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冰冰:成熟班主任的五步修炼法(下)

2017-02-07 田冰冰 创意班主任

     新年快乐!这是田冰冰老师班主任工作第48讲,点击上方“创意班主任”微信公众号,即可连续关注往期热点文章。


(这是下集,上集的链接在文章结尾处。文章连载于2017年1月、2月的《班主任》杂志,谢谢关注!)



关键词三:二度反思


每位班主任都可以成为一个故事盒子。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断在将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教育故事,沉淀到我们的成长资料库,成为我们独特的人生经历。你可曾重新审视久已尘封的成长资料库,通过二度反思,去解读出旧故事的新意义,通过对比来反观自己的成长。

以前朋友问我,你从教以来最满意的教育案例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班上突现斧头帮》作为我的个人经典教育案例。几年以后,当我重新审视这个曾经在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案例评比中,荣获精彩育人瞬间的稿子,全无当年自诩的处理问题的潇洒,反倒觉得其中问题多多。当年的优秀教育案例背后,缺失了什么?
     “ ‘田老师,不好了。咱班新来的同学,最近组织了一个斧头帮。家长们纷纷在议论,说咱们班的班风特别不好。您快管管吧!我的心随着家长发来的消息跌入了谷底……”一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中,我抛出这个案例的开头,请在座的老师们来现场支招。没想到,短短几分钟后,在场班主任有的给出了调查问题真相的不同路径;有的给出了解决突发时间的基本原则,有的班主任给出了擒贼先擒王,抓住重点人物解决问题的建议……多方讨论过后,来自不同班主任的智慧,已经让这个看似棘手的案例的解决路径清晰地浮出了水面。

这和之前我独自解决问题的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种是班主任心中带着唯恐造成不良影响的隐忧,力求独自解决问题。一种是班主任带着问题回到办公室去展开一场草根的教研。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也许结果趋近,但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已然分出了高下。
      二度反思这样一个曾经的优秀案例,最大的问题,就是班主任过于依赖个人智慧来解决班上突发问题。事实上,班级很多突发事件,凭借班主任一己之力,常常延长了事情的解决速度,令我们容易陷入孤军奋战囧局中,烦恼多多,难以自拔,有时甚至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要善用身边高人的力量。这高人,就是身边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敢于借力,善于借力,会智慧地统整别人的智慧,这也是急待班主任们转变思维方式,由经验型班主任向智慧型班主任迈出的重要一步。 

成长既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改变,更在每一个教育故事的二度反思中。我们在寻找典型案例的可以移植的经验中,去夯实教育实践自信;同时也在寻找所谓的完美故事的改善点中,通过前后对比,看到教育智慧的成长,这不失为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寻求教师同步成长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四:团队共赢


一个人走的快,但一群人能走得更远。班主任尽管没有职位权利,仍然要尽力寻找各种方式在队伍中间领队,改变学科教师平行线穿梭于教室的状态,改变家长“丢进学校就像丢进保险箱”的心态,建设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经营联盟。

(一) 带动每一位科任老师,联手共育

    怎样改变学科教师间“各行其政”的状况,促进学科教师间形成教育合力呢?毫无疑问,这需要依靠班主任转变工作方式,成为联动学科教师的引擎力量。我们以问题为导引,从不同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中深入调研,从中总结出了“每日楼层碰头会、每周项目式学习、每月文化墙设计、每期综合性评价”的跨学科共育机制,在“建设跨学科共育团队,形成全科育人合力”这一课题中取得成效。

每日,楼层碰头会,让学科间的共识共行成为基本的工作习惯。在学期初,班主任带动学科教师召开“制定公共管理规则”班务研究会,共商班级重点关注方向;微信群聊中松散见面的“楼层碰头会”,互相通报班级学科课堂情况。“楼层碰头会”促进了学科教师之间协同进行班级常规管理。

每周,班主任借助不同学科教师的力量,通过每周“项目式学习”设计,开展跨学科横向综合实践活动,共同研究各学科课程进度,寻找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契合点,共同设计趣味的学科跨界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每月,班主任为各门学科教师留出了展示学科成果的阵地。吸引学科教师一改“走马灯似”上完课就走的习惯,常常主动伫足教室,思考如何让文化墙内容设计更加贴合学生的需求,如何把这一块小小的“自留地”功能和审美性发挥到极致。

 每期,班主任们带动学科教师分头进行学科课堂的表现性过程记录,让这些来自课堂第一线随手记的资料,自然变身为期末评语的素材;在期末专题评价会上,班主任牵头科任教师共同进行学生期末考评,变班主任“一言堂”为学科教师的“参政议政”。

建设以班主任为核心的跨学科共育团队,调动起每位学科教师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形成班级内部的全科育人合力,以研究共同体的形式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位学生,服务于每一位家庭。

(二)带动每一位学生家长,服务班级

用人所长是班主任吸纳家长资源的不二法则。不仅如此,带动每一位家长,更需要班主任有分类用家长的意识。将有职业特色,有表达能力的家长用到课程建设中来;将有时间、有热情的家长用到课程保障中来;将有特殊经验的家长用到项目学习中来。

家长参与班级建设的方式上也日渐呈现多元化的特色。从十年前的由一到多”滚雪球式“的带动,逐步卷入更多家长。到现在,当家校联动已成为学校明晰的文化时,我们就可以抓住开学第一次家长会的重要契机,要求每一位家长根据班主任给出的阅读活动、家长义教、创意策划、网络宣传等不同的主题服务小组,选定小组核心家长代表,让不同的家长申报加入服务小组,以实现所有家庭全员参与学生服务的目标。以“滚雪球式——主动申请式——人人互动式——随时招募式”等多种形式,卷入带动每一个家庭积极投身到班级管理服务中来,在团队的携手共行中,以家校研究共同体的样态服务于每一位学生。

每一个看似普通的家长力量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关键在于班主任能够充分地甄别不同家长的特质,去撬动家长参与班级建设的热情与信心。


关键词五:物化成果


你仍然认为成果只有论文一种形式吗?其实,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教育生活中,很多今天是垃圾素材的东西,明天都有可能成为闪烁着你思想光辉的金子。

2004年春天,我把自己几学期积累的评语,打印来装订成几本薄薄的册子,自荐给了文心出版社,随后就是漫长的三个月的等待。当我耐心用尽,决心拿回我的书稿继续孤芳自赏。在去郑州的火车上,我接到了编辑电话,在选题会上通过了。我得到了出书的机会,且不是自费。2006年的66日,选点突破、汇集成册的第一本专著《小学生激励性评语600例》终于出炉,而在此前,我连一篇豆腐干文章都不曾发表过。

小小的一个惊喜,使我深切意识到,一定要提升成果意识。今天是垃圾素材的东西,明天会成为闪烁着你思想光辉的金子。不断地去攒些教育过程资料的“家底“,通过提升成果意识,来明晰总结梳理自身教育生命的成长,多样化的方式来物化班级工作成果,才有望形成个性化的思路和品牌。

班级制度型成果: 一次不起眼的小小的作业,孩子们真诚撰写下自己在班级任职中的岗位管理标准。来自儿童的管理经验,如果只把它当成一次普普通通的作业,它可能就是一次批改作业后,啧啧赞叹然后一笑而过,如果进一步统整梳理全班各类岗位的职责标准,每一年不断完善过后,这俨然就是一本值得推广的儿童班级岗位管理标准。

不要小看了孩子们的智慧。例如,每天来了负责班级领读的早读官,他的岗位职责列举了两条,分别是,1、一直批评不读的,不读的不会减少;坚持表扬读的认真的,认真读书的会越来越多。2、第一时间开始,以表扬为主,表扬同学可大声,提醒同学要小声。这种趣味的管理标准,既洋溢着童趣,更展露着儿童的智慧。即使不加培训,也可以给新的班干部以启示,便于迁移。这样的小小的班级成果,无疑是有它独特的价值的。

保留项目型成果:特色班本课程,是班主任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每一年遴选班级特色实践活动中最精神的一幕,通过不断完善保留下来,成为班主任的金牌保留项目,也必然成为班主任独一无二的财富。去年的三八妇女节,我们班上的创意礼物送妈妈活动,精彩纷呈,孩子们创意十足,用来自老师为数不多的赞助,为妈妈巧妙设计礼物。今年,审视去年的精彩背后存在的问题,我发起了轻松筹集梦想基金的活动,带动每一位家长参与其中,更是引发对本次爱的活动的重视。同时,针对节日只是火柴般一时的温暖的特点,我增设了爱的打卡机,让孩子们回到家庭主动做事,成为一种基本的生活习惯。这样一年一年改进下去,每一年都给活动一些崭新的元素,逐步在完善中,自然有了不同凡响的班级金牌课程项目。

教育故事型成果:不要小看了那些承载着我们教育生命的简报或者照片,今天是移动客户端或者网络的一段寄语,回眸教育历程的时候,它是承载着我们教育生活的时光轴。坚持记录这些教育故事,在基于现实生活的问题,提炼可以移植的经验,打造个人教育故事库,在积累别人的故事和自己的故事中获得启示,陪伴学生共同成长。

经验梳理型成果很多经验如果你还没有能够讲清楚,说明你还没有想清楚。把发生了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特色经验,经过整理,那也是富有个性化管理特色的班级经验梳理论文。前不久多家媒体的官微,转发了我的文章《灵感来袭!看国外教室,寻找文化墙布置新思路》,把访学所得的思考与个人实践经验相结合整理而得的经验梳理型文章,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水滴石穿,不能乱滴。班主任面对钟爱的研究方向,要敢于在一处深潜挖井,梳理感兴趣的发扬点,写出看似粗浅的、归类整理的文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专业话语系统。从猴子掰玉米——掰一个扔一个,到现在的积极反思,积极沉淀。我也渐渐认识到,教育写作不仅是为了交学校式的被动完成。主动沉淀,主动梳理,在不断明晰经验的过程中,也是在记录教育生命成长的历程。

最近我在朋友圈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你不要等到很厉害才开始,你要开始了才能很厉害。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也是这样,在不断审视自身成长的历程中,找到传统工作方式的改善点,尝试去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找到新的成长空间和内生动力。长此以往,每个人都会成为自己最好的老师。



往期精华文章:

田冰冰:成熟班主任的五步修炼法(上)

田冰冰:老师老师,听说你还在为沟通的事儿烦恼?

田冰冰:教育写作难?!一线教师靠这些方法突破写作瓶颈

田冰冰:教师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教育的幸福就老了(附时间管理攻略)

田冰冰:我有可能读了本假书!!破解教师“白读书”现象的攻略

田冰冰:听说你的寒假作业只布置了两个字?

田冰冰:规划又打了水漂?写给2017年的一线教师精进清单

田冰冰:不总结,就不知道过去的一年成败几何

田冰冰:放下心中的执念,才是解决学生问题的开始(附强迫症缓释偏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