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好书 | 凝眸钱秀玲——被比利时国王授予“国家英雄”勋章的女人
作者简介
徐风,民进会员,一级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特聘作家,江南文化学者。已出版《布衣壶宗》《江南繁荒录》等著述十七部,五百万字。重要作品曾获中国好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中国传记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徐迟报告文学奖、《钟山》文学奖、《芳草》汉语文学女评委奖、《作家文摘》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凤凰年度好书・特别奖。曾四次获得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五次获得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内容简介
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
钱秀玲,一个出身江南望族的女子,在二战期间于纳粹枪口下挽救了110名比利时人质的生命,被誉为“中国的辛德勒”,比利时国王授予她“国家英雄”勋章。
她出身名门为何远赴欧洲求学,鲁汶大学双博士毕业为何隐居村落行医救人,钱氏兄妹如何联袂德国将军谱写一桩让世界惊叹的英雄壮举,当荣誉纷至沓来,她留给世间的遗言为什么是“忘记我”?
1929年,17岁的钱秀玲从故乡宜兴出发,踏上了前往比利时的邮轮。2002年以钱秀玲为原型的电视剧《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风靡全国,电视剧的原著作者张雅文老师到宜兴来拜访钱秀玲老家旧址,民进会员、时任宜兴电视台副台长的徐风接待了她,并且通过她的介绍,关注到这样一个人物。
著名作家徐风,历时十六年追寻这段尘封往事,曾赴比利时、台湾地区,遍访当事人后代、故旧和存世的获救人质,独家获取大量未为人知的故事细节,抢救挖掘被时光湮没的珍贵史料,以非虚构的笔法重返历史现场,还原一个时代的波诡云谲和一位女性传奇人生背后的中国精神,完成作品《忘记我》。
作品目录
楔子:时间深处的一个越洋电话
一、杰罗姆想听听奶奶老家的故事
二、一座古桥的宿命
三、钱家祠堂的乌托邦
四、黄浦江,唯君懂我心事
五、失忆的莫瑞斯,幸好还有巴斯塔护士
六、鲁汶大学:钱秀玲在一间教室里等我
七、快,叫辆马车
八、梦里关山
九、留他一条命,便是天大造化
十、乱云飞渡,何堪从容
十一、上帝派来的使者
十二、人质大街:莫瑞斯把回忆的接力棒交给了雷蒙
十三、那条路
十四、天堂的门是窄的
十五、人生就是,不该来的来了,不该走的走了
十六、寻找挂过张大千山水画的那面墙
十七、海水岂可斗量
十八、尘归尘,土归土
十九、无法补偿的亏欠
二十、 我奶奶是英雄吗
尾声:杰罗姆踏上了奶奶的土地
后记:忘记,何曾容易
名家评论
这本书如果仅仅从文学的角度去讨论它,我觉得太轻了。我宁愿把它看成是一本战争体裁的文学创作,这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的一句话,“战争的精华,不在于胜利,而在于一种文化命运的展开”。钱秀玲是一名特殊的战士,以她的非凡勇气、胆识、情怀、善良和美德,与整个世界进行抗争,完成了我们想象不到的伟大壮举,这个壮举的影响一直到现在,如钟声般持续不断地响彻世界。
——评论家 汪政钱秀玲是比利时的国家英雄,她同时是中国的国家骄傲,也是人类的骄傲。与辛德勒、何凤山不同的是,钱秀玲的营救是双向的,她从德国纳粹的枪口下救助百姓,等到战争结束又从盟军的法庭上解救德国将军,那一百个被她解救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站在法庭上,在这一刻,人世间的情谊放射出奇异的光彩。传记就是对生命的鉴赏,徐风的《忘记我》塑造的是一组以钱秀玲为中心的人物群像,生命形态非常丰富,具有非凡的生命价值。
——评论家 王彬彬钱秀玲由宜兴而苏州、上海、比利时的路线图,也正是现代中国向世界敞开在她个人生命史的具体而微。钱秀玲是现代中国的新女性,她不是古典中国的贞女、义气和烈女,而是从她们中间奋身而出,决定自己的命运和道路。20世纪之初,并不是每一个中国乡村都能诞生这样的新女性,这与宜兴得风气之先、很早就和西方世界接驳有很大关系。钱秀玲在二战中对不幸者的拯救,既是偶然的机遇,更是作为一个走向世界的中国现代新女性的精神使然。
——评论家 何平作者访谈
“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更关注的是人性的光亮,无论战争多么残酷,都无法扼杀人性,义和良知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无论是钱秀玲的拯救,还是法肯豪森的相助,都超越了种族信仰和国际边界,是正义、良知、慈悲的相遇碰撞开出的美丽花朵。”
问
钱秀玲,在欧洲被尊为“比利时的国家英雄”“中国的辛德勒”,但在中国却很少人知道。是怎样的契机让您关注到这个人物,并追踪16年,为她写一部传记?
答
我不想把这部作品定义为一部传记,虽然写了钱秀玲和她所处的时代,我更愿意把它说成是一部长篇非虚构作品。
说到写作的机缘,2002年以钱秀玲为原型的电视剧《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风靡全国,电视剧的原著作者张雅文老师到宜兴来拜访钱秀玲老家旧址,我当时任宜兴电视台副台长,接待了她,并且通过她的介绍,关注到这样一个人物。后来通过钱秀玲在宜兴的亲人,有幸跟远在比利时的钱秀玲老人(时年90岁)通了一个越洋电话。记得在那次电话当中,我们谈得很好,我说请她回宜兴,来老家看看。她以一口不太标准的宜兴话跟我说,“年纪大了,走不动了,我非常想念家乡,你们以后有机会到比利时来”。我当时随口就说,“非常想来啊,到比利时要给您拍一部纪录片”。她说,“好呀,我在布鲁塞尔等你们”。事实上呢,我爽约了,后来因为种种因素没有能够去比利时,在她的有生之年跟她见面。这个爽约让我深怀愧疚,我持续关注着钱秀玲这个名字,她2008年去世,国内做了详细的报道,没有实现的那个愿望也就成了我的一个心结。
问
国内已有一些关于钱秀玲的文艺作品,如2002年出版的《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以及央视播出的同名电视剧。与之相比,《忘记我》如何另辟蹊径?
答
我写这部作品,就是要以最大的勇气来直面历史真实,让那些被历史淹没的故事细节重新回到人间,并且赋予文学的温度。
通过这本书,去探究钱秀玲成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背景,去揭示这个文化背景对人一生的作用,在写法上,必须摒弃传统的传记的格式和陈旧的报告文学的模式,使之更适合当代读者来阅读。
问
这本书酝酿的时间前后有16年,其间您前往比利时、中国台湾、故乡宜兴三地采访,整体的寻访计划是什么?
答
其实,当时还真不敢说会写成一本书,采访是滚雪球式的。
最初的愿望很朴素,就是想完成当年的夙愿,去比利时看看老人的故居,在墓前献上一束花,补弥当年的遗憾。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就进入历史的空间当中,当真正进入这样一个时空轨道当中,很多东西就会被发现,并没有一个整体的事先的寻访计划。
问
钱秀玲外孙杰罗姆,侄子钱宪和、钱宪行先生,侄孙钱为群、钱为强先生,103岁的幸存者莫瑞斯,二战纪念馆馆长雷蒙、艾克兴博物馆原馆长卢埃尔……这些关键人物的口述至关重要,您如何找到他们,并建立信任,打开采访的突破口?
答
钱秀玲是宜兴人,她的侄女、侄孙等后辈都在宜兴,她也有亲戚在上海。
对这本书而言,采访的突破口是钱秀玲的长孙杰罗姆的出现,他是钱秀玲最偏爱的一个孙辈,也是一个贯通东西方的关键人物。他生在比利时,从小钱秀玲教他中国文化,他四岁时就会用筷子吃中国菜,他对中国很有感情,是一个摄影家,无数次地到中国来。然后,通过他的引荐,我见到了书中一个重要的人物,雷蒙先生,他是艾克兴小镇二战纪念馆的馆长,他的父亲老雷蒙就是当年的游击队队长,正是老雷蒙求助钱秀玲,并见证了她拯救人质的过程。雷蒙先生又帮我找到了103岁的、钱秀玲当年拯救的唯一幸存人质莫瑞斯先生……
当然,也有遗憾,比如让·杜特里约先生,他是艾克兴市的老市长,当年他的父亲也是钱秀玲拯救的人质之一,他曾代表艾克兴市到钱秀玲的家乡宜兴来,与宜兴结为友好城市,但是他已经去世了,他的太太也已经去世。我想,追寻这个故事最大的支撑点,还是钱秀玲,她虽然去世多年,但她的人格魅力依然在那些熟悉她的人群当中,所以只要说是来写钱秀玲,他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问
“……惊天秘密,以及一些绝版资料,事先都没有任何预兆。但说来就来了,挡也挡不住。”在寥寥数笔的历史纪录和虚构附会的传奇戏说之外,您怎样发掘出第一手的资料?有哪些独家的发现?
答
比利时留下的有关钱秀玲的资料比较少。我到布鲁塞尔的第一天,到一家很大的书店去,想买一本有关钱秀玲的书,店员在电脑上帮我搜索了很长时间,抱歉地说,比利时国内还没有一本专门书写钱秀玲的书。幸亏,艾克兴小城的博物馆还保留着她的一些资料,主要是当时报道她的一些报纸,比如说1946年首次报道钱秀玲拯救人质事件的报纸,博物馆里一共有两张,馆长非常慷慨地送了一张给我。
还有就是,103岁的莫瑞斯老人的讲述当中也纠正了一些外界以讹传讹的信息。此外,钱秀玲的孙女塔吉娅娜拍摄的一部纪录片《我奶奶是英雄吗?》,这部纪录片里有钱秀玲大段的口述,也纠正了一些外界的谬误。另外很重要的是,关于钱秀玲堂兄钱卓伦将军的解密,我寻访到了他远在台湾的孙子,以及台湾友人提供给我的一些文字资料,去还原钱卓伦将军的形象,这些资料都是之前没有披露过的,可以说是首次面世。
问
钱秀玲出身名门望族,在思想解放的年代远赴异国求学获得物理化学双博士,名校毕业隐居村落行医救人,在纳粹的枪口下一次次救下无辜的人,战后站上军事法庭为纳粹军官出庭作证。当用足够丰富的口述、史料还原她的人生轨迹后,您怎样认识这位女性?
答
在书写当中,我对她的认识是逐渐丰富起来的。我觉得她的人格力量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支撑起来的,东方文化的浸润养成了她正直、勇敢、勤奋、坚韧、善良、慈悲、开阔的胸襟和品格。她集中了东方女性身上所有的美德,也接受了西方的文化教育,因此她具有中西合璧、内外皆修的风度。区别于过去文学画廊当中那些忍辱负重或者刚强勇敢的女性形象,她既是温柔的,又是刚烈的,既是娇小的,又是伟岸的,既是开阔的,同时也是很小女人的。
这是一位女性的传奇人生,也是一段被湮灭的二战记忆。如今我们打捞这个故事,也是重新审视二战的历史。留学比利时的江南女子钱秀玲、国民党高级将领钱卓伦、纳粹军官法肯豪森,三个远隔重洋、政治身份迥异的个体,一次无意间的联袂出手,谱写了一桩让世界惊叹的人道主义英雄壮举。在他们“非典型”的历史选择中,是否有某些超越时间的可贵品质?或者说,我们更能理解战争与历史的复杂性?
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更关注的是人性的光亮,无论战争多么残酷,都无法扼杀人性,相反,在特定的环境中可以更清晰地来观照人性。人性是可以超越国界、种族、信仰的,正义和良知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无论是钱秀玲的拯救,还是法肯豪森的相助,都超越了种族信仰和国际边界,是正义、良知、慈悲的相遇碰撞开出的美丽花朵。
问
在追踪寻访中,您同时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回顾写作与拍摄的过程,有没有让您记忆犹新的经历,和未能如愿的遗憾?
答
在这16年间,我不是拍摄了一部记录,而是拍了两部。一开始的时候没有能去成比利时,但我还是拍了一部纪录片《追寻》,根据钱秀玲的一些资料,以及张雅文老师给我的她去比利时随手拍下的钱秀玲的生活镜头,比如在街道上漫步,在超市里购物,在家里读书。后来张雅文老师回北京,我又去北京采访了她,她帮忙介绍了原中国驻比利时的文化参赞,讲述了有关钱秀玲的故事。在写作和拍摄过程当中,记忆犹新的经历有很多,我倒更愿意说一说未能如愿的遗憾。我在比利时待了十几天,一直等待着一个人物出现,就是钱秀玲的大儿子悌米吉,他是一位医生,2018年时已经82岁了,我非常想采访他,但是他以种种理由婉谢了我的采访,没有能够见面,其中有很多因素,我想根本的一个原因,是他对中国的误解和某些沟通上的隔阂。还有就是有一些资料,由于时间的原因,或者说因为机缘,还不能公开,这也让我比较遗憾。
问
《忘记我》,但历史何堪忘却?暮鼓晨钟,犹在耳边。重述钱秀玲的故事,您认为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答
这本书的书名,改了几次,最后定为《忘记我》,这是我多次对钱秀玲的人生轨迹和精神脉络进行梳理之后确定的。
作为个人,钱秀玲的心胸非常博大,她不愿意大家盯着她过去拯救人质的那些事情,她希望大家忘了她,但是那场战争留给人类的创伤,以及战争中那些美好的人性,那些相濡以沫的故事,是不应该被忘记的,就是你们可以忘记我,应该忘记我,但是不要忘记那些历史。重述钱秀玲的故事,我觉得是对超越国界、信仰、种族、文化差异的人道主义和人性光亮的重新体认。把钱秀玲的拯救故事归为国际人道主义,当然是可以的,也可以把它纳入爱国主义……她的成长道路,她的美丽心灵和开阔心胸,应该是人类精神的财富之一。
责任编辑:九龄
责任校对:烟波浩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