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三期目录及摘要【转】

三农学术 2022-12-31

全文可在中国知网下载;更多目录请点击阅读原文

————


纪念建党100周年

服务权能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权建设的基本逻辑

赵晓峰;1-8

 

农村基层党组织百年建设的历史进程、实践经验与当代启示

霍军亮;刘琪;9-20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的历程、经验与启示

杨俊;21-27

 

三农”问题研究_乡村振兴专题

村社主导:资本下乡推动农村产业振兴的实践路径

望超凡;28-36

 

反贫困治理中“积极农民”何以形成——以湖北省Z县为例

吴帅;郑永君;37-45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基于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赵廷阳;张颖;李怡欣;46-53

 

“三农”问题研究_农业合作社专题

制度变迁视角下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的发展

陶冶;王任;冯开文;54-63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

曾艳;周宝亮;郝柯锦;章凌帆;64-73

 

转型与超越:乡村振兴背景下牧区合作社的功能演化

李博;高强;74-81

 

社会学经典阐释

农业资本化中的阶级分化、理性类型与农民的出路——评帕特里克·穆尼My OwnBoss?

桑坤;李琳;82-96

 

劳动过程视角下农业技术应用的社会条件——弗里德兰的《制造绿金》及其启示

李阳阳;熊春文;97-105

 

农业、国家与文明——韦伯农业社会学的问题视野及其当代价值

刘涛;106-114

 

农业经济

资产专用性可促进休耕后农户复耕吗?——来自西北生态严重退化休耕试点区的实证证据

谢先雄;邓悦;杜瑞瑞;赵敏娟;115-124


个体可行能力与城市发展水平如何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车蕾;杜海峰;靳小怡;125-136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要素投入的影响——基于山东省寿光蔬菜种植户的分析

闫迪;郑少锋;137-148

 

我国畜禽肉类产品市场分析与对策建议

昝梦莹;149-155

 

会议综述

理论探索、制度创新与实践——以党建引领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张龙;孔梦圆;156-160

 

服务权能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权建设的基本逻辑

赵晓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摘要: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的国家政权建设不能仅从发展基础权力的视角去阐释,更需要从提升服务权能的视角加以理解。服务权能既包括服务权的争夺与集中、服务权的配置与优化,还包括服务能力的提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将获取为民服务权作为政权建设的逻辑起点。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党领导的政权建设将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权力从宗族收归国家,实现了服务权的集中,建立起全能主义政治模式,主要依靠体制性力量为农民提供服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优化配置服务权,培育发展各类服务主体,适时调处政府与各类服务主体的关系,持续提升间接为农民提供不同类型服务的能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及美好生活需要。服务权能视角的国家政权建设符合儒家大同的政治理念、历史传统、中国人期待的权力形象及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有助于深化对政权建设本土化实现路径的认识。

关键词:国家政权建设;基础权力;服务权能;服务权;服务能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百年建设的历史进程、实践经验与当代启示

霍军亮 刘琪

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廉政建设研究中心

摘要:重视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变革中的引领作用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建党百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经历了壮大农村基层党的组织、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和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等过程,形成了与时代发展同步、与农民群众共命运、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宝贵经验。当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做到时刻坚守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设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容,始终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突出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历史进程;实践经验;当代启示;领导能力;组织建设;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的历程、经验与启示

杨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消灭剥削、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历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萌芽时期、形成与发展时期、深化与拓展时期和创新时期。依据不同历史时期政治路线、中心任务及客观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有针对性地采取发挥制度优势、强化以人为本、扩大治贫视野、适时调整贫困标准与贫困治理目标、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综合减贫等多种经验做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后脱贫时代,应更多地关注精神贫困问题、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重视多维贫困问题、防止脱贫后返贫问题,以彻底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贫困问题。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贫困问题;贫困治理;治理能力现代化;

 

村社主导:资本下乡推动农村产业振兴的实践路径

望超凡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实现资本与农村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利用资本下乡推动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前提。调研发现,农村资源及其支配主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受限于市场交换互动模式的有限适用性,资本主体无法与农村资源主体形成良好互动,因而难以自行整合农村资源。村社组织具有"四位一体"的角色属性,可以灵活对接资本主体与农村资源主体。由村社组织主导农村产业发展时,可以将"资本整合农村资源"的过程转化为"村社组织整合资本与农村资源"的过程。村社组织一方面可以依靠利益互嵌实现与资本主体的有效互动,另一方面可以依靠"四位一体"的角色属性实现与农村资源主体的灵活对接,进而充分整合资本和农村资源,推动农村产业振兴。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村社组织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振兴;资本下乡;村社主导;农村社会;

 

反贫困治理中“积极农民”何以形成——以湖北省Z县为例

吴帅1  郑永君2

1.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农村研究院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摘要:基于积极公民的理论视角,提出"积极农民"的概念,并以湖北省Z县反贫困治理为例,研究积极农民何以形成。分析表明:公共治理实践中参与性、可选择性和受益性对积极农民的形成产生影响。参与性聚焦于农民参与平台和路径的建构;可选择性注重农民协商决策权力的保障;受益性则着力于创设有效的利益关联,激发农民内生动力。依据以上三项条件的差异,农民可区分为主动型积极农民、驱动型积极农民、趋利型积极农民以及被动型农民四种类型,分别对基层治理产生差异性影响。

关键词:积极农民;反贫困治理;参与性;可选择性;受益性;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基于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赵廷阳1 张颖1 李怡欣2

1.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摘要:乡风文明是新时代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乡村善治的主要体现,是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强有力保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农业农村部为更进一步落实中央精神,组织开展了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遴选征集工作。经村级申报、省级审核、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遴选了21个案例为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以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典型案例为基础,对全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乡风文明建设还存在基层干部认识不足、文化阵地建设较弱、有组织的文化活动开展不够、陈规陋习依然存在、缺乏专业人才、财政投入不够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出加强基层党建、开展文化活动、优化财政结构、推进移风易俗、提升文化价值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文化振兴;

 

制度变迁视角下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的发展

陶冶1 王任2 冯开文2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2.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农民合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背景下农村改革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与变迁。通过从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分析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历程,寻找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的思想渊源,并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起点,将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历史阶段,采用成本-收益的研究方法,总结影响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度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合作经济最具特点的表现形式,是农民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制度需求与供给决定了合作社发展的方向,而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则决定了其发展的效果。其中,非正式制度(意识形态、亲缘关系等)对合作社初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加深,正式制度(政策、法律等)成为其发展的真正制度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组织机构由松散到紧密、服务由单一到多元化等过程,但目前其在规模、成员、产权与治理等方面仍存在问题,需要继续坚持制度创新,以达到均衡发展。

关键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化改革;制度变迁;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

曾艳 周宝亮 郝柯锦 章凌帆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

摘要:盈利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合作社禀赋要素如何影响合作社的盈利能力提升,是解析基层政府在合作社治理中的赋权逻辑与治理路径的重要议题,对完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参与式发展理论研究框架,选取7个观察要素对50个典型合作社案例进行定性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合作社良好的盈利能力并非由某单一条件决定,而是多元复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员参与水平和社员技能培训水平等内部要素的相互联动是提高合作社盈利能力的关键,而财政资金扶持等外部要素仅作为重要的辅助条件出现,并未跃居主导地位;从提升路径来看,外部政策资本驱动、内部人力资本推动、政社协同资源整合三重赋权增能路径能够促进合作社生产效率的提升与发展能力的强化,并以一种对外契合政府绩效、对内提升增收能力、内外协调整合资源的形式呈现出来。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盈利能力;赋权增能;资源禀赋;参与式发展;

 

转型与超越:乡村振兴背景下牧区合作社的功能演化

李博1 高强2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2. 南京林业大学农村政策研究中心

摘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合作社是实现产业兴旺的有效主体,也是促进乡村组织振兴的坚实基础,其多维功能对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调研基础上,以案例形式呈现了合作社功能演化的逻辑及其背后的驱动元素。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牧区合作社的功能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即在以三产融合、乡村治理的多元化、人才要素聚集以及明确的代际分工等积极因素驱动之下,牧区合作社在生产基础上呈现出了良好社会效益、成为吸引人才返乡就业的有效平台,合作社逐渐演化为乡村治理的新型主体,并且有效实现了牧区产业与文化传播的有效融合。这种转型与超越有效地促进了牧区合作社功能升级,对于乡村振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合作社;牧区合作社;乡村治理;功能转型;

 

农业资本化中的阶级分化、理性类型与农民的出路——评帕特里克·穆尼My OwnBoss?

桑坤1 李琳2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二战后美国农场的大量消失引发乡村巨大变革,作为理论发展基础的城乡连续统消亡带来学科的生存危机,学界普遍呼吁建立起新的具有批判力和解释力的理论分析框架。穆尼以经典文本为中心,在与理论传统对话的基础上找寻有力的概念工具,重新给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注入韦伯式的解释意涵,并构建了具有动态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穆尼的局限性在于没能找到解释农民理性倾向背后的真正制度性因素与文化符码,因而也未能触及韦伯方法论之上更为高远的理论视野与文明转型道路之关怀。这正是中国农业社会学借鉴穆尼之法可以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关键词:农业社会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韦伯;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文化符码;

 

劳动过程视角下农业技术应用的社会条件——弗里德兰的《制造绿金》及其启示

李阳阳熊春文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在《制造绿金》一书中,弗里德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过程理论,以美国生菜产业为例探索新技术应用的社会过程与社会条件,突出强调了"劳动者生产组织"命题对一项新技术采用的重要作用。同时有关作物结构的分析为商品系统分析方法的提出以及世界商品链、食品体系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不仅拓展了农业社会学研究的边界,也为中国农业社会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劳动过程;劳动者生产组织;作物结构;社会条件;

 

农业、国家与文明——韦伯农业社会学的问题视野及其当代价值

刘涛

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摘要:韦伯的早期社会理论聚焦于农业问题,他将农业研究的议题直接关联到国家与文明:一方面,韦伯将国家理性视为农业问题的终极价值判断,形成了"农业-国家"的问题视野;而另一方面韦伯又从农业出发,围绕社会结构、经济形态与政治结构构建起了关于文明研究的一般性分析框架,这构成了"农业-文明"的分析脉络。韦伯农业研究向国家与文明议题的延展使其理论具有鲜明的农业社会学色彩,而与马克思主义传统以及恰亚诺夫传统的农业社会学理论相比,韦伯的农业社会学研究又突显出了不同的问题景观,因而对于拓展农业社会学的学科视域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关键词:韦伯;农业社会学;国家;文明;

 

资产专用性可促进休耕后农户复耕吗?——来自西北生态严重退化休耕试点区的实证证据

谢先雄 邓悦 杜瑞瑞 赵敏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摘要:基于西北生态严重退化休耕试点区605个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别从复耕意愿和复耕比率两方面检验了资产专用性对休耕结束农户复耕决策的影响机理,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64.13%的休耕农户愿意在休耕结束后复耕,且其中近95%愿意将休耕地全部复耕;近36%的农户不愿复耕,休耕到期后"谁来复耕"的问题依然较严峻。实证检验表明,人力资本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土地资产专用性和地理位置专用性均能显著促进休耕结束后农户复耕决策。具体而言,务农劳动力占比、生产性机械拥有情况和土地地形条件对农户复耕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培训和土地耕作条件仅对农户复耕比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本村到县政府所在地的距离负向影响农户复耕比率。为此,要确保土地"休而不荒、休有人种"和提高农户复耕积极性,应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继续推广和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注重提高农户农业机械水平,并将土地整治和田间基础设施完善纳入休耕管护中。

关键词:复耕决策;资产专用性;休耕农户;西北休耕试点区;

 

个体可行能力与城市发展水平如何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车蕾 杜海峰 靳小怡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摘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受个体可行能力与流入地城市发展水平的共同影响。以全国性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分层非线性模型揭示不同可行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在不同流入地市民化意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业转移人口整体定居意愿与户籍转换意愿主要由个人层面可行能力差异造成,定居意愿与户籍转换意愿差异中分别有16.90%和22.91%来自地区发展的差异,主要由常住人口总量、经济水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等宏观结构性因素所致。(2)地区生活水平和劳动力市场活跃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容易产生聚集经济效应,吸引农业转移人口流入。(3)户籍开放程度高与经济稳健发展的中小城市更吸引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因此应从农业转移人口可行能力改善、农村权益有偿退出与流转政策创新、区域间协调发展等方面创新完善。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城市发展水平;户籍制度改革;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要素投入的影响——基于山东省寿光蔬菜种植户的分析

闫迪 郑少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以山东省寿光754个蔬菜种植户为样本,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检验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要素投入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现代通讯技术使用有助于增加总物质资本、种苗和机械投入,降低农膜、农药和化肥投入,从而有利于农业要素结构的优化和生产方式的转变。(2)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农户的物质资本投入与人力资本投入存在负相关,而与土地投入存在正相关。现代通讯技术的使用对增加大规模农户的机械投入,减少小规模农户的农膜、农药投入影响较大,这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3)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能够通过科技进步、市场参与和社会网络的路径影响农户的要素投入,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分别是9.37%、11.22%和15.54%。据此,建议重视现代通讯技术发展,鼓励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把推动科技进步、增强市场参与及拓展社会网络协同并进。

关键词: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要素投入;倾向得分匹配;逐步回归分析;规模化经营;

 

我国畜禽肉类产品市场分析与对策建议

昝梦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畜禽肉类产品是我国"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给和价格变化直接关系着城乡居民的生活和农民的收入。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畜禽肉类产量变化、进口情况及市场价格波动特点等的梳理分析可知:近十年我国牛、羊肉产量总体呈现缓慢增长态势,猪肉产量则呈先增长后降低的变化,禽肉产量呈波动性走势。牛、羊肉进口量呈逐年增长之势,猪肉和禽肉进口量则周期性很强。近五年我国牛、羊肉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禽类市场价格基本平稳,而猪肉市场异常,畜禽肉类市场价格波动具有季节性。稳定畜禽产品市场需加强畜禽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抓好畜禽肉类市场调控,加强信息共享和监测预警,积极推进种养结构调整,鼓励和支持"线上电商+线下直销"销售模式。

关键词:畜禽肉类产品;市场分析;肉类产量;肉类价格;

 

理论探索、制度创新与实践——以党建引领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张龙 孔梦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更需要在系统整理基层党建工作地方性实践的基础上,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的拓展。在全面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既要注意在实践维度对基层党建的问题总结和经验凝练,从党建引领的视角贯穿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又要在"三农"问题的发展脉络下进行理论思考,为哲学与社会科学的本体化提供经验反思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 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三农”问题;



——END

本文转自公众号“”;全文可在中国知网下载



相关阅读: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转】

  3. 《世界农业》2021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转】

  4. 《农业技术经济》2021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5. 《农业经济问题》2021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转】


更多目录请点击阅读原文


编辑排版:郭姜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