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推广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见刊的稿件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本文为本刊已录用文章《城市边缘区小微生境保护规划:欧盟高自然价值农田管控对我国城市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的启示》的精华版,作品的发布已取得作者授权。欢迎读者指正、讨论。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生物多样性维持保障城乡公众福祉,提供支撑、供给、调节、文化等复合功能。城市边缘区生境单元是支撑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环节,受城市及农业系统双重影响,多为半自然生境,类型丰富、斑块小且布局散,多与传统农耕活动(低强度/非集约农业生产)相关,如农田边缘的灌木林地、低强度耕作或放牧的小块农田或休耕地、与农宅结合的林盘单元等。然而,建设用地扩张与集约农业生产蚕食破坏边缘区半自然生境,导致生境规模减小、质量退化。相关用地功能复合、权属复杂等特征,使其未能受到既有规划的应有重视及精准圈画管控(图1),保护效能低下。
欧盟地区城市化进程开始较早且产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业集约化是导致其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自然价值农田(HNVF: High Nature Value Farming)管控是欧盟保护与农业相关的半自然生境,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举措,可追溯至1990年代,并被纳入相关环境保护和农业政策中,如《共同农业政策(2014年修订)》、农业环境计划等。高自然价值农田保护重点针对以低强度农业生产系统(low intensity farming systems)为主,且农业生产活动支撑或关联着较高物种与生境多样性的区域,其自然价值主要体现在植物种类及群落保护、适当扰动以维持植被群落演替、保护生态要素并支撑自然过程、为野生物种提供多元生境等,欧洲超过50%的珍稀物种生境都出现在此类区域中。文章通过梳理欧盟地区高自然价值农田的类型界定、评价识别、维持管理等内容,结合我国城市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提出针对边缘区小微生境保护的优化建议。(1)强化小微生境及用地价值认知。即对于少量存在大规模自然保护区/生境斑块但功能诉求复合的城市边缘区域,应强调其中低强度耕作农田、牧草地及次生林地、灌木林地等半自然小微生境及其立地条件的保护和价值认知,并将其纳入空间管控和规划范畴。(2)识别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的边缘区小微生境,并纳入区域网络进行整体保护。即对边缘区小微生境及相关高价值用地的识别应基于区域景观网络整体框架,确定在景观格局中发挥支撑作用的用地和空间,明确主导功能特征,并在各级廊道、斑块建设中予以分区管理(如保护、修复和改造等)。用地评价甄别和管控不应仅局限在边缘区本身,还应兼顾用地功能发挥的系统性及环境要素的特定性,并作为既有标准的补充(图2)。
图2 边缘区小微生境及高价值用地保护与城市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的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3)用地管控刚性与弹性结合。由于城市边缘区用地权属关系复杂,功能诉求复合,且长期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故保护边缘区小微生境不仅需要在用地规模、布局等方面进行控制,还需要考虑其背后作为支撑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环境,采取刚性用地控制与弹性利用引导结合的管理方式,避免用地蚕食、功能异化、废耕弃耕等问题发生。(4)衔接既有法定规划。即提升生境单元保护效能,应强化与其他既有法定规划管控的衔接,实现落地保护。如欧盟地区高自然价值农田保护实践中,为强化管理有效性,将其纳入多项农业及环境政策中,并作为规划评审的必备条件。 作者:汤西子,博士,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助理研究员本文封面照片来自 Javon Swaby from Pexels(https://www.pexels.com/photo/photo-of-wetlands-3300836/)城市建成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要素与优化路径
城市边缘区生境保护规划与管控:美国圣克拉拉谷地的经验
国外城市内部空间与都市农业的整合设计实践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