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风波:美国Agribusiness学科发展及对中国农经学科的借鉴【转】

陈风波 三农学术 2022-12-31


摘    要:在文献研究基础上, 对美国Agribusiness学科发展背景、研究内容、学科发展历程以及学科课程设置进行了全面回顾, 结合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提出了未来中国Agribusiness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关注的重点。


一、美国Agribusiness学科发展背景


美国农业经济学科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显示其关注的重点正在从传统农业经济领域转向Agribusiness和资源与环境经济, 而Agribusiness在本科教育层次越来越占据最主要的位置。Davis和Goldberg认为Agribusiness“包含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销售、农场生产活动、农产品储藏、加工和配送及利用农产品进行生产的相关活动的总和。”在过去的60多年中, 美国农业经济学界一直在不断地讨论Agribusiness和传统农业经济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Agribusiness概念的提出伴随着美国农业产业发展而变化。Davis早就指出农业技术革命使得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营销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美国的农业部门大量从市场购买生产资料, 农场之外产生的价值要远远超过农民创造的价值。现代农业已经和商业性企业很难分开, 没有商业企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销售农产品, 农业生产就几乎无法进行。农民和农产品加工者和销售商之间的高度合作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但对于农场而言也会产生相关问题, 包括农民很难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生产, 生产过剩会带来价格的迅速下跌、农民收入的降低等。从农业内部来解决农业问题的想法已经过时, “农场问题” (Farm Problem) 这个词已经很难概括美国农业当时所面临的问题, 农场问题将成为Agribusiness问题的一部分, 通过Agribusiness的方式将是解决农产品过剩问题的可行途径, 这意味着将生产者、中间商、农产品加工业者、销售者等这些利益相关者放在一起考虑并最终形成政策。农业产业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生产资料提供者、生产者和销售商的纵向联合来实现, 单一产权结构、专营和合约安排是实现纵向联合的途径。


相对于Davis和Goldberg从农业产业变迁的实践角度的分析, Hoffman认为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理论假设已经发生了变化, 早期农业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假设来自古典经济学—完全竞争市场和原子化的经济结构, 这些理论在理解和分析传统农业和家庭农场可能是有用的, 但是在高度产业化农业中则面临困难。美国农业内部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家禽行业正在从农场向工厂化企业转变, 畜牧业同样如此;食品和饲料企业的纵向整合;适度规模化的商业化农场快速增长。农场的资源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家庭农场的范畴。对农业生产环节之外的研究显然需要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对企业、具体产业和部门层次的分析而言, 完全竞争的市场假设已经不适合。


Polopolus分析了美国农业产业变化带来的影响, 他指出, 20世纪50—70年代, 美国农民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 但农产品的总产量在不断增加, 生产资料投入、金融、服务、加工、运输和销售已经成为食品和农业系统的主要部分, 美国食品和纤维系统中农业生产环节以外部门创造附加值和就业机会大概是农业生产部门所创造的两倍。农场之外的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 伴随着农产品产值在食品产值中比例的下降, 这成为高收入国家的重要特征。但与农业生产部门生产率快速增长相比, 食物营销和分销系统中的劳动生产效率是停滞甚至是下降的, 农场生产以外农业产业部门的生产力和稳定已经显著影响到了国家经济的表现, 农业经济学家必须考虑大量农业生产环节之外的经济问题。要改进食品营销部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的途径, 需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紧密协作, 同时也需要各级政府在产业管理上的合作。


美国Agribusiness伴随着农业产化 (Agrioindustrializtion) 程度的加深而不断发展。Agribusiness企业的纵向合作战略 (Vertical Coordination Strategies) , 特别是和农场主之间契约将对产品的质量、交易的公平和效率产生影响, 进一步影响到部门竞争力和消费者选择, 这种演化可以看作是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而进行的改变。Cook和Chaddad全面回顾了产业化对农业部门带来的影响。随着农业的产业化, 农业产业内部生产、加工、交易环节不断增加, 农产品加工商和贸易商的影响日益强大, 不同环节之间交易的大量出现产生大量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农业产业中的合约关系变得日益重要, 并产生大量的交易成本, 这和传统农业经济学中关于零交易成本的假设存在很大差异。改进美国农业产业的效率的重任指向了Agribusiness的教育和研究。


二、Agribusiness学科的研究内容


Agribusiness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平行领域:Agribusiness经济学 (Agribusiness Economics) 和Agribusiness管理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Agribusiness经济学关注于理解制度、组织和市场如何影响食品系统内部的横向和纵向协调关系, 用于对制度、组织和市场的设计和分析。具体包括:农业市场合作和管理理论研究;农业信贷市场制度的发展和设计;通过跨学科的视角和新的经济学的框架诊断和理解Agribusiness组织构架和网络中的激励和反激励;记录、发展和应用理论去解释食物系统中的市场结构变化和表现;供应链管理和设计中的经济问题。而Agribusiness管理则关注食品系统中组织最优化决策问题, 如何理解和支持Agribusiness企业的运转、财务及战略决策。具体包括:提供稳健的方法和工具以提高Agribusiness部门的运行效率;对农业部门提供财务方面的建议, 包括组合贷款、信贷分析、资本结构和公共财务信息等;对Agribusiness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提供经营战略调整信息;专业人才培养以改进食物系统的生产力。Cook和Chaddad曾经对美国Agribusiness经济学和Agribusiness管理研究内容的演化做过全面总结。


King, Boehlje等认为Agribusiness研究的重要贡献是提供了一个从生产、加工、分销、零售和消费者全产业链视角, 其对农业经济学科的贡献体现在9个方面, 其中对于Agribusiness经济学部分的主要贡献在于:将经济学的前沿理论用于合作营销和管理研究;农业信贷市场的制度设计和发展;利用跨学科途径和新经济框架来理解和分析Agribusiness的组织结构和相关网络中的激励机制, 并进行组织设计;形成和发展出相关理论解释食品系统中的市场结构和绩效变化;关注于供应链管理和设计中的关键经济问题。对于Agribusiness管理部分的主要贡献在于:发展出Agribusiness部门最优化管理的稳健的方法和工具;发展出农业部门的金融工具和安排, 关于贷款组合、信贷分析和资本结构的金融制度设计, 以及针对金融管理数据的发展和分析;长期关注农业产业环境的变化为农业企业的战略管理提供支撑;Agribusiness学科为食品系统的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从而有效地促进了这个产业生产力的增长。


三、Agribusiness学科发展历程


Agribusiness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大概经历了60多年的时间, 20世纪初期农场主希望获得稳定的信贷来源, 建立高效的市场交易系统来增加农产品销售额, 同时减少市场环节中的运输及中介费用等, 这最终导致20世纪20年代大量关于农场信贷和合作销售的研究工作, 同时也包括食物链系统中的纵向整合、组织及农产品销售公司的运作以及这些过程中的培训等。1930年代则大量关注食物配送系统和销售过程中的商业加成。到1940—1950年代, 对农产品加工、零售企业以及食品加工企业的成本和效率分析和食品零售业的变化的关注大大增加。


在Davis系统阐述Agribusiness的概念和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之后, Agribusiness开始被大量学术文章所使用。最重要观点是整个食物系统应该被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管理策略和公共政策应该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制定, 如果仅仅关注其中的一部分, 则注定会失败。从而食物系统中的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成为重要关注内容, 特别对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横向和纵向的协作关系成为Agribusiness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而针对食物供应链中优化决策及管理则成为Agribusiness理中的主要内容


到1960年代, 美国国家食品销售委员会 (National Commission on Food Marketing) 建立起来, 主要研究和评估食品产业销售结构的变化、食品产业整个市场效率、为消费者服务、提供市场信息、相关管理活动以及评估农产品进口的影响等。大量关于合作理论和农业金融的研究出现了, 有学者开始讨论Agribusiness和农业经济学科之间的关系。


1970年代, 对于农业经济学家开始讨论相关农业经济学科的教学计划如何适应食品产业非农业部分快速增加的变化。大量关于食物系统结构和运行效率的研究持续到1980年代, 并产生了重要的法案———“对美国食品生产和销售系统的组织和管理” (Organiz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U.S.Food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在这个时期, 美国农业部门相对规模出现下降, 并导致这个部门就业机会的下降, 也使得农业和农业经济教育的需求出现下降, 农业经济研究者开始关注如何开拓农业经济研究的新领域, 而Agribusiness则是讨论的重点


1980年代是讨论是否应该设立Agribusiness学位和相关教职员工的时期。1985年出版了Agribusiness的刊物《Journal of Agribusiness》。在1990年成立国际Agribusiness管理学会。Agribusiness的学科建设相对缓慢一些, 到1983年, 只有4个被确认的专业研究生课程。但众多农业经济学家已经意识到Agribusiness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未来发展中的主要领域。在1984年, 对农业经济系主任的调查显示, 54%的人认为Agribusiness将是增长最快的领域, 而20%的人认为Agribusiness将是增长第二快的学科领域。到1989年, 成立了国家Agribusiness教育委员会。


进入20世纪90年代, Agribusiness本科层次教育得到大发展, 并成为各个大学农业经济系最重要的专业方向。传统农业经济学本科生的入学人数在20世纪80年代降低了30%, 这个比例在90年代进一步下降了17%。1990—1999年期间, 农业经济学本科入学人数从4 693人下降到3 518人, 而Agribusiness本科的人数则从8 238人增加到10 053人[1]。1998—1999年度, 全美国大学选择Agribusiness专业的学生占农业经济系学生数量的69%, 70%的农业经济系主任表示未来Agribusiness专业的本科生人数会进一步增加[12]。对美国58个提供农业经济学位学校的统计显示, 只有31%的学校保留了原来的“农业经济系” (Agricultural Economics) 的名字, 22%在名字中增加了“资源”这个词, 9个学校的农业经济系改名为“应用经济” (applied economics) , 15个系在名字中增加了Agribusiness或将Agribusiness作为农业经济专业的第二学位名称, 36个系提供至少1个与Agribusiness相关的专业。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甚至单独成了一个Agribusiness系, 提供一般Agribusiness专业和食品营销或管理等专业供学生选择。


除了本科层次教育的发展, Agribusiness硕士 (Master of Agribusiness Degree) 人数也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但博士生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 农业经济学科的博士生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传统农业经济和资源经济领域。对于农业经济系是否应该提供Agribusiness硕士生教育, Akridge, Dobson等认为Agribusiness研究生学位必将面临已经大量存在的MBA学位教育的激烈竞争, MBA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金融、会计、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生产和运营管理等管理学课程, 而传统农业经济学系的教员对管理学的课程了解很少, MBA的学生在商业管理工作市场上比其它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多优势, Agribusiness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必须和一般MBA区别开来才必须具有竞争力。尽管在管理学课程上, 农业经济系和商学院缺乏优势, 但Robbins指出农业经济学家的优势在于他们长期在Agribusiness部门工作, 他们对这个行业及其存在的问题很了解, 而农业部门的经营业务和其它部门存在显著的区别, 农业部门的经营者的规模通常很小, 彼此之间差异很大, 农产品本身及其市场结构和其它产品也存在很大区别, 农业经济系所在的学校有大量农业科学方面课程支撑, 开设Agribusiness研究生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Heiman, Miranowski等指出, 一般农业经济系主要提供生产经济学、市场营销、金融、政策分析和发展经济学, 学院或学校的其它专业可以提供其它课程, 例如:经济学系可以提供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商学院可以提供金融、会计和市场营销;统计或数学系可以提供数理统计方面的课程等。一个可行的方案是农业经济系和商学院建立一个联合培养计划, 培养Agribusiness方面的MBA学生, 但可能面临管理方面的问题。但也有学者指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美国Agribusiness研究生教育提供的过多, 学生并没有从中获得足够的回报。


从长期来看, 随着农业部门相对规模和就业的减少, 食品、Agribusiness和资源环境部门的机会在增减, 这种变化使得学生的兴趣正在远离传统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需要从传统的领域如生产、需求、金融、贸易和发展研究向更加多样的教学计划发展, 其中主要集中在Agribusiness、资源经济学和管理学, 除了强化经济学的教育, 也需要更多商业方面的教育。Litzenberg和Schneider针对543个农业企业的调查反映, Agribusiness产业雇主倾向于雇佣那些同时受过经济学和商业管理正规教育的人, 并特别注重雇员的人际交往能力。Hurley和Cai对Agribusiness领域的雇主的访谈显示, 员工的沟通能力和商业能力最受关注, 但在Agribusiness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未来可能调整是增加沟通能力的课程, 加强在农业商业的学分。与此同时, 创业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对于农业学科的人才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


四、Agribusiness学科课程设置


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Agribusiness学科的诞生开始, 这门学科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中, 针对其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也进行了诸多讨论。对于Agribusiness专业技能领域的课程, Franklin曾经对37所学校进行了调查, 美国Agribusiness管理学位的课程包括:理论概述、统计学概论、农牧管理概论、计算机、农业生产、农业金融、农业政策、高级农牧管理、农业市场营销、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农业价格分析、微积分、定量分析方法、农业法规、农业商业管理、资源经济学。不同学校对不同学科的重视不同, 其中统计学概论、计算机、农业金融、农业市场营销、中级宏微观经济学、微积分和农业商业管理在大部分学校中都有开设, 但高级农牧管理、农业生产、资源经济学、农业价格分析等课程开设比例较低。


Larson曾经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美国大学的Agribusiness学科课程进行全面的总结, 他将43个大学中Agribusiness的学位课程分成6类:数学, 统计和计算机;写作和口语交流;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国际理解;农业经济学, 经济学和商业;农业技术和自然资源;科学。其中农业经济学、经济学和商业是必修课, 一些农业经济学系的必修课还包括:经济学理论、会计、金融、市场营销、管理学、法律、伦理学、经营学、后勤管理、劳动力管理、定量分析、计算机和微积分等。不同学校对不同类别学分的要求差异很大, 其中对于农业经济学、经济学和商业管理学分要求的比例在35.3%~60.5%。1990年代与1980年代相比, 农业经济学、经济学和商业学分的比例增加了, 而农业技术和科学的学分显著降低了;必修课的数量要求有所降低, 高级农牧业管理、农业生产、农业政策、农业价格分析等课程逐步被农业商业管理和其它商业课程所取代;对商业技能的重视程度加深, 但对农业技能上的要求降低了。


Litzenberg and Parks认为Agribusiness的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大部分已经突破了传统农业学的范畴, Heiman, Miranowski等则认为Agribusiness可以认为是强化的应用农业经济学。事实上, Agribusiness关注的重点和早期农业经济学关注的农场和市场营销管理内容基本相同, 在强调微观经济和数量方法的同时增加了金融和市场营销, 包括营销管理、价格分析、贸易、销售和Agribusiness管理。相关教学计划的重要特征是从农业经济学和经济学领域转向Agribusiness的应用, 具体包括:对战略决策和市场行为的分析, 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论应用于Agribusiness环境下的案例研究;市场供需分析课程转向市场营销课程, 在教授最基本的供需理论的基础上, 还包括家庭生产函数、广告营销等;对远期市场和期货合约的学习依然得到保留;在生产经济领域, Agribusiness不仅仅是针对农场内部的研究, 而是扩展到Agribusiness企业, 包括契约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对国际贸易的关注, 包括合约安排、海运和资金流动等。


Hurley and Cai指出, 随着全球竞争加剧, Agribusiness学科调整需要更加灵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加利福尼亚州立理工大学的Agribusiness系正从一个相对僵硬的结构向一个更加灵活和动态的转变, 给予学生更多课程的选择。该校早期的核心课程设置更多关注于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金融、Agribusiness管理, 农业政策, 国际Agribusiness管理, 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少。未来该学科的改革方向是:能驱动学生建立自己的责任感和对未来职业及兴趣的方向;提供更加灵活的课程选择;教职员工能够自由设计新的课程以适应外部环境和产业的变化;系内的资源能更加灵活有效地配置;旧教学计划中的核心课程在新教学计划中得以保留;同产业同僚建立合作关系并为学生就业提供建议。改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例如学生选择的增加也导致选择的烦恼, 对于更加灵活的学科设置结构, 学生对未来发展方向更加模糊, 对专业特色更难理解。


五、对中国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借鉴


发展中国家, 由于绝大部分家庭食物消费来自本地没有经过加工的农产品, 农产品加工、储藏和运输并不是农业部门关注的问题, Agribusiness的研究正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对于中国而言, 由于小农经营占主导, 针对农场管理的研究在很长时间缺乏实际意义, 国内对农业经济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宏观政策的研究, 农业政策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环节, 从全产业链角度对农业的研究不够深入。随着中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 针对具体农产品全产业链的研究已经开始, 但也仅仅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转型, 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迁移到城市, 城市人口聚集导致对跨区农产品需求增加, 城市工资的提高使得农村劳动力机会成本上涨, 自给自足的小规模农业正在失去吸引力, 逐步取而代之的是适度规模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需求导向引导了中国农业未来的走向, 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已经加快。在当前小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背景下, 中国农业已经呈现出大量和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全然不同的问题。农民收入和农民负担问题已经逐步退出农业经济学界的研究视野, 而农业经营效率和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则成为农业经济学研究的主流。在当前情况下,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再仅仅由无数小规模的生产者组成, 而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众多中间商和农产品加工企业, 还有掌握最终销售渠道的大型超市, 掌握农产品进口和加工的大型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 完全竞争市场的结构逐步打破, 基于原子化市场结构假设下的农业宏观政策在解决中国现实农业问题的时候已经面临巨大困境。另外, 农产品的跨区销售使得农产品的包装加工环节变得更有必要, 小规模生产和大规模销售与消费带来农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性, 从而带来大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可见, 不同生产环节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影响到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这一点在中国奶粉产业近10年的发展中已经显得淋漓尽致。中国有必要了解和学习美国曾经走过的道路, 从全产业链研究不同生产环节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制订惠及全产业链的政策, 这些都是Agribusiness最主要的研究领域。


但从国内农业经济学科的教学角度来看, 本科层次的大多数课程依然以基础经济学理论为主, 管理学方面课程较少, 多以原理性课程为主, 缺乏针对当前农业企业的管理类课程, 另外涉及农产品流通和加工环节的教学内容并不深入。从全国层次来看, 还没有学校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下设立Agribusiness方向或专业。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育来看, 国家教育部确立大力发展专业硕士的方向, 其中包括农村区域发展方向, 但并没有涉及Agribusiness, 科学硕士和博士生的研究领域依然集中在传统农业经济的研究领域。可见, 尽管Agribusiness已经产生, 但对Agribusiness的系统研究还较少, 可以考虑在未来设立Agribusiness本科专业和结合MBA培养模式培养Agribusiness管理硕士


从美国的发展经验来看, 未来中国农业Agribusiness的研究可能集中在如下方面: (1) 从生产环节来看, 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 农业的经营规模将不断扩大, 农场管理将是中国未来农业迫切需要的理论和知识, 而这是西方发达国家半个多世纪以前关注的主要内容; (2) 农场规模的扩大, 生产效率的提高将带来农产品销售问题, 农产品市场营销也是农场生产者和农产品销售者关注的重点; (3) 从消费环节来看, 由于普遍的时间成本上升, 销售农产品中经过加工的半成品和成品的比例将不断增加, 农产品加工企业将会不断增加, 农业从业者不仅仅需要经济学的知识, 企业管理知识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4) 当越来越多农产品进行跨区远距离销售时, 农产品供应链将是农业产后环节的重点关注领域, 通过将供应链的理论和知识应用到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中, 将能极大减少在产后环节的损耗率, 提高农产品配送效率; (5) 当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者间隔的环节越多, 距离越远, 彼此之间传递的信息就会衰减, 信息不对称性就会增加, 农产品质量问题开始大量出现, 农产品标准化和可追索性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也就有了市场, 相关的理论和知识需要引进和进行本土化; (6) 在当前家庭承包责任制下, 依赖土地的种植业的超大规模经营者难以出现, 但商业化和适度规模化的生产会快速出现, 但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 由于工商业资本容易进入, 这可能会形成区域性市场垄断或独占, 如何处理小规模生产者和强大的生产资料提供者和农产品中间商之间的关系, 产业组织结构理论、契约理论和博弈论等知识将是未来农业经济学关注的重点。


——END


编者后注:

  • 本文内容转自:陈风波.美国Agribusiness学科发展及对中国农经学科的借鉴[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13(04):454-460.

  • 注释、参考文献略,格式稍有调整。

  • 如有不妥,请公众号或 snxsac@163.com 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1. 仇焕广(2017):关注时代需求开拓农业经济研究新领域

  2. 唐忠(2017):做问题导向的学院派研究 

  3. 郭沛(2017):农业经济学科发展与青年学者成长 

  4. 张舰(2017):青年海归如何与国内“接轨” 

  5. 熊春文(2017) | 农业社会学论纲:理论、框架及前景

  6. 叶敬忠(2015):人文与发展学院未来发展的有关思考与设想


长按二维码识别并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