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中国语文》2022年第3期

五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2022-12-22

《中国语文》


2022年第3期 

    《中国语文》(CSSCI、北大核心)2022年第3期刊发10篇文章。文章涉及词缀、度量衡量词、韵母等多个方面。

往期推荐:

刊讯|《中国语文》2022年第2期

刊讯|《中国语文》2022年第1期



目  录  

259 十七世纪以来北京话韵母e、o、uo的演变 / 赵彤

278 “结构化程度”与“各向渐变性”——宜兴话的方言测量学研究 / 黄河

291 汉语自然口语对话中的否定叠连 / 李先银 张文贤

306 溯因副词“毕竟”的话语关联与语义提取 / 赵春利

314 汉语度量衡量词前加“个”现象考察 / 储泽祥

324 从“否定—存在循环”视角看“不”和“没”的中和 / 郭光

339 影卷疑难字词考释 / 李伟大

349 也谈东晋时期称量布线、丝线的量词 / 李玉平

353 词缀的两个来源:词汇形态化与音节形态化——以回辉话名词前缀的来源为例 / 田祥胜

368 从指元状语的句法位置分布看汉英的时空性特质差异 / 王文斌 杨静

386 商务印书馆新书介绍《近代汉语官话方言韵书韵图文献集成》


提  要  

十七世纪以来北京话韵母e、o、uo的演变

赵  彤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

提  要:北京话e、o、uo三韵母的基本范畴初步形成于十七世纪,其后主要发生了如下变化:1)口语吸收中古宕江摄入声的读书音,按本地发音规则用[uo]来匹配舌齿唇声母后的[o];2)口语吸收中古曾梗摄一二等入声的读书音,用本地音的[o]来匹配唇牙喉声母后的[ə],用本地音的[ɛ]或[o]来匹配舌齿音声母后的[ə],用本地音的[uo]来匹配[uə];3)韵母[ɛ]和[uɛ]分别变成了[o]或[uo];4)牙喉音后的[uo]一部分变成了[o];5)韵母[o]变成了[ɣ]。现代北京话语音是在元代以来北京口语音的基础上,吸收明清时期读书音的部分字音形成的。在近代北京话的演变过程中,读书音对口语音的影响主要在字音层面,口语音对读书音的影响主要在音系层面。

关键词:北京话  韵母e  韵母o  读书音  口语音

“结构化程度”与“各向渐变性”——宜兴话方言的测量学研究

黄  河    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

提  要:本文提出“各向渐变性”是衡量语言变异在地理上渐变的计量指标。该指标可以通过构建语言距离和对数转换后的地理距离的回归模型来度量。本文以宜兴方言为对象,采用方言测量学的方法探索不同语言变异(音韵、功能词、实词)的各向渐变性的差异,发现了各向渐变性序列(由强到弱):实词>功能词>音韵,并对该序列进行解释,并提出各向渐变性与结构化程度成反比这一假说。

关键词:方言连续体  方言区域  方言测量学  方言地理学  地理语言学

汉语自然口语对话中的否定叠连

李先银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张文贤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提  要:本文基于互动语言学的理念和方法分析汉语自然口语对话中的否定叠连现象。研究发现,否定叠连用于回应,常位于回应话轮首位置,偏好用于受夸赞、受感谢、受帮助等“利己”行为和受贬低、受责难、受不当建议等“损己”行为时作回应,用于“利己”行为回应表现为礼貌和语气弱化的谢绝或否认,用于“损己”行为回应表现为语气强烈的拒绝或否认。这种语用上呈现出来的对立,是互动交际中维护社会关系还是维护利益动态调节的结果,背后是语用原则在起作用。文章还发现,“不”的叠连倾向于否定行为层,“没有”的叠连倾向于否定命题层,当话语包含命题时二者呈现出较强的中和倾向,这是由否定回应的复合性造成的。

  关键词:否定叠连  回应  互动行为  自然口语对话  互动语言学

溯因副词“毕竟”的话语关联与语义提取

赵春利  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提  要:本文主要根据语义语法理论精确定位并验证副词“毕竟”句的话语关联“势转溯因”及其语法意义“据实释转”。对“毕竟”句的“势转溯因”话语关联进行总结归纳与形式验证,并按照句子功能、句法位置和句法地位的逻辑顺序逐层精确定位“毕竟”的句法分布。根据话语关联与句法分布,从话语基调、话语方式、话语内容三个角度提取并正反验证“毕竟”的语法意义“据实释转”。话语关联、句法分布与副词语义息息相关,是呈现、提取、验证副词语法意义的自然形式,而副词的语法意义则是解析、概括、决定话语关联的语义支点。

  关键词:  势转溯因  据实释转  溯因副词

汉语度量衡量词前加“个”现象考察

储泽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辞书编纂研究中心

提 要:汉语某些双音节或多音节的度量衡量词可以受量词为“个”的数量短语修饰,这是个体量词不具备的一个显著特征。文章认为,度量衡量词前边能否加“个”,主要取决于汉语词类节律和人们对度量衡量词的熟悉度。汉语双音词有名词性效应,汉语的本有度量衡量词“丈、尺、寸、厘、毫、斗、升、斤、两、亩”等都是单音节的,人们不会把它们看作名词;“厘米、平方米、千瓦、分贝”等是双音节或多音节的度量衡量词,都有可能被看作名词,因为是外来的,会给人以陌生感,被看作名词的可能性更大。

  关键词:度量衡量词  前加“个”  节律  熟悉度  指称

从“否定—存在循环”视角看“不”和“没”的中和

郭光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提 要:文章讨论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以及汉语方言中否定词功能中和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了统一的解释:“不”“没”的中和源于“没”功能扩大后对“未、不曾、未曾”等否定词的替换,方言中否定词功能中和的差异是“否定—存在循环”发展程度不同造成的。文章还指出以“没”为代表的存在否定词比以“不”为代表的基础否定词句法位置高、主观性强,是更强的否定,汉语“否定—存在循环”的动力也来源于此。

  关键词:不  没  基础否定词  否定—存在循环  中和

影卷疑难字词考释

李伟大  中山大学中文系

提 要: 清代皮影戏影卷中疑难字词夥多,本文考释了“///”“”“頭”等疑难字词,以期对汉语俗字研究和影卷的点校整理有所助益。

 关键词:影卷  疑难字词  考释

也谈东晋时期称量布丝、丝线的量词

李玉平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汉文写本工作坊 


提 要: <正>1954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北门桂花园的东晋《潘氏衣物券》中有“故布,故”一语(1),其中“”(糸或糹)为“丝”,“”“”乃“”“綫”“線”等的俗写异体字,今简化字即“线”字,学界已无异议。然其中的“”“”二字,当是同一个字,量词,学界意见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1期的《文物工作报导》中最早释为“子”;



词缀的两个来源:词汇形态化与音节形态化——以回辉话名词前缀的来源为例

田祥胜  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

提 要:经典理论认为,词缀来源于词汇词,是词汇形态化的结果。回辉话名词前缀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但是回辉话名词前缀并非来源于词汇词,而是来源于原始占语不表意义的第一音节,是音节形态化的结果。词缀形成后语音还会磨损,甚至语音化(词缀消失后变成单纯的语音片段)。在青少年回辉话里,变成了开始大量消失。的消失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系统中出现新的声调对立,二是词缀的意义消失,三是词缀的功能在部分词中通过声调得到保留。这与非声调语言的语音化并不完全相同。
关键词:回辉话  词缀  词汇形态化  音节形态化  语音化

从指元状语的句法位置分布看汉英的时空性特质差异

王文斌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

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

杨   静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提 要:本文发现,汉语指元状语只能分布在谓语动词前,其论元属性和行为属性彼此混合,且论元属性更突显,动词的动性被挤压。再者,汉语指元状语常能与谓语动词构成“果因关系”,这表明汉语指元状语采用整体扫描的方式识解事件,强调事件各要素之间的关联,而非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表现出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指元状语可分布于谓语动词前后两个位置,分别表达论元属性和行为属性,且英语指元状语更倾向于分布在谓语动词后,在突显行为属性的同时还更易于保留动词的动性。此外,英语指元状语可分布于谓语动词前后两个位置,更便于呈现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说明英语采用顺序扫描,彰显事件的时间性。本文的结论是:汉语指元状语侧重以物化的眼光看待事件,表现出强空间性,而英语指元状语则倾向于突显事件中的行为,表现出强时间性。

  关键词:汉英指元性  位置分布  整体扫描  顺序扫描  时空性特质差异



期刊简介   

中国语文》自1952年7月创刊至今已过去50个年头了。50年来《中国语文》在广大读者、作者、出版者和编辑部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中国语文》在国内外语言学界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为促进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创刊50年来总共出刊288期(1966年6月至1978年5月停刊)发表总字数约三千多万。


中国语文编辑部同时还编辑出版《中国语文》丛书50余种及《中国语文通讯》后改名《中国语文天地》。《丛书》至今还在出版。《丛书》的内容涉及语言学科的诸多方面。其中,《语法研究和探索》就出版了11种。还出版《方言和普通话从刊》《少数民族语文论集》等多种专著。


本刊联系方式

编辑部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电话号码:86-10-65125849

传真号码:86-10-65125849

E-mail:zgyw605@cass.org.cn

                                                                                              《中国语文》编辑部

本文来源:《中国语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课程推荐


推  荐|6部语言学高分纪录片(附观看链接)

2022-07-23

刊讯|SSCI 期刊《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研究》2022年第1期

2022-07-23

刊讯|SSCI 期刊《国际双语教育与双语制》2022年第2期

2022-07-22

刊讯|《华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2期

2022-07-22

刊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留言赠刊)

2022-07-21

刊讯|《方言》2022年第1期

2022-07-20

刊讯|《海外华文教育》2022年第1期

2022-07-19

刊讯|《语言科学》2022年第3期

2022-07-18

刊讯|《世界汉语教学》2022年03期

2022-07-16

刊讯|SSCI 期刊《写作评估》2022年第51卷

2022-07-15

刊讯|《汉语学习》2022年第2期

2022-07-13

刊讯|SSCI 期刊《语言教学》2022年第2期

2022-07-12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请务必备注“学校+研究方向”

今日小编:钊  君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