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对外汉语研究》2022年第25期

五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2022-12-22


《对外汉语研究》第二十五期

共刊文16篇

(商务印书馆,2022年5月出版)

          


全球汉语学习者汉语能力表现的现状与问题

——基于2018年汉语水平考试(HSK)大数据的分析

丁安琪  李佩泽  于  艳  程海婷

摘  要:本研究在对2018年全球汉语水平考试(HSK,为行文方便,下文直接用HSK)考生结构、考试成绩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HSK视角呈现了全球汉语学习者及其学习表现的概貌:海外已经成为汉语学习的主要地点;学习者多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尤其是汉字文化圈国家;全球汉语学习者整体汉语能力偏低,听力、阅读与书写能力发展不够均衡,其中听力水平高于阅读和书写水平。HSK2.0版已完成其历史使命,HSK3.0版如何满足新时期的需求仍待深入探讨。

关键词:汉语能力;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生结构;能力表现




动宾组合带时量成分的三种句式

及其相关教学建议

辛永芬  马惠玲

摘  要:动宾组合带时量成分的相关句式是汉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探讨“V了+T+O”“V了+T+的+O”和“V+O+V了+T”三种句式之间的使用差异。研究发现,三种句式对入句的动词、宾语、时量成分有不同的语义选择。三者的话语功能也不同,“V了+T+O”为事件句,是一种客观陈述;“V了+T+的+O”为事态句,表达主观肯定或强调;“V+O+V了+T”为话题句,是对事件的客观说明,并蕴含“超常性”的语用意义。

关键词:动宾组合;时量成分;入句条件;语义焦点;话语功能




关于对外汉语语篇语法教学内容的一些思考

胡建锋

摘  要: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内容中,语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语篇语法的内容是什么,一直没有取得共识。论文从语篇的功能、层次和关系等特点出发,探讨语篇包括哪些语法项目,就汉语二语教学而言,应该提取哪些具体的语法项目。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篇语法;语法项目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知识生产制约因素初探

裴雨来  邱金萍

摘  要:知识生产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内容,分析学科知识生产情况,有利于深入发现学科发展问题。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知识生产现状较为严峻,制约该学科知识生产的主要原因包括“教学工作对学科知识生产支撑不足”“学科知识融合没有在教学科研实践中落地”“学科对教师群体实践能力提升支持不足”三个方面。解决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知识生产问题的原则性方案是“建设教学与科研共生的教学平台”“助力学科人员尽快跨越实践能力门槛”等。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知识生产;学科发展




《助词“了”》的编写背景与内容框架

——兼及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多功能虚词研究专书

写理念

邵洪亮  杜家俊

摘  要:“了”的功能和用法十分复杂,是汉语二语学习者最易出现偏误的语言项目之一。学界对“了”语法功能的概括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在教学应用研究上也不尽如人意。《助词“了”》以教学应用为导向,共设计了85个问题,涉及“性质与功能”“联系与区别”“连用与共现”“偏误与原因”“教学与实践”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问题大致由大入微、由简入繁、由易入难,旨在为师生答疑解惑。这些问题合而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对“了”的功能、用法与教学系统的全面梳理。

关键词:助词“了”;虚词教学;虚词研究专书;汉语国际教育




基于对外汉语写作教材语料库的话题项目表研制

俞理明  谷肖玲

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已有的写作话题项目表在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方面存在不足,本文在借鉴已有话题项目表的基础上,通过选取78册对外汉语写作教材中3394篇文本自建语料库,并依据“由个人到社会,由物质到精神”的人本原则进行话题分类与排序,重新构建了含有12个一级话题,43个二级话题,318个末级话题及若干末级话题内容建议的话题项目表,同时补充完善了教学辅助信息,旨在为对外汉语教材建设与教学实践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与支撑。

关键词:话题项目;语料库;话题标注;对外汉语教学




非声调母语者对普通话声调的范畴感知研究

李贤卓  杨伯顺  梁丹丹

摘  要:本文以普通话阴平—阳平连续统为例,以非声调母语的汉语二语者为被试,考察其普通话声调范畴感知的发展情况和阶段特点。研究发现,在普通话学习的初始阶段,不同于以往研究中的连续感知,被试对声调的感知更接近于“无序感知”;非声调母语者声调范畴感知模式的建立始于中级阶段,其母语韵律也可能影响声调感知;在研究方法上,考察二语者范畴感知的发展过程中,提出将个体预测与实测区分峰差值作为测量指标,能够有效避免个体差异对感知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普通话;声调;范畴感知;识别;区分



 

汉语二语学习者自主学习“心理—能力—行为”三维模型的构建和量表制定

徐晓羽  陈舒敏

摘  要:本文构建了汉语二语学习者自主学习“心理—能力—行为”三维模型,并据此设计出一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高,心理维度与能力维度互相影响,能力维度与行为维度互相影响,而心理维度与行为维度之间不存在直接影响。

关键词:汉语二语学习;自主学习;心理;能力;行为




近代汉语“想”的话题标记功能研究

张新华

摘  要:“想”的话题标记功能由“想象”义动词演化而来,形成于元代。“主语+想”本是带“NP+VP”形式的小句宾语,但由于主句主语指话主本人,常省略,且“想+NP”韵律上紧密连接,加之语义上“想”确有对宾语小句的主语(宾句主语)特别关注的功能,这就导致宾句主语话题化,而“想”话题标记化。语境上,“想”所引话题句可分为内嵌句和主句两种,“想”的虚化程度在后者中要更高一些。“想”还可只引出一个语力简单的主谓小句,这时“想”就成为加于主语身上的主语标记。

关键词:“想”;话题标记;主语标记;内嵌句;主句




V得/不着”的情态特征及其语义演变

周  红

摘  要:基于动力学图式,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着”表达叙说者对主客观条件作用下的事件或命题可能性的主观表现。该结构中的“着”由“接触到”泛化为“获得”“实现”,结构整体经历了由空间域到领属域、行为域和状态域的放射性隐喻扩展,用于空间域和领属域表动力情态,用于行为域多表道义情态,用于状态域多表认识情态和估价。“V得/不着”口语性较强,在情态类别、所在认知域、可能性程度和动词小类等方面存在着对称与不对称。“V得/不着”的情态类别比“能/不能V着”丰富,使用频次更高,前者突显客观条件,后者突显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V得/不着”;情态;动力学图式;对称与不对称;语义演变




从计量角度看小说叙述与对话的语言差异

郭昭军

摘  要:文章采用计量方法,从词汇量、词长、书面语词频率、高频词、词类分布、句长、虚词句式频率和句类比例等角度量化比较小说叙述部分和对话部分的语言差异。主要结论是:小说叙述部分词汇更丰富,语言及其结构更复杂,书面性和叙事性更强;小说对话部分的口语性和主观互动性更强。从而说明,在使用小说作为叙事材料时应区分其叙述部分和对话部分,后者并不属于典型的叙事语篇。最后指出量化对比的计量方法在语体比较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计量;统计;叙述;对话;语体




论汉语动词从“力量撑顶”到“语言顶撞”的演变

胡丽珍  蒋  铖

摘  要:汉语动词“撑”“顶”“扛”“挺”都具有“力量撑顶”语义。四个动词在论元跨域投射下,动词语义随着论元的不断变化而抽象化,最后都演变成言语上的“顶撞”义。四个动词言说义的形成,主要是论元扩展形成跨域投射的结果。但论元扩展始终围绕着四个词的核心义进行,而四个词的核心义都蕴含有“对抗”的语义特征,在言语使用中共同凸显这一语义特征,使得四个动词都演变出相同的言说义。

关键词:动词;论元;扩展;核心义



谓词性成分前“要”的句法性质与判定标准

王伟民

摘  要:谓词性成分之前的“要”应归属于哪个词类,还存在争议。解决这一争议的根本途径是从句法语义入手,寻找它们在句法语义上的细微差别,以此做出合理判断。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词类的系统性问题,确定某些词的归属时,不能破坏相应词类内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要;副词;情态动词;句法语义



视角型换言标记构式“从X方面说”

李晓琴  陈昌来

摘  要:汉语中换言标记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如实体构式“换句话说、也就是说”等。现代汉语中“从X方面说”也有换言标记的用法,与实体构式相比,该换言标记是一个半图式构式,整体凸显换言后项的认知视角。根据进入该构式中X的成分,可将该构式视角分为两大类:相同视角与不同视角。该构式是说话人表达认识优化的一种手段,说话人通过视角的延伸与转换促进话语进展,完成相应的功能。

关键词:换言标记;构式;“从X方面说”;视角;功能



论主观大量构式“有的是NP”

代宗艳  宗守云

摘  要:作为现代汉语高频构式,“有的是NP”的基本构式义表主观大量。主语S主要由指人或处所的名词充当,当S是指人主体时,NP具有[+可量度][+社会多数成员共有]等语义特征。“有”与NP之间具有领有的语义关系,整个结构凸显概念化主体认为S所具有的NP属性程度最大。在语篇层面,“有的是NP”多用于宣泄说话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具有人际互动功能等语用特点。构式由普通动词焦点化的普遍方式“VP+NP”“VP+的+是+NP”类推扩展、跨层分界转移而来。构式有多个变式,语法化的机制是类推、重新分析,认知理据主要是语言的象似性和交互主观性。

关键词:“有的是NP”;主观大量;构式;语法化



“啊”的音变规律与用字规范问题再议

黄梦迪

摘  要:“啊”在语流里因受到前字韵母或韵尾的影响而形成多种语流音变,口气强弱变化决定了它的音变形式、口气功能及其音义关系,难以确立精准的规范原则;同时由于音变的多样性和汉字的有限性,也给用字规范带来了困难。本文认为“啊”的音变规律及其用字规范包含日常会话的天然成分和京剧语言的艺术成分,不宜贸然简化,在语言教学领域可适当放宽要求,在艺术及其教育领域应当继续遵守。

关键词:“啊”音变规律;用字规范;简化;京剧艺术


本文来源:《对外汉语研究》



课程推荐



推  荐|语言学 CSSCI 集刊集锦(附投稿信息)

2022-06-24

刊讯|SSCI 期刊《语言教学研究》2022年第2期

2022-06-22

刊讯|《语言研究》2022年第2期

2022-06-21

刊讯|SSCI 期刊《语言学习》2022年第1期

2022-06-20

刊讯|《语言教育》2022年第2期

2022-06-19

刊讯|《中国语文》2022年第2期

2022-06-17

刊讯|《语言文字应用》2022年第2期

2022-06-16

刊讯|SSCI 期刊《语言与交际》2022年第83卷

2022-06-15

刊讯|SSCI 期刊《语言教学研究》2022年第1期

2022-06-12

刊讯|《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

2022-06-07

刊讯|SSCI 期刊《现代语言杂志》2022年第S1期

2022-06-06

刊讯|SSCI期刊《国际双语教育与双语制》2022年第1期

2022-06-04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请备注“学校+研究方向

今日小编:心得君

审    核:心得君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