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精粹 | 健康城市视角下国外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述评【抢先版】

胡俊辉 任利剑 等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7-10

为了更好地推广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见刊的稿件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本文为本刊已录用文章《健康城市视角下国外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述评》的精华版,作品的发布已取得作者授权。欢迎读者指正、讨论。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人们聚集到城市是为了美好的生活。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种愿景尚未实现,我们的城市却遭受着气候变化、人口暴增、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社会差异加大等问题带来的剧痛。1990年代以来,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人们认为城市地区是造成不可持续问题的根源,也被看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希望,与此同时,城市形态是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得到共识,更多学者参与到可持续城市形态的讨论中。健康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存在密切联系,为提高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有必要对国外可持续城市形研究进行分析与总结,以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经验与借鉴。基于健康城市视角,从理想城市的研究出发,按照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形态关系、什么是可持续城市形态及如何实现等三个关键逻辑问题梳理国外研究文献,分析对我国研究的启示。


纵观城市发展史,人们基于形态可以改善可持续性而致力于对理想城市的探索,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理论和观点:1882年马塔的带形城市、1898年霍华德的田园城市、1922年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1943年沙里宁的有机疏散、1930年代赖特的广亩城市、1950年代菲利普·约翰逊的城市高层化、1960年代黑川纪章的城市新陈代谢和保罗·索勒里的自给自足和自我生存的生态城市、1965年亚历山大的城市并非树形、1969年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1975年柯林·罗和弗瑞德·科特的拼贴城市、西萨·佩里的未来城市应是心理沟通的场所、劳尔·德阿玛斯的新城市不如改造旧城市、莫顿·霍佩菲尔德的不单调的城市、多娜·古曼的未来大情报网城市等。这些理论体现了可持续性理念,是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的基础。


城市形态是构成城市结构的自然因素、开放空间以及建筑等布局的一般模式及空间组合。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已有较多研究,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形态要素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土地来影响社会、环境和经济等维度的可持续性,并最终影响人、物质、信息流动途径(图1)。

 

图1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形态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可持续城市形态本质是在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前提下建设城市环境,致力于在与经济、环境、社会的平衡中解决城市问题。紧凑、可步行、高密度、公共交通主导、土地使用和住房类型混合、毗邻、连接、多样性、生态一体化、设计良好的空间、高标准的环境控制和城市管理等被国外学者认为是可持续城市形态的重要特征,其概念的核心体现在城市系统以可持续性方式发挥作用,本质上是一种环境友好型人类住区形态。


如何实现可持续城市形态是从实践操作技术层面来分析,国外已有的研究可归纳为设计模式、研究尺度、评估体系与技术、模型模拟等方面。


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问题,国外学者将形态要素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以寻找最优的可持续城市形态模式。雅巴黎恩(Jabareen, 2006)提出的新传统主义、容纳城市、紧凑城市和生态城市是被探讨最多的四种代表性模式,其中紧凑城市被认为是最可持续的形态,得到欧洲多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极力推崇。但整体上分析,国外关于紧凑程度如何可持续的问题尚未有信服结论,大多数学者将密度、行人和公共交通作为研究重点,仅解决了现代城市的少数问题。紧凑城市虽有社会、环境和能源优势,但它的一些优点在实践中尚未得以证实,就已导致一些问题,因此,紧凑城市受到较多质疑。为此,有学者提出“分散集中”、城市蔓延、绿色城市、巨型紧凑城市、分散化集中、紧凑—混用城市、多中心等模式。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实现可持续城市形态不应局限于一种模式选择,关键在于不同模式对居民出行行为、资源效率、生态保护、社会公平、可达性、经济可行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理想的模式应能促使这些影响发挥最有利的作用。


不同空间尺度的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存在差异。国外学者基本上是从区域、城市、社区、住宅区、建筑等五种尺度对可持续城市形态进行研究。随着学科交叉的融合,出现从类型学、统计计量学、生态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多学科角度对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研究。综合分析国外学者的研究,尺度上以中微观居多,重视对社区和建筑的可持续研究,宏观层面上研究较少,已有研究多重视区域空间规划和城市生态基底评估。


国外学者对于形态量化指标较多采用计量统计方法来分析。随着学科交叉日益深入和研究技术的进步,地理信息系统和智能技术、复杂自适应系统、遥感等使可持续城市形态评估成为可能。以此为基础,国外学者采用密度、集中度、连通性(邻近性)、多样性、可达性、可步行性、宜居性、混合性、土地破碎度、节点性、特色性、适应性等指标来评估可持续城市形态。进入新时代,随着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从城市生态承载力角度采用景观指标评估可持续城市形态成为研究热点。


可持续城市形态囊括着复杂的城市要素,越来越依赖于复杂的技术,以发挥应对可持续挑战的全部潜力。当前,信息通信技术(ICT)已经深深嵌入城市结构中,在城市功能布局、运转管理、服务等方面及智能可持续城市形态设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信息通信技术之外,国外学者也提出空间数据库、个人移动车辆(PMV)、公共交通多式联运、绿色建筑等技术。


城市形态是动态演变的,在智能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使其在设计、管理、发展方面朝着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城市仿真和智能城市模拟模型技术得到广泛关注,国外学者根据具体研究问题提出多种模型,如城市增长模型、土地利用优化模型、城市社会生态模型、u-eco-city模型、土地—交通交互作用模型、可持续性窗口模型、房价和建筑成本模型、新型交通需求反馈模型、综合社会生态模型等。


我国目前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正经历环境、资源和社会问题的痛楚。随着生态文明和健康城市理念的增强,可持续城市形态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备受关注。梳理国外学者研究,对我国的启示体现在不同规划阶段的设计原则、前沿研究方法和手段、重视空间规划、积极与环境规划结合等方面。


作者:胡俊辉,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

任利剑,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运迎霞,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

健康影响评估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以旧金山东部邻里社区为例
健康影响评估导向下的城市总体规划:以美国洪堡县总体规划为例
美国城市体力活动导则与健康促进规划


编辑:张祎娴

排版:徐嘟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