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代配角到撑起半壁江山 数说湖北民营经济发展故事
1979年底,湖北全省个体工商户只有7000户,没有私营企业。到2018年底,全省民营市场主体达到474多万户,实现了678倍的增长。
上世纪末,全省个体私营经济营业收入总额1457.05亿元。到2018年仅全省民营企业百强营业收入就达10832.09亿元。
1999年出口创汇私营企业94户,全省占比23.5%。到2018年,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值1810.8亿元,占全省外贸总值51.9%。
......
9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湖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民营经济——从时代配角到撑起半壁江山。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2018年湖北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1924.6亿元,占GDP比重55.7%。”会上,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兆民用一组组数据,解读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给湖北经济社会带来的发展变化。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兆民
民营市场主体迅速扩张,改变了市场主体格局
1979年底,湖北各类市场主体总数为4.3万户,民营市场主体占比仅为16.28%。到2018年底,全省各类市场主体超498万户,民营市场主体占比95.19%,成为经济微观基础的最大主体。
民营企业规模不断增长,改变了湖北经济格局
1979年,全省个体私营经济规模小,多为小商小贩、小修小补。上世纪末,全省个体私营经济营业收入总额1457.05亿元。而到2018年仅全省民营企业百强营业收入就达10832.09亿元。2019年8月我省九州通、卓尔控股等18家民营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位列全国第七、中部第一。
民营进出口比重快速提升,改变了进出口格局
1999年出口创汇私营企业94户,全省占比23.5%;出口创汇3.7亿元,全省占比7.5%。2018年,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值1810.8亿元,增长13.1%;占全省外贸总值51.9%,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第一大进出口主体地位;全省民营企业对湖北外贸进出口增长的贡献度高达60%,成为拉动湖北外贸增长的主力。
就业贡献率持续提高,改变了就业格局
1979年个体经济恢复,部分缓解了由大批返城知青和城镇待业人员带来的就业压力。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的顺口溜,干个体不是主要就业方向。1989年全省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89.9781万人,在全省从业人员中仅占3.69%。在上世纪末国企改革浪潮中,截至1999年底全省个体私营经济累计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约40万人。1999年全省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430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3.25%。就业格局逐步转变。2018年底,全省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1822.27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0.9%。近年来,民营企业成为就业主渠道,提供了90%以上新增就业岗位。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唱响“湖北制造”
1999年,全省4件驰名商标中有1件为私营企业(红桃K)所创。在省定著名商标中,有12件为私营企业所有。2018年全省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28个,其中国家级64个,绝大多数都在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发明专利占比超过73%,6家民营企业发明专利进入全省前20名。2018年,全省新增驰名商标18件、新增地理标志50件,全部由民营企业创造。
从小摊小贩到商界领军,涌现一批杰出楚商
改革开放之初,以郑举选为代表的汉正街个体户掀开我国城市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大幕。到了1992年,陈东升、毛振华等一大批知识分子“下海”。1994年,武汉大学张廷壁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红桃K闻名全国。1996年,阎志白手起家创办武汉卓尔市场传播有限公司。1997年,肖凯旋在汉口租下一块200多平方米场地,想要打造中国家居业“沃尔玛”。1998年12月,茅永红将曾经的“黑泥湖”百步亭变身水电路全通的安居房,进而构思创办全国第一个新型社区。1999年,刘宝林创办九州通的前身——武汉均大储运,黄立一头扎进在国内尚属空白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历经几十载市场风云变幻,敢闯敢拼的湖北企业家成长起来,涌现出一批杰出楚商。2018年,郑举选、茅永红入选党中央表彰的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吴少勋、茅永红、黄立、阎志、陈东升、雷军、尼玛扎西等7名楚商光荣入选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至今举办五届,湖北共推荐18位企业家,均获表彰。在外发展的湖北籍企业家雷军、陈东升、周鸿祎等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叫响“楚商”。雷军一手创立的小米进入世界500强,目前手机出货量排名全球第四。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对湖北社会贡献持续加强
民营企业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牢记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争做公益事业的先行者、环境生态的守卫者、脱贫攻坚的参与者。劲牌公司在助学、扶贫、引水、防污等公益事业上累计投入逾20亿元,惠及31个省(区、市);三宁化工积极响应“长江大保护”号召,主动关闭年盈利2000多万元的子公司;在“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中,今年1-9月,全省共有6498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5945个贫困村,项目帮扶总额49.57亿元,公益捐赠3亿元。
湖北民营经济从时代配角起步,一路砥砺前行,到现在撑起了湖北经济的“半壁江山”。“当前,我省经济发展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发挥民营经济挑重担、扛大梁的作用。”王兆民表示,下一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将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引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汇聚楚商力量,展现楚商作为,为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何习文、华纯皓
编辑:蔡佳圆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新闻发布会内容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