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先生坦言“城市人”理论是受到“经济人”理论、人居理论等的启发而提出的。“城市人”理论与传统规划理论存在的主要区别如下:在价值观上,传统规划理念认为人是自存(利己)的,目的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规划手段上是以功能为本,基于“功能”去划分不同生产/生活区,并用空间指标(如可达性)来衡量规划的结果;“城市人”规划理论则认为人是追求自存—共存平衡的,目的是追求二者平衡的最优化,规划手段上是以“人”为本的,基于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的指标,去匹配典型人居和典型“城市人”的空间接触机会,并通过空间指标(如可达性)和人的指标(如满意度)共同来衡量规划的结果。在所有这些区别中,基点是对人性的假设不同。传统规划思想更多是基于以利己为主要特征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而“城市人”理论则基于人不仅仅是自私地追求自存,同时也可以考虑其他人共存的理性“城市人”的假设。在纯粹经济生活领域,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或许是个体自身的事情,而在规划领域或者公共领域,更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而不仅仅是公民个人利益最大化。理论上,每个人的利益最大化的单纯累加似乎即可得出群体利益最大化,但由于众多个人利益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因而,如何取得个体与整体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实现自存与共存的最优化,就取决于“规划”,或者“顶层设计”,或者是“制度提供”。如一个学校的选址确定,离学生A近,或许离学生B就远了;一定学生人口的区域内,规划学校的个数多,学生上学选择多了,但学校平均生源的数量就降低了。通过是恰当的“规划”或者“制度设计”,可为“经济人”假设下的理性“经济人”自由选择创造更好的条件。因而,“城市人”假设与“经济人”假设不是同一个层面的,而是在比“经济人”假设更高的层面来处理问题。推而广之,在其他涉及公共领域,也就是说存在如何协调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领域,“城市人”假设也具有普适性。追求自存与共存利益最优化的理性“城市人”假设对只追求个人利益的“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挑战。其实,经济领域的凯恩斯理论,以及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Douglas MC Gregor)于1957年提出的X-Y理论等,都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有力反驳。这是人的个体性与人的社会性在理论维度上的反映。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是,如何在基于人的社会性假设的基础上,发展和丰富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模型,为公共管理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宾洪超,自然资源部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