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经济》2021年第5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Editor's Note
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Author CRECRS编辑部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目录
退耕还林动态减贫: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共同分析……谢 晨 张 坤 王佳男 聂 杨(18)
精准扶贫政策的减贫绩效与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周 强(38)
多元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与脱贫农户生计脆弱性——基于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的经验分析……李玉山 卢 敏 朱冰洁(60)
金融知识与农户数字金融行为响应——来自四省农户调查的微观证据……张龙耀 李超伟 王 睿(83)
规模化还是多元化,抑或二者并举?——种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的实证分析……李万君 胡春红 李艳军(102)
非农就业对农户是否选择购买地下水灌溉服务的影响——基于跨度16年5轮实地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张丽娟(124)
中国乡村旅游政策:基本特征、
热点演变与“十四五”展望
姚 旻 赵爱梅 宁志中
摘要:政策是贯彻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手段。本研究运用统计和质性研究方法,对2009-2019年中央及各部委发布的乡村旅游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并发现:乡村旅游政策数量的快速增长与国家重大战略及经济社会“五年规划”的出台相关;乡村旅游政策的发文主体层级高、多部门联合发文比例高;乡村旅游政策的主要类型为环境型和供给型。随着国家战略的实施,乡村旅游政策热点相应变化:产业角色从局部发展提升到战略统筹,产品开发从资源导向转向市场导向,设施建设从基础设施转向服务设施,要素配置从行政主导转向社会支撑,产业组织从个体扶持转向多元培育。展望“十四五”乡村旅游政策供给,应以乡村振兴为总目标,政策目标应从单一产业发展转向与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衔接,政策内容应从产业要素配置扩展到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政策工具应从环境型为主转向环境型与需求型相结合为主。
关键词:乡村旅游 旅游政策 政策演变 “十四五”展望 乡村振兴
退耕还林动态减贫:收入贫困
和多维贫困的共同分析
谢 晨 张 坤 王佳男 聂 杨
精准扶贫政策的减贫绩效
与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周 强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2018年数据,采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评估了精准扶贫政策的减贫绩效与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①精准扶贫政策有效降低了农村的贫困发生率和贫困深度,实现了贫困人口减少与脱贫质量提升的多重绩效;②精准扶贫政策不仅显著提高了低收入贫困家庭的收入水平,降低了贫困家庭的相对剥夺感,而且通过“造血式”扶贫对非贫困家庭产生了明显的正外溢效应;③精准扶贫政策对低收入贫困家庭的影响主要通过政府转移支付实现,但转移支付不具有赋能作用,长期对最低收入群体的兜底式补贴,使其产生了明显的福利依赖和贫困适应性。本文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下,“造血式”扶贫的减贫利益更多流向了在教育、医疗健康、非农就业和基础设施利用等方面均占优势的家庭,且明显提高了具有要素禀赋优势家庭收入的向上流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区内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精准扶贫 断点回归 收入分配 转移支付 收入流动
多元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与脱贫农户生计脆弱性
——基于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的经验分析
李玉山 卢 敏 朱冰洁
金融知识与农户数字金融行为响应
——来自四省农户调查的微观证据
张龙耀 李超伟 王 睿
摘要:本文基于2019年四省农村金融调查数据,使用泊松门栏模型研究金融知识对农户数字金融行为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知识是影响农户数字金融行为响应的重要因素,金融知识不仅能够提升农户数字金融行为的响应概率,还能提高数字金融行为的响应广度。使用似不相关回归分组检验发现,金融知识对“长尾群体”数字金融行为的响应概率和响应广度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中介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金融知识通过提高农户的风险偏好水平,对农户数字金融行为响应产生正向影响。在使用IV-Probit、控制函数法、加式误差估计法与乘式误差估计法进行内生性处理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因此,提升农户的金融知识水平是发展数字金融和推动金融普惠的重要突破点,对于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金融知识 数字金融 行为响应 风险偏好
规模化还是多元化,抑或二者并举?
——种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的实证分析
李万君 胡春红 李艳军
非农就业对农户是否选择
购买地下水灌溉服务的影响
——基于跨度16年5轮实地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张丽娟
摘要:水资源短缺威胁中国灌溉农业和粮食安全,让农民参与灌溉管理并发挥其主体性作用是灌溉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农民自发形成的地下水灌溉服务市场在中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经历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户是否选择购买地下水灌溉服务的决策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劳动力损失效应”和“收入效应”两方面分析了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户是否选择购买地下水灌溉服务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在华北平原开展的时间跨度长达16年的5轮实地追踪微观调查数据,描述了地下水灌溉服务市场的发展与农户非农就业的变化,并通过构建IVprobit模型识别了家庭劳动力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非农就业对农户是否选择购买地下水灌溉服务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地点不同,对农户灌溉选择决策的影响也不同,即家庭劳动力外出非农就业会显著减少农户选择购买地下水灌溉服务的可能性,而家庭劳动力本地非农就业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在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后发现,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关键词:非农就业 灌溉服务市场 农民参与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中国 “三农”研究领域权威性学术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主要刊发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经济学论文,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政策指导性;《中国农村观察》刊文包括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法治、文化教育等“三农”研究的各个领域,注重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0版),在农业经济类51种学术期刊中,《中国农村经济》影响力指数和影响因子均名列第一,《中国农村观察》影响因子名列第二。在489种经济学学术期刊中,《中国农村经济》综合影响因子排名第三,《中国农村观察》综合影响因子排名第七。《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双双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实行在线投稿、双向匿名审稿。两刊网站(www.crecrs.org)可以全文下载两刊所发文章,两刊微信公众号(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可以及时接收两刊所发文章精华版。
完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
——END
相关阅读:
更多目录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