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愿每个周五,没有预估

微醺的西西 寻瑕记 2022-10-2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投后服务的窗户打开了,卷进了周五预估净值的“不良风气”


可能是,居民财富搬家的理念太过于深入人心了。


如果你是一个高净值客户,参加任何一个策略会、沟通会、分享会,大咖如投行女王,精英如百亿私募当家人,平常如你的客户经理小王,都会用各种方式告诉你:


房地产不行了,非标黄昏了,买房子没戏了,投非标没前途了,拥抱权益投资吧。

 

可能是,私募行业发展至今,实在是太卷了。

 

要卷人才,你是IMO金牌,我是一流名校,你是本土自研,我是华尔街海归;要卷硬件,自建机房,急速交易柜台,超算加码,海底光缆,要卷服务,发投教文章,做H5,找来亚飞和空空酱,出镜拍小视频。


卷得我们这些做fof的人啊,常常不知道自己在卷什么,明明说好要做时间的朋友,做配置的拥趸,一睁眼就是“昨天的净值、公募申购、私募申购、上午的路演、下午的路演、周五的预估,周二的报告……”


权益资产的花盆嫁接了财富管理的水龙头之后,开出了一朵内卷的花。


可能是,高净值客户太焦虑了。


今年上半年,排名前10%的量化私募,平均收益率是30.4%,排名前10%的主观私募,平均收益率是46.87%,手握现金的人们啊,怕通胀、怕贬值、怕一不小心就被共同而不富裕了。怕选错车、怕跳错车,最怕行情来了没上车。


封盘在投资人的世界里,堪比李佳琦对着所有女生说出一句买它


稀缺是所有高净值客户经过自己认知里的多因子模型复杂推演,alpha最强的产品筛选因子。

 

但是,卷进净值预估这个黑洞里,除了增加频繁择时的冲动,放大对业绩一致性的关注,让对R5级产品毫无认知的客户盲目跟风,加剧对管理人短期业绩的过度关注,又有什么用呢。

 

在各个微信群里,在吸引高净值客户嫁接理财师资源的公众号里,在客户经理对高净值客户的“许诺”里,每个周五的盘后夜晚,带着白天行情跌宕的鲜活记忆,仿佛有了预估净值,就可以彰显投顾服务的专业,就可以抢先一步让客户得到本周的惊喜或惊吓,就可以更好的辅助客户选到最合适的产品。


果真如此吗?


追涨杀跌是人类的天性,均值回归才是市场的永恒。


回忆一下,2016小而美。2017 大盘价值。2018熊市。2019 2020 大盘成长。2021,中盘成长。A股的风格如美林时钟电风扇,哪有什么YYDS,那有什么穿越牛熊。


噪音,早一些还是晚一些,都只是噪音。


再回忆一下,抱团行情瓦解时被唾弃的主观多头们,前两个月被扔进垃圾桶的CTA们,这个月似乎要重演四季度指增吃土魔咒的量化多头们...


再再回忆一下,抱团演绎至鼎盛时,ikun坤坤直接出圈的焦灼热烈,CTA出圈时,对危机阿尔法的盲目追捧,指增一周涨出一个固收产品收益时,做多中国满仓指增的呼声...


当初买入他们的,和如今大肆赎回他们的,都是同样的人。


那些自带站岗体质的渠道,那些买入就崩盘的明星产品,那些被“规模-收益-波动”不可能三角死死框住了的管理人,赛道挤破头的时候,极致抱团的时候,量化互相踩踏的时候,没有一个金主是无辜的。都是你一个我一个这么买出来的。


如果认真去问那些管理人们,经纪商们,销售渠道们,可能没有谁是真的想要周五预估的,从盘后一直延续到夜里,发了预估还要发周报,这周净值不好还要做解释,做完解释不满意下次开放可能就被赎回了。


但是,中国不是美国,管理人不能披露月净值,不能躺平享受“一直放水一直爽”。


内卷的战局里,只要有一个管理人认为“这周我家净值还不错,我想先发出来炫耀一下”,只要有一个渠道觉得“这个服务,是客户需要的”,只要有一个经纪商觉得“这些数据汇总起来,总会有人看的”...


个囚徒困境,就还得继续下去。


今天周五,我要去刷预估了,等一下老板还要问:


“今天的预估怎么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