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编辑部举办了《国际城市规划》的第二次“U派*下午茶”学术讲座。如果说上次讲座是一次比较抽象的哲学思辨,这次的话题相对就比较接地气儿了——什么是城市的合理密度。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2021年第4期杂志特稿《大城市“中密度”建设的必要性及管控策略》的第一作者郑德高教授,他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为丰富我们的话题讨论,编辑部还特邀了两位嘉宾,在讲座后与主讲人一起就城市密度问题进行讨论。一位是深圳市雅克兰德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和首席规划师吴文媛老师,她也是低冲击发展在中国研究与行动小组召集人;另一位嘉宾是华夏幸福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播老师,他曾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居住区研究中心副主任,参与审查了最新一版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城市密度,尤其是居住区的密度和人居环境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对规划界的专业人员而言,城市密度是城市规划界的基本概念,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密度作为城市的重大问题引起关注。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思潮倡导低密度发展,到20世纪中叶的紧凑城市,以及当前对城市过高密度和过低密度的反思,等等。可以说,规划工作者对于最适宜城市密度的探索从未停止。而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后,城市密度更成了国际范围的热议话题——高密度的城市环境是否助推了疫情的传播?未来的城市发展是不是应该抛弃高密度?而每个生活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普通人(当然也包括专业人员),对密度都有切身的体会:高密度几乎是大城市的代名词,往往意味着拥挤嘈杂,也意味着热闹、高效、快捷、方便;而想到低密度,我们想到的大概是大城市的郊区、小城镇甚至乡村,更容易联想到宁静、安逸、慢节奏的生活,当然可能也意味着诸事不便。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到了周末假期总想逃离城区,去郊区乡野的僻静地儿看看风景;而常年生活在低密度僻静地方的人,到了大城市,也会觉得新奇有趣,活力满满。关于城市密度的感受可以说是非常感性、非常个人化的,但作为城市研究者、城市规划师,我们工作的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尤其是城市居民,提供更为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这就需要对城市密度有更科学的认识和研究,发现能够合理度量城市密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去探究合理的城市密度是怎样的?要如何界定?
对话后,主持人在观众提问中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主讲人和嘉宾作了精彩的回答和讨论。
【彩蛋!!!】在嘉宾讨论环节,我们惊喜地发现我刊编委,现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研究总监的王缉宪老师也在线听会,于是邀请王老师参加了讨论。王老师认为,“城市密度”是一个基础、重要且恒久的话题,他近期也在进行相关的研究。本次讲座由《国际城市规划》责编张祎娴博士主持。
【预告】“U派下午茶”第三期将在一周后,即9月17日下午举行,这次讲座基于“尺度”议题文章《规划话语中空间尺度悬置现象的剖析与反思》,主讲人是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彭坤焘 副教授,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持续关注本号动态,获知讲座详情。
* “U派”取自本刊英文缩写UPI的(非正式)拆分音U-Pi /juː pa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