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
**********
数理化史地英试题来了!请关注公众号
试题大库 ID:stdaku
**********
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卷
七年级语文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一部分
(1~5题 21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岑参《逢入京使》)
(2)独坐幽篁里, 。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木兰诗》中,描述雄兔和雌兔有着明显的区别的句子是:“ , ”。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在这夏日的晌午( ),镜子般的水面,反射着银色的光。
(2)在那亘古( )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3)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 zuò( )。
(4)笔者不厌其烦地引用往圣先贤的嘉言yì xíng( ),并非厚古薄今,也并非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其中确实有值得我们汲取的榜样力量。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①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它们,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②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③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④最后要学会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⑤还要注意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读精彩部分和难点部分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
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⑤④ C.③②⑤④① D.③②④⑤①
4.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回答(1)~(2)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对下面以二十四节气为题材的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隶书“夏至”二字,横长直短,敦厚大气。
B.楷书“大暑”二字,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匀称端庄。
C.篆书“霜降”二字,线条婉转通畅,古朴大方。
D.草书“清明”二字,笔画繁复,飘逸潇洒。
(2)“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之意,恰能体现秋季的凋敝衰败,而刘禹锡却一反悲秋之常态,在《秋词<其一>》中以“ , ”,弃悲秋之常情,立赞秋之新见。(2分)
5.下面图表是对影响初一学生作文因素的调查结果,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4分)
项目名称 | 具体内容 | 所占比例 |
语言表达 | 句子描写、标点、书写、词汇、修辞 | 58.55% |
层次结构 | 层次、过渡 | 8.1% |
思想内容 | 中心、选材、分析 | 33.35% |
第二部分
(6~21题 49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7题。(6分)
晚 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
B.诗中的“杨花”是指杨树开的花,“榆荚”是指榆钱。这一句,表面看起来,是诗人对“杨花榆荚”的揶揄,其实是更深层次的赞许。
C.在诗人笔下,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了精灵。连那些“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D.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语言轻灵,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起来饶有趣味。
7.从诗歌的三、四句中,你读出了怎样的人生感悟?(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1题。(14分)
说 虎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每小题1分,共4分)
(1)然虎之食人不恒见 ( )
(2)于人不啻倍也 ( )
(3)虎利其爪牙 ( )
(4)皆虎之类也 ( )
9.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四处)(2分)
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1)然虎之食人不恒见。
(2)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11.作者说虎的目的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回答下列小题。(9分)
羊肚子手巾
①记忆深处的陕北农民,不论是老汉还是青年,几乎人人都会有一条毛巾。陕北盛产山羊绵羊,人们常吃羊肉,表面布满绒毛的毛巾就像羊肚子(羊胃),所以我们陕北人都把毛巾称为羊肚子手巾。不过那时候的人们不是拿它洗脸——洗脸用一块破布就行了,而是把它当御寒、遮阳、挡尘的帽子用。
②每当吃了早饭,汉子们去上地的时候,都是顺手从墙上或炕头拿了羊肚子手巾,往头上一扎,然后扛犁,牵牛,甩鞭子,走进一天的辛劳。羊肚子手巾好像一首绝美的小诗,年年月月,点缀着他们的“日出而作”和“日入而息”。
③其实羊肚子手巾也点缀着苍莽的陕北高原。陕北高原少雨少河流,更距大海很远很远,但连绵起伏的山峦就像一望无际的滚滚波涛,而山野间处处晃动的羊肚子手巾,就像片片白帆。若是逢集,眼前便成了羊肚子手巾的世界,白花花一片躁动喧嚣。
④羊肚子手巾是有味道的:风的味道,雨的味道,太阳的味道,男子汉的味道,渴望着过好日子的味道,广交朋友和攻难克险的味道。戴着它,即使在大旱之年,人的头上,总是充盈着湿淋淋的雨雾,仿佛近谷谷绿,近豆豆嫩,它美得就像一朵朵盛开的牡丹。哦,令人眼馋迷醉的羊肚子手巾!
⑤而生来就是光着脑袋的娃娃们,已经八九岁了,十二三了,还是光着脑袋,这时候就往往由不得要向大人的头上瞅瞅,眼神里充满了艳羡之光。大人便笑眯眯地捏一下他的小脸蛋:“娃呀!你才多高!急个甚!好生长吧,一棵草终究要开一朵小白花哩!”当娃娃们确信自己已接近于成为后生的时候,大人们也几乎在同时默认了这一事实,就把用旧了的羊肚子手巾给儿子郑重地往头上扎去,这时候茫茫环宇的纷繁风景中,一定有树的舞蹈,河的歌唱,这几乎等于在举行一场极富文化意味的陕北式成人礼了。
⑥陕北汉子更多的还要为生计操劳不息,所以羊肚子手巾还常常浸透着劳作的艰辛。人们总能看到,在锄地的山上或砍柴的崖边,疲惫的汉子们常从头上解下羊肚子手巾,去擦掉脸上膀上滚滚欲落的汗水,拧干了汗水再来擦。寒冬的西北风放肆嘶吼的时候,连泥土都能冻成石头,但它吹到羊肚子手巾上边,冷便被滤掉大半,那风到脖子,到脚尖,到全身,几乎没有丁点的冷意了。要是哪天干活时受了伤,羊肚子手巾又成了包扎带。
⑦我虽然自小生活在陕北的城市,但因为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秧歌队的成员,甚至担任过秧歌队的伞头,所以在我的头上,也无数次地被羊肚子手巾艺术过、生动过。每到那时候,我就感到自己跨入了另一种境界,甚至感到自己就代表了淳朴勤劳善良。
⑧大概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回到延安,蓦然发现我的农民乡亲们头上的羊肚子手巾,那栖息了二三百年的白鹤,徒留鸣声,一夜之间全都飞得无影无踪了。后来经过深入探访,发现那些白鹤并未远离,其数量和种类反而更多了,只是都在人们家中筑了巢,巢在洗脸架上、枕头套上。我同时发现陕北农村有了大鬓角和休闲帽,有了丰富的五颜六色。对此,我感到高兴,又有些失落,心情复杂。时代的恢弘大书上,陕北曾经拥有的一页韵味深长的文化图景,是无可挽回地翻过去了。
(选文有删改)
12.选文题目的作用是什么?(3分)
13.说说“羊肚子手巾还常常浸透着劳作的艰辛”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来的?(3分)
14.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四、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5~16题。(6分)
15.《红岩》中的小萝卜头,他的外号是怎么得来的?(3分)
16.《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是怎么得到后又失去第一次买的洋车的?(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7~21题。(14分)
向泥土敬礼
耿 立
①人们说乡村是泥土做的,是啊,木镇的一切都在泥土上。木镇的人不识字,但不妨碍他们把泥土当作《圣经》,他们知道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炊烟呼吸,鸡啄驴鸣,花草物种,这些只是“圣经”上不同的文字。
②如果说草的种子是汉语印制的,父亲能读懂;那村长折腾土地的脾气就是英文印制的,他读不懂。因为有时村长让大家种水稻,但却颗粒无收。父亲说我们这里的地寒,水稻是金贵喜暖的玩艺,泥土有脾气,你不要拗,种子也有脾气,你不要拗,你能把庄稼种到石板上?
③有时,我看到父亲在田埂上扛着锄头走,一遇到牛从对面思索着走过来,父亲就退后一步,虽不像西方的人把手捂着胸脯那样,但绝对的虔敬,如同除夕从祖坟上把先辈的神灵请回过年一样。父亲相信离牛和人一样,离头三尺的地方有神灵。
④父亲的手,虽然如树皮一样皱褶苍老,有点变形,条条青筋如蚯蚓,但有着泥土的温暖。我一握的时候,就感觉像庄稼的汁液传到我的血管,这是泥土的温度。这样的手在泥土里绝对灵活,他锄地时,绝对不伤害庄稼,而对草,也是尽量照顾,只要能和庄稼和谐相处,父亲是不会对草痛下杀手的。
⑤父亲年老了,手指有时不太灵便,有一年惊蛰后,他在麦田松土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根在泥土下路过的蚯蚓斩断了,父亲内疚喃喃:“这怎么好,这怎么好。”父亲停下手,拿眼睛斜看我一下,从兜里掏出一枝卷烟,咝咝地吸着。然后闭上眼睛,他说出了令我吃惊的话:“让我装死一会。”这是在推己及物想象蚯蚓的痛吗?
⑥即使冬令时节,父亲也闲不住。他会和叫作家贼的麻雀对话,有时就撒出一些苞谷给这些小家伙,作为对它们一年来在窗前恪尽职守叫醒农人的犒赏。有时父亲要在阳光晴好的时候堆粪翻粪晒粪,这是对泥土的滋补。你想他们陪伴着小麦走了一春,陪伴着苞谷走了夏季秋季,如今到了该歇息的时候,就如女人产后要吃红皮鸡蛋喝红糖水。父亲还会到田地里去,他像逡巡的士兵,把泥土里的瓦块、砖头剔除了,怕这些骨头硌着睡眠的泥土,怕在地里漫游的小动物们闪了腰,怕来年开春撞坏了犁耙。父亲心里最清楚,土地糊弄不得,土地和人是兄弟,多少辈子都比邻而居,对别人好也是对自己好。
⑦从地里回来的父亲脸上有一块泥巴,母亲想用手抠下,又想卷起衣襟擦,父亲招呼了一下说不用了——父亲羞涩了,但母亲的亲昵是对劳作的一种尊重,泥土在脸上怎么了?有时米粒和碎馍掉到地上,父亲拾起吹一下,或者母亲用衣襟擦一下,就填到嘴里。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作为对一辈子的老邻居的奖赏,是否在父亲的脸上撒一把草籽,用洗脸水一浇就能发芽?诗人雅姆说:如果脸上有泥的人从对面走来要脱帽致敬,先让他们过去。
⑧是啊,我们什么时候,对有泥的人有过足够的尊重呢?我们向泥土敬个礼吧。
(选文有删改)
17.通读全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父亲”敬重泥土及生灵的具体表现。(2分)
18.品味文章第⑥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语言特色。(3分)
19.你如何理解第⑦段中“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这句话?(3分)
20.文中引用诗人雅姆的诗句有何作用?(3分)
21.联系全文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向泥土敬个礼”?(3分)
第三部分
(22题 50分)
22.作文。(50分)
大自然中树木的枯荣,让我们懂得更迭的规律;成长旅程中的酸甜苦辣,让我们懂得生活的真谛;生活中的种种细节,让我们懂得爱心、成熟、责任等;与人相处中,我们懂得理解、宽容、理智、信任……
请以“懂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剧本除外;②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角度自选,立意自定,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最新试题仓库(每日更新)
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仿真卷语文(B)和答案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陕西省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语文
本文由公众号“语文试题与作文”(ID:stzuowen)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谢收看! |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免费关注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