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气候变化给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而韧性规划为提升城市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与技术支持。新加坡在气候变化过程中面临水资源短缺、极端气候、雨洪灾害等多重威胁,采用了韧性规划来应对此类危机。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分析新加坡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将韧性理念融入规划体系,以实现水环境与城市空间的健康发展。结合不断演进的涉水政策和完备的规划体系,新加坡制定了水资源调蓄、水生态复育、水安全防控、水气候调节四个方面的韧性规划对策,并通过制定设计导则、重组部门架构、多主体协商等方法确保对策实施落地。借鉴新加坡气候变化背景下针对水环境的韧性规划方法,本研究将为我国城市韧性规划提供经验借鉴,探索规划编制体系、策略体系与实践体系等方面的提升途径。
气候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强降水、城市内涝、极端气候等自然灾害使城市遭受不可忽视的人口伤亡与经济损失。应对气候变化给城市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潜在危机,逐渐成为城市关注的热点议题。全球诸多国家与地区以顶层设计的形式出台了以韧性、气候适应性、防灾等为核心目标的行动文件。如我国台湾省以城乡和时序的视角确立韧性规划体系,分别针对都市与非都市编制规划,明确灾前、整备、灾中与灾后的规划任务,确立了韧性规划在国土规划中的重要地位。荷兰鹿特丹通过了《鹿特丹气候防护规划》(Rotterdam Climate Proof)并由政府部门发布《鹿特丹水计划》(Water Plan 2 Rotterdam);美国纽约制定发布的《一个更强大、更具韧性的纽约》(A Stronger, More Resilient New York);日本颁布了《国土强韧化基本法》,探索出一条通过韧性规划来应对气候变化及相关风险的城市发展道路。
新加坡是一个地处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潮湿、降水丰沛的热带城市国家,也是地域面积狭小、人口稠密、建设强度高的岛国。2015年新加坡国家环境局(NEA)编制的《新加坡第二次国家气候变化研究》(Singapore’s Second National Climate Change Study)指出,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海水侵蚀与土地流失,威胁着新加坡的国土安全。预测显示新加坡雨季与旱季的降水量差异将持续扩大,迫使淡水资源禀赋不足的新加坡建设跨季节的水资源调蓄系统;更加频繁的强降水事件也对雨洪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表1)。此外,全球升温将加剧高密度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需善用地表水体资源,调节局地微气候,提出可靠的高温应对方案。
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集中作用于新加坡的水环境,对水资源、水安全与滨水生态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新加坡市区重建局(URA)2019年颁布的总体规划中,将建设可持续且韧性的城市作为城市发展指向之一。配合其他部门推出的相关文件,新加坡形成了以韧性理念引导的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在气候变化导致城市水环境波动时,城市应对冲击的规划技术手段,以达成稳定水资源供应、恢复水生态健康、强化水安全防控及缓冲极端高温气候等目的,实现城市空间与水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聚集着大量经济发达的高密度城市,与新加坡具有相似的空间特征。在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这类城市也面临着与新加坡相似的危机风险。为了实现城市高品质发展,可以分析借鉴新加坡的建设经验,构建有针对性的水环境韧性规划体系,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城市水环境问题,提升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将在梳理新加坡涉水规划体系架构与理念演进的基础上,探讨在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水气候等多方面的规划策略,并探索适用于不同空间尺度的技术方法与管理经验,总结新加坡水环境韧性规划经验,从而提出适用于我国的韧性规划策略。
1 概念解读
1.1 韧性与城市韧性
加拿大生态学家霍林首次提出“生态韧性”概念,这一概念强调生态系统在变化与冲击下自我恢复和重组的能力,被认为是现代韧性研究的起源。随后,韧性概念经历了多次概念的外延与拓展,福尔克将韧性观点分为工程韧性、生态系统韧性和社会—生态韧性三种类型,得到广泛认同。相比于霍林最早提出的概念,社会—生态韧性展现出对系统运行机制更加完善的认知。社会—生态韧性描述了一种适应性循环的混沌平衡状态,是系统在受到不确定因素干扰时,能够吸收冲击、恢复状态并持续发展的能力,即保持平衡状态时可吸收的扰动量、系统自我重组的能力与提高学习和适应能力的综合叠加。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生态系统,韧性概念也适用于城市研究。国内学者将“城市韧性”解读为在城市系统与区域尺度中,通过合理准备来缓冲和应对不确定性扰动,确保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经济建设正常运行的能力。有学者将城市韧性概念拓展成为更具体、更有可实施性的韧性特征,包括稳定性、冗余性、适应性、灵活性、协作性、自学习能力与自组织能力等17个指标。随着韧性概念的拓展,城市韧性研究逐渐突破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研究等领域,延伸至气候变化适应性、灾害风险管理、经济衰退应对等多个方面。其中灾害风险管理研究包括对地震、洪灾、流行病等人为或自然冲击及其次生灾害的应对措施。总体而言,城市韧性的创新点在于以城市面临的潜在冲击为问题导向,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手段来应对问题。不局限于关注物质空间建设的单一目标,而是关注城市在多源不确定性环境中,探索应对问题的逻辑及所采取的社会体系建构方法。随着城市韧性理念发展与规划实践探索,以韧性为理论支撑、以空间规划为技术手段的相关研究逐渐与应对气候变化、预防并缓解城市灾害的目标融合,形成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包括贯穿不同空间层级的韧性城市规划方法与实施路径,聚焦城市片区和特定空间类型的空间设计方法,以行政手段推动韧性规划落实的体系建构等。近年来,在此类国际视野的研究中,新加坡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规划与管理经验得到了一定关注。邹乐明关注了新加坡综合城市沿海管理(IUCM)框架,指出它能够建立政府与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关系并强化治理政策及流程的连贯性。陈加信认为这一框架是综合了社会经济因素的整体洪水风险管理办法。布拉尔评估了新加坡的水政策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并尝试将这些政策和实践经验推广至其他水资源脆弱的国家和城市。在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新加坡面临的问题集中在水的资源供给、滨水空间安全、滨水生态系统保育和物理环境舒适度等方面,要求城市具备抵御水环境冲击的韧性。故新加坡韧性规划以抵御气候变化导致的各类水环境冲击为核心目标,以恢复城市功能正常运转并持续健康发展为愿景。本文所提倡的“水环境韧性规划”可以理解为,将水环境规划要素融入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制定水体及其临近空间环境的规划策略并进行相应的空间设计,建立实施与管理体系,使城市水环境在韧性理念的指导下抵御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2 新加坡水环境规划编制体系
2.1 涉水政策措施演进
水资源供给不足和雨洪灾害频发是制约新加坡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新加坡早期(1960年代—21世纪初)采取了一系列增加淡水供给和管理洪险的举措(表2)。独立之初,新加坡仅有占国土面积11%的集水区和三个水库,缺少收集、储存降水的空间,因此1972年水务总体计划(Water Master Plan)中提出扩展集水区并增建水库以提高水资源供给能力。随后,1970年代中期,一个能够整合不同城市基础设施管网的规划方案应运而生,即在有限国土面积内构建全域排水方案,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表2 新加坡不同时期有关水管理的政策措施
21世纪以来,增加供给和管理洪险这两个独立的目标被“与水共生”这一表述取代。“与水共生”描述了一个多目标的城市发展图景,在持续关注水资源与水灾害问题的基础上,将生态要素与景观要素,城市休闲娱乐等文化要素以及气候变化与海平面上升等议题纳入考量,体现出新加坡在水环境领域对潜在冲击的认知不断拓展。相应地,韧性理念从单一目标拓展为多元目标,应对措施从基础设施建设演化为社会—生态全方位建设。
2.2 规划体系中的水环境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包含概念规划(Concept Plan)、总体规划(Master Plan)和规划实施三个层级,城市设计融入每个层级。在城市规划与设计框架内,每一层级都将水环境纳入考虑并体现在规划编制成果中。在空间规划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针对水环境问题的韧性措施可以与规划体系衔接,将韧性理念转化为针对水环境的空间设计方法与实施手段。新加坡的概念规划与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类似,内容包括制定城市长期发展目标、明确土地策略等,是基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从战略层面对城市发展作出部署的顶层规划。已有的1971、1991、2001、2013四版概念规划均不同程度回应了与水环境相关的资源供给、生态环境、安全和气候调节等问题(表3)。早期概念规划中,水环境相关内容聚焦于水资源调蓄的基础设施建设;后期则加入了气候变化、蓝绿网络、生态基质、弹性用地等内容,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面临的潜在冲击。
表3 新加坡历版概念规划涉水内容
新加坡的总体规划是具有法定性质的详细土地利用规划,相当于我国的控规,与针对全域的专项详细控制规划和针对市中心的城市设计导则相配套。例如,公园水体专项规划确定了社区尺度内的绿地水体边界与绿地水体的不同用途,尽可能地使蓝绿系统相衔接,形成多尺度联通的廊道网络。城市设计导则中确保水体绿地与视线通廊、开放空间、滨水界面、开发强度等空间要素相协调,在保证蓝绿要素调蓄涵养、行洪防灾等功能的基础上,提高水体景观价值和社会认同。进入实施阶段,水环境韧性规划落实为城市微观空间的规划设计与实施。以2006年新加坡公共事业局与德国戴水道设计公司共同启动的ABC水计划为例:在规划编制方面,ABC水计划提出与不同空间尺度相适应的水环境设计导则和微观尺度内的实施及应用方法,并基于活力、美观、清洁与创新等四要素构建ABC水计划项目实施评估体系,使整个操作过程有据可循;在规划实施方面,公共事业局多次更新ABC水计划,保证其涵盖前沿的水环境设计技术和适应实际需求的管理运维经验。纵观新加坡规划体系中涉水部分,在概念规划制定城市发展目标与土地策略的基础上,从总体规划到各类专项规划与实施导则层层推进,形成了从整体到局部,从目标到落实的完整的规划体系,涵盖了“明确策略—编制规划—实施管理”的城市规划全生命周期,将水环境要素纳入城市规划的各个编制层级中。配合以从1970年代开始实施的各类政策措施,新加坡的韧性规划展现出编制与实施并重、理念代际更迭、目标切实可行的特征。
3 新加坡水环境韧性规划策略
解读市区重建局、环境及水资源部(MEWR)、公用事业局等相关部门推出的文件后,本文拟将新加坡与水环境相关的韧性规划策略分为水资源调蓄、水生态复育、水安全防控、水气候调节四个方面,形成策略层的整体认知。
3.1 水资源调蓄
新加坡收集、储蓄降水的能力受国土面积制约,加之气候变化影响下,雨季与旱季的降水差异持续扩大,对地表跨季节存水量平衡造成威胁。故新加坡迫切地需要建设一套能够保证全年稳定且水量充足的水资源调蓄系统,克服气候因素带来的降水量波动对供水系统的冲击。公用事业局所采取的水资源调蓄核心策略包括:充分收集每一滴可利用的水资源,如结合土地利用设置大量集水区和雨水收集池;充分循环利用水资源(图1),如在集水区内实施雨污分离,中后期较洁净的雨水处理后就近输送至水库,初期雨水及生活污水循环再生或外排入海;拓展水资源来源,使用包括集水区供水、进口水、新生水(NEWater,图2)、海水淡化水等在内的多种水资源;启用灵活的海水淡化设施,如将淡化设施埋于地下,丰雨季可处理蓄水池淡水,旱季则可淡化海水。
图1 新加坡水资源循环利用流程
图2 新生水(NEWater)技术流程
3.2 水生态复育
气候变化导致沿海、沿河湖的生态系统退化与生物多样性衰减。水生态复育策略以抵御生境退化为目标,维持生物多样性,抵御洪涝灾害,恢复自然过程,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并提高滨水空间品质。传统的雨洪管理方法通常是开凿并拓宽水渠和河流,铺设混凝土驳岸,在增强水运输能力、减少坡岸侵蚀的同时却也破坏了滨水生境。ABC水计划创造了新的雨洪管理思路:雨水在排入公共河道之前,进入规划的雨水滞留系统(水箱、水池)以削减强降雨的高峰流量,减轻对下游水体的威胁。同时,雨水滞留系统是环境友好的绿色基础设施,雨水花园、生物滞留沼泽和湿地不仅可以改善水质,还有利于恢复生物多样性并创造美学效果,将环境、水体、社区无缝衔接在一起(图3,图4)。其中璧山宏茂桥公园改造中运用的生物微群落下渗系统既能充当天然净化设施,也可“软化”河道,塑造可参与式景观,还可维持物种平衡,实现水源涵养、生物保育与生境优化的生态友好性结合。
图3 ABC水计划倡导的水环境情境
图4 麦里芝蓄水池中的雨水滞留系统
3.3 水安全防控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雨洪灾害和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海岸线侵蚀成为威胁水安全的主要问题,保护海岸线与减轻洪水风险是2019版新加坡总体规划中建设韧性城市的重要举措。为了应对海岸线侵蚀,新加坡以海岸线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为依据,制定长期的海岸线保护计划。其中硬质工程以增强海岸抵御力为目的,如建设大量用于保护海岸线的基础设施,包括防波堤、土丘、护岸、海墙、防洪闸门和泵站等(图5)。对于淡水水库及相关水泵等关乎水资源供应的关键设施,新加坡建造防洪堤坝并将泵房设施置于其保护之中。而软质工程以养护修复等更为环保可持续的方式为主,如国家公园局(NParks)致力于研究红树林的保护方法,对重要湿地及自然岛屿设立保护区,防止红树林栖息地减退,保护自然岸线免受侵蚀,维持自然岸线的生态防护功能。
面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强季风降水引发的洪水灾害,规划部门将雨洪集水排水过程分为源头—路径—受体三个阶段,即在源头上降低地面雨水径流速;在路径上提高排水输送能力;在受体上约束雨流去向,保护可能受其影响的区域,从而有序地收集雨洪、减轻灾害,储存并再利用雨洪水资源,所采取的措施见图6。
图6 源头—路径—受体三个阶段的雨洪处理策略
3.4 水气候调节
新加坡努力构建健康水域,积极抵御气候变化带来的地表极端高温,改善局部风环境,提高室外热舒适度。在规划前期,通过叠加、分析与可视化建筑、规划、水文、植被、气象等数据构建城市气候地图(Urban Climatic Mapping),辅助规划人员厘清温场、风场、湿场分布特征,识别城市热脆弱区,从而更精准高效地利用水体调节气候。在具体策略上,新加坡以扩大集水区面积为主要手段。尽管湿热气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体的降温功效,但增加大热容下垫面依然是缓解高密度城市热岛的首要选择。对于规模集中水体进行严格保护,并制定水体与绿色空间协同的高温应对方案。如湿地系统依靠丰富植被物种提供遮蔽,吸纳温室气体及尘埃,更强效地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温度;在小型水体周边,针对性地优化滨水地区空间形态布局和植被类型,或根据水体规模和形态衍生发展出特定风循环模式。其次,提升沿海开放空间的规模与连续性,在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增加进入城市的海面冷风。为此,新加坡在规划上避免不相容的土地用途及任何人工或自然风屏障,以尽量保持滨海长廊或大型基建工程的连续性;同时将滨海空间有机融入城市开放空间网络,使海洋冷空气在高密城市肌理中的流动与热交换更加通畅。
4 新加坡水环境韧性规划实践体系
在策略体系以外,新加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韧性规划实践体系,包含贯穿不同空间尺度的设计技术方法与管理工具。在这样的实践体系下,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与水气候策略被转化为具体的空间管控要素,辅以合理的工作框架与精细化的管理手段,策略得以顺利落地转化。
4.1 多尺度的空间规划技术手段
新加坡韧性规划覆盖了城市、片区、街区、建筑及场地,在不同的空间规划尺度上,采用适宜的设计技术。以地表径流管理为例,在不同空间尺度上收集储蓄水资源、管理洪险、优化生境并创造宜人滨水空间的规划策略。城市尺度上,新加坡建立了全局雨洪管理对策,将17个水库、32条主要河流、8000多km的运河与下水道划分为三个集水区,形成整合的径流管理系统(图 7)。
图7 新加坡全域集水区划分
在片区尺度上,以流域为单位开展韧性改造,梳理流域内的潜在危机点并确立主导策略,分时序制定改造行动计划。以班丹河(Sungei Pandan)流域为例,为了解决小班丹河在强降雨季节的洪水问题,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在2014年开展了18处排水优化工程并确定了5处下阶段行动目标。工程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在生态石笼上种植匍匐植物形成运河护岸,对水道进行绿化;使用土壤生物工程技术,发挥植物、岩石等天然材料加固河岸与减缓排水速度的固有特性,提高河道在暴雨期间的行洪能力并保持生态和美观(图8)。
图8 改造中的河岸(左)和改造完成的河岸(右)
在街区级尺度上,综合运用ABC水计划的规划理念与技术方法,将雨水径流收集、储存、处理与运输流程和住宅建设结合起来,有效减缓社区面临的水生态威胁、改善社区环境、促进美学价值并提升生物多样性。如水道脊社区(Waterway Ridges)社区使用植被洼地取代混凝土排水沟,建设输送径流的带形绿地;建造生物滞留池作为滞留并处理雨水的自然排水系统,兼具汇聚社区活力、创造水景的作用(图9)。在场地和建筑尺度上,ABC水计划分别制定了微观尺度不同空间类型的水处理技术,包括场地规划、开放空间设计、建筑设计与人/车行道设计(图10)。
图10 微观尺度内的ABC水处理要素
4.2 多部门的协同工作方法
新加坡国家气候变化秘书处(The National Climate Change Secretariat)是负责协调气候变化相关事宜的总理办公室下辖直属部门,与城市建设、环境、基础设施等多个国家机构协同工作。在协同工作中,气候变化预测处于韧性规划工作的前置位置,分析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排水、生物多样性和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影响,在识别气候变化风险的基础上,探索动态灵活的适应性路径,从而指导政府机构编制下位规划(图11)。在此过程中,高校与科研机构则作为工作框架的智库,辅助制定国家战略。
图11 新加坡韧性规划工作框架
4.3 多主体的协商共建机制
除建构政府部门工作框架以外,开发主体、业主、市民等多个主体应共同参与决策,形成韧性城市实践的底层基础,不同利益团体之间的协商共建成为韧性城市管理的实践重点。激励权益主体参与建设、唤醒公众意识、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并增加参与深度,将有助于建设具有自组织能力的韧性体系。一方面,新加坡各政府部门在总体规划、绿建标准等技术文件中加入激励性举措,并表彰对水事业有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以增强利益主体的参与动力(表4);另一方面,通过公众宣传,如发布面向公众的气候变化科普手册,鼓励居民转变生活方式以应对气候变化,推广节水配件等,提升居民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认知;通过媒体推广ABC水计划,试点项目的成功带动周边房价上涨,进而推动居民的认同和积极参与。
表4 新加坡各类激励举措
5 新加坡韧性规划体系对我国韧性城市建设的启发
5.1 从宏观到中微观,建立层级递进的韧性规划编制体系,贯彻韧性规划目标与策略
新加坡的规划体系包含概念规划、总体规划与各类专项规划、实施规划三个层级,配合以各部门相应的政策措施,将韧性规划纳入规划管理的全流程。我国韧性规划通常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附加标签,控制城市建设的部分边界和指标。面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威胁,需要探索将国土空间规划与韧性理念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规划体系,以贯彻韧性规划的目标与策略。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1)在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三评价”中建立韧性评价专篇;(2)将韧性规划的目标、策略、指标体系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的“五级三类”体系中,按照用地性质、时序特征分类制定韧性规划的技术标准体系;(3)构建跨尺度的韧性规划框架,涵盖总体城市格局—蓝绿系统—关键节点多尺度控制等内容,并明确不同层级内的技术体系与控制要素;(4)建立层级清晰的韧性规划体系,使不同层级的规划有效衔接并及时传达韧性理念,将韧性规划目标与策略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图12)。
图12 韧性规划体系
5.2 从理论到技术,建立韧性规划策略体系,实现技术手段与策略目标相匹配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面临的水危机是多源的,达成韧性规划目标需要集合城市空间内多种要素,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手段,明确策略体系。借鉴新加坡提出的构建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气候四个策略层,将韧性规划分解为具体的规划方法与行动准则,分别采取适宜的规划技术手段。如水安全这一策略层可分解为保护海岸线与抵御雨洪灾害两个方面,分别应对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岸线环境变化和极端气候影响下的雨洪灾害问题。对于前者,可预测海平面上涨趋势,划定沿海弹性空间,将混凝土墙、碎石筑墙逐步修复为自然生境为主的海岸缓冲带;对于后者,通过SWMM、InfoWorks等软件模拟技术工具识别城市雨洪灾害脆弱地区,改善排水分区划分与城市竖向设计状况。除此以外,逐步开展绿色基础设施改造,对地表径流的源头、路径、受体等分别进行改造,将雨水花园、滞留池等融入各层级的绿地景观设计。需要明确的是,城市韧性是城市中的集体、个人、机构在各类外部作用冲击下存活、适应与发展的能力,因此韧性城市规划策略层的制定应综合考虑来自自然、社会、经济的多种冲击情景,相应地,规划技术也不应停留在工程建设层面,而要实现工程—生态—社会的贯通。
5.3 从设计到管理,形成配套的技术导则与管理架构,保障韧性规划的可实施性与社会认同度
对于首先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沿海城市,要将提升城市水环境韧性的发展目标纳入“城市体检”和“城市双修”的工作范畴。这是一项需要从顶层设计逐级落实到“针灸式”更新的复杂工程,因此需要确保分散、短期的决策与长远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建议借鉴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国际普适性经验,建立由政府部门牵头、职权分工明确、善用社会企业及相关科研资源的决策系统,编制覆盖不同空间尺度的规划设计导则,形成调研、评估、设计、实施及管理一体的生态韧性规划体系。凝聚科研工作者、规划师等专业人士的群体智慧,使其成为科学研究与政策制定的协调者与转译者。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也应注重将开发商、公众及专家等利益相关者纳入韧性决策框架中,通过公众宣传教育树立社会群体对韧性城市的正确认知,善用激励政策激发社会团体的活力,共同促进规划落实。
6 结语
气候变化给城市带来了新的挑战,韧性理念下的人居空间规划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新加坡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韧性理念和涉水规划进行梳理分析,笔者认为其水环境韧性规划体系的优势在于:首先,新加坡对水问题的关注贯穿历版概念规划且不断与时俱进、更新迭代,形成了从顶层设计到实施性规划一体化的规划体系;第二,对韧性进行多方面解读,形成了内涵丰富、目标多元的策略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第三,构建并实施了灵活的设计导则和管理方法,使韧性理念渗透到设计与管理的全领域,并强调社会资源的重要性。当讨论语境转换到我国沿海城市时,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与城市发展条件的多样性增加了韧性规划的复杂性,因此在探索韧性规划融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方法时,应采取因地制宜、科学适用的韧性理念解读方式,探索符合国情的韧性框架,并加强团队能力建设,保障城市在复杂环境变化中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天,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teec@tju.edu.cn石川淼,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shichuanmiao1994@qq.com王高远,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1020206035@tju.edu.cn
本文封面来自:https://www.clc.gov.sg/docs/default-source/books/living-with-water.pdf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适应性规划国际经验及启示
美国学术机构参与沿海气候适应性规划的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