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魔幻事,背后的“战争隐喻”思维
“魔都”上海疫情引全球关注。4月2日,上海疫情防控有了最新指示:尽锐出战,以快制快,用最短时间遏制疫情扩散。
“尽锐出战”,又是隐喻表达,确切说是战争隐喻(军事隐喻)。读此新闻,似乎听到了旌旗猎猎、战鼓雷鸣。
疫情暴发两年多来,战争隐喻是宣传报道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普通大众也自觉不自觉地用隐喻思维讲话。比如,“严防死守”“早日战胜疫情”“把病毒阻击在某地”......
4/2指示中还见如下战争隐喻表达:
同心协力尽快打赢这场大仗硬仗
集中资源力量对疫情较重的船营、昌邑、高新三个区发起总攻
战争隐喻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凸显(highlight)形势的紧迫,凸显病毒的危害,制造紧张感,从而激发人们战胜疫情的决心与信心。因此,疫情之初,中英
文新闻报道中都不乏“This is a war we must win”等战争隐喻表达。
然而,万事都有两面性,隐喻亦有隐忧。
二战中的德国曾把“犹太人”反复比作“寄生虫(parasite)”,比作“传染病(an infectious disease)”。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语言与传播学系教授Andreas Musolff指出,这类隐喻表达不仅仅是
语言层面的侮辱,也为日后的杀戮政策做了暗示。
这种“暗示”更是一种铺垫,不仅在官方决策层面,更重要的是在德国民众心理层面提早铺垫杀戮行为的正当性。
新冠疫情走到今天,病毒经过几轮变异,奥密克戎传播力强,杀伤力减弱。4月2日,国内新增本土无症状11691例(参见新华社)。读外媒,不难发现,我们的“严防死守”也与国
外做法之别进一步凸显。
两年多来,病毒在不断变化,而国内围绕新冠疫情的战争隐喻表达却毫无“退兵”之意。不好意思,文刀君情不自禁地又用了战争隐喻。
当战争隐喻成为人们的生活日常,它便不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早已内化为指导行为模式的思维方式。
当战争隐喻不断highlight形势的紧迫感与病毒的危害性,会无形之中加深人们对疫情的夸张想象和非理性情绪。
一旦某种声音与这种非理性的想象与情绪相左,便很容易引起网络暴力。当人们习惯了视病毒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仇寇,又怎会容忍“轻敌”之言?
语言影响思维,思维左右行为。“母婴分离”“恶意返乡”这类把“防疫”与“人民福祉”本末倒置的荒唐事,难道没有受战争隐喻思维侵扰的痕迹吗?类似的魔幻事恐怕还会冒出来,大概会变个形式。
如今,理性之人都有一个共识:比疫情更危险的,是对疫情的恐慌。
那么,如何消除大众的恐慌?
宣传中慎用战争隐喻,或许是第一步,也是为未来政策调整做好心理铺垫的一步。毕竟,疫情终有结束之日。
战争隐喻虽然形象,但隐患亦不可小视。切记!
戏说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