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官相——脱离群众,缺乏担当

林旭专栏 林旭专栏 2018-08-15

这几年喊的最响的口号不外呼“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喊归喊,做归做,没做等于白喊,没做到就是口是心非两面派。


现在的领导学会了做表面文章,做起表面文章那是一套一套的,表面文章就是遇到实际问题打太极拳,心里不想也不愿意解决问题,而是“手拿两把烂稀泥——能抹就抹,脚踩两块西瓜皮——能滑就滑”。领导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敢身先士卒,不敢前往第一线解决现场纠纷。


为什么发生矿难,自然灾害等,领导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因为这种场合不会被群众围堵,这种场合反而是领导展现权威出风采的好时机。电视上经常看到这种场面,领导在现场面对记者侃侃而谈,什么部署呀,方案呀,到位呀,面面俱到,体现了领导的反应能力,组织能力,以及高度关注和亲自抓的态度和表现。


但这些年发生群体事件时,譬如退伍军人维权,司机罢工,集体静坐示威,集体上访等事件时,就很难看到当地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到场处理。为啥?风险太高!一怕被围攻;二怕说不过群众;三怕说错话对上对下都不好交代。于是,躲避、推诿、拖延就变成了这种场合领导的常态。不主动积极作为,不敢面对群众作为,非得把事情弄到最后不可收拾,形成对抗状态才罢休。这个时候试图动用警力进行平息,殊不知网上各种消息已满天飞,弄得在舆论上非常被动和狼狈,也把事情进一步复杂化了,最后出现冲突,变成了一个大事件。


这些很多群体事件的发生最后弄到不可收拾,甚至引起国际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出事地点的主要领导不敢作为,不敢担当的原因。胆子小,只能无事时发发号令,一旦有事就没了主意,自己不敢出面,让手下出面去搪塞一下,最后的结局往往是问题没解决,自己丢了官。50年代至80年代的干部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首先是敢承担敢作为,现在当官的怕见群众,平常的生活已经严重脱离群众,造成了群众的不满,关键时刻要出来面对群众,领导自己心里也明白,不是挨骂就是挨打,所以就没这个胆量和勇气面对群众和面对事件。


我小时候经常看到领导在街道理发店排队理发,看到领导买票与群众一道看电影。80年代初期,那时我在清华大学工作。有天我去菜市场买菜,碰见了学校组织部长,她马上拉住我开始了聊天,突然她慌慌张张地跑了,边跑边说,“排骨来了,我去排队,下次再聊”。这就是80年代初的领导作风,给我留下了深深地印象!


本文编辑:Jennie



往期内容回顾:

坑爹坑到国外,结果坑了亲爹

千万不能一厢情愿/自作多情/与虎谋皮

如何能既当婊子又立牌坊?

本次中美贸易争端的最后结局

大动肝火歇斯底里为哪般?

关键时刻得靠美国才能吓住人

围观美中贸易战

说说“制度自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