡嗪)进行中心共轭扩展的新策略,合成了新型窄带隙非富勒烯受体CH-Tz(图1)。

研究发现,CH-Tz的光学带隙低至1.37 eV,而且受中心单元强拉电子性的影响具有很深的分子能级。CH-Tz的单晶结果表明:CH-Tz分子不仅可以形成紧密的三维分子堆积网络,还具有很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325.6 kJ/mol);单个CH-Tz中桥联噻吩上S原子与吡嗪环上的N原子之间的距离约为3.2 Å,表明了S与N之间具有很强的次级相互作用,确保了分子具有很强的刚性共轭骨架。CH-Tz的这些特征使得其在薄膜中更易于形成利于电荷传输的通道,其与PM6共混制备的二元器件可以实现18.54%的PCE;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CH-Tz窄的光学带隙和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PM6:CH-Tz二元器件的JSC达到27.54 mA cm−2、FF超过80%。随后加入强结晶的聚合物给体D18-Cl作为第三组分,基于CH-Tz的共混薄膜形貌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三元器件效率为18.85%。在此基础上,基于CH-Tz的四元器件效率进一步提升至19.09%,这些结果说明CH-Tz在制备高性能器件上的巨大潜力。

图1. (a)CH-Tz的分子结构;(b)PM6, D18-Cl和CH-Tz的薄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c)PM6, D18-Cl和CH-Tz的能级图;(d)CH-Tz单晶堆积的俯视图上;(e)CH-Tz分子间的π−π堆积距离以及三种类型的分子堆积模式。

此外,基于CH-Tz受体的共混薄膜具有高且平衡的电荷迁移率,利于其在厚膜器件中的表现(图2)。当器件厚度达到560 nm时,基于CH-Tz的三元器件的PCE接近15%,其中JSC更是达到了28.92 mA cm−2,这是是薄膜厚度大于500 nm的有机太阳电池的最高JSC。基于CH-Tz的OSCs不仅表现出了厚度不敏感性,还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对应器件在65℃下连续老化630小时后保持了初始效率的85%。该受体分子在器件中的良好表现与其致密的三维分子堆积网络和强分子间相互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图2. (a)不同活性层厚度的PM6:D18-Cl:CH-Tz器件的J−V曲线;(b)基于CH-Tz器件的热稳定性;(c)500nm以上厚膜OSCs的总结。

总之,本文提出利用强吸电子单元进行中心单元共轭扩展的新策略,报道了可用于厚膜器件制备的高性能非富勒烯受体CH-Tz。CH-Tz中心共轭拓展的杂原子缺电子结构单元增强了分子间相互作用,促进分子形成紧密的三维堆积网络,提升分子的电荷迁移能力。基于CH-Tz非富勒烯受体的器件不仅实现了超过19%的PCE,而且还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厚度不敏感性,为设计新型缺电子共轭拓展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该工作近期发表于Science China Chemistry。文章第一作者为南开大学博士生张哲冯婉莹,论文通讯作者为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永胜教授、化学学院姚朝阳研究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阚斌研究员。详见:Zhe Zhang, Wanying Feng, Yunxin Zhang, Shaohui Yuan, Yuyang Bai, Peiran Wang, Zhaoyang Yao, Chenxi Li, Tainan Duan, Xiangjian Wan, Bin Kan, Yongsheng Chen. Delicate chemical structure regulation of nonfullerene acceptor for efficient and large thickness organic solar cells. Sci. China Chem., 2024, https://doi.org/10.1007/s11426-024-1948-6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阅全文。

【扩展阅读】

2023年《中国科学:化学》中英文刊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发布!

《中国科学:化学》2023年下半年最受关注微信文章

Sci. China Chem.最新影响因子9.6

Sci. China Chem.文章精选:有机光伏

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材料科学)

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器件工程)

南开大学陈永胜教授团队:基于侧链连接和末端连接的新型高效高稳定性二聚化受体光伏材料

华南理工大学黄飞教授团队:Y系列非富勒烯小分子及聚合物受体侧链工程研究进展

薄志山教授团队:调控非富勒烯成核生长实现长链分子高质量结晶堆积制备高效光伏电池

苏州大学/山东大学张茂杰团队:新型不对称非稠环缺电子单元构建低成本聚合物受体用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内蒙古师范大学詹传郎课题组综述:应用于高性能全聚合物太阳电池的A-DA 'D-A型聚合小分子受体材料

陕西师范大学刘生忠/丁自成/王晓晨:非卤混合溶剂制备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

溶剂添加剂固化策略制备~19%效率的高稳定性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陈义旺/廖勋凡团队:基于苯并三氮唑类“防晒霜”的三元策略用于构筑高效且光稳定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周二军团队:给受体选择性氟代对有机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和能量损失的影响

闵杰教授、李永舫院士团队合作开发了综合性能优异的有机光伏体系

南开大学陈永胜&万相见团队在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方面取得新进展

武汉理工大学王涛教授团队:构建不对称电子受体紧凑的三维电荷传输网络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

天津大学耿延候/李淼淼等:聚(3-己基噻吩)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突破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科学化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