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中国语言学报》第二十辑
2023-07-08
2023-07-08
2023-07-07
《中国语言学报》
2021年
《中国语言学报》(AMI集刊核心)2021年第二十辑刊发15篇文章。文章涉及话题连续性、“着”、定中黏合结构、名形兼类词、话题标记“X说”、上古汉语主语隐现、同义词与近义词、方式疑问代词、数量字组、殷墟甲骨文、辞书研究等。欢迎转发扩散!
往期推荐:
目 录
从话题连续性看三类结构的篇章功能/方梅;8-24
提 要
从话题连续性看三类结构的篇章功能方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摘 要:非论元名词话题结构、重动式话题结构和“N的V”这三类结构是功能各异的话题结构。从所指概念的可及性看,非论元名词话题、重动式的第一个VN以及“N的V”结构,都具有高可及性。从话题建立、话题管理和话题连续性角度看,非论元名词话题结构中的话题虽然不是论元成分,但该名词是篇章当中体现核心事件或事物的名词。重动式话题结构和“N的V”在篇章中体现行为的延续,两者对先行语境的依赖程度相似,但是启后性不同。 关键词: 话题连续性;篇章功能;可及性;“N的V”结构;重动式;非论元名词话题句;论对“着”敏感的状态持续动词
税昌锡 浙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摘 要:时体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本文以动词随时间展开的动态过程结构为观察平台,将状态持续动词分别为动态持续动词和静态持续动词,并详细考察其时体表现。研究表明,无论动态持续动词还是静态持续动词,它们都具有较强的持续延展特征,其起始和终结特征则较为模糊。二者除了在动态和静态特征的句法表现上存在明显对立外,在时体表现上呈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即都对持续体标记“着”最为敏感,而跟“了”共现的频次较低,跟“过”共现则较为少见。关键词: 状态持续动词;过程特征;时体表现;
再论定中黏合结构单音节定语的位置问题应学凤 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摘 要:文章分析了定中黏合结构单音节定语位置问题有代表性的三种解释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单音节定语居首和居中两种形式各有各的作用,认为松紧象似原则可以解释单音节定语位置的前后差异。松紧有结构松紧和节律松紧之分,定中黏合结构是相对紧凑的结构,单音节定语居首的节律相对松散,单音节定语居中的节律紧凑。两种结构松紧不同,语义也有别,前者兼有指称性和对比性、区别性,后者指称性、称谓性强。作为名称,单音节定语居中、称谓性强、节律紧凑的结构是无标记的形式,单音节定语居首的结构多用在需要凸显对比性、区别性语义特征的情况。通过个案分析,文章进一步阐释了松紧象似原则的解释力。
关键词:定中黏合结构;居首单音节定语;松紧象似原则;指称性;区别性;
名形兼类词的形成条件与机制傅惠钧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摘 要:名形兼类是名词和形容词功能互转的结果,由名到形与由形到名的演变存在不平衡性。影响和制约功能互转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名形互转基于转喻的认知模式,受限于“范畴—特性”的认知框;二、性质义是名形互转的语义前提,“必有性质义”与“可能性质义”在互转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三、特定的句法位置如名转形中的定语及谓语、形转名中的主宾语起关键作用;四、名形互转的主要推力在于修辞,修辞旨意的驱动、修辞结构的压制、语言环境的突显,是这种推力形成的机制。
关键词: 名形兼类词;转类;认知;语义;语法;修辞;
“N1所到之处VP”结构的历史研究吕彦1 俞理明21. 成都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2.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摘 要:跟印欧语不同,汉语不需通过语言符号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同时在句法结构中语法标记无需严格出现,因此句中成分的语义及成分间的语义联系就较为凸显。由“N1所到之处VP”结构生产出的各句就充分表明了汉语句法这一特点。同时,经历史考证,该结构自源式起就显现出一种表层线性组合松散,各部分语义联系紧密的这一特性。由此,通过对该结构的考察,需思考汉语句法运作规则的特性是怎样的,及怎样对待其他一些有争议的句子。
关键词:“N1所到之处VP”;源式;历时分析;语义;
话题标记“X说”的形成和发展研究
刘文正
关键词:X说;话题标记;话语标记;
论上古汉语主语的隐现规律——基于《左传》独白长语篇的统计分析
华建光1 姬越2
关键词:主语隐现;回指选用;指称距离;潜在干扰;篇章语法;
关键词:疑问代词;疑问代词的类型;代词的方言分布;代词的地域分布;咋;怎;哪;什;何;恁;
怒苏语“V+khe55(吃)”结构
罗自群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
摘 要:本文基于语言田野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语料,分析怒苏语“V+khe55(吃)”结构的特点,并通过和汉藏语系亲属语言的比较,试图追溯它的来源。关键词:汉藏语系;怒苏语;动词khe55(吃);结构;历史比较;
关键词:数量连调;武义方言;温岭方言;绍兴方言;重音变调;基础重音;
关键词:晋冀豫交界;晋语;日类字;儿类字;目标导向式变化;
殷墟甲骨文中“其”的意义及其流变
张玉金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本文考察了殷墟甲骨文中“其”的意义,认为当它作时间副词时,是表示未来时的,有“将、将要、将会”等意义;当它作语气副词时,表祈使语气,是“要”的意思。本文认为下列一些说法均可以讨论:“其”表疑问和测度语气、对贞卜辞里用“其”的那条所说的事是占卜者所不愿看到的、“其”本身不表任何语气只是加强句中原有的语气、“其”可表多种语气等。本文还探究了甲骨文中“其”的意义从殷商至两周的流变。
关键词:甲骨文;其;词性;流变;
刘燕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关于“兑”的意义来源,以及“兑”“说”“悦”三者的关系问题,迄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兑”字用例分析,认为无论“兑”的本义是“锐”还是“悦”,“兑”的“愉悦”义都早于“说”和“悦”的“愉悦”义,“兑”与“悦”是古今字关系。“说”字产生晚于“兑”,而早于“悦”,最初表达“言说”义,“悦”的本字或意义不是来自“说”字,“兑”字也不是“说”的本字。出土竹简中“说”“悦”同用,“说”与“悦”应该是同音假借关系。 关键词: “兑”;“说”;“悦”;字词义理;中华书局版《汉书》标点商榷一则
张霁 东华理工大学抚州师范学院
摘 要:中华书局校点版《汉书》对《五行志》中一段文字标点为:“男子孙通等闻山中群鸟?鹊声,往视,见巢?,尽堕地中,有三?鷇烧死。”通过考察“堕地、堕地中、地中、中有”等短语的语义特点及其在古文献中的分布规律,可以推定当于“堕地”后断句,“中”接下文。关键词: 《汉书》;“堕地”;“堕地中”;标点;
基于语料的同义词、近义词计量分析——以先秦汉语“害怕”概念域为例
吴瑞东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陈芳芳 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 要:“害怕”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概念之一。先秦汉语表达“害怕”义的心理动词主要有“恐”“惧”“畏”等,这些词的意义和用法同中有异。本文对先秦语料“害怕”义词用例进行语义、语法特征标注,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法和对数线性模型考察9个“害怕”义词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9个词在原因和害怕对象语义要素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后接宾语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词语在语料中的互补性分布格局。在个案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多重对应分析方法和在同义词、近义词分析中的优势,同时也对这种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说明。关键词:“害怕”;概念域;先秦汉语;同义词;近义词;多重对应分析;对数线性模型;
张玉金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本文考察了殷墟甲骨文中“其”的意义,认为当它作时间副词时,是表示未来时的,有“将、将要、将会”等意义;当它作语气副词时,表祈使语气,是“要”的意思。本文认为下列一些说法均可以讨论:“其”表疑问和测度语气、对贞卜辞里用“其”的那条所说的事是占卜者所不愿看到的、“其”本身不表任何语气只是加强句中原有的语气、“其”可表多种语气等。本文还探究了甲骨文中“其”的意义从殷商至两周的流变。 关键词: 甲骨文;其;词性;流变;期刊简介
《中国语言学报》由中国语言学会主办,创刊于198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语言学报》遴选收录中国语言学会年会论文,两年1辑。中国语言学会首届年会于1981年举行,至今已召开了十九届学术年会。《中国语言学报》作为中国语言学会的会刊,刊发过许多反映中国语言学研究重要成果的论文,对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语言学报》编辑部
本文来源:《中国语言学报》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推 荐
2023-07-08
2023-07-09
2023-07-08
2023-07-07
2023-07-06
2023-07-05
2023-07-04
2023-07-03
2023-07-02
2023-07-01
欢迎加入
今日小编:神厨小福贵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