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最有可能展现出人间残酷一面的,是疫苗问世那一刻。

蕨代霜蛟 蕨经
2024-10-01


之前的文章指出了群体免疫本质是任何疫情中客观进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现象,虽然它可能会展现出多种不同的表象。以及,任何体面的现代国家,都应该明确地,同时在公卫的具体实践操作中,避免一切主观的躺倒型群体免疫,因为那将可能导致尸横遍野、酿成重大人道主义灾难、严重违反伦理。在乎伦理,是人与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达尔文主义间最根本、最应该坚守的区别。


但主观坚守,不等于客观上时时刻刻都能做到。即便在21世纪这个时代,人间依然会时不时展现出残酷的一面,无论我们主观上是否愿意接受、是否能够接受。


疫情发展到今天,我相信大多数人内心里已经将预期降到很低水平,理解了直到特效药物和疫苗问世之前本次疫情极大概率将是长期战的道理。而最终能够救赎所有人类,同时也是各种版本群体免疫中最体面结局的,毫无疑问就是疫苗了。


疫情令人间百业萧杀,但疫苗开发领域的鸡血却似乎要打飞到月球的节奏:目前全球范围内总计已有多达80家公司&学术机构百舸争流般扑向疫苗研发,其中比较有实力的5家甚至已经开始了候选疫苗的人体试验,譬如位于美国波士顿的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的人体试验早在一个月前的3月16日就已经抢先启动。



在如此全力以赴的状态中,一些团队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自信,譬如领导英国最前沿疫苗研发团队之一的牛津大学疫苗学教授Sarah Gilbert上周日对美国时代周刊表示她有八成把握新冠肺炎疫苗能成功有效,并能在六个月内,也就是今年9月份问世,虽然她的胸有成竹引来了很多同行的质疑,因为目前学界广泛一致的意见是哪怕在理想状态下新冠疫苗想要问世也至少需要耗费12到18个月光阴,而且这还是假定非常顺利,一路绿灯且没有遇到任何突发障碍的完美状态下的成就(补充阅读→为什么说到今冬疫情高峰再来之前打上疫苗基本是幻想?)。


但无论如何,这带来了期待与希望。而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进展到今天,不就是靠握紧心中的期待与希望绝不松手,哪怕处在至暗时刻。


但问题是,人间很多时候能够共患难,却难以同富贵。疫苗尚未问世时,人世间无论贫穷富贵,相对是公平的:新冠肺炎就以目前估算的1%左右死亡率在庞大的感染人群中收割生命,无关背景一视同仁——我们眼见各国多少政要名人相继死去,还有一些则还在艰难拉锯战中,譬如一度曾经被送进ICU的英国首相波波熊。如此情形下,就算再绝望、再看不到隧道尽头的光,我们至少还能在压力与焦虑下感受到些许哪怕是虚幻的心理平衡。


可是人类不患寡而患不均。疫苗一旦真正问世,情况可能大不相同。很多人认为眼前的一切煎熬将在疫苗问世那一天起烟消云散,全人类迎来大解放,殊不知事情完全不会这么简单,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疫苗的一个特性:回顾人类已经拥有的疫苗历程,在疫苗诞生最初的6到9个月时间里,平均仅有1-2%的人口能够有幸享受接种。

换言之,即便2020年人间降落奇迹,极其有效的新冠肺炎疫苗真的能够在2020年9月份就量产供应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98%)直到2021年6月份之前都没有机会接种疫苗。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多数情况下疫苗都面临一个现实的产能问题。能够生产不等于产能跟得上。全球范围内需要接种的人数实在是太巨大了:假设按照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60%感染或者接种实现群体免疫,且假设疫苗诞生之日全球78亿人口中已经有高达8亿人口被感染,理论上依然需要将近39亿人口获得接种才可能令疫情最终彻底平息下去。


这对于产能提出的挑战,实在是太大了。而上文提到的百舸争流的80多家公司与机构里,真正不仅具备研发能力,同时还具备过硬的大规模量产能力的凤毛麟角,大多数都是R&D,就算疫苗研发得再辉煌也必须有地方为它们的产品承担大规模量产。可是这一点从商业角度来看风险巨大,因为疫苗的生产几乎都需要整套生产设备为疫苗的设计量身定制好,然而悖论在于疫苗本质也是药物,基于现代医学整个研发和试验到最终批准的历程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在你所设计研发的疫苗你自己都不知道最终能否成功的前提下就开始砸钱整套工厂生产流水线的做法几乎是飞蛾扑火般的疯狂。但如果想要更加保险的话,那么代价就是疫苗问世之后生产设备才滞后地跟上,最终结局是疫苗产能将更加长期地面临严峻挑战。这,就就是Cepi等机构存在的价值——它们为疫苗研发者提供资金,共同承担一部分风险,帮助研发者保持动力。但问题在于资金缺口还是相当大,杯水车薪的现状难以彻底解决。


↑在这方面,我很敬佩比尔盖茨,虽然我很不喜欢Windows这个操作软件。比尔盖茨财团打算支持7款有望的候选疫苗,随后相应地建设7家工厂,7款候选疫苗全部一起开始生产,做好了一段时间之后最终其中有6款疫苗失败、损失几十亿美元的心理准备。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等到疫苗最终被批准只有才开始投资建设生产线,让疫苗造福人类的速度大幅度加快。


因此,『流行病学的终结』一书作者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全球公卫专家Jonathan Quick表示,一系列挑战会在新冠肺炎疫苗问世之后相继表现出来,而一款成功有效的疫苗研发问世『最多不过占据了全球免疫接种计划的三分之一权重』,『病毒生物学上的理解与疫苗研发技术是一回事,而另一方面政治和经济状况可能带来限制』。


如果2020年9月疫苗奇迹般地问世,你希望自己是第一批得到接种的幸运者吗?哦不只是你,我也这么想,正常人恐怕都这么想。可是,当产能如此吃紧的时候,凭什么这么好的事情第一时间轮得到你我,这个问题想过吗?


比较体面,注重伦理的现代社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我相信会如同流感流行期间那样操作新冠肺炎疫苗:公卫保健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以及儿童孕妇等高危人群优先享受疫苗接种,我想新冠疫苗的不同之处不过在于儿童可能会切换成老年人,因为新冠对儿童的怜悯远远超越老年人。


但除了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和容易成为牺牲品的老年人群之外的海量普通人呢?谁先接种,谁等着?这个问题总有一天会摆在我们面前。就算再年轻力壮的健康成年人,新冠肺炎实际死亡率目前看来依然10到20倍地高于季节性流感,没有人甘愿留在后面等着,同时承担在此过程中一旦感染则不得不面对的0.5%死亡抽签(青壮年)。


可是这个被抽签的风险,对大多数人而言可能不得不面对,而且是长期面对。全球各国都将面对这样的现实:除了现代社会在表层上必须做好的对于那两类人群照顾的政治正确之外,其他方面就将不得不展现出带有那么点『社会达尔文主义』味道的残酷——


①有钱人先接种。

②社会上层人士先接种。


这将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只是在沟通时可能用大家相对容易接受,一些人也可能听不太明白的措辞来令现实变得多少好受一些,譬如:『产能跟不上、暂时缺货,会尽快跟上满足公众需要!』等等,在任何国家都可能会这样。在欧洲一些疫情严重的国家如西班牙和意大利,有时候公共沟通中不得不提及个别『基于支持疗法下的生存概率来决定治疗优先顺序』的场面。这句话虽然一度被妖魔化为『60岁以上不给插管』,但究其本质,整体上这就意味着年轻人更有机会被优先治疗(当然个案上肯定有差异,譬如长期吸毒+HIV感染的年轻人在新冠面前可能比一位80岁的健康老人更高危的可能性完全存在),只不过在文明社会里,残酷的本质绝对不能以残酷的措辞说出来罢了,哪怕本质没有任何改变。


回到疫苗。别的不说,九价宫颈癌疫苗就是一个最佳例证。这款疫苗在全球范围的刚性需求远远低于未来的新冠疫苗,但即便如此也在去年这个时候的中国沦落到了苦苦求索也得不到接种机会的程度——到处在排队,北京一些地方甚至一排队就是1000人以上的长队,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到货一时间毫无下文。而深圳搞的是摇号,可中签率只有百分之几。这个时候距离九价终于在中国获得批准已经1年多时间了,但产能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为什么?因为九价疫苗全球只有默沙东这一家企业在供应,虽然是巨无霸级大厂,但要面对全球70多个国家进行供货,产能非常吃紧,以至于WHO都开始建议全世界范围内九价宫颈癌疫苗的接种优先让适龄女孩接种,男生靠后。所以那个时候网上有人说默沙东故意搞饥饿营销,这些人的脑子我一直不明白是怎么长的,是不是除了阴谋论之外就没有任何其他模式的思考能力了,但无论如何这件事情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展示了初期阶段的疫苗产能不足是个大概率事件。宫颈癌疫苗这类防癌在长远的疫苗都尚且如此的话,迫在眉睫救人命于水火的新冠疫苗问世后将会紧缺到什么程度就唯付想象吧。


但即便九价宫颈癌疫苗一苗难求,上层人士就不说了,普通庶民的如果你足够有钱支付得起中介费,或者你能够直飞海外,你的女儿一定能够接种到。和几乎所有稀缺资源一样,疫苗背后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钱或者社会地位问题,无他。相反如果你没有钱也没有地位,运气也不好摇号抽签抽不上的话,那么你就只能坐等别人接种到接近群体免疫之后获得群体免疫对你的保护,但在此过程中你将不得不始终面对被自然界叫去死亡抽签的风险。这话非常难听,我猜很多人恐怕忍不住又要开骂,但我想说的是:即便疫苗已经问世,地球上很多国家的很多人依然将在人类走向群体免疫的过程中成为新冠肺炎的牺牲品——这是科学的事实、人间的真相,不仅没什么不好意思说出口的,甚至我认为很有必要提前说出口,这样才能让更多普通人对疾病和疫苗的本质,对人类社会的实情有所了解,放下虚幻的期待与过度的乐观,正视现实,最终才能基于自身实际情况最大限度保护自己。不仅人与人不同,
国与国也可能不同——最先开发出疫苗的国家一定优先本国国民,外国人不是一定没有机会,但是代价将会高得多。所以你不会没事可做:


①你可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有钱,争取疫苗问世之后第一批得到接种,无论第一批疫苗诞生在哪个国家——有钱有地位的用钱节省时间。

②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是善于赚钱的类型,那么你可以考虑在漫长的等待时间里学会别的生存技能,譬如你能始终贯彻充分的social distancing原则的话你去死亡抽签的风险就会骤降——没钱没运气的用时间节省钱。

没有绝对好坏,二选一而已。


我祖母活到97岁,对我非常温柔、话也很少。也许因为如此,她对我认真讲的一些故事深深刻印在记忆里、记忆犹新。其中一件事情是她告诉我:青霉素刚刚发明出来的时候,这东西在上海真的就是要用黄金去买的。家里能拿得出黄金的,就能拉回一条人命。那时候的肺炎,死人太多太多了,有钱人家就能活命,没钱的就眼看着死去。用黄金去换青霉素,一个下去,眼看着两三天里人就活蹦乱跳起来了,黄金真是好东西。。。


我小时候听了之后觉得很神奇,心想那家里有点黄金不就好了嘛,干嘛要去死呢,喜欢的人不能动了,被拉去火葬场了多难受!后来我才明白,虽然颜色有时候有点像,但家里有屎很容易,有黄金很难。虽然人类向往生来平等,但那毕竟是向往,距离实现还很远。早点坦然接受这个事实,不是坏事。严重的疫情,对所有人都是一次启发和推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蕨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