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天地|测绘1701班万世旭《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2018-01-12 万世旭 慧天地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编者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新生研讨课》是面向该专业大一新生开设的必修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引导新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专业、热爱专业,明确大学学习要求,掌握大学学习方法,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为新生创造一个在合作环境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实现教师与新生的对话,架设起教师与新生间沟通的桥梁。《新生研讨课》结束后,要求每位同学写一篇心得体会,《慧天地》从中选取一部分陆续刊载。我们不追求学生表达观点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文笔是否流畅,而注重学生有自己的所思所想,不是从网上的复制粘贴,而是真正的心得体会!刊载这些文章目的在于鼓励同学们在大学学习生活中不满足于记忆知识,只追求高分,而是要勤思考,多过脑,有想法,有思路,有创新意识。欢迎全国高校测绘地信相关专业的同学们投稿,题材不限,只要是你的原创作品,《慧天地》都欢迎。投稿邮箱:geomaticshtd@163.com。

足足十节的新生研讨课在12月2日终于落下帷幕。测绘、地信两个专业的一百多名同学在最后一节新生研讨课中组团参观了被视为“勘测之家”的青岛勘测院,作为这一段旅程的结束。任课老师和勘测院的老师、工作人员让我们这些刚迈入大学的萌新们领略了本专业更多的奥秘之处,此次青岛勘测院之行,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于新生研讨课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新生研讨课,顾名思义,旨在于为刚进入大学的新大学生们提供一盏指路明灯,它更像一个引路人,一步步地引领着我们迈进自己所学专业的大门和知识殿堂,我认为,没有这些新生研讨课和任课老师的亲切指导,我们无法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真正意义。就比如我来说,当初报名这个学校和专业时,我并没有报测绘工程这个专业,或者说我根本不了解这个专业,然后接着是被调剂过来的,刚开始我的确很迷茫,不知道这个专业究竟是干嘛的,我还天真的以为只是简单的工程测量与绘图,更不知道它的就业前景方向,也许这是所有刚进大学的萌新们最关注的问题吧!所以我对老师的那句话印象非常深刻,那句话是这样说的"孩子们,无论你们是当初选择这个专业的,还是你们被调剂过来的,都不要担心,因为你们来对了!"开始我竟以为这句话是吹嘘自己所授课程的高大上,毕竟每个专业的老师在给新生们上课的时候,都会强调所学专业的重要性与好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没把这当回事儿,甚至还萌发了调换专业的念头,但渐渐地,新生研讨课改变了我的想法,或者说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无法自拔,也许只有当一个人真正了解某样东西,并努力地去钻研它,才会深深地爱上它吧,我也是这样爱上了它——测绘工程!


新生研讨课课时不多,重点与精要之处却很多,刚开始的新生研讨课,老师主要为我们讲述了刚进大学的大学生应该如何去学习、生活,总结出来就是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而不是天天混吃等死,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这使得我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了新的看法,记得高中老师说过,上了大学就像进了人间天堂,现在想想这句话确实可笑,也许这是高中老师为了让我们好好学习,敷衍了事的话吧。上了大学才知道,生活并没有那么简单,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拼搏,没有拼搏、没有努力,最后失败的只会是自己,而我也庆幸老师早早的为我们改变了想法,要不然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真的都会把大学生活当做人间天堂一样来过日子,这样的后果是可怕的,我不敢想象。老师也在课上为我们举了地信的一位优秀学姐的成功案例,作为考上北大的研究生,在后来的新生研讨课中也现身说法,讲述了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犹记得那天的新生研讨课,我们专心致志的聆听着学姐的讲述,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于未来大学生活的理想与信心,就这样,在新生研讨课的初始阶段,我们经历了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让我们从高中生蜕变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大学生,准备迎接未来大学生活的挑战!


将我们引进了大门,接下来就该传授我们知识了。在这期间,老师主要为我们讲述了测绘工程在当代的主要应用,以及它的应用前景与未来发展蓝图,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测绘工程这个专业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发展它等一系列问题。刚开始主要为我们讲述了测绘工程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应用,例如经济建设中,测绘可以应用于隧道施工、高铁轨道建设、大型工程测量、文物保护等等有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中,这些项目中都可见测绘的影子,而不只是当初那个扛着测量仪器到处跑的初始阶段,这是令人可喜可贺的,因为测绘工程正在为国民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早在任福建省省长期间,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数字福建”建设,他曾明确提出,测绘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应当与经济发展同步,要达到相应的工作水平,要加快测绘生产技术转型,积极为"数字福建"建设服务。李克强总理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座谈会也强调了测绘工程在如今社会的重要性与必不可少之处。这些都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测绘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努力学好本专业的决心与信心。


经过了初始阶段的专业介绍,老师又为我们拓展了未来测绘的发展前景,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打仗,打得就是测绘!"这句话刚开始说出来的时候,我们都惊呆了,更多的把这句话作为笑谈,争相模仿老师的口音来说这句话。后来听老师娓娓道来,才了解其中奥秘。测绘,主要应用于外业工作;地信,主要应用于内业工作。地信,称为地理信息系统,核心内容主要是3S系统,而如今的3S系统在全世界占据了多大的地位,我想我不必多说,大家心里应该都很清楚。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美国的发明,我们中国以前也用着这个产品,导弹发射、定位都需要定位系统,而美国从中作梗,使得我们国家的导弹发射偏离很大,这让我们国家下定决心,研发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还有遥感系统等等,都涉及测绘、地信专业的知识内容,所以说老师说的没错——打仗,打得就是测绘。战争需要测绘、地信的技术支持!这也让我们深感身上责任的重大,为国家的军队建设提供一个安全保障是多么神圣的任务!


老师讲述测绘在未来战争的应用,让我们对这门专业的兴趣更大了。接下来,老师又为我们介绍了测绘、地信在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例如建设数字城市,让每个生活在城市里的都能拥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减轻城市生活负担。期间还为我们播放短片,介绍如今的部分城市正在采用数字城市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将城市管理的井井有条。在这期间,老师又让我们每个人都发表一下自己对于未来测绘,地信的发展的一些看法,就是举例来说明,测绘、地信在未来可能会干什么,我选择了将其应用于车载导航系统中,因为如今的城市交通建设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才造成了城市拥堵现象的出现,而且这一问题,急需被解决,将人工智能、北斗、车载导航同时融合,构造一个能够实时播报路面交通状况的语音或者图像转换器,我认为这一设想可以实现。因为如今缺的不是技术,而只是人的想象力,而我也相信,这一想法,在未来的生活中,肯定会被实现。同学们都积极的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比如说虚拟现实技术、游戏体验、室内导航等等,这些想法大胆、新奇,老师很开心,同时他也鼓励我们去大胆尝试,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由于任课老师个人的日程安排,最后一节新生研讨课调整到12月2号的上午进行,而他本人也对我们承诺,最后一节新生研讨课将带我们参观青岛勘测院,这让我们十分期待。终于,测绘、地信一百多名同学们在星期六上午参观了青岛勘测院,期间,我们先是领略了地图文化的历史发展长河,有古人所做的关于青岛地域的山水画地图,还有外国友人所绘的古代地图,接着又过渡到现代数字城市建设的数字地图,从这个演变的过程中,我们见证了测绘这一行业的历史演变过程。后来我们又来到了地图文化创意展厅,欣赏了勘测院自己研发的产品和成果,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令人叹为观止。随后我们进入了地理信息创意科技展厅,接触了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的高新发展成果,有数字地球,虚拟现实等等围绕城市建设的各种技术,这或许是我们测绘,地信目前最高水平的成果,让人感叹专业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最后的新生研讨课安排在会议厅举行,勘测院的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勘测院的发展历程和获得的成就,可能我们现在无法懂得老师们的深意,因为我们还没有深入接触专业,只是懂得一些皮毛,这也是为什么在上课时,我们有些人感觉困倦。没有真正地了解一样东西,我们是无法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我们还需要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未来还值得我们去探索,所以老师在结课之时,仍然恳切地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我们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新生研讨课就这样结束了,时间很短,却也很长,说它短,因为只有短短的十节课,我们学的还不够多,很多做人做学问的道理我们还不知道。说它长,因为它在大学的开始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路,让我们能够在以后学习发展的道路上都能够秉持做人做学问的观念,它必将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感谢新生研讨课、感谢任课老师、感谢青岛勘测院的老师们,你们给了我们这些懵懂无知的少年很大的帮助!


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

学生天地|地信1702班董佳辉:我们迎着地信产业发展的春天,是机遇也是责任!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一)

测绘地信新生研讨课这么上,效果不一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刘永红教授:结合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谈教学与科研问题


编辑 / 李茂永   审核 /范芷睿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