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精粹 | 台湾乡村“社区营造”内涵变迁与高校课程建设的关联性——以淡江大学为例【2020.6期优先看】

杨昌新 黄瑞茂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4-25
戳这里阅读文章精华版

【摘要】台湾乡村社区营造的经验,对于探索乡村振兴路径具有借鉴价值与启发意义。本文以淡江大学为例,从社区营造课程建设的角度,梳理台湾乡村社区营造内涵演化的轨迹,认为其内涵提升经历了乡村环境美化、社区认同、人本溯源三个阶段,其脉络与“社区营造服务”课程建设与发展轨迹相辅相成,从而肯定了高校产学研对于台湾乡村社区营造内涵建设和深化的意义,以此为乡村振兴和社区重塑与高校互动的创新思维带来启发。


引言

兴起于1994年的台湾社区营造是一项应对当时社会环境和时局变迁的策略调整,同时也是对1960年代台湾当局所推行的社区发展政策的反思与承袭。社区营造来源于日本的“造町运动”,它倡导社区建设体制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方式转变。在政策推行的过程中,因台湾高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新实践,使社区营造运动逐步实现了从舶来品到“在地化”的蜕变过程。关注于社区发展议题,台湾高校最早的行动可以追溯到1976年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的成立,其通过教学研究、专业实务与社会实践的记录与反思,提出台湾学界对社会发展困境的质问与反省。而对于社区营造来说,高校的参与行为主要表现为两个导向,一是师生走向了社区服务;二是社区营造课程走进了大学课堂。这两种行为使得高校成为凝聚社区共同体的重要力量和纽带。事实上,社区营造所倡导的“自下而上”涉及三种力量:社会力、技术力和资本力。其中,技术力一方面来源于行业的技术团队或个人,另一方面来自于高校相关专业的师资队伍和学生团体。后者凭借着“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势,为社区营造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并逐步成长为社区营造内涵建设的核心力量,管窥高校社区营造课程建设的过程,便可见微知章。
 
台湾乡村社区营造的经验对于探索乡村振兴路径具有借鉴价值与启发意义。追溯社区营造的研究历程,其构成总体上呈现四大板块:概念引介、理论转译、实践尝试、经验总结。四大板块呈现逐级递进的研究脉络,其中亦有大量高校师生思考、感悟和理论创新,然而并未见乡村社区营造内涵深化与高校课程建设关联性的研究内容。基于此,本文以淡江大学为例,从社区营造课程建设的角度,考察高校产学研与台湾乡村社区营造内涵变迁的关联性,以此为乡村振兴和社区重塑与高校互动的创新思维带来启发。
 
1  社区营造概述
 
1.1  运动缘起
 
社区营造属日本造町运动于台湾在地化实践的产物,其概念内涵可溯源至英国的“社区规划”。在英国,与早期的城市发展和更新战略相较,社区规划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框架和协作方式,它萌发于1960年代,成熟于1990年代,试图通过各部门、组织、社区和居民的相互协作,将所在地区建设成为理想的生活场所。而在日本,战后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城市病、城乡分异等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从而涌现出大批的自治团体和组织,发起了造町运动。造町运动关注社区福祉和成员需求,着重从环境景观、传统文化、社区感重塑三方面着手,力图自下而上寻求解决乡村老龄化、人口流失、经济衰落的问题。而台湾社区营造的兴起,同样是为应对快速城市化所造成的台湾乡村劳力外流、人地分离、人口老龄化、传统社区解体、在地文化衰微等诸多发展困境,期望通过引介日本的造町运动,从文化艺术视角切入,凝聚社区意识,改善社区环境,塑造社区特色,重建台湾本土文化。因此,从运动缘起来看,社区营造本是舶来品,但经过20多年的在地实践,已经深化为台湾大众共同的社会经验。
 
1.2  概念解读
 
所谓社区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集居的群体,怀揣着故土家园的情结,因生存环境的链接彼此形成了生命共同体。此处的生命共同体包含了两层涵义:一是人与人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形成的心理依赖,二是人与人在生存环境层面上形成的心理依赖。综合以上两种依赖性,便可称之为“社区感”,正如保罗·马蒂西奇所言,社区感是“居住于地理上可清晰界定为同一区的一群人,彼此之间以及与其生活所处的环境之间,形成的社会和心理上的依赖。”基于此,“社区营造”应被解读为“营造社区感”,即集居群体通过对社区议题的经“营”与创“造”,建立起共同意识和心理依赖。而其主要的实现途径是:策划与创建社区环境、社会与文化等相关议题,引发大家的共同关切和自发参与,在增进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彼此及对环境的认识和了解,最终形成共识。
 
1.3  政策与行动计划
 
社区营造政策与行动计划不仅是台湾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社区发展政策的推进与延续。回顾台湾社会政策变迁的历程,1955—2018年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1955—1965年间基层民生建设运动的推行。为了繁荣乡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1955年起台湾开启了为期10年的基层民生建设历程,它包括生产建设、教育文化、社会福利和卫生保健,也涵盖了社区教育的内容。第二,1965—1993年间社区发展政策本土化实践。受国际社区发展运动的影响,随着1965年“社区发展”概念的引介,台湾当局开始制定社区发展计划,安排社区建设项目,建设社区组织体系,加大社区建设经费投入,并推出创造城乡新风貌计划;经过20多年的努力,社区建设成效卓著,尤其在基础设施方面,但同时忽视了社区文化内涵的建设。第三,1993—2018年间社区营造运动在地化进程。面对社区建设成效的负面批评,受日本造町运动的启发,1993年台湾文建会引介了“社会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并于1994年开始推行社区总体营造政策,随后陆续推出了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健康社区六星计划、村落文化发展计划等行动方案;1999年为应对“九二一地震”灾害,“行政院”推出了震灾重建暂行条例,倡导共同面对、共同参与、共同解决、共同提升的核心价值;2016—2018年间,“教育部”推出了“人文及社会科学知识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大学社会责任实践计划”和“高教深耕计划”,进一步深化了社区营造在地化的进程(表1)。
 

表1  台湾社会政策与相关行动计划


2  专业特色和课程设置
 
2.1  专业特色
 
事实上,社区营造与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息息相关,这些专业是落实社区营造政策和行动计划最为坚实的技术支撑。在淡江大学,工学院建筑学系是培养社区营造专业人才最主要的平台之一,它的核心作用是由学科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定位所决定的。
 
首先,从目标定位来看,建筑学是一门融汇艺术、科技、社会、文化等门类知识及培养创造良好人类环境能力的学科;建筑学专业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知识与智能领域的一种技能训练,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对人类生活涵义、活动行为模式、空间组织规则的解析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追求富有人文、技术、美学内涵的美好人居环境的创造与设计。
 
其次,从课程体系来看,淡江大学建筑学本科课程共分为六大系列,分别为建筑设计、计算机多媒体与表现法、建筑理论与历史、都市与环境、营建与技术、概论与通识。而建筑学教学强调系列课程的整合,重视设计能力的综合训练,通过以建筑设计为主轴的教学,完成两个阶段的能力培养:一是建筑专业基础知识技能的培养,二是创造力与创作热情的培育,从而使学生获得应对真实性与实验性项目与课题的设计研究能力。
 
其三,从专业特色定位来看,淡江大学建筑教育地处台湾新北市淡水区,长期致力于淡水地域文化与环境的保护,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研究与都市设计经验。因此,在专业培养上突出了以下五个方面:(1)建筑设计与美学训练;(2)建筑构筑与科技;(3)可持续及智慧建筑;(4)社区营造及城市提案;(5)数字设计及制造。其中,“社区营造及城市提案”是针对台湾淡水地区真实的空间以及都市与农村真实的处境,结合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发展社区营造,培养都市空间、地景与建筑等方面设计能力和社区服务能力的重要方向。
 
2.2  课程设置历程
 
淡江大学对于台湾“文建会”所推行社区营造政策的回应,始于1993年“淡水社区工作室”的创立,它是“社会共同体意识”概念提出之后,由淡江大学建筑学系黄瑞茂、陈志梧和曾旭正三位教师联合开创的,历届建筑学专业学生共同参与建设的一个实践平台。这是淡江大学师生参与社区营造实践探索的重要标志。回顾淡江大学从行动参与到开设课程,再到深化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可以清晰地将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探索阶段,其标志是“淡水社区工作室”的成立。淡水社区工作室兼具建筑教学实验和推行社区营造运动两项功能。其中,建筑教学实验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建筑设计课程走向淡水社区真实的空间和基地,与社区成员共谋环境美化的议题。淡水社区工作室以社区营造与“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长期服务于淡水社区,并提出了淡水社区营造的系列议题:城市保存与世界遗产潜力点的营造、淡水学研讨会、淡水维基馆、文史调查、影像记录与环境教育。1993年至今,工作室深耕于淡水区域,积累了大量的在地服务的经验,也凝练了社区营造的六个主题:都市设计与城乡发展、景观规划与设计、古迹保存与历史建筑再利用、建筑计划书拟定、展示空间与公共艺术空间行动、社区设计与设计参与(图1 请横屏查看超清大图),从而为社区营造课程的设立奠定了基础。
 

图1  1993—2010年淡江社区工作室社区服务项目类型与分布

 

第二,设立阶段,其标志是“社区营造服务”课程的开设。淡江大学于2008年度倡导结合专业实作与社会服务的“专业知能服务学习”课程,鼓励教师将大学专业能量带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基于学校的倡议,依托淡水社区工作室的实践经验,淡江大学建筑学系于2010年独立开设了“社区营造服务”课程,该课程涵盖了理论讲授和社区实践两个环节,授课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其目的是集结专业培养的所有技能走向社区,更好地为社区服务。
 
第三,拓展阶段,其标志是“大学社会责任实践计划”(USR: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下称USR计划)的推行。自2017年“教育部”启动USR计划,次年推出“高教深耕计划”,淡江大学建筑学系依托“社区营造服务”课程,联合教育学院、文学院、企管系、中文系、经济系、水环系、大传系师生,创建了跨领域团队,推出社区服务系列课程(表2),借助“异源复史、万巷更新:淡水老街再生计划”和“淡水好生活永续生活圈营造计划”,以淡水地区为实践场域,在地域发展中扮演着地方核心智库的角色,主动发掘在地需求,通过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解决问题,带动当地企业及社区文化的创新发展,并将“淡水好生活·生态永续”的理念带入中小学的课堂;同时,藉由学习与参与的过程,让大学生感受到被社区需要的自我价值。
 
表2  走进社区服务的跨领域系列课程

2.3  课程体系组构
 
淡江大学建筑学本科教育学制五年,共开设了60门课程,内容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科学、建筑专业课程及通识课程等。为求得最大化的开放度与弹性,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权重约占各半,以适应外部环境的需求与变化。在课程组织上,依照建筑学本科“适应现代社会与发展趋势,实现专业化和跨领 域整合”的教育目标宗旨,以及融合“思考能力与专业伦理、社会与人文、科学与技术、生态与城市、创造与多媒体沟通”等五大知识范畴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一轴、两翼、五组群”的组织构架。其中,“一轴”为贯穿五个学年的“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两翼”是指必修与选修两大系列;“五组群”是指按学年递进安排的通识课程、基础科学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综合性课程(图2)。

 

图2  淡江大学建筑学课程组织构架

 

在课程体系组织架构中,“社区营造服务”属于第五学年的综合课程类,目的是更好地整合学生的社区服务技能,培育“社区营造服务者”的职业倾向。为了强化这个职业化导向,融入了“课程族群”的概念,即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将相关课程纳入社区营造服务技能培养的系列族群,并植入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获得社区服务综合技能的系统化训练。首先,在“建筑与永续环境概论”“建筑人文概论”“艺术概论”等课程中,植入淡水生态可持续性、健康社区、美好生活的价值观念;其次,在“地景建筑概论”“台湾建筑史”“当代建筑思潮”等课程中,融入淡水在地文化、地域性建筑与景观风貌特色等内容;第三,在“都市计划概论”“全球化建筑与城市”“都市空间”“都市设计概论”等课程中,融入淡水都市区空间计划、社区营造与都市计划关联性等内容;第四,在“建筑实务”“营造管理”等课程中,融入社区营建技术、社区服务沟通技巧等内容;第五,“社区营造服务”作为核心课程,除了阐明社区营造相关概念、理论体系之外,还通过案例引导、实践操作等方式完成多种技能的整合与提升(图3)

 

图3  社区营造课程族群与产学研平台

 

3  课程建设内容
 
3.1  授课教师产学研动向
 
自2010年以来,“社区营造服务”课程经历了三任主讲教师的更替,依次为米复国、刘欣蓉和黄瑞茂三位教授,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项目基础、大量的研究经历和相近的研究方向,并且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作为淡江大学的专任教师,首先必须符合台湾“教育部”的师资要求,其次聘任资格需通过系、院、校三级三审过程。针对“社区营造服务”综合性特点,要求专任教师的学识、经历和专业水平足以涵盖本课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领域,除正常教学之外,还需推广各类非正式课程,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各类工作营实务、中小学价值观念传播、学术演讲、课题研究、教学研习、论文论著发表、校外学术交流等活动,以此推动产学研水平的提升与社区营造内涵的深化。
 
综合分析授课教师产学研活动与成果的数据,总体上呈现为三个特征走向。其一,授课阶段性、研究持续性。尽管十年间社区营造服务课程历经了三位授课教师,但自1993年淡水社区工作室成立以来,以黄瑞茂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对于社区营造的实践与研究从未中断过,并且几乎每年都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137篇、专著17部)。其二,教研为基调,交流为变调。从2000—2019学年度产学研数据来看,教学工作、论文指导、论文发表是主讲教师的基本工作,其历年数据相对平稳;学术演讲呈阶段性密集分布的特点,多集中于研究成果大量产出的某些学年,如2004、2007、2013、2014、2019学年;而课题研究则呈现前十年走高、后十年递落的趋势,2015学年度后逐步转向了参与学术服务和赴校外学术交流(图4)。其三,早期环境改良为主,后期内涵建设为重。从授课教师发表论文和专著的主题与内容来看,早期(2000—2008年)多以社区环境项目的设计与改造经验介绍为主,后期(2009—2019年)逐步关注社区机制的建设,以及社会文化内涵的植入(表3)。
 
图4  2000—2019学年度期间主讲教师产学研活动特征
 
表3  授课教师相关研究成果主题与内容

3.2  教育目标与能力培养
 
学科的教育目标往往是课程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从2010—2019学年度历年的教学计划表来看,淡江大学建筑学的“社区营造服务”课程一以贯之秉承着三个教育目标:一是认知,着重于该科目的事实、概念、理论、程序的学习;二是技能,着重于该科目的肢体动作或技术操作的学习;三是情意,着重于该科目的兴趣、伦理、态度、信念、价值观的学习。依据上述教育目标演绎出课程的三个教学目标:其一,学生能够认识社区营造的各种事务与精神;其二,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社区服务中;其三,学生能从社区服务过程中理解建筑人的社会责任。
 
该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包含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两方面。认知与技能属于基本能力的范畴,涵盖了四个方面的训练内容:其一,训练建筑相关之设计、创意、美学及知识的专业能力;其二,拥有社会、人文与心理学的知识,将其运用在思考与解决建筑问题上;其三,了解生态系统与都市环境运作的基础知识,并运用于建筑与都市设计中;其四,具备计划管理、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理解专业伦理及建筑人的社会责任,并关怀时事议题与强化国际观。而情意则属于基本素养的范畴,它涉及品德伦理、独立思考、团队精神和美学涵养,藉此可以实现后期的自我成长。
 
3.3  讲授内容与教材选择
 
“社区营造服务”授课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社区营造的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参观学习、实作参与和问题反思。考察本课程10年教学经历,2010—2011学年期间,授课重点在于理论讲解,进而涉及案例分析、参观学习、问题反思等三方面的内容;2012—2016学年期间,授课重点由理论讲解转向了实作训练,从而使本课程能更好地走进社区、服务于社区;2017—2019学年期间,进一步深化实作训练的内容,将其分为设计参与和参与施工两个部分,从而使社区服务得到进一步落实(表4)。


表4  2010—2019学年度授课内容的变化 

 

反观2010—2019学年度授课内容的变化,其动因与在地经验积累和自我教材编写息息相关。“社区营造服务”开课初期,尚未积累教学和服务的经验,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社区营造服务经验为教材选择的主要思路,选用了《小区建筑:人民如何创造自己的环境》和《参与式设计》两本译著。2017—2019学年度,黄瑞茂教授接任教学,利用多年在地实践和研究的经验,自编教材两部:《“2017社区营造与设计参与@淡江”读本》和《艺域书写:生活场景与公共艺术的行动对话》;同时,将OURs专业者都市改革组织多年本土研究成果《行动、累积改变的力量:2011/2012社区规划师在地生根补助计划成果》和《行动、累积改变的力量:98/99年度社区规划师驻地辅导计划成果》作为补充教材和参考资料。
 
4  高校与社区营造的互动
 
4.1  社区营造政策功效
 
尽管社区营造运动倡导社区建设体制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方式转变,但在推行过程中,不同阶段“自上而下”政策的出台,依然对社区组织以及社会机构的行动具有推动和引领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促进高校从人才培养到服务社会的职能转型和课程建设中成效显著。具体而言,社区营造相关政策对于淡江大学课程建设的带动作用表现如下:第一,1993—1994年间,由“文建会”推行的“社会共同体意识”和“社区总体营造”政策促发了淡江大学建筑学系“淡水社区工作室”的成立;第二,2008—2010年间,台湾当局的“新故乡社区总体营造第二期计划”促成了淡江大学“专业知能服务学习课程”的提案,同时伴随着“农村再生计划”提出,淡江大学建筑学系开设了“社区营造服务”的课程;第三,2017年教育部启动了USR计划,并于2018年出台了“高教深耕计划”,进一步促进了淡江大学建筑学系“社区营造服务”课程的综合化和在地化。综上,社区营造相关政策的出台成为催生淡江大学课程从无到有、内涵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动力来源和重要标志。
 
4.2  高校课程建设意义
 
对于社区营造而言,高校是输送专业技术力量的主要来源,而“社区营造服务”课程设立与内涵建设,目的是探索一种培养模式,使人才输出更适合社区服务的需求。高校师资队伍和学生团体是“自下而上”技术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凭借着产学研的综合优势,高校成为参与社区服务的主体力量和凝结社区共同体的纽带。事实上,高校课程的设置是为社区营造在地化实践建立了一个产学研的平台,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回应社会的需求,输送社区营造的技术力量;二是回应政策的倡导,探索社区营造在地化的经验;三是执行学校服务计划,促进高校定位与职责的转变(图5)。总之,在产学研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社区服务的共同经验,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服务观念从强调环境改造的设计者身份,到强调沟通交流的协调者身份,再到强调价值培育的传播者身份转变,这个转变也清晰地刻画出社区营造内涵深化的轨迹。

 

图5  课程建设与社区营造内涵深化轨迹

 

4.3  社区营造内涵深化
 
据前文分析可知,台湾社区营造运动从发起至今经历了三个内涵提升的阶段,其脉络与“社区营造服务”课程建设和发展轨迹相辅相成。第一,乡村环境美化阶段。以环境改造为切入点,维育乡村特色风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完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整治与改善社区环境,修复生态系统,发展农旅休闲产业,创造优质的发展环境。第二,社区感重塑阶段。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融入共同参与的行动模式,集合民众力量,保护与利用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建设地方文史人物主题展示馆,策划民俗活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突显社区特色,塑造归属感,从精神文化层面唤醒大众对家园的共同体意识。第三,人本塑源阶段。在社区营造深化过程中,意识到人气是活力的根本,人是环境品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和社区共同体意识塑造的本源力量。以人本塑源为切入点,传播生态健康、可持续生活、乡村振兴等教育理念,并植入中小学教育、社区教育和平民教育,从人文观念培养的角度落实社区营造,凝聚社区的共同体意识,使之内生动力和活力(图5)。综上,伴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化,社区营造经历了以环境建设、社区意识和人文价值为主题的阶段性探索,每个阶段虽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体趋势是逐步走向了创造生态健康、可持续生活的乡村振兴目标。
 
5  结语
 
本文以淡江大学为例,从社区营造课程建设的视角,梳理台湾地区社区营造内涵深化的脉络和轨迹,以便精准地判断大陆地区乡村振兴所处的阶段,藉此明辨未来努力的方向。大陆地区对于乡村发展路径的探索,有着与台湾地区类似的发展轨迹。在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之前,曾经经历了“新农村建设”(1999年)和“美丽乡村建设”(2013年)两个阶段,其重点在于解决农民住房建设、乡村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等问题。2018年,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与台湾社区营造的“人、文、地、景、产”五个面向不谋而合,因此社区营造的台湾经验对于探索乡村振兴路径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反观大陆地区乡村发展进程,乡村环境美化阶段已基本完成,而在社会认同和人本塑造方面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基于此,本文引入高校课程建设的视角,目的在于启发乡村振兴与高校产学研互动的创新思维,旨在倡导政策性地鼓励和强调大学的社会责任,让跨领域的高校师生走向社区场域,寻找社区重塑和人本塑造的真实议题,以探索在地化的乡村振兴之路。
 

作者:杨昌新,博士,福建工程学院副教授,淡江大学访问学者,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黄瑞茂,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博士,淡江大学教授


扫码关注“开放科学计划”
了解本文更多内容
延伸阅读
泉州美丽古城家园共造——人本主义城市化范式的底层设计
城乡融合的营造实验——德国国际建筑展图林根州“未来城市化乡村”项目
中国大城市的非正规住房与社区营造:类型、机制与应对


排版 | 徐嘟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