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中国语文》2022年第5期
2022-10-17
2022-10-17
2022年第5期
《中国语文》(北大核心、CSSCI来源期刊、AMI权威)2022年第5期刊发11篇文章。文章涉及梵文、语言意识形态、衬字和变文、汉语方式存在句、内蒙古张呼片晋语、十二世纪汉语河西方音等。
往期推荐:
目 录
本期话题
学术体系与学科建设
607 梵汉对音与汉语语音认知 / 储泰松 陈云聪
617“寡人”词义观念考与“2+1”三重证据法 / 冯胜利
意识形态与语言理论
632《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语言意识形态 / 完权
515 衬字和变文 / 沈家煊
522 “确实、真的、实在”的多维度辨析——语义、句法、语篇和汉语语法分析 / 石定栩
535 汉语“算了”的情态意义及语法化动因 / 崔希亮
548 上古汉语“诸”的再探讨 / 赵长才
560 汉语方式存在句的性质、特点与历史来源 / 董秀芳
573 从出土文献看上古汉语{娶}的及物性与综合性 / 史文磊
584 内蒙古张呼片晋语的入声调 / 沈明
596 十二世纪汉语河西方音声韵特征再探 / 孙伯君
641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2年第一辑(总第十七辑)商务印书馆目录
64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近年学术专著
提 要
梵汉对音与汉语语音认知
储泰松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陈云聪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摘 要:随着佛经的传入及翻译,汉人在研习梵文的基础上,对汉语语音的认知由笼统到细微,且能突破表意文字的束缚进行汉语语音结构分析,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创举。基于对梵文字母及其拼合方式的认识,汉人总结出汉梵两种语言语音系统存在的差异;通过比较,对汉语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介音与韵尾、音节拼合及其变化的认知也逐渐清晰起来,并最终以韵图的形式完整勾勒出汉语语音系统。可以说,梵汉对音是感知汉语语音系统的重要催化剂,是观察汉语语音系统的重要参照物,是奠定汉语语音研究的基石。关键词: 梵汉对音 梵文 悉昙 语音系统“寡人”词义观念考与“2+1”三重证据法
冯胜利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章黄学术理论研究所
摘 要:上古君侯自称“寡人”,有解为“谦称”者,有解为“尊称”者;然而“寡”字之解何据?其所据之理又有何据?聚讼纷纭,迄无一是。今在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基础之上提出三重证据法,从地下、地上及古人词义观念上证明“寡人”不是谦称,而是“独一无匹”的君侯尊称。基于此,文章进而提出:词义考证不仅限于语音、字形及注释家的成训,而且还要从古人的观念上来考察、研究和验证词义的来源、引申及使用,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不同(或各种类型的)的义轨(语义关联的轨道),然后针对同一义轨上的不同形式进行“同律互证”,从而为语义系统找到“二义”同源或同根的理必原理、材料和根据,为理论训诂学和文献考据法,辟出一条新的途径。关键词: 寡人 二重证据法 同律互证 乾嘉理必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语言意识形态
完 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料库
摘 要:本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从理论语言学视角阐释《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语言意识形态观。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社会性为基点,分析了语言运用中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价值论、交织论、实践论。辩证地而非机械地把握语言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需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思想。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语言意识形态 价值论 交织论 实践论
衬字和变文
沈家煊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摘 要:本文从一个文本的分析着手,展开说明汉语以整齐对称的骈文为本,散文是骈文加衬字的“变文”。分析的内容涉及衬字的类别和变文的方式。近代和现代的汉语白话也是从骈文蜕化而出,是变化程度较高的变文;变化程度虽然高了,但仍然带有骈文的胎记。文之有骈俪,因于自然,不管如何变化,汉语的组织是以对言格式为主干。变化寓于整齐,认识这一点,对认识语言的本性,对如何改善当今的白话文表达都有重要的启示。关键词: 衬字;变文;骈文;散文;白话;对言格式
“确实、真的、实在”的多维度辨析——语义、句法、语篇和汉语语法分析
石定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摘 要: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篇这三个维度讨论“确实、真的、实在”的异同。结论是它们的语义有很多共性,构成一组近义词;它们的句法功能有相近之处,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互换而不改变单个句子的可接受程度;它们所在的当前命题与背景命题有不同的语义逻辑关系,或者说牵涉到的语篇脉络不同,所以在具体的语篇中这三个词语很少能够互换。多维度分析可以为汉语语法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关键词:确实 真的 实在 句法-语义-语篇多维度分析
汉语“算了”的情态意义及语法化动因
崔希亮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
摘 要:在前人的研究中“算了”有三种用法:用作动词表“作罢”义,用作语气词表“终止”义,还有一个用作话题切换和以言行事的话语标记。本文主要讨论“算了”的情态意义,并把情态意义分为言者取向的情态与施事取向的情态、主观情态与客观情态、已然情态与未然情态,同时还区分了核心情态意义和边缘情态意义,认为“算了”的核心情态意义是“不得已地放弃某种立场或接受某种选项”。文中还讨论了为什么“算了”既可以表达言者的肯定态度也可以表达言者的否定态度这个矛盾。最后探讨了“算了”语法化的过程和动因:“算+了(liǎo)罢”重新分析后变成“算了+罢”,最后只留下“算了”,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算”有作罢的意思。关键词:算了 情态意义 语法化
上古汉语“诸”的再探讨
赵长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摘 要: 本文回顾了自东汉以来一直受到学者较多关注的“诸”的研究情况。前人对“诸”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以北宋为界可以较为明显地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诸”合音说(或称兼词)是在北宋以后才形成的一种主流观点。文章在对上古时期代表性的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中的“诸”及相关句式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尝试从语音、句法的角度对前人认为“诸”表示合音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认为合音说不能成立。从与“V诸NP”和句末“V诸”相关的句法格式来看,“诸”与“之”在这些格式中的句法功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做宾语,都是用作回指的代词。关键词:“诸” 合音说 句法格式 句法功能 回指代词
汉语方式存在句的性质、特点与历史来源
董秀芳
北京大学中文系
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 要: 汉语中“处所+V着+NP”这一类句式在表达某处所存在某事物的同时也表示出了存在的方式,可以称为“方式存在句”。“有”字存在句是单纯的表示存在,而方式存在句体现了汉语存在表达的特点,在英语中没有严格的对应句式。方式存在句中的动词没有明确的施事,由以处所为话题、表示动作行为的操作说明句演变而来,通过转喻机制,由指动作行为变为指动作行为所造成的结果状态。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施事的不出现起了关键作用。施事不出现会导致动词从表示动作行为变为表示状态或方式。方式存在句的特点和形成过程反映了话题结构和方式要素在汉语语法表达中的重要性。关键词:存在句 方式 话题结构 施事 句法演变
从出土文献看上古汉语{娶}的及物性与综合性
史文磊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文学院
摘 要:本文针对以往提出的上古汉语{娶}是准他动词、综合性动词等观点,结合出土文献重新加以探讨。本文的考察,第一,深化了对上古汉语动词{娶}的及物性与综合性的认识。结合出土文献来看,在殷商至西汉末很长一段时期里,{娶}只写作“取”,且一直是典型的及物动词,并非准他动词或综合性动词;写作“娶”则是晚至西汉末才开始出现的,并且一出现就作不及物动词。第二,区分了N范畴和N区别这两类名词性成分。{娶}(写作“娶”)的不及物或综合性用法体现在N范畴作受事时没有专门形式表达。这一区分不仅有助于准确揭示{娶}的及物性与综合性之间的关联,对于准确刻画以往所说的对象自足动词,也是至关重要的。第三,从及物性的角度辨析了“娶”和“取(取妻)”的字际关系,强调在考察孳乳字、古今字等字际关系时,不应只是关注基本词义,还应将词的语法等层面的信息纳入考察视野。同时强调,在利用《左传》《论语》等传世文献语料时,需作审慎处理。关键词:“娶/取(取妻)” 上古汉语 出土文献 及物性 综合性
内蒙古张呼片晋语的入声调
沈 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摘 要:内蒙古张呼片晋语分布在内蒙古中部13个市县旗,单字调4个: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从来源看,源于深臻曾梗三四等通的,保留入声调;源于咸山、宕江、梗二等的,清入字、文词儿或借入的词(折合成晋语的读音)里用到的浊入字,也保留入声调,土词儿用到的浊入字已经舒化,浊入少数归上声,全浊入多数归平声、次浊入归去声。说明该片晋语的入声调曾经分阴入(清入)、阳入(浊入),之后阳入往两个方向变:土词儿多舒化,文词儿或借入的词多归阴入(清入)。浊入按调值舒化归上声、浊入归清入是晋语的方式;全浊入归平声、次浊入归去声,是用了官话方言的方式。关键词:内蒙古张呼片晋语 浊入归上声 浊入归清入 全浊入归平声 次浊入归去声
十二世纪汉语河西方音声韵特征再探
孙伯君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摘 要:本文根据西夏文《五音切韵》所载汉语“三十六字母”的西夏文译音,结合龚煌城基于《番汉合时掌中珠》夏汉对音的研究,以及西夏新译佛经陀罗尼的梵汉对音,对十二世纪汉语河西方音的声韵特征做了进一步考察。这些特征有的延续了唐五代时期汉语西北方音,有的则属于党项式汉语的变读。关键词:党项式汉语 河西方音 西北方言 西夏学
期刊简介
《中国语文》创刊于1952年,最初由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合办,1956年以后编辑部工作由语言研究所单独承担。
《中国语文》主要刊登汉语现状、历史及应用、实验等的调查和研究,语言理论、语言政策的研究,汉语教学、汉外对比研究,语言学和其他学科交叉课题的研究,汉字现状、历史以及应用调查的研究,语言文字著作的评论文章等。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课程推荐
2022-10-17
2022-10-16
2022-10-14
2022-10-12
2022-10-10
2022-10-09
2022-10-08
2022-10-06
2022-10-05
2022-10-04
2022-10-03
2022-10-02
2022-10-01
欢迎加入
今日小编:薛定谔牌学习机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