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精粹 | 韧性理念下风暴潮灾害应对的国际经验及启示【抢先版】

季睿 施益军 李胜 国际城市规划 2023-11-08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推广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见刊的稿件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本文为本刊已录用文章《韧性理念下风暴潮灾害应对的国际经验及启示》的精华版,作品的发布已取得作者授权。欢迎读者指正、讨论。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地地势低洼、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正面临威胁,这要求沿海管理者制定新的战略,以应对风暴潮灾害的风险增加。我国在应对风暴潮灾害时,各地区自上而下的策略不尽相同,尚缺乏完整综合体系框架,所以构建韧性且安全的城市环境的目标也更加艰巨。国际上,荷兰、美国、加拿大、柬埔寨等国在该领域相对起步早,经验足,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防灾系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梳理国外先进经验后发现,应对风暴潮灾害的韧性策略集中体现在生态、生活、生产三方面,三者相互协作、相互补充,对沿海地区起到灾前预防、灾时缓解、灾后重生的效果,形成一个完整的“三位一体”韧性防灾系统。具体措施体现为韧性基础设施建设(硬性基础设施、软性基础设施、混合式基础设施)、韧性社会管理建设(风险平衡系统、灾害补偿机制)以及韧性产业建设(韧性生态农业、韧性工业、韧性旅游业)(图1)。 


图1  “三位一体”韧性防灾系统

 

在韧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早期防灾措施主要为以美国和荷兰为代表的硬性应对策略,如被动式的风暴潮屏障、海堤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风暴潮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入,硬性基础设施造价高、系统不存在自我修复的能力、对于生态存在负面影响等问题逐渐显现,应对策略逐渐转化为主动式的应对,欧美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尝试把软性基础设施融入防灾,并开始注重自然的力量,将生态系统纳入防灾系统,但是其同样存在建造周期长、防灾即时性差、需要大量空间实施等问题。近年来,混合式基础设施应运而生,因为它适应性强,兼具硬性和软性基础设施的优势(图2),但是当下在比例配置方法、成本效益分析、项目审批等方面存在困境和不足。


图2  混合式滨海韧性基础设施模式图 

 

目前欧洲海岸线硬化比例为10%(2006年),美国海岸硬化比例为14%(2015年),而中国海岸线的硬化比例接近60%(2014年)。在我国当前大力建设并保护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背景下,各地如何结合城市经济和区位特点,因地制宜地合理配置混合式基础设施,打造能够应对多灾种,全过程、全区域、全要素、多方参与的综合基础设施系统,成为生态层面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韧性社会管理建设方面,过去的几十年里,国际上对风暴潮灾害导致的脆弱性的动态、复杂性及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理解有了很大的提升。相应地,前期以临时性的灾害预警和撤离为主的策略也被新的方式所替代,包括加强沿海居民灾害风险意识,提高风暴潮预警机制,设立灾害应急系统等(图3)。其中时间维度上的灾前风险平衡和灾后补偿机制是韧性社会管理建设的核心。前者涉及灾前支持沿海社区共同适应的公平、可负担的措施,包括建立公共防护设施,规定建筑物的最低楼层高度以及撤退等方式;后者集中探讨了灾后的风险转嫁和分散,同时结合灾后救助、损失补偿等措施。当下我国以政府为主体的风险平衡机制只在上海和广州等城市建立,绝大多数地区仍被动依赖政府补偿;发达国家40%以上的损失补偿由保险公司承担,在中国该比例不足10%。总的来说,中国的补偿政策和法律保障基础依然薄弱,当前以政府为主体进行补偿救助的体系尚需优化。 


图3  纽约行动计划

资料来源:https://www.pinterest.com/business/hub/

 

在韧性产业建设方面,一方面需要产业能够适应于灾害的影响,给予灾害抵抗力;另一方面需要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快速安全地发展经济,促使产业非相关多样化,优化产业结构并打造多元产业链。通过分析应对风暴潮的韧性产业国际经验,笔者发现其初期是以减少直接损失为目标;中后期随着沿海研究者和规划师的介入,如何将防灾与产业相结合,将灾害风险转化成优势,打造适应风暴潮灾害的产业链成为当下的核心目标。具体的韧性产业包括韧性生态农业、韧性工业、韧性旅游业等(图4),不同地区的策略不尽相同。目前中国对于风暴潮灾害的脆弱性评价和模拟的研究已经起步,进一步结合土地的空间变化特征、环境风险系统和灾害数据库进行系统的产业布局是大势所趋。

 

图4  韧性旅游业——荷兰沙引擎计划

资料来源:SLOBBE EV, VRIEND H J D, AARNINKHOF S, et al. Building with nature: in search of resilient storm surge protection strategies[J]. Natural hazards, 2013, 66(3).

 

综合来看,韧性基础设施建设、韧性社会管理建设、韧性产业建设“三位一体”的韧性防灾框架是动态发展的,由多方面要素组成,通常是一系列城市建设措施与城市防灾措施相互协同的组合,涉及城市发展、法规政策、空间规划、环境保护与利用、应急救援管理等不同领域,需要多方参与和多种技术的运用,保证最大程度预防和缓解风暴潮灾害带来的影响,其核心是生态、生活、生产三方面的有机平衡和统一(图5)。在当下构建韧性国土空间的背景下,综合应对风暴潮灾害的策略,构建并不断优化韧性防灾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风险并提升沿海城市综合韧性,对我国沿海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的正向影响和价值。 


图5  韧性防灾框架初步构想 

 

注:文中未标注资料来源的图片均为作者绘制。 

 

作者:季睿,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1244697242@qq.com
施益军(通信作者),博士,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硕士生导师、讲师。yijun_shi@zafu.edu.cn

李胜,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bigdeal@163.com


【专家意见】韧性城市当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文章从韧性理念的视角出发,对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进行了思考,经验案例充实,论述翔实,对应对策略的梳理结构清晰、合理。文章写作规范,参考文献丰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延伸阅读
防减结合的日本海岸带海洋灾害应对规划策略及启示
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灾害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探索

韧性计分卡在规划整合协同中的应用——以美国三个沿海地区城市为例


编辑、排版 | 张祎娴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