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编读互动 | 论文写作训练之《国际城市规划》文献评析(三)【连载】

宁珊珊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4-25


相关阅读

论文写作训练之《国际城市规划》文献评析(一)

论文写作训练之《国际城市规划》文献评析(二)

【编者按】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中比较缺乏逻辑思维的训练(比如让孩子从发现问题开始,独立搜集素材、观察分析,直至解答问题),学术论文写作是让很多人头痛的事情,甚至有些已经拿到博士文凭、在高校任教的学者也不例外;而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我们也常常为有些投稿捉急——明明是很好的选题,有充分的素材和研究,但因为作者逻辑不清或文字不通(很多时候主要还是逻辑不清),造成文章不能充分体现研究成果,编者改起来也头痛无比。


怎么改变这种情况呢?没错,要从娃娃抓起!(好吧,对于一个老编辑来说,“娃娃”是个泛指)好在,有的大学已经为本科生开设了论文写作的训练课程。去年6月,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的王伟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向本号投稿,因为他们的课程“城市研究设计与写作”正是以本刊为素材开展论文写作训练的;基于他们的课程素材,本号连续推送了两期《基于UPI的学术练习——城市研究立题训练:文献评析,对标成长》,分享他们学术练习的心得。最近,编辑部又收到了中财大城市管理专业2015级同学的练习作业,此后将择优陆续推送给大家。如果其他高校也有类似课程,欢迎老师和同学们将“思维训练”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投给我们,让我们一起,摘掉“缺乏逻辑”的帽子。



作者:宁珊珊,中央财经大学城市管理系2015级本科生


文献选择:《国际城市规划》2015年第6期


文章A:张贝贝, 刘云刚. 日本的“卧城建设”:多摩新城的案例研究[J]. 国际城市规划, 2015(6): 114-120

文章B:肖竞, 曹珂. 兵者伐谋——从《孙子兵法》机变视角看城市的发展与管治[J]. 国际城市规划, 2015(6): 57-66


文字是作者思维中最凝练的智慧结晶,一篇好的文章,应当具有框架完整,脉络清晰的特点,既能简明扼要地将所要表达的观点阐述清楚,又能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赢得读者的认同,仿若一座无形的桥梁,架构起思维的交汇,碰撞出启迪的火花。


因此,笔者选取了《国际城市规划》2015年第6期中的两篇佳作,进行解构分析,重点研习,剖析文章脉络,体悟写作风格,从多角度对其进行评析和比较,并在此过程中学习百家之长,完成对标学习和自我提升。


1  文章A《日本的“卧城建设”:多摩新城的案例研究》


1.1  文章结构


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工整,以位于东京都以西的多摩新城为例,探讨日本“卧城”的建设机制和对我国的启示(图1)。


图1  《日本的“卧城建设”:多摩新城的案例研究》文章结构分析图


从逻辑关系上,全文可以分为对三个问题的解答。第一,日本缘何建设卧城。一方面是宏观背景下,随着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都市圈的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外来人口在中心地区聚集,由此而来的住房短缺问题最为显著。另一方面,政府也曾希望效仿伦敦的“绿带”规划,用以阻止都市圈的无序蔓延,然而,流于形式的区域规划使得这一解决路径失效。


在此背景下,地理上与东京都联系较为紧密的多摩新城成为政府用以破解东京居住难题的重要抓手,这就引入了第二个问题——多摩新城是如何进行开发建设的。作者将五方相关主体人格化,分别阐述了其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其中,中央政府作为幕后总指挥,统领全局,并提供资金和法律保障的支持。东京都政府和日本住宅公团,作为幕前主导者,是中央政府对多摩新城构想的主要实践者,负责编制规划,征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而所在地政府接受补助,执行上层命令,私人资本作为合作者,在获取利益的前提下,参与开发;原居民反而成为既无知情权,也无话语权的局外人。


最后一部分则是比较日本卧城的建设机制与我国新城开发之间有何异同,以及多摩新城的案例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之所在。


1.2  优点和不足


作为一篇案例分析研究,文章A做到了条理明晰,结构完整,但细节方面还有待补充,因此本文从可借鉴和待完善两方面来分析。


1.2.1  优点


(1)结构清晰,有全局性。本文脉络清晰,一目了然,篇幅安排恰当,行文叙述有条理,可作为本科生的对标范本和借鉴对象。同时,文章框架的搭建也是作者思路的直接写照,从宏观背景到具体案例,再到概括总结,是概述—聚焦—凝练的过程,从多摩新城看整个日本的卧城建设,反映出作者对于全局把握的准确性和概括性。


(2)切入点有新意。多摩新城作为日本卧城建设的经典案例,学者们从未停止对其的探讨,既然已有珠玉在前,如何另辟蹊径,缀以巧思,定位一个全新的切入点,是横亘在作者面前的最大难题。对此,作者选择重点探究多摩新城开发主体所扮演的角色,从而总结出日本卧城的建设机制。通过人格化的比拟,放大了各主体的价值导向和利益博弈,独具一格。


1.2.2  不足


(1)前后呼应不足。作者在引文中提到了城市政体的概念,并且以各主体的角色和职能进行论述,但并未在结论处做出相应的总结,前后文缺乏呼应,也许作者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详细阐述,但前后缺乏呼应影响了文章的完整性。


(2)缺乏数据支撑。由于作者采用了单一的文献综述法,缺乏定量分析,说服力稍显不足。数据能够给读者带来直观感受,而单纯的定性分析使得整篇文章流于感性认知,缺乏理性判断。例如作者提到多摩新城是中央政府为实现都市圈持续高速增长的产物,然而多摩新城所承载的劳动力数量与都市圈的经济总量之间是否有相关性,作者并未加以论证。


(3)结论待深入。文章结尾处作者提到,历经半个多世纪,随着人口的流失和老龄化程度加重,东京都政府和日本住宅公团分别于2003年和2006年推出了新城的开发。多摩新城由一枚“棋子”变成了一颗“弃子”,前景不容乐观。本段到此处戛然而止,作者未谈及多摩新城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只抛出论断却缺乏佐证,没有充分理由支撑,还有待深入剖析。


2  文章B《兵者伐谋——从〈孙子兵法〉机变视角看城市的发展与管治》


2.1  文章结构


文章整体分为两个部分,即城市管理问题的内在形成机理,和价值导向与政府行为中的纠偏。


第一部分是以中央与地方的财税之争为背景展开,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下级政府为完成上级政府的税收指标,衍生出诸多现象。其中,唯政绩论的价值导向和土地财政问题尤为突出。而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各地纷纷上演“争项目,引投资”,由此牵扯出的产业同构化以及与自身禀赋相错位的结果致使产业之争事与愿违。此外,政府机构的冗余和财政赤字的也逐渐凸显。


对此,作者在第二部分给出了价值导向和过程逻辑两种视角的应对策略。政府要扭转唯政绩论的思想偏差,厘清自身职能,将主动权交还给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性,拓展城市发展的价值,做到因势利导、因势思变。


2.2  优点和不足


整篇文章由明暗两条主线结合,明的一条是对《孙子兵法》中韬略的引用,暗的一条是对城市问题治理的溯源和解法,二者并行不悖,环环相扣,作者的巧思令人佩服。


2.2.1  优点


(1)角度新颖,一气呵成。文章构思巧妙,视角独特,作者精准地抓住了《孙子兵法》的机变思维,中医诊断的由表及里,与政府管理领域不无暗合,启人深思,行云流水的文笔更是锦上添花。整篇文章浑然一体,没有生搬硬套之感,反而令读者不禁感叹于作者的涉猎之广与才思之奇。


(2)逻辑缜密,文图结合。框架的表现力与凝练性更胜于语言。作者以极强的逻辑性,搭建出环环相扣的庞大理论体系,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渐领悟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市场,投资与经济增长等等主体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阅读与思考并进。


(3)剖析深刻,切中要害。作者文思敏捷,言之有物,对城市病因的说解和诊断都鞭辟入里(图2)。城市治理的本质即多元主体的利益博弈,而我国政府的主导地位,和一切向GDP看齐的思想根源遏制了市场调节的积极性。政府职能的重新认识,价值观的重新塑造,正是现阶段我国城市问题的病灶。找准病灶,方能对症下药,作者一击中的,切中了问题的要害。


图2  城市疾病诊疗图

资料来源:肖竞, 曹珂. 兵者伐谋——从《孙子兵法》机变视角看城市的发展与管治[J]. 国际城市规划, 2015(6): 57-66


2.2.2  不足


(1)阅读难度较大。文章中引用或化用大量《孙子兵法》中的语句,如“近师贵卖,百姓财竭”“奇正相生,应形于无穷”等,此外,诸多生僻词和难词频现,削弱了文章的可读性。从某种程度而言,与其说是读者选择阅读这篇文章,不如说是这篇文章在筛选读者。


这引发了笔者的思考:究竟何为真正的好文章?是曲高和寡,令人望而生畏,还是深入浅出,将复杂的问题尽量简化,使之通俗易懂?答案见仁见智。作者与读者间存在思维鸿沟,平衡之尺度不易拿捏。


(2)策略略显空洞。相较于前文对于城市问题病灶的深刻剖析,后文的对策建议略显空洞,例如,作者提出应当转变政府管治的职能重心,不禁令人发问,究竟从何处开始转变?从哪个部门开始转变?作者并未详谈。因此,笔者认为,罗列出具体的政策工具或简单举例,都可以增强应用性,完成由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3  综合比较


基于以上分析,对两篇文章从选题视角、文章结构、文风、参考难度、综合评定五个方面进行总结比较(表1)。


表1  两篇文章的综合对比


4  对标学习与反思


好文章的共通之处,在于思维严密,体系完善,文笔吸睛,B文《兵者伐谋》是集大成者。而对于在专业领域蹒跚学步的本科生而言,A文《多摩新城的案例研究》则是极佳的对标范本。


写作,是作者凝练思维后的知识输出过程;评析,则是采撷精华的知识输入过程。通过对文章的解构,逐渐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内涵和要义,于我而言,是一次怀揣着敬畏,探索寻踪的奇妙旅程。透过文字与学者对话,体味感性与理性交织的思考,保持热忱,恪守规范,既使我愈加精准地看到自身的不足,亦为我指明方向,给予我在学术之路上前进的无穷动力。


注:未标注来源的图表均为作者绘制


编辑:张祎娴

排版:赵大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