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3年第3期目录及提要

编辑部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23-12-26

点击封面,进入微店订阅




2023年第3期

 目 录 


文化研究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来龙去脉 

刘训练 / 5

从绅士学者到文化权威:以赫胥黎为例解析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共同体 

萧 莎 / 30


新作评论

“艺格敷词三角”

  ——论查尔斯·伯恩斯坦作品中的诗歌、绘画与读者 

冯 溢 / 54

世界主义与异质共同体:论《十个小印第安人》中的本土之城

李 靓 / 66

文学作为一种试验场:克鲁萨诺夫小说《天使咬伤》中的欧亚帝国想象

孔俐颖 / 78

以戏明旨

  ——长篇小说《雅科夫的梯子》中的戏剧书写及主题深化 

姜书诚 / 89


作家研究

“后苏联现实的自然写实翻版”:科利亚达戏剧的荒诞诗学

王树福 / 101

个体的自我塑造与流动的民族性

  ——从塞巴斯蒂安·巴里《无尽岁月》看爱尔兰性的发展变化 

郭 鸿 / 111

“作家的婴儿床”:露易丝·格吕克的写作焦虑与小说创作

郑春晓 / 120


重读

歌德的“人性”与《威尼斯之死》的政治化解读

杨稚梓 / 129

从史实到小说:《王伦三跳》与德布林的中国想象

陈多智 / 146





2023年第3期

 内容提要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来龙去脉 

刘训练


内容提要   以“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为主体的“三套丛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和文化建设史上的伟大工程,代表了当时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界、翻译界和出版界的最高水平。丛书规划的历史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始于 1958年,而必须追溯到 20世纪 50年代早期。它的正式出版先后经历了 1958至 1964年和 1978至 2002年两个阶段。这套丛书的规划与出版史,与社会主义中国 20世纪下半叶的历史同频共振,共和国的政治生态与思想氛围主导了这套丛书的创设、推进、停滞、重启与拓展。

关键词   “三套丛书”计划化 组织化 外国文学翻译与出版 “网格本”


从绅士学者到文化权威:

以赫胥黎为例解析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共同体

萧 莎


内容提要   19世纪现代科学的独立导致人文与科学知识的永久分裂和知识-权力格局巨变。在维多利亚社会,科学知识从人文知识中分离,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力量,起关键作用的便是新兴的科学共同体——英国科学促进会。本文从历史维度追踪英国科学共同体的制造过程,试图揭示:英国科学界不遗余力营造科学秉持“中立”意识形态、以追求“客观”“普世”真理为己任的形象,实则是自我权威化、增强科学知识分子集团政治影响力的一种有效策略。这种策略将科学家作为新的文化代理人推上历史舞台,赫胥黎是最具代表性的个案。

关键词   绅士学者 柯勒律治 国家教会 赫胥黎 英国科学促进会


“艺格敷词三角”

  ——论查尔斯·伯恩斯坦作品中的诗歌、绘画与读者

冯 溢


内容提要   美国语言派诗人查尔斯·伯恩斯坦与多位视觉艺术家合作,创作了多首体现其回音诗学的艺格敷词。借助图像学专家 W.J.T.米歇尔关于艺格敷词的探讨,本文认为,伯恩斯坦在创作艺格敷词时采用了语言游戏、不确定性以及历时性与共时性相融合等创作手法,实现了艺格敷词语言的视觉再现,使诗歌跨界到绘画,展现了诗歌、绘画和读者三者的动态关系。

关键词   查尔斯·伯恩斯坦 艺格敷词三角 回音诗学


世界主义与异质共同体:

论《十个小印第安人》中的本土之城

李 靓


内容提要   阿莱克西的短篇小说集《十个小印第安人》通过重构追寻母题、书写文化物品的回归,表现了印第安族群的内部矛盾、争议以及他们与外部族裔群体的关系,反映出作家对印第安主权、印第安性等问题的反本质主义思考,体现出鲜明的世界主义倾向,尤其是对部落主义的狭隘、极端面的警惕。通过思考后现代城市中社群的异质性、恐怖主义与共同体关系等问题,阿莱克西用想象建构了基于同理心、超越国别差异的异质共同体。小说集展示了与部落小说迥异的印第安城市文学风貌,揭示了全球化、城市化对当代印第安文学的发展与演变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   《十个小印第安人》阿莱克西 城市印第安人 世界主义 异质共同体


文学作为一种试验场:

克鲁萨诺夫小说《天使咬伤》中的欧亚帝国想象

孔俐颖


内容提要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推行的亲西方外交政策和自由主义改革失败,关于俄罗斯发展道路取向的大讨论再度兴起,有不少人开始怀念昔日超级大国逝去的地理范围和政治权力,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在此背景下,号召在东西方之间折中,奉行强国复兴思想的“新欧亚主义”异军突起,成为 20世纪末最受瞩目的社会思潮之一,在文学界表现为帝国怀旧浪潮的兴起。作为这一流派的重要代表,当代俄罗斯著名作家帕维尔·克鲁萨诺夫以创作回应现实生活和千百年来困扰俄罗斯的东西方归属问题。在小说《天使咬伤》中,克鲁萨诺夫以后现代视角展开瑰丽的想象,以横跨亚欧大陆的俄罗斯大地为底色,借助历史、神话、传说等神秘元素,融合俄罗斯精神传统中的弥赛亚意识和中国传统文化因子,擘画出一幅激荡人心的欧亚帝国画卷。

关键词   克鲁萨诺夫 东西方问题 新欧亚主义 中国形象


以戏明旨

  ——长篇小说《雅科夫的梯子》中的戏剧书写及主题深化

姜书诚


内容提要   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乌利茨卡娅的近作《雅科夫的梯子》以奥谢茨基家族的家庭变迁史为主要内容,记叙了宏大历史背景下各色人等的生命历程。小说记述中融入了大量与戏剧相关的元素,这些有关戏剧的书写,在小说对于时代与记忆、家庭和生命本质及个人命运等主题的深化中,起到了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永不消逝的时代记忆”“家庭史诗与家族传承”以及“生命的本质与人生的历程”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探析作家的戏剧书写在深化主题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雅科夫的梯子》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 李尔王 戏剧书写 


“后苏联现实的自然写实翻版”:

科利亚达戏剧的荒诞诗学

王树福


内容提要   当代俄罗斯戏剧家科利亚达的戏剧秉持新启蒙思想,以人道关怀为内在底色,以先锋反讽为戏剧手法,对社会底层展开了自然写实的刻画。科利亚达戏剧多发生在临界状态的外省小城,多关注灰色生活中的普通人、小人物和边缘人,倾向于对剧中人物进行心理剖析和精神分析。科利亚达的戏剧语言风格介乎高雅与粗俗、官方与民间、规范与随意之间,常借用非标准语、化用民间语言和改写经典语句,表现出浓厚的底层性、狂欢性和异样性。戏剧介入观、先锋戏剧传统与后苏联社会现实影响了科利亚达的戏剧,使这些戏剧呈现出上述特征,同时也是剧作家荒诞诗学的根源。

关键词   科利亚达戏剧 荒诞诗学 临界状态 自然写实 语言类型


个体的自我塑造与流动的民族性

  ——从塞巴斯蒂安·巴里《无尽岁月》看爱尔兰性的发展变化

郭 鸿


内容提要   塞巴斯蒂安·巴里的小说《无尽岁月》以 19世纪 40年代大批爱尔兰人在大饥荒后移民美国为起点,结合家族秘史、历史记载与文学想象,讲述一个在美国经历了印第安人战争和内战的爱尔兰人托马斯·麦克纳尔蒂的成长和挣扎。托马斯身上既有与爱尔兰人的刻板印象相契合的行为和品质,又有不见容于其所处时代男性身份成规的特征,寄寓了巴里对爱尔兰民族特性的理解。本文通过对托马斯人格中种种矛盾对立之处的分析,探讨巴里如何立足当下的意识形态话语为其对爱尔兰性的想象寻找历史根源。通过叙述主人公的成长与变化,巴里将流动的、建构中的民族性投射到这一象征性人物的自我重构中,试图在变动的爱尔兰性中寻找连续性。

关键词   《无尽岁月》个体成长 自我塑造 爱尔兰性


“作家的婴儿床”:

露易丝·格吕克的写作焦虑与小说创作

郑春晓


内容提要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露易丝·格吕克于 2022年出版的新作《玛丽戈尔德和露丝:一本小说》以双胞胎婴儿的视角讲述了她们与父母之间的互动以及生活日常。在这部作品中,格吕克放弃了驾轻就熟的神话改写和序列诗写作,试图从尚未学会说话的婴儿的视角来展现自己作为作家的表达焦虑,抵抗写作源泉的枯竭。对于格吕克而言,该作是体裁和内容上的双重创新,可以视为格吕克创作生涯中的一次转向。

关键词   露易丝·格吕克 写作焦虑 元小说 婴儿视角


歌德的“人性”与《威尼斯之死》的政治化解读

杨稚梓


内容提要   托马斯·曼常在文本中用“伪装”式写法隐藏真实信息,他对文本的诠释对研究者把握作者思想脉络具有独特的意味。小说《威尼斯之死》问世后,托马斯·曼多次从文本层面把这部作品和歌德的人格及作品联系在一起。歌德的人格及作品对托马斯·曼的小说《威尼斯之死》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在小说文本中并没有直接体现出来,但暗含其中。《威尼斯之死》的主角因过于执着精神秩序和过度耽于感官迷醉遭遇失败,乃至完全毁灭,托马斯·曼藉此暗示,歌德结合精神和感官的综合命题才是战胜精神和生活困境的唯一出路。在《威尼斯之死》出版后,托马斯·曼对歌德的认识愈发深入,逐渐在创作风格和人文主义思想领域接近歌德。

关键词   托马斯·曼 《威尼斯之死》歌德 人性


从史实到小说:

《王伦三跳》与德布林的中国想象

陈多智


内容提要   20世纪初,《王伦三跳》一经出版便奠定了作者阿尔弗雷德·德布林作为表现主义小说家的声誉。它虽以 1774年发生在中国山东的农民起义事件为基础,但却绝非所谓的“异域情调小说”。“王伦起义”事件被认为是康乾盛世的第一道裂缝,而德布林作为一名此前对中国文化几无接触的德语作家,不论是他对这一历史史实的理解或是处理方式,都无疑值得深入探讨。本文通过考据“王伦三跳”从史实到小说成书的过程,力图推测德布林想象中国的路径与特质,从而揭示德布林如何借助德语修养小说传统和表现主义新人叙事重构这一域外史实。

关键词   王伦起义 《王伦三跳》中国想象 修养小说 表现主义



【END】



往期回顾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3年第1期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3年第2期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 点击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