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外行思 | 【连载】冬冬看法国(三)两个人的文化遗产(下):柯布西耶的“发明”

范冬阳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4-24

【编者按】继本号推出《日本城市史漫谈》、《走遍美国》和《英国城市设计与城市复兴》几个大国的城市观察系列之后,今天开篇的《冬冬看法国》系列将带我们从一个规划研究者的视角走进法国。


随着国际旅游越来越容易,法国和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一样,早已不再是传说中的地方,而是说走就走的目的地,甚至是很多国人出国游的首选;但是短暂的旅行往往是走马观花,难以看到景色背后的故事。法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独特个性,这种丰富和独特浸润在每个角落,因此一个小小场所的解读就能带给我们极其丰富的启思。《冬冬看法国》系列的作者是正在巴黎拉维莱特国立高等建筑学院访学的范冬阳博士,她硕士期间就读于巴黎政治学院城市规划系,带着专业的眼光和思考,冬冬走过了法国的许多地方。在这半年的访学期间,勤奋的冬冬愿意在做博士论文之余写些短(bā)小(guà)文章,轻松愉快地给大家传递另一个时空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阅读

冬冬看法国(一)两个人的文化遗产(上)

冬冬看法国(二)巴黎的海滩


 

作者独白  胆敢在建筑诸神圈里写柯布,请佩服我的勇气并包容年少轻狂。自己开的题目,流着泪也要写完。

 

勒·柯布西耶

 

无论你是否知道柯布西耶其人,只要你住过高层混凝土“单元房”、办公室有大型落地玻璃窗、用过开放式厨房……你的世界就在柯布投射的光影中,无可躲避。

 

在法国乃至全世界,柯布西耶的名字就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名词,一如沃邦是300年前的城防战神,不可置疑。柯布西耶是个一辈子都想做城市规划的建筑师,一个发明了“建筑白话文”的天才,一个喜欢画画多于做建筑的艺术家,一个不懂得经营却能看懂时代的投机分子,一个勇于坚持的现代主义教条斗士,一个发明了人的人(图1)。


图1  柯布西耶(左)和瑞士发行纪念柯布西耶的“模数”硬币(右)

资料来源:(左)Mesuresde l'Homme;(右)wikipedia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1887-1965)是他的笔名,真名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Gris反而鲜有人知。少年柯布差点成为钟表匠,却在15岁左眼几乎失明,改学绘画又被老师认为没天赋,之后才转学建筑。1909年跟随混凝土建筑大师奥古斯都佩雷(Auguste Perret,其主持复建的勒阿弗尔 [Le Havre,法国北部滨海城市] 旧城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父亲学习,不久后在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德国现代设计之父)的设计公司当画图员。挣钱足够时实现了一次欧洲各国建筑考察,大开眼界。回瑞士开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并不成功。

 

1917年,没有项目可做的柯布预感法国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胜出,他想参与这个大国的战后重建,找到机会就把事务所从瑞士搬来了巴黎。然而直到1922年,他都没有做建筑设计,而是和在巴黎遇到的朋友陷入了对“纯粹主义”绘画的探索,成为先锋艺术家。

 

一个发明了“建筑白话文”的天才

 

关于如此多面而多产的大师,如果只能说一件成就,就是他发明并推广了现代建筑语言。

 

幸运的天才总和他所处的时空相得益彰。柯布到巴黎之前,正是法国的“美丽年代”(Belle Epoque,指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高速创新发展时期[https://fr.wikipedia.org/wiki/Belle_%C3%89poque])。福特主义工业化带来大量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新需求,现代主义的哲学和艺术思想形成了整体性的“新精神”,发轫于19世纪末的钢筋混凝土技术逐步成熟。此前的建筑形式受到社会文化、建筑结构等多方面的限制(图2),然而此时,建筑史无前例地几乎可以成为任何样子。

 

但限制才是自由的出发点。创造力总要依据点什么才能释放。36岁的柯布在新的条件里先发制人地发明了新的建筑语法。《走向新建筑》是1923年重操旧业的柯布用来宣传自己巴黎事务所的书,是他曾经在先锋艺术杂志《新精神》上发表过的建筑文章合集,主要内容是反学院、反装饰,其中著名的“五项原则”是全新的建筑语法的代表,至今仍有活力:底层架空柱、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水平长窗、屋顶花园——此书大卖,甚至超过《新精神》,也由此产生一系列“白色别墅”的设计(图3)。


图2  19世纪中后时期法国典型单体宅邸,古典比例、对称、色彩搭配等是主要设计原则

资料来源:

https://fr.wikipedia.org/wiki/Maison_de_ma%C3%AEtre


图3  柯布代表作之一萨伏伊别墅(Villa Savoye),他总结的新建筑“五项原则”的范本

资料来源:柯布基金会

 

以此发轫的新建筑语言的推广,一如那个时代,中国的先贤门推广白话文——去掉语言体系先验的束缚,最优化使用新的时代词汇,促进使用者本身的表达。

 

为什么用这样的新原则呢?因为在他看来,当天地之间没有了限制,人本身才是最大的限制。

 

人的发明与与度量

 

柯布现代语言的创造来自于他对人的重新发明。

 

第一个发明人的,在西方叫上帝,在中国叫女娲。从此之后,人不断发明着自己。达芬奇发现了维特鲁威人,以昭示人与世界的完美契合和统一。柯布发明的现代之“人”是他空间安排的源头——柯布眼中的人,不再以保持世界完美为目的,而是使用、改变和创造世界的不安分者。“柯布人”(图4右)从脚至头以斐波那契数列延展叠加,身体比例用以决定空间设计要如何配合人的尺度和动作,高举的手臂也像伸出的扳子时刻准备开启世界这部机器,充满工业时代的异化气息(图4,图5)。


图4  维特鲁威人和柯布人

资料来源:左图来自网络;右图来自Mesures de l'Homme


图5  柯布围绕人体和动作的家具研究

资料来源:Mesuresde l'Homme

 

柯布著名的观点“房屋是居住的机器”意味着,如果没有人的开启,房屋本身就失去了价值,所以形式、装饰只是无用的浪费。这种思想推而广之阐述为理论,便是著名的功能主义城市和《雅典宪章》。“人的发明”落实到具体的空间设计,是著名的柯布“模数”(Modular)和“居住单元”——这个概念国人毫不陌生——柯布希望在“居住单元”里用最少的空间、最低的成本满足一个人或家庭几乎所有的居住需求。

 

有远见的迁居

 

功能实用和低限的现实根源是20世纪初欧洲经历的经济危机、世界大战和战后重建。1929年柯布在巴黎13区设计的一个救济院(Cité de Refuge de l'Armée du Salut,图6)是马赛公寓等一系列“住宅单元”的雏形。而著名的马赛公寓就像更高版本的救济院,它的真名就叫做“住宅单元”(Unité d'Habitation)。

 

图6  柯布西耶设计的巴黎13区的救济院

资料来源:http://www.fondationlecorbusier.fr/corbuweb/morpheus.aspx?sysId=13&IrisObjectId=4593&sysLanguage=fr-fr&itemPos=4&itemCount=78&sysParentId=64&sysParentName=

 

1945—1975年是法国的光辉三十年(Trente Glorieuse,法国二战后的高速增长期),战后城市重建需求极大,成千上万没有房子的家庭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适宜的住房。由于柯布不断主动参与项目投标以及在各种组织(如国际现代建筑师协会CIAM)表达自己的建筑和城市主张已然成名,法国的战后重建部(Ministèrede la Reconstruction)授权他在马赛近郊进行试验性的住宅设计和建造,设计可以突破原有的各项建筑规范和规划限制,好为重建做出一个标杆项目。柯布推出了现实版的模数建筑,这个体量165m×24m×56m、可住337户1600人的混凝土现代建筑成为后来“粗野主义”的源头(图7)。竣工典礼上,他对质疑这种实用低限风格的人作出回应:不完美和不精致才是人性和日常,重要的是带着这一切生活下去,强烈地生活,追求更高的目标并坚定不移【http://www.fondationlecorbusier.fr】


图7  马赛公寓组图

资料来源:柯布基金会

 

不得不说,这样的住宅的确需要居住者内心有“更高的目标和坚定不移”才能抵抗其中的单调素简稀薄,也只有这样的居住者会真正爱上它,比如柯布西耶自己。

 

在修建马赛公寓的同一时期,柯布在法国南部的马丁角给自己做了一个3.6米见方的小木屋“卡巴农”(cabanon),里面的空间按照人体模数设计,没有一寸浪费,更甚于马赛公寓(图8)。他晚年长期在里面生活,非常满意,甚至愿意“死在这里”——事实如他所愿,柯布的墓地也在此(图9)。


图8  卡巴农内景

资料来源:https://s-media-cache-

ak0.pinimg.com/originals/df/a2/14/dfa2146d80fcf26ed57bfb2427761563.jpg


图9  卡巴农外景和柯布西耶之墓

资料来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d/Le_Corbusier_grave.jpg?uselang=fr

 

一个为整个首都(昌迪加尔)做规划的建筑师的自宅是3.6米见方的木盒子,柯布用生命践行自己的理想——人和空间的模数化和普遍化。这里,“人”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由于这种普适性,柯布现代主义建筑的国际化势如破竹一泻千里。

 

现代的边界

 

现代主义无国界。

 

1965年柯布去世。法国文化部长马尔罗(André Malraux, 1901-1976)在卢浮宫前广场上主持了他的葬礼,他说:柯布离我们而去,他曾留下深刻印记的地方都在纪念他……刚刚破晓的日本电视台播放他在那里设计的博物馆,昌迪加尔的鸟儿在向他的作品振翅,法国的麻雀在朗香教堂上静默……而地球那一端,巴西利卡的夜晚华灯初上……迈耶说,柯布是最伟大的建筑天才;美国总统说,他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同样天才的阿尔托发来唁电,全球60岁以下的建筑师中,没有一位不曾受过他思想的影响……

 

然而现代主义有边界。

 

对柯布的评价在他在世时就一直很有争议,最大的批评出现在1980年代。柯布西耶和现代主义的成功在法国战后30年的建设中产生很大影响,大量模仿柯布风格的混凝土、大体量、模数化住宅Grand Ensembles(直译为“大集合”,图10)出现在城郊地区。然而由于它们普遍区位较差交通不便,周边配套设施不全、建筑质量不高,因而价格低廉、低收入人群糜集,从1980年代直至今日都存在贫民聚集与社会隔离、失业率与犯罪率高等社会问题,成为法国城市的肿瘤。同时现代主义的功能分区和二元论也不断受到质疑。

 

柯布发明的现代人,在居住的机器面前,既是开关又是零件,同时被自大和谦卑所折磨。

图10  马赛 La Rouviere“大集合”,图片来自网络


现代之后,粒子、猫和人都测不准了。原因是人在继续发明着自己,没有一种测度(比如模数)可以实现对人的全面精确描述和安排。也许,当柯布模数之后的下一个测度体系出现时,我们就知道又一个盛大崭新的时代到来了。

 

当然,柯布本人就是多样和测不准的。可以八卦的部分包括:性格矛盾,非常喜欢绘画与毕加索是密友(图11,图12),在二战期间与维希法国(Régimede Vichy,二战纳粹占领期间的法国傀儡政府)过从甚密,具有反犹主义倾向,43岁和摩纳哥模特结婚但花心好色婚后不断出轨,早年的设计因为造价太高被业主放弃,因为防水差被投诉甚至起诉(说的就是萨伏伊)……等。

 

总之,“现代主义建筑”和“模数”远不能说明柯布的全部。


图11  柯布的静物油画

资料来源:Mesuresde l'Homme,作者翻拍

 

图12  柯布西耶和毕加索在马赛公寓的工地上

资料来源:柯布基金会

 

现代主义的遗产

 

柯布西耶的作品系列自2009年开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几经周折终于在2016年7月成功(图13—图16),17个作品被UNESCO收录是因为它们“对现代主义运动做出了杰出贡献,见证了全新建筑语汇的发明,是柯布西耶半个世纪耐心追索的成果,体现了20世纪现代主义运动提出的方法,以及为满足社会需求而使用的新的建筑技术,同时,这些天才作品也证实了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建筑实践国际化”【http://whc.unesco.org/fr/list/1321】

 

图13  柯布西耶被列入世界遗产的17个作品,10在法国,2个在瑞士,另在德国、比利时、阿根廷、日本、印度各1个

资料来源:http://www.francetvinfo.fr/monde/l-oeuvre-architecturale-de-le-corbusier-inscrite-au-patrimoine-mondial_1721193.html


图14  朗香教堂,法国东北部

资料来源:柯布基金会

 

图15  巴黎罗什住宅(Maison la Roche)外景和室内,柯布基金会所在地

资料来源:作者拍摄


图16  昌迪加尔议会厅,印度

资料来源:柯布基金会

 

除了建筑,柯布一生的作品还包括上百件绘画、雕塑、家具设计、散文甚至诗歌。其中绘画作品大都馆藏于蓬皮杜艺术中心,雕塑、文字资料等收藏在位于巴黎罗什住宅的柯布西耶基金会。基金会的标志是柯布为昌迪加尔设计的“展开的大手”(图17),这只手“用以接纳、用以付出,象征和平、繁荣与人性的和谐统一”【https://fr.wikipedia.org/wiki/La_Main_ouverte】


图17  柯布西耶基金会的标志选择昌迪加尔的雕塑“手”

资料来源:左图来自网络,右图作者拍摄

 

列入遗产,意味着已不再是现时现地的主体。虽已成为过去,柯布为现代人举起的改造世界的大手却被越舞越高。现代性的悖论里,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重要的是在对不朽的向往中,眺望未来的勇气。

 

参考文献

[1]  http://www.fondationlecorbusier.fr

[2]  https://www.sites-le-corbusier.org

[3]  https://fr.wikipedia.org/wiki/Le_Corbusier

[4]  http://www.artctualite.com/le-corbusier-mesures-de-lhomme/

[5]  http://www.out-the-box.fr/leonard-de-vinci-le-mysterieux-homme-de-vitruve-explique/

Sous la direction d’Olivierr Cinqualbre et Frédéric Migayrou. Mesuresde l’homme. Centre Pompidou. 2015

 

作者:范冬阳,巴黎政治学院城市规划系硕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巴黎拉维莱特国立高等建筑学院访问学者。245880840@qq.com

 

订阅号编辑:张祎娴

订阅号排版:祝美琪


——to be continued——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