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宏:改革开放40年以来农产品贸易发展及挑战【转】
*本文转自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网站,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
10月21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纪念农村改革40周年研讨会”在东区图书馆报告厅召开,田志宏教授在会上做主题报告。以下为全文实录: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贸易问题。我认为贸易问题在我们这个学科里面仍然是一个农经问题,这是它的一个分支。在改革开放40年大背景下,讲贸易问题。郭院长给我布置这个任务以后,我一直觉得沉甸甸的。感觉不是太好讲,一直到昨天还在纠结,该跟大家交流什么?我想跟大家交流三个方面。
一,总结一下40年来我们国家农业贸易随着农村改革,它的一个发展的节奏和步调,归纳它的一些特征。
二,我们讨论一下眼前我们碰见的一些问题。
最后,我想作为研究者还是感兴趣。我们最近应当做些什么事?我想有几个研究方面的关注点,就是这样三个方面。
我们国家的农业贸易,在40年当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发展。很长一段时间,有各种各样的因素,但是贸易一直徘徊,而在进入新世纪以后高速发展,然后进出口进行了分离,这是一个方向。我想有三个特点可以归纳出来。
第一,我们国家的农业贸易确实是一个快速发展这样一个过程。这背后从大的方面来看,主要是贸易的规则体系和国际接轨。我们国家国内市场改革不断的深入,内外条件进行配合以后,农业贸易得到的长足的发展。贸易到现在为止,可以肯定的说,它是解决国内供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具体来看,进口贸易在近几年它的增速一直大于出口。2004年出现了逆差以后,我们说逆差变成了常态性。而贸易逆差不再成为我们干预贸易很重要的理由,但是从节奏上来看,出口增长一直具有稳定性。后面有一个问题,我想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很多的问题,我刚才归纳了一下(有),贸易格局变化的原因和趋势和各种解释;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来源;进出口和国内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协整性,关联性;贸易对国内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我们对于进口的一些解释;还有贸易产生的交换力,对于就业和生产的影响等等评价,这些话题很多。
归根到底还是在经典的国际贸易的理论框架下解释了贸易形成的动因。贸易的流向,贸易所产生的利益,以及这个利益的分配。现在就叫四分法,这样来看这个问题。此外,这中间有很多的政策和制度的变革,它的效果也需要评价。包括单边制订政策,以及在多边框架下的政策协调所产生的绩效进行评价,这是一个特定的研究内容。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我们的研究成果,结果是乐观的。我指的是整个行业里面的研究,结果是非常乐观的。就是说我们国家开放,尤其是WTO框架下的开放,是获得了一个很好的效果,是改革的成效。这是第一个判断。
我们看看增速的话,大概可以分为三段,一个高段,一个低段和一个高段。大概这样粗粗来看是合适的。这背后渐进性的因素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外部的市场改善。我们看一下一个指标,就是贸易中的一般贸易占比,一般贸易占比意味着其他的都是由于投资或者一些特定的优惠政策形成的。我们看见中间整个渐进的改革,包括税制改革都是这种渐进改革在历史长河里面。我们的第二判断贸易增长是表现出比较强的阶段性特征,详细要看数字的话,就会发现农业贸易和农业增长不是同步的,同时它有阶段性的特征。这个阶段性特征动因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列举出来的,都是阶段性的这种渐进性的因素以及冲击性的因素的话,我们能够看到从8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外资就带来这种结构的变化。港台的资金进来以后,我们贸易的管理体制没有改变,但是从贸易方式的变化上,就是带动了农产品贸易。
第二(个判断),就是外贸体制的改革到90年代慢慢形成了,经营权放开以后形成了经营主体。另外,中国成了WTO成员,中国参与的自由贸易区建设,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了两次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另外在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形成的贸易便利化,比如说“一带一路”建设,中非合作论坛,南南合作,中国东盟大经济地区的建设等等。还有,就是阶段性的市场准入条件的改善,都使得贸易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分阶段对研究者来说是个难事,是个见仁见智的事,因为这中间的发生的事情太多找到哪个点上都不是很好说,有隐性,有显性。我根据数据粗粗的分成了三段,通常不太一样。前面分的短,后面分的长。我认为后面实质性变化并不大。前面第一段我们看到80年代,实际上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这时候是一个受控的增长过程,它的驱动力,我们看见当时国营贸易体制是没变化的。但是农产品贸易快速的增长,贸易的形态在变化。
第二段,是多因素叠加的波动阶段。我们看一下有正向的负向的交织在一块。我们有中国借助复关想加入WTO没有成功的这种悲哀,同时我们看见中国为入市做的降低关税的这些努力。我们还看见,国家在90年代慢慢的开始在国内进行市场体系改革,前面老师们讲了很多。那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培育的过程,我们看见市场经营主体在发生变化,有一个培育的过程。这中间叠加起来,是一个波动的过程。然后2000年往后,我们看见又是一个两位数的增长,这是一个开放环境下的增长。我想可以把它分成三段,这是我们说的90年代的关税持续的下降,但是我们看到贸易增长的并不快。
第三段,就是我们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结构的这种变化,体现出来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合理的方向选择。随着农产品市场的不断发育,尤其贸易进出口市场的发育,那么贸易的方向和贸易的格局逐步进行调整,体现出资源有效配置的一个实现。这样,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6个特征。
一,进口市场和出口市场都有一个不断拓展的持续过程。而出口市场的拓展更加显著。
二,市场整合程度在提高。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多。
三,贸易的依存度趋稳。就是说我们自己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已经基本上走到了高点,那么后面会有一些稳定性变化。但是进口和出口的方向不一致。
四,优势劣势产品逐渐的凸显出来,我们过去是为了外汇无所不为。我们现在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五,进口产品显的越来越集中,突出的表现为我们所需要的这种资源生产的产品,资源条件的限制作用也显现出来,引发一些争议。
最后,出口产品和市场显得越来越分散,我们看见我们在出口方面,在更大的范围里面在寻找兑现比较优势的机会。这样六个特征。
这是我们最近做的一件事,我们在找国别产品组合数,来看就是这个进出口的变化。我们看见这个国别产品组合数这个边际,出口这个边际增长的速度快,而且它的水平高,也就意味着整个开放过程当中,以前的数据可比性差,所以我们觉得1992年就是在HHI体系统计下的看的话,我们看见这意味着我们的开放度是逐步加大的,在产品和市场两个纬度上在扩展,并且出口扩展的更快,这是我们说跟以往判断不一致的地方。因为这个出口增速不快,但是拓展的速度更快。这个数据量比较大。
第二,我们看见贸易的依存度。中间我们看有快速增长和调整的过程,但是这几年趋稳。进口和出口方向是不一致的。这是新的方向。我们看见产品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我想大家熟知的这个指标我们就不多说了。无论是SUY来衡量,还是用NS来衡量。我们看到产品的分化是比较明显的,这种分化结构的稳定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情,是市场的认可。我们从贸易顺差的规模来看,跨十年这样的图形,我们就能够看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然后,结果我们是能够看得清楚的。
这是我做的另外一个工作,就是我们一直在测算贸易的集中程度的问题。就这一学期,突然觉得过去做的比较粗的结果不如细的来的好。因为细的工作量大一些,我们用一个类似于HHI的指数来衡量贸易的集中情况。我们得到了一些有意思的结果。我们看见进口这个集中度是提高的,而出口的集中度是下降的。出口天生的比进口的集中度要低的多,过去我们用比较粗的资料来看的时候,我们还看见出口是有一点上涨趋势,或者基本持平。现在看见它有下降趋势。是比较显著的,因此是一个更好的解释。
如果看产品市场集中度,就是比刚才的那个数据更细致,我前面说产品,这个说产品市场组合,更细致的话我们得到的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现在在原理上给一个更好的符合学理一个解释。我们看市场的分布状况,也就是说开始变的多元化,可能是支撑前面的证据,这是很好的事情。我们看到前面,我们说的绩效,大的方面,我们也提出来我们国家的农业贸易,目前还是面对着一些难题。并且这个难题越来越难。
第一,无论从产品类型还是从产品来源来看,农产品进口贸易的贸易流,我们国家的贸易流一直不稳定。也就是意味着,我们要将它作为一个可靠的供给来源,一直是有风险的。那么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从短期的因果关系来看的话,那么国内供求和进口之间的不协调,当然形成不协调的原因很多,比如说国内的某些政策,国内有一些市场发育的不够充分等等都会有。另外就是关联产品的贸易问题,在我们政策体系里面一直是关注不够的。那么比如说玉米和其他的饲料原料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波动,算出来波动率也特别高。这时候需要结合我们国家的供需矛盾,对于我们国家的进口贸易,那么还需要做一个重新的定位。
现在情况下,比如说我们有这样的思路,可以这么考虑。我们着力在国内解决我们的吃饭问题,习总书记提出来,“中国人的碗里面要装中国粮”。我们靠国内解决吃饭问题的话,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进口贸易是不是解决中国吃好的问题?如果一个吃饱,一个吃好就可以解决。但是实际上很多政策,短期不是这样的一个思路,思路不是很明确,往往会出现边界性很强,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比如说大豆,中美出现了问题。很多政策就倾向于说自己种一点,也没有衡量自己能不能种出那么多。这时候反而引起贸易的剧烈波动,因此供给变的不平衡。我想中国不是承担不起农产品的贸易逆差,逆差已经不重要了,而如何获得一个稳定的贸易流恐怕是关键的。
第二,就是出口方面,面临越来越复杂的这种外部环境。加上国内我们持续的要素价格的上涨,前面老师们都提过。到目前为止,我们再来看新阶段的出口贸易,到底是哪个因素在推动着它?目前学界并没有把这个事说的很清楚,我们历史上用要素禀赋理论曾经解释过出口。我们也用制度的改善来解释过它。现在下一步怎么解释它?因为从贸易的国际经验来看,从1960年到2001年半个世纪当中,贸易从宏观经济来看,贸易的增长率或者说贸易关于经济增长的弹性大概在1.5到2之间,农业基本上就在2左右。我们的出口实际上这个弹性比他还要大一点。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农业年增长率百分之三四就比较厉害了,而贸易是两位数,还略微大一点。背后的原因,如果是融动的,我们也需要解释。现在能够解释目前着眼于未来,不是很清晰。这样的话,后面出口到依靠什么增长?说不清。
第三,就是在农业多边规则的制订当中,因为农业贸易很特殊,它不光是贸易问题,还涉及到政策的协调问题。我们国家正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就是攻守位置的转换。传统上我们是在三大支柱里边,我们是进攻国内支持,防守市场准入。因为在出口补贴方面,我是没枪没炮的。那么,现在我们的国内支持快速增长以后呢,原来我们的矛变成了别人的矛。而我们自己的盾又没变成矛,这种攻守转换,这直接涉及到一些政策受到了外部的条件的制约。
第四,我们的国内支持受到了WTO成员的关注。柯老师讲了我们政策的转换,我们看看政策另外一个指标出来的话,这次面临的有些原则挑战。另外,中美关系的调整。有幸这学期第二次站在大家的面前(讲中美贸易问题)。上次讲过,我还是想强调,中美关系问题不是贸易问题,是规则问题。因为多边规则说白了,乌拉圭协定那是一个欧美协定,其他国家只是跟上。在现在这种格局下,中国要扮演角色的话,那就是说跟美国之间就变成一个,不是垄断市场,是寡头市场。变成一对一或者一对二的谈判。
大家看,这是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做的工作。中国对WTO的国内支持通报,我们课题组做了两期。第一期05-08是我们做的,09-10也是我们做的。到现在后期我们不做了,但是现在一直拿不出来。这个结果是我们模拟出来的,我们虽然一直不做,但是一直在跟踪,在模拟出来的。我们看我们国内支持水平的迅速的上升,超过了其他国家。虽然没有违规或者在局部违规,在整体上不违规,但是这次这种抢眼是别的人难以承受的,所以不断的拿出来说事儿。这是后面有扎实的工作,研究生在里面也是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最后,讲几个关注点。
第一,我想我们需要探寻在逆差背景下我们国家出口的决定因素,以及由此而来的贸易福利和收入的分配。
第二,在新的环境下,需要从需求的角度来解释我们国家的进出口及其变化。尤其是出口,过去我们对出口的解释往往基于类似于要素禀赋理论还是优势理论都是在供给面上解释的,需求面上解释也很重要。这时候有必要探寻在多变的这种国际贸易环境下,我们国家如何实现大宗农产品贸易流的稳定的,这是贸易的核心。企业微观层面对国际贸易问题的研究总是一个短板,那么如何引入价值链?引入异质性的企业理论来研究农业贸易问题。尤其是把原来的分工格局,原来的产品分工格局变成了产业链上的环节分工格局来研究这个问题仍然是一个着眼点。我们国家的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以及我们国家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在多边框架下,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该发挥什么问题,不能逃避以后又该做点什么。
那么自身的贸易政策如何适应规则?建立一个协调制度。这是可能要研究的几个问题,是我的一些思考,见仁见智的事,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END
本文转自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网站:
http://cem.cau.edu.cn/art/2018/11/7/art_3114_595250.html
会议其他专家发言:
(笑话转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