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谭刚《全面抗战时期西南国际交通》

作者:谭刚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1月 

ISBN:9787214260321

本书简介

全面抗战时期,西南国际交通线是大后方与国外联系的生命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推进西南国际交通建设,国民政府和云南地方政府不仅制定了政策措施,还动员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建滇缅公路等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被截断后,为打破日军对西南大后方的交通封锁,中美联合开辟了中印空运线,并修通了中印公路。云南各族人民和南侨机工们的积极参与,也为西南国际交通建设和运输提供了人力保障。战时西南国际交通线不仅输入了大量军火、燃料、交通器材等物资,支持了中国抗战大业,还输出了大批桐油、猪鬃、钨等易货贸易物资,维持了大后方经济的运转。从军事、经济、社会等视角全方面审视战时西南国际交通问题,有助于深刻体会中国夺取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

作者简介

谭刚,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抗日战争史、近代交通史和城市史。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校级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抗战时期大后方交通与西部经济开发》《动荡中的社会转型:大后方城市社会生活变迁(1937—1945)》,在《近代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0余篇。

目录

导  论001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001
        二、学术史回顾与研究不足003
        三、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014
        四、资料来源与内容框架016


第一章 近代西南国际交通运输与中外经济政治020
    第一节 西南国际驿运与滇缅、滇越贸易020
        一、滇缅、滇越与桂越驿运线021
        二、西南国际驿运与滇缅、滇越贸易026
    第二节 西江、红河航运与桂港、滇越贸易032
        一、西江航运与桂港贸易032
        二、红河航运与滇越贸易035
    第三节 滇越铁路与云南经济开发039
        一、滇越铁路及个碧石铁路的修建039
        二、滇越铁路与云南对外贸易046
        三、滇越铁路与云南矿业开发049 
    第四节 清末腾越、滇缅铁路的筹建与中英交涉060
        一、中英会勘腾越铁路与英人过界问题的交涉060
        二、中英滇缅路权交涉与滇省绅商的筑路筹款066


第二章 战时西南国际交通建设及其困难074
    第一节 西南国际交通建设的社会舆论与方案措施074
        一、修建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的社会舆论075
        二、国民政府建设西南国际交通的计划方案079
        三、国民政府推进西南国际交通建设的措施083
    第二节 西南国际交通建设中的轨距与路线之争088
        一、滇缅铁路宽窄轨之争与南北线之争089
        二、中印公路筹筑中的南北线之争097
    第三节 西南国际交通建设的困难与特点103
        一、工程艰巨的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104
        二、半途而废的滇缅铁路和中越铁路108
        三、异常危险的驼峰航线112
        四、短促的康印驿运线118


第三章 战时西南国际交通运输管理及其特征121
    第一节 交通管理和运输机构的成立与职能121
        一、交通管理和运输机构的演变122
        二、交通管理和运输机构的组织与职能129
    第二节 交通运输管理的主要内容137
        一、南洋机工的管理训练137
        二、客货运输业务管理145
        三、国际交通工程抢修与维护管理151
    第三节 交通运输管理的主要特征156
        一、实行交通运输统制156
        二、交通管理具有应急性159
        三、管理机构改组频繁163
        四、交通管理人员的派系纷争与腐败严重167


第四章 西南国际交通与日军的轰炸与封锁171
    第一节 粤港运输与日军的轰炸与封锁173
        一、粤港运输路线变迁与运输状况173
        二、日军对粤汉、广九运输线的轰炸与封锁177
    第二节 桂越、滇越运输与日军的轰炸与封锁183
        一、桂越国际运输路线变迁与运输状况184
        二、滇越国际运输状况186
        三、日军对桂越、滇越运输线的轰炸与封锁188
    第三节 滇缅公路运输与日军的轰炸与封锁197
        一、滇缅公路运输状况197
        二、日军对滇缅公路运输的轰炸与封锁199
    第四节 驼峰空运与日军的拦截206
        一、驼峰空运机构与运量207
        二、日军对驼峰空运的拦截和机场的轰炸210


第五章 西南国际交通与中国抗战219
    第一节 国际交通与抗日军运219
        一、广九、滇越铁路与抗日军运220
        二、滇缅、中印公路与抗日军运222
        三、驼峰航线与抗日军运228
    第二节 滇缅、中印公路与中缅印作战232
        一、滇缅公路与中国远征军次入缅作战233
        二、胡康缅北作战与中印公路缅印段的打通240
        三、滇西反击战与中印公路滇西段的打通245
    第三节 驼峰空运与中美联合抗战249
        一、驼峰空运与中缅印反击战的后勤保障250
        二、驼峰空运与中美空军力量的壮大253
        三、驼峰空运与美军对日远程轰炸257


第六章 西南国际交通与战时外交267

    第一节 滇缅公路与中英缅交涉267
        一、中国修建滇缅公路的外交努力与英缅的配合支持268
        二、中缅关于滇缅公路互惠通车办法的争议与确立272
        三、滇缅公路危机前国民政府阻止英国对日妥协的努力281
        四、国民政府高层解除滇缅公路危机的内部争议与对英交涉285
        五、时局转变与滇缅公路危机的解除294
        六、滇缅公路重开后中缅关于商运统制的分歧与交涉300
    第二节 滇缅铁路与中英交涉308
        一、中国修建缅段铁路的提议与英国和缅甸政府的疑虑308
        二、日本觊觎缅甸与英国同意修建缅段铁路315
        三、中缅界务问题与滇段筑路方案的调整320
        四、铁路优先策略的确立与“1941年线”的划定325
    第三节 滇越铁路与中法交涉335
        一、中国借道滇越铁路运输与法国的顾虑和变通336
        二、法方维护滇段铁路运输安全的要求与中方响应345
        三、法国对日妥协与铁路调度权的控制351
        四、国民政府与维希政府绝交和铁路的正式接管357
    第四节 驼峰空运与中美交涉364
        一、宋子文的外交努力与驼峰航线的开辟运营364
        二、中国对驼峰空运的不满与对美交涉372
        三、美国的补偿与驼峰空运运量的增加378
        四、驼峰空运物资分配中的史陈矛盾及其实质383


第七章 西南国际交通与大后方经济391
    第一节 国际交通与大后方对外贸易391
        一、西南国际交通与中苏贸易392
        二、西南国际交通与中美贸易394
        三、西南国际交通与中越、中缅贸易396
        四、西南民族地区驿运与对外贸易400
        五、西南国际交通路线与口岸贸易变迁410
    第二节 西南国际交通与大后方特矿业416
        一、西南国际交通与大后方锡业变迁417
        二、西南国际交通与大后方钨、锑业变迁419
    第三节 西南国际交通与大后方农副产业424
        一、西南国际交通与大后方猪鬃业变迁424
        二、西南国际交通与大后方生丝、药材业变迁430
        三、西南国际交通与大后方桐油业变迁433


第八章 西南国际交通与普通民众438
    第一节 西南国际交通建设中的民工438
        一、滇缅公路民工的征召、工作与生活439
        二、滇缅铁路民工的征召、工作与生活444
        三、中印公路民工的征召、工作与生活451
    第二节 滇缅公路运输中的南侨机工455
        一、南侨机工的招募回国与构成456
        二、南侨机工的工作状况461
        三、南侨机工的生活状况467
    第三节 驼峰空运中的中美机组成员473
        一、飞行员的招募与培训474
        二、机组成员的工作状况478
        三、机组成员的生活状况483


结  语493
参考文献510
索  引528
后  记535

前言

 全面抗战时期,西南地区成了中国抗战的大后方,战略地位极其重要。随着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相继陷落,中国的主要国际交通线逐步从东部沿海向西南内地转移,交通运输方式也从海运逐步转为陆运。尤其是1938年10月武汉、广州沦陷以后,西南国际交通线更加重要,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成了重要交通运输线。1940年6月滇越铁路国际运输中断后,滇缅公路成为西南重要的陆路交通运输线。1942年5月滇缅公路国际运输中断后,驼峰空运则成为西南重要的对外交通运输线。全面抗战时期的西南国际交通线为中国输入了宝贵的抗战物资和输出了大量的出口物资,不仅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抗战大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大后方经济的正常运行。
    由于全面抗战时期西南国际交通运输十分重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确有必要,其研究价值不容置疑。具体而言,战时西南国际交通运输问题的研究价值主要有四个:,具有重要的军事研究价值。全面抗战时期,中国不仅通过西南国际交通线输入了大量抗战军用物资,而且为了打通中缅印交通,还在1943年下半年到1945年年初联合美国发动了中缅印反击战,美国驻华空军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保卫驼峰空运的安全。从中方角度来看,不论是中美为打通中缅印交通而发动的中缅印战役,还是美国驻华空军保护驼峰空运的战斗,都属于中国抗战军事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日本角度而言,为切断西南国际交通运输,从而阻断援华物资的输入,日军不仅频繁轰炸西南国际交通线及其重要枢纽城市,而且还发动了广州作战、南宁作战、香韶路切断作战等地面战役。日军为切断西南国际交通运输而发动的一系列空中作战和地面作战,也是日军侵华军事史的重要研究内容。第二,具有重要的外交研究价值。全面抗战时期,为修建和开辟西南国际交通线,中国与英国、法国、美国等国进行了交涉,由于各方的利益纠葛,交涉中矛盾不断。这折射出战时中英、中法和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不仅如此,通过研究中国与英法美等国的交涉问题,既可反映战时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也可反映世界格局的演变,从而丰富战时外交史的研究内容。第三,具有重要的经济研究价值。全面抗战时期,大后方通过西南国际交通线,不仅输出了大量特矿和农产品,而且输入了中国需要的原料、燃料、工业设备等,既保证了中国与美苏之间易货贸易的进行,也维持了大后方经济的正常运行。第四,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社会研究价值。全面抗战时期,为修建滇缅公路、滇缅铁路和中印公路,国民政府征用了大量民工。国际交通线建成后,为补充运输人员和技术人员,国民政府又与南侨总会联系,征募了大量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同时大批美军飞行员和维修人员也参加了驼峰空运。因此,战时西南国际交通建设与运输的过程,就是一次交通动员的过程。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国籍的民众都被动员到西南国际交通建设和运输的洪流之中,这不仅影响了普通民众的工作和生活,也是全民抗战的鲜明体现,政治意义重大。
    本书对抗战时期西南国际交通线及其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共八章。前四章全面分析了全面抗战时期西南国际交通线的开辟背景、开辟措施、开辟经过、交通线的管理与运输状况。

第一章考察了近代以来至全面抗战爆发前西南国际交通线的概况,并分析了西南国际交通与中越贸易、中缅贸易、云南矿业开发的关系,以及中英围绕腾越滇缅铁路的修建问题而进行的交涉。

第二章论述全面抗战爆发后西南国际交通建设情况,包括交通建设的社会舆论、国民政府的建设方案措施、交通建设过程中的轨距路线之争、交通建设的困难和特点。

第三章分析了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管理滇缅公路的主要机构与职能、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第四章分析了西南国际交通运输的基本状况,以及日军对国际交通线的轰炸与封锁。后四章具体分析了西南国际交通线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第五章分析了西南国际交通运输对中国抗战的具体影响,主要研究了西南国际交通对抗日军运的作用,滇缅公路对中国远征军次入缅作战的影响,1943年下半年至1945年年初中缅印战役与中印公路打通的关系以及驼峰空运对中国抗战的作用。

第六章分析西南国际交通线对战时中国外交的影响,分别研究了中英、中法和中美围绕滇缅公路、滇越铁路和驼峰空运问题而进行的交涉。

第七章分析西南国际交通运输对大后方经济的影响,具体研究了西南国际交通与中苏、中美、中缅、中越贸易的关系,考察了西南民族地区对外交通与大后方对外贸易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南国际交通路线变迁与大后方口岸贸易变化的关系。

第八章阐述了参与西南国际交通建设和国际交通运输的中国民工、南洋华侨机工和飞行员的招募、训练、工作和生活状况。

结语部分宏观归纳分析了西南国际交通运输对中国抗战得失、战时中国对外关系、大后方经济转型以及抗战动员产生的各种重要影响。



往期推荐



新书:徐涛《万国商团:一部全球视野下的上海史》

新书:杨亭《川盐古道与社会整合、国家统制的关系研究》

新书: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编《近现代中国战争与社会:余子道先生九秩寿庆论文集》

新书:郝志東《生死存亡十二年:平定縣的抗戰、內戰與土改》

新书:《费孝通与中国历史社会学 》

新书:田澍 等著《兰州通史》

新书:叶成勇《田野史学指归》

新书:马立博《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第2版)

新书:朱浒《取法乎上:历史研究的问题感》

新书:《集体化时代的中国:日中共同研究》

新书:山田豪一『続・満洲国の阿片専売』

新书:李禮《古今之變:現代中國的困惑—歷史學家訪談錄》

新书:张应强《木材的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

新书:耿化敏主编《青年党史学者论坛(第8辑)》

新书:王记录 等《河南史学史》

新书:韩恩泽《强邻在侧:中泰边区博弈下缅甸的国家命运》

新书:吴毅《双村百年——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

新书:张剑、江文君等著《现代中国与世界》(第三辑)

新书:邵瑜《欣欣此生──北大歷史學者邵循正的求學、品格與生活》

新书:王萌《战时日本对华货币战》

新书:张邦彦《近代中国的催眠术与大众科学》

新书:徐志民、米卫娜、关亚新《战后在华日本侨俘遣返研究》

新书:刘文祥《城象:武昌的历史景观变迁》

新书:李怀印《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

新书:安克强 (Christian Henriot)《镰刀与城市:以上海为例的死亡社会史研究》

新书:莫亚军 Touring China:A History of Travel Culture, 1912–1949

新书:费丝言(Si-yen Fei)《谈判中的城市空间:城市化与晚明南京》

新书:周良书《党史书谈:阅读与写作的技艺》

新书:窦竹君《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新书:柳敏《近代乡村移民的城市融入——以天津和青岛为例(1928—1937)》

新书:何品伟、田汉雄《道契概论:上海近代租界起源与基石》

新书: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 (1929-193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