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辞书研究》2021年第2期
《辞书研究》
2021年第2期
《辞书研究》2021年第2期刊发11篇文章。文章涉及21世纪语言学发展方向、多模态词典设计构想、民国时期科技类辞书研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首字母缩略语收录情况、洪雅方言与汉语尝试貌标记的变化、“动物”一词的演变与社会观念、中古时期的音义材料、《汕头方言词典》的编纂、阳历记日词“日、号”的演变、“袴”字失收义项等内容,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本领域的相关问题提供了良好参照。
往期推荐:
目 录
20-32+125融媒体视角下多模态词典文本的设计构想/章宜华
33-42 民国时期科技类辞书出版研究/刘善涛;曹梦琳
43-51+126探析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中的首字母缩略语收录情况 /杨上
52-61从洪雅方言看汉语尝试貌标记的变化/张耕
62-70+88+126是旧词重启还是新词新用——从“动物”一词看近代社会观念之变所引起的语言反应/仇志群
71-88中古时期的音义材料 /毕谦琦
89-100+126 19世纪传教士斐姑娘与《汕头方言词典》的编纂/张坚
101-113说“敎”“学” /杨建忠;王月婷
114-120阳历记日词“日、号”演变研究/刘曼
121-124 “袴”字失收义项考/胡以存;陈玉容
提 要
当代三大科技与21世纪语言学
李葆嘉 黑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提 要:20世纪下半叶,世界科技进入新的飞跃时期,先后出现计算机科技、分子生物学、现代脑科学。现代科技促进了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计算机科技孕育了计算语言学,现代脑科学提升了神经语言学,现代生物学推进了生物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分子人类学与亲缘比较语言学相互验证,由此呈现当代语言学和当代科技的互动。当代语言学的交叉性、实验性和精密化趋势,促使其成为“语言科技”——此为21世纪语言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三大科技;语言学;促进;互动;语言科技
融媒体视角下多模态词典文本的设计构想
章宜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科基地/词典学研究中心
提 要: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媒体在辞书编纂中的运用,多模态和融媒体词典成为辞书界热议的话题。但从发表的文章来看,它们大多模糊了媒体与模态的关系,所涉词典并不具有真正的多模态特征。文章从纸质辞书的困境与数字化辞书的必然性入手,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融媒体框架下设计多模态词典文本,阐释多模态元素的释义功能,包括词典从平面媒体向融媒体的进化、融媒体框架下的媒体与模态的融合、多模态词典文本的特征与数据结构等。
关键词:融媒体;多媒体词典;多模态词典文本;多模态释义
民国时期科技类辞书出版研究
刘善涛 曹梦琳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民国时期是中国科学技术走向近代的关键时期,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抗战全面爆发是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最高阶段。辞书作为知识的汇集,与科技教育和出版息息相关。通过对“民国时期科技类辞书出版数据库”的分析,可将辞书出版分为初步发展阶段(1912—1927)、曲折上升阶段(1928—1936)、困沮停滞阶段(1937—1949)。在民国时期,百科辞书和专科辞书,自然科学类辞书、应用科学与技术类辞书以及社会科学类辞书等不同类型都有所发展,但并不均衡,呈现出类型差异,体现出民国时期科技类辞书编纂出版的时代特点。
关键词:民国时期;科技类辞书;阶段特征;类型差异;发展特点
探析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中的首字母缩略语收录情况
杨上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提 要:首字母缩略语作为缩略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事物和新现象出现所带来的社会发展和变化。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是我国英语学习者必不可少的参考工具,较全面地收录了英语中的高频词汇,但它们对缩略语的收录比例却甚小。因此,文章旨在对时下四部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的缩略语收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这些词典在收录方面的不足之处,以期对今后词典编纂中的缩略语收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首字母缩略语;收录情况;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
从洪雅方言看汉语尝试貌标记的变化
张耕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提 要:尝试貌是表示动作尝试义的语法范畴。文章详细描写了四川洪雅方言三个尝试貌标记的用法,指出它们的功能区别在于:“下”、“□”[xæ^(223)]可以创造谓语的尝试义,“看”只能标记谓语的尝试义,三者的句法性质则均属附缀(clitic)。由此,结合汉语史的研究,通过30种方言的比较,讨论汉语尝试貌标记的变化,认为洪雅方言代表了变化的中间过渡阶段。
关键词:洪雅方言;尝试貌;语义功能;附缀
是旧词重启还是新词新用——从“动物”一词看近代社会观念之变所引起的语言反应
仇志群 聊城大学文学院 鲁东大学汉语辞书研究中心
提 要: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几十年,是中国社会新旧更替、急剧动荡的时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会引起人们观念和认知方式的变化,这一变化在语言特别是词汇层面得到了生动反映。“动物”作为一个双音黏合式组合,最早出现于先秦文献,最后定型为一个承载现代科学概念含义的复音词进入现代汉语。这一衍化过程既有其内因,如双音节黏合式组合单位词汇化的趋势,语言使用者接受、表达新观念的需要,也有外部的影响因素,如日语“回归词”的影响。通过一个语言单位词汇地位的变化及其进入通用语全过程的描述,文章展示了“动物”一词被现代汉语接纳的细节,为认识、说明一个时期社会发展以及观念之变对语言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提供一个例证。
关键词:动物;类书;新词;外来词
中古时期的音义材料
毕谦琦 华东政法大学
提 要:1883年美国传教士斐姑娘编纂出版的《汕头方言词典》收录了48393条词句,是迄今为止体量最大的潮州方言词典。文章考述了斐姑娘编写词典的过程,从全书体例与收录的内容讨论词典对《汉英韵府》的继承及特点,并以此为中心讨论斐姑娘的词典编纂思想。
关键词:斐姑娘;《汕头方言词典》;潮州方言;辞书编纂
说“敎”“学”
杨建忠 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王月婷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提 要:“敎”“学”“敩”关系密切,但于其意义及字形关系,前贤观点颇有差异,或认为“学”为“敩”之省,或认为“敩”为“敎”之后起异体字,或认为“敎”属施受同辞。通过梳理字形源流可以发现,甲骨文中就有“敎”“学”二字,且区分清楚,当是两个词:“敎”义为“施敎”(见母);“学”有“学习”(匣母入声)、“使……学”(匣母去声)二义。上述“使……学”跟“敎”语义相当,但二者读音不同,其字形不构成异体关系。不过,因为二者语义相当,又“使……学”用“学”或“敩”字记录,遂致“敎”“学”“敩”三个字形混用。同时“敩”“效”又因同读匣母去声且意义相关而混用。以上混用现象见于金文及部分战国楚简。而战国楚简亦可见同一篇内“敎”“学”区分划然者。至《逸周书》《尚书》,“敎”“学”“敩”大致分配完成了。但后世文献仍可见相关字形的混用,可能是存古习气所致。
关键词:敎;学;敩;出土文献;传世文献
阳历记日词“日、号”演变研究
刘 曼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提 要:清末,随着西历在中国逐渐产生影响,西历记日词“日、号”应运而生,并用于汉语书面语。民国改历后,“号”使用范围扩大,进入共同语口语;1927年“国历运动”开始后,阳历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优势地位,“号”被淘汰出书面语,专用于口语。其演变动因有象似原则、经济原则、民族主义心理等。
关键词:号;日;变异和变化;语体对立及分工
“袴”字失收义项考
胡以存 湖北理工学院
陈玉容 湖北大学文学院
提 要:通行字典解释“袴”字多立两义项,一为套裤,一通“胯”。实际上,宋元以来,“袴”亦指兵器或农具末端与柄头接榫的圆形套筒,义近于“銎”“骹”,但仍有细微区别。该义项涉及兵器与农具,颇为重要,应该收入常用工具书中。
关键词:袴;着袴刀;义项;工具书
期刊简介
本文来源:《辞书研究》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
课程推荐
2021-05-04
2021-04-15
2021-03-29
2021-03-06
2021-02-06
2020-12-16
2020-12-07
2020-10-21
往期回顾
学术会议|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高端论坛(2021)
刊讯|《励耘语言学刊》2020年第2期
刊讯|《中国语言战略》2020年第1期
刊讯|《海外华文教育》2020年第5期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今日小编:wug猫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