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冰冰:规划又打了水漂?写给2017年的一线教师精进清单
每到生日的时候,都得为自己留点什么念想。哪怕只是这样一束玫瑰,哪怕是日记本里的只言片语,为的是将来再来寻找这些节点的时候,不至于如落雪天行走,回望眼,连那浅浅的脚印,也早已被落雪掩埋。
——写在38岁生日的边上
为什么常常新年规划不经意间就打了水漂?显然,我们应该向稀里糊涂的专业化成长方式大声说“NO”!
每一个对自己有所要求的人,都应该在新的时间节点,提出或调整阶段性的新要求。系统规划也好,简单打算也好,哪怕只是简单的几个关键词,都会不经意间成为未来一段时日的发展主线。
今天是我的生日。匆匆一年,翻看2016年此时,我在朋友圈留下的两句感言“定好调子,理清思路,静静开启崭新的一岁。丙申年,质量年。”正是在这样一段话为序言的规划中,我才有了前一篇文章中所说的,抓住“学习”“实践”“自省”三个杠杆,于内涵发展中求得些许的进步,重新找回专业发展的力量,让自己在年末盘点的时候得以在自己面前交差。
既如此,仍然应该沿循深化质量,沿循内涵发展的主线,去寻找继续成长的路径,我同样小心谨慎地再三措辞,在朋友圈中发布了这么几句话——“如果每一个生日都来列一个小目标:匆匆一岁,点赞2016质量提升关键年。拥抱新的岁月,明确聚焦,心有格局,2017年,专注研究年。”
以这一刻为新的起点,罗列一张2017年作为一名一线普通教师的精进清单。期待着我们能够放稳步调,进一步明晰聚焦点,持续专注地做好行动实践研究的小事。
有清楚的目标在先,想必会日有所进。不过,一定不对自己期待值过高。使九分力气,抱三分期待,用十分喝彩。顶多拿中等生的智力水平来要求自己,你会常常感觉自己真的真的很不错呢!
清单
01
管理好你的时间
时间管理,说到底就是精力管理。
近段时间,我总是在许多时间管理的书籍中流连,试图更好地自救,事实上越是穷追不舍的地方,越不一定立见成效。越是不见成效的地方,穷尽天下名医,试图借助外力来根治的方式,常常是舍本逐末。这和解决学生问题是一样的,在遍寻名医未果的时候,通常是没有静下心来,去诊察病情。
自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从某日灵光一现的做法中,总结出来“土方法”“土经验”,坚持把土经验每天用到教学工作中。这就是个人工作中的“微改革”。不要介意时常对四平八稳的工作提出质疑,你的不满意,为改进工作提供了基础。通常问题的浮现,也就意味着解决方式的水落石出。怕就怕的是,“觉得哪都好”,“觉得哪都不好,但是没有行动。”
▶▶每天腾出三十分钟:从忙乱的工作状态中学会暂停,给每个早晨五分钟时间,理个简单规划;给每个上午、下午各十分钟时间,喝茶、音乐、静心;给每个傍晚三两分钟,回味当日教学生活闪光点。放心!你不会因为减少了这三十分钟,而损失更多!反而,会因为稍有停顿减缓了颈椎病的发病几率;会因为加强规划更目标清晰;会因为头脑清晰而提高效率;会因为寻找亮点而悦纳自我,享受简单的教育幸福。
▶▶集中处理事务性工作:叮咚……叮咚……被杂乱无序的短信和微信牵着鼻子走,不经意间会成为屏奴而不能自拔,集中处理手机信息,集中处理事务性工作,是游刃有余减少工作界面切换的有效方式。
▶▶每周增加十分钟反思:坚持用每周工作会的时间,和同事一起共同反思,本周导致工作某些环节效率低下的原因及下周调整策略,这个一起审视反思问题的工作环节值得保持并发扬光大。
▶▶用好APP软件当管家:精当的选择软件可以帮助自己事半功倍,最近我重新回到“有道云笔记”上来进行文档管理,就是非常合适的选择。对于我这样的文档处理大户,把所有的曾经处理过的文档随时带在身边,任意平台可以共享,让我再也不用担心想不起来刚刚写过的那篇文章,到底存在了哪个笔记本上。选择“Pendo”“锤子便签”等软件,进行时间和事务管理,都是可以尝试的选择。无论多精彩的软件,都不要多软件并用,同类别软件直留一个,清掉其他库存,是避免移动端混乱的基本保障。
2016年,令我读书受益最大的书就是格雷戈·麦吉沃恩的《精要主义》,这本书主要传递的是“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地追求精要事务,排除非精要的一切,建立一个让执行毫不费力的行为体系。”水滴石穿,不能乱滴。时间管理,说到底还是一个精力管理。每天再满血复活的人,也经不住精力的旋风般损耗,要有能力跳出纷繁复杂的局面,洞悉工作重点,逐步按照事务的重难点比重来切分时间板块,而不是任由事务性工作平铺来耗尽经历。抓好每天精力最旺盛的两小时,有效率才是王道。
有关注,才能有改善;有调适,才能有改善。教师的时间管理,真的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清单
02
管理好你的习惯
习惯的改善,真的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
为什么迟到的人总是习惯于迟到呢?日久成习可以达到了一种奇妙的平衡。洗漱叫车吃饭等环节,此消彼长,时长总是神似,总是逼近时间才远远看见他(她)匆匆忙忙的身影。
提早五分钟咋就这么难?分析原因,不过就是“不想”“不能”“不应该”,大抵有如下改善方式:
▶▶改变目标,降低难度。例如,由起得来,变为醒过来或坐起来。由要求起得早,变为只比昨天提早三分钟。
▶▶找到一个撬动整个事件的关键激发点。如,倒推早晨时间,能保证不迟到的最晚起床时间是7:20,拖到此时间节点,必须立即起床。
▶▶订两个闹钟。让自己有一个眯一会儿的空间。
什么算是改善习惯有效的方式?用简单粗暴的话来回应就是,哪种能改得动,哪种就是有效的方式。
一说到改变习惯最牛的人,我第一个先想起来的就是我哥。我哥是个牙医,自控能力相当不错的一个人。每到他体重超标的时候,他就开始宣布节食及运动单元开启。通常,他会先购置全身的运动行头,从衣服到鞋子都是崭新崭新的,以此让自己有开始一段新的历程的兴趣。当我们无法游说自己改变习惯的时候,谁说这不是针对他而言有效的方法呢?
如果一个习惯已是久有的积习,即使是面对自我的问题改善,也不要再期待有什么神奇药方可以一蹴而就。只要能撬动一点点,改变一点点,都算是有效的方法。对自己,也要拿出十四年抗战的恒心和勇气。
比如我觉得自己在2016年忙于工作和不同城市间行走,书看得不够多、不够深入。在这个生日即将到来时,我以读书为由,给自己添置了一个iPad mini4。新工具的新鲜感,让我自元旦开始,每天增加了几十分钟到一小时不等的阅读时间。另外,把读生涩的专著和读轻松的快餐读物相结合;读书和看同题电影相结合;读书和与聊友讨论相结合。即使是偶尔添置一支很舒适的笔用来勾画,也不失为一种调剂的方式。
如果你老把一件事情给弄成一成不变的样子,那你势必连你自己也吸引不了。
2017年,我要从改变一些小习惯做起。例如:
▶▶改变和睡觉有仇的状态。(不带IPAD进卧室;先关手机再睡觉。)
▶▶改变写作时间不足的状态。(碎片时间思考,大块时间写作。)
▶▶改变爱当听众不爱当主辩手的习惯。(率先发言,卷入舌战,提高论坛发言的积极性。)
▶▶改变爱写微信号不爱写论文的习惯。(把微信文章当成论文来写。)
……
习惯的改善,哪里是想象中的那么困难?连自己都搞不定,你一定搞不定世界。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与管理者。观察现状,发现问题,提出策略,坚持执行,必须要让自己有一些自控力,这是有目标感成长的基本底限。
清单
03
管理好你的行动
最近看《李翔商业内参》时,看到这么一段话,“心理学大师西斯赞特米哈伊说,人类对创意存在一个很大的误解,人们认为创意是不经意来临的,因此是无法掌控的随机事件,而创意工作者的习惯往往也都是很不羁的;但,事实的真相是,创意往往是艰苦卓绝的工作的产物,很多创意大师也都遵循着看似极为刻板的工作,都是自我管理的大师。”深以为然。
对于教育工作的创意行动实践而言,首先是教育者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满足于零碎的新奇的做法,而是持之以恒地尝试以更有趣的,更有意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创意来自于哪里?在我参加今年的新学校教育年会的发言中,我讲了几个观点:
▶▶创意来自于审视精彩项目,在自我追问中,提出改善方案,修改做,反复做,自然而然会形成班级金牌保留项目。
▶▶创意来自于既要善于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又要善于把简单的事情变复杂。做好大主题下的系列活动设计,做出精彩的系列课程“套装”。
▶▶创意来自于聆听家长和学生最真实的需求,及时地帮助他们,把一对一的相助,适度纳入集体活动的系统中,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创意也来自坚持把一件小事做好,自会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比如,简简单单的一个学生在家学习炒菜,从各种不同的菜品单元的PK,到取文艺菜名,跨家庭相互学习,多主体评价……由一个常规的主题,深入研讨,自然就生发出了一系列活动。
……
教师要有通过学习任务的创意设计,来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这样的创意设计,是对传统状态的改善,是对重点项目的系统研究,是对难点问题的巧妙突破,也是惯性思路的另辟蹊径。正如我在河南省确山县实验小学工作时,徐学校长曾说,“你总得让学生跟着你,时不时地吃顿好的吧!”他口中的“吃顿好的”,正是来自教师在一线课堂教学或社会实践任务中的创新设计。
一定程度而言,教师的创意实践的能力,关乎学生的幸福指数。总不能一年到头,学生见到你在黑板上落笔书写任务时,总是内心暗自叹息吧!
清单
04
管理好你的教研
缺少集体教研的独自摸索,不亚于闭门造车。门开着,你也是单兵作战。
遗憾的是,很多老师是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同伴的。
教研浮光掠影,自主教研更是组织不起来。想讨论几个问题时,不知该如何启齿。这是很多学校老师的教研常态。破解这种囧境的还是得通过我们自己。
要有拼命三郎的精神,忘记年岁,忘记功利,就为着研究一个问题而来。午饭时发起话题讨论,饭后要三两同伴操场散步,同题讨论;甚至是朋友圈中,一个公开招标的“我来问”……以低姿态来反复组织不同形式的研讨,如果你的朋友圈中能有不同维度的老师可以分头展开研讨,那就更好了。你的不同对话就为你奠定了“海纳百川”的基础。
如果学校空间里,一时还没有建立起和你对话的朋友圈。不要着急,带着问题,向知网、向百度求助,是另一种空间的对话发起。通过查询,聆听针对同一问题,不同年代的作者的不同见地。梳理阅读中让自己的思路浮出水面,也不失为一种对话的方式。
根据你的研究话题,落笔成文后,如果能根据文章内容的受众群体中选择几位,听听他们最真实的阅读感受和修改建议。那都是推进思考与文章沉淀的最有效的沟通途径。
教研,就是对话形式的一种。不要盲目的全盘否定自己。把教研的对话建立在互相建构的基础上,帮助对方的“积木”再往上搭建一点点,都算有实效的教研互助。
清单
05
管理好你的成果
你仍然认为成果只有论文一种形式吗?其实,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教育生活中,很多今天是垃圾素材的东西,明天都有可能成为闪烁着你思想光辉的金子。
2004年春天,我把自己几学期积累的评语,打印来装订成几本薄薄的册子,自荐给了文心出版社,随后就是漫长的三个月的等待。当我耐心用尽,决心拿回我的书稿继续孤芳自赏。在去郑州的火车上,我接到了编辑电话,在选题会上通过了。我得到了出书的机会,且不是自费。2006年的6月6日,选点突破、汇集成册的第一本专著《小学生激励性评语600例》终于出炉,而在此前,我连一篇豆腐干文章都不曾发表过。
小小的一个惊喜,使我深切意识到,一定要提升成果意识。今天是垃圾素材的东西,明天会成为闪烁着你思想光辉的金子。不断地去攒些教育过程资料的“家底“,通过提升成果意识,来明晰总结梳理自身教育生命的成长,多样化的方式来物化班级工作成果,才有望形成个性化的思路和品牌。
▶▶班级制度型成果: 一次不起眼的小小的作业,孩子们真诚撰写下自己在班级任职中的岗位管理标准。来自儿童的管理经验,如果只把它当成一次普普通通的作业,它可能就是一次批改作业后,啧啧赞叹然后一笑而过,如果进一步统整梳理全班各类岗位的职责标准,每一年不断完善过后,这俨然就是一本值得推广的儿童班级岗位管理标准。
不要小看了孩子们的智慧。例如,每天来了负责班级领读的早读官,他的岗位职责列举了两条,分别是,1、一直批评不读的,不读的不会减少;坚持表扬读的认真的,认真读书的会越来越多。2、第一时间开始,以表扬为主,表扬同学可大声,提醒同学要小声。这种趣味的管理标准,既洋溢着童趣,更展露着儿童的智慧。即使不加培训,也可以给新的班干部以启示,便于迁移。这样的小小的班级成果,无疑是有它独特的价值的。
▶▶保留项目型成果:特色班本课程,是班主任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每一年遴选班级特色实践活动中最精神的一幕,通过不断完善保留下来,成为班主任的金牌保留项目,也必然成为班主任独一无二的财富。去年的三八妇女节,我们班上的创意礼物送妈妈活动,精彩纷呈,孩子们创意十足,用来自老师为数不多的赞助,为妈妈巧妙设计礼物。今年,审视去年的精彩背后存在的问题,我发起了轻松筹集梦想基金的活动,带动每一位家长参与其中,更是引发对本次爱的活动的重视。同时,针对节日只是火柴般一时的温暖的特点,我增设了爱的打卡机,让孩子们回到家庭主动做事,成为一种基本的生活习惯。这样一年一年改进下去,每一年都给活动一些崭新的元素,逐步在完善中,自然有了不同凡响的班级金牌课程项目。
▶▶教育故事型成果:不要小看了那些承载着我们教育生命的简报或者照片,今天是移动客户端或者网络的一段寄语,回眸教育历程的时候,它是承载着我们教育生活的时光轴。坚持记录这些教育故事,在基于现实生活的问题,提炼可以移植的经验,打造个人教育故事库,在积累别人的故事和自己的故事中获得启示,陪伴学生共同成长。
▶▶经验梳理型成果 : 很多经验如果你还没有能够讲清楚,说明你还没有想清楚。把发生了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特色经验,经过整理,那也是富有个性化管理特色的班级经验梳理论文。前不久,《人民教育》《新校长》《星教师》等多家媒体的官微,转发了我的文章《灵感来袭!看国外教室,寻找文化墙布置新思路》,把访学所得的思考与个人实践经验相结合整理而得的经验梳理型文章,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水滴石穿,不能乱滴。班主任面对钟爱的研究方向,要敢于在一处深潜挖井,梳理感兴趣的发扬点,写出看似粗浅的、归类整理的文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专业话语系统。从猴子掰玉米——掰一个扔一个,到现在的积极反思,积极沉淀。我也渐渐认识到,教育写作不仅是为了交学校式的被动完成。主动沉淀,主动梳理,在不断明晰经验的过程中,也是在记录教育生命成长的历程。
最近我在朋友圈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你不要等到很厉害才能开始,你要开始了才能很厉害。教师的专业成长正是这样,在不断审视自身成长的历程中,找到传统工作方式的改善点,尝试去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找到新的成长空间和内生动力。长此以往,每个人都会成为自己最好的老师。
往期文章:
田冰冰:放下心中的执念,才是解决学生问题的开始(附强迫症缓释偏方)
交流/约稿/咨询请联系田冰冰老师chuangyibanzhuren520。
问题求助,分享感受,请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