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梅影书香 | 姜亮夫:来自云南的国学大师

吴梅影 开明视点 2023-05-25


知道梅影在写云南,大师兄翻出了压箱底的宝贝、姜亮夫先生钢笔手写版的《昭通方言疏证》来帮忙。看着“摞”字,想起了小时候吃的“一小摞的烧饵块”;看着“泡实鼓胀”,想起初中时骂同桌“你这个泡客!”“你个泡粑粑!”……哈哈大笑的同时,是心底对老辈学人由衷的敬佩。姜亮夫先生,不愧为实至名归的国学大师,我们云南的骄傲。

《昭通方言疏证》一书乃姜亮夫先生用传统的小学方法,仿《尔雅》体例,以其母语昭通城区方言为主要研究对象,较为全面系统梳理昭通方言词汇,“兼有取于山左、关东、蜀、黔、三楚、赣、粤,下及吴越的一部专著。”“此稿创始于庚申、辛酉间”,初撰于1921年,历六十余年方刊印成书。

姜亮夫先生为云南昭通人,因笔者老家会泽县曾隶属昭通专区,因而无论是从饮食习惯、日常穿戴、语言行为和地方文化而言,二地都极为相似。书中点滴,读来亲切,妙趣横生。
翻开序来看,看到这么一段:汉语为一种简净优美、变化无方,而又有规律定则之言语,使用者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于量为最多……汉语为吾族数千年文化之所寄,描写记录析缕之文献至多,甚深思维之哲学,极其复杂之历史,丰厚翔实,渡越巴比伦、希腊、罗马、印度而上之,从未闻汉语之不周于用、不穷于理,不格致于事物之事,其所遗于吾子孙之文献史迹考工残丛者远超于大地任何民族之上。

姜亮夫书法

清俊的笔迹,慎密的考证,凝练的文字,对中华文化、中华文字的深深热爱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充盈在字里行间。让人感佩,让人读了还想再读。也想起了故乡方言中,形容讲话、做事直爽的“活摇活甩”,形容急性子的“火剽火燎”,形容信口开河的“生编白嚼”,以及“民间语言大师”彭同学那些活色生香的语言:“鬏鬏都笑散了”“精屁股抬棺材——碜死先人”“狗脑壳上插皂角——装羊”“茅室(厕所)板上打筋斗——离屎不远”等等。

《昭通方言疏证》内容

民间语言,总是那么生动有趣,由此,更让人叹服先生学问的博大与故土难离的谦和。《昭通方言疏证》全书约二十余万字,分作“释词、释天、释地、释人、释衣服、释饮食、释宫室、释器用、释博物”等九部四十二类,凡四十卷。作者继承了清代小学的优良传统,引经据典,考证详细,力求本字,且深入探索词义演化的轨迹,是穷尽先生毕生心血之作,值得认真研读。

姜亮夫先生,他能成为“他”,成为国学大师,并不是偶然的。由他的成长的轨迹,学术成就,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源流有自,看出他的师承关系,他的无法复制。

且让我们来看看他的老师都有谁?——最初的成都时期的林山腴、龚向农,清华时期及往后的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章太炎、赵元任……还有他读的那么多的书,付出的那么多的努力,心中装着的祖国。

姜亮夫,名寅清,字亮夫,以字行。其学术视野极为宏远,研究范围极为广阔,上海古籍出版社近年将先生一生研究“成均楼论文辑”结集出版,分为楚辞学、敦煌学、古史学、古汉语等四大类,这样的成就,可谓李学勤所赞:“宽无涯涘”。

1902年5月19日(农历四月十二日),姜亮夫出生于云南昭通书香人家。对于自己的父亲,他曾经这么回忆:“我父亲有一件事情使我非常感动,他喜欢文天祥的《正气歌》,几乎每年都要写一次,并且都写成大的条幅,可以在墙上挂的。所以,我八岁时就把它背熟,父亲给我讲解。我一生之所以有一些爱国主义思想,恐怕要数父亲的影响来得大。”

是的,爱国、爱乡,不但体现在学术领域,更体现在日常言行。姜亮夫1921年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后到欧洲游学。

“到巴黎后,我参观了许多博物馆及专藏中国艺术品的美术馆,觉得他们研究中土文物制度历史的方法,与我们大不相同。目睹分藏于内的故国文物,深为祖国珍贵的文化艺术流散异域而感到痛惜。于是我如疯似狂地抄录、摄影,忙得不亦乐乎。其时,老友王重民在巴黎国民图书馆编伯希和弄去的‘敦煌经卷目录’,约我摄制语言学部分的韵书卷子。于是,我又走上读欧洲所藏敦煌卷子的道路,也不去读巴黎大学的考古学了。我还从巴黎到伦敦、罗马、柏林去寻找。直至七七事变前七天,我才从西伯利亚回到北京。此后的五年时间,我整理了在欧洲所得的敦煌切韵卷子,成《瀛涯敦煌韵辑》一书。陆法言一系的韵书,到此算是复苏了。”(《姜亮夫自传》)

在巴黎,为了挽回散失的文物,姜亮夫毅然放弃其他方面如巴黎大学的考古学研究计划,集中精力,尽一切可能,接触中国珍贵文物。姜亮夫节衣缩食,住的是最便宜的旅馆,早晚吃的是白菜煮大米稀饭,中午在图书馆啃干面包、喝白开水。拿破仑宫中收藏的我国圆明园珍宝,根本不让中国人参观。姜亮夫想尽一切办法,找关系贿赂有关人员,才得准许抄录拓摹。在巴黎国民图书馆,每拍一张照片要付14法郎,姜亮夫先后拍了3000多张,查找了流散在法、英、意、德的中国文物索引、目录,抄录、拍照、拓摹后,带回祖国。

这是他,之所以成长为“这一个”的精神脊梁,来自父亲的言传身教、来自血脉所在的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影响。

先生已逝,留下的,却是那么多那么多。据言,姜亮夫早年囿于“理”,未能成为文学家、诗人,可翻阅着他的一本本博大精深的专著:《中国声韵学》《楚辞通故》《敦煌学概论》……分明可以看到满腔的诗情,可以看到作为学者的先生,谨严的研究法度和规范,即我们需要坚守的中华文化的“大匠”精神和学术“规矩”。


推荐阅读

梅影书香 |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梅影书香 | 司汤达:红与黑
梅影书香 |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梅影书香 | 浣花溪畔,千古名帖中的杜工部
梅影书香 |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梅影书香 | 施耐庵  :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
梅影书香 | 北宋星空下:诗书画中的“苏黄米蔡”
梅影书香 | 西德尼·谢尔顿:假若明天来临
策划:闻涓

责任编辑:九龄

责任校对:烟波浩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