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李小云教授国家级创新团队招聘4名博士后【转】
*本文转自公众号“IDT”
————
近年来,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及政治联系日益紧密,对外援助逐年增加,中国企业在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亚太地区的投资急速上升,中国成为影响非洲、拉美和亚太地区发展的关键力量。为了回应其它发展中国家对于中国发展知识与经验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加强中国和其他国家发展研究者与实践者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对话与交流,加强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研究的深化和系统化,中国农业大学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成立了以李小云教授为核心的国家级创新团队。
目标团队旨在运用中国视角探讨国际发展问题,同时为广大学者、决策层、实践工作者提供一个分享国际发展领域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以及最新国际发展动态的开放平台。具体为:1. 在全球发展背景下,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深入探讨中国的发展转型问题;2. 研究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发展领域中的经验教训,并分享给中国的学界和政策界,共同致力于减少全球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3. 研究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政策与实践,并加强与国际发展社会的分享,提供有关中国国际发展的政策建议;4. 参加中国在其它发展国家的国际发展项目,为进一步研究积累实践经验。研究主题1. 中国转型的国际意义: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中国快速转型的过程,并探讨其转型的涵义和国际意义,该研究将有助于为当前的发展研究问题提供参考。2. 国际发展合作:从干预到相互学习:旨在了解中国的对外援助的操作过程、管理和影响;同时也试图探究以南南合作为基础的,与以南北关系为基础的发展框架以及合作方式的共存。此外,加强对于在国际发展实践基础上与合作伙伴相互学习的研究。这一行动研究由当地合作伙伴、中国官方援助机构、企业与民间组织等多方支持。3. 中国在非洲发展中的角色:旨在关注中国在非洲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内容涵盖中国的对外援助、在非洲的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国际人口流动等,特别是要探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在非洲发展实践的性质,及其对于非洲发展过程的影响。4. 发展与减贫经验的平行分享:通过研究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发展合作的过程中,探究中国经验在异域政治、经济及文化背景下的表现,进而探讨中国发展经验在全球体系中的适应及贡献。为进一步加强博士后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博士后队伍在“双一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讲席教授领军的高水平创新团队现公开发布2020年博士后岗位招聘需求。
一、基本条件
政治立场坚定,身心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二、岗位要求
学科方向:具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或管理学等相关学科背景
博士论文研究与相关领域相关者优先考虑
熟练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较强的英文写作能力
三、岗位待遇
学校项目博士后:学校、学院和合作导师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同资助。由学院流动站推荐,报学校遴选审定。资助总额不低于15万元/年。
考核优秀者可优先推荐学校师资招聘。
四、合作导师(四个名额)
李小云 | 研究方向:国际发展合作 联系方式:xiaoyun@cau.edu.cn |
徐秀丽 | 研究发向:国际发展知识 联系方式:xxl@cau.edu.cn |
唐丽霞 | 研究方向:扶贫经验国际化 联系方式:tanglx@cau.edu.cn |
陆继霞 | 研究方向:国际人口流动 联系方式:lujx@cau.edu.cn |
五、申请方式
1. 详细的个人简历;
2. 博士后研究工作计划;
3. 学术成果目录与2篇代表作全文;
4. 2封专家推荐信(含博士生导师推荐信1封);
5. 博士学历学位证书;
(1)应届博士毕业生需提供博士毕业单位学位主管部门出具的《答辩评议书》或“同意授予学位意见”;进站6个月内必须将博士学位证书交设站单位核验及备案,未按时提交博士学位证书人员将予以退站。
(2)国外、境外、中外合作办学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需提供博士毕业单位学位主管部门出具的《答辩评议书》或“同意授予学位意见”;进站6个月内提供教育部门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未按时提交人员将予以退站。
6. 其他支撑性材料
更多学院博士后岗位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相关阅读
在国家相关部委和国际发展机构的支持下,学院作为高校国际化业务平台,旨在利用中国农业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学科优势和资源,基于其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长期工作基础之上,在农业领域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型南南合作的落实。新学院四大业务板块为:新型发展知识生产、政策对话、人才培养和海外示范。该学院是开放性平台,希望汇聚该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南南农业合作的研究、政策和实践提供智识支撑。
——END
本文转自公众号“IDT”:
https://mp.weixin.qq.com/s/spOAj6tmj7R7ftm2dBHuww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