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CSSCI 来源集刊《中国文字研究》2023年第1期

七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2024-02-19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第1期 

     《中国文字研究》(CSSCI来源集刊、AMI集刊入库)2023年第1期共刊文28篇,分为古文字研究、碑刻文字研究、传统语言文字研究、汉字规范与应用研究、少数民族文字和域外汉字研究、书评6大版块。古文字研究部分涉及甲骨文识别、汉字分化、帛书研究等;碑刻文字研究部分涉及刻石文字、墓志、《尔雅》、《宋代石刻文献全编》等;传统语言文字研究部分涉及异文、《集韵》、上古汉语、文字讹误等;汉字规范与应用研究涉及现当代异体字词典、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等。少数民族文字和域外汉字研究涉及八思巴字、《训蒙字会》、《类聚名义抄》等。欢迎转发扩散!


    往期推荐:

    刊讯|CSSCI 来源集刊《中国文字研究》2022年第1-2期



目  录  

2022年第1期

古文字研究

1 基于特征点匹配的甲骨文识别 / 陈婷珠 刘志基

14 关于甲骨文所谓“”字的一点补充意见——附说古文字中从“豕”的“献”字 / 朱国雷

29 《甲骨文合集》释文五种校订十八则 / 冉苒 

40 否叔尊、卣“否叔献彝”解诂 / 黄锦前

46 读《倗金集萃》札记 / 马超

53 《曹沫之阵》与传世军事文献合证两则 / 沈奇石

59 “婴”“晏”一字分化说 / 尉侯凯

63 从秦简牍材料看“也”“矣”之辨 / 向贤文

72 饶宗颐楚帛书研究的文献学考察——以《楚帛书新证》为例 / 李三梅


碑刻文字研究

83 山东金乡鱼山刻石文字补论 / 伊强

88 柳带韦墓志释文补正 / 董宪臣 郑邦宏

91 唐石经《尔雅》磨改校议六则 / 张子帆

99 《宋代石刻文献全编》正误 / 和艳芳


传统语言文字研究

106 异文与年代 / 臧克和

134 《集韵》俗字考源 / 邓福禄 黄永杰

140 莆仙戏清代手抄剧本方言俗字俗词例释 / 宋佳丽

150 唐代字样学通俗术语考 / 张孟晋

155 《四分律行事钞批》引《说文》考 / 张欣

162 《皇极声音文字通》文字排列探究 / 吴建伟 谷秀梅

169 文字讹误与文献校读——以“肸”“肸蠁”为例 / 黄程伟

176 上古汉语中的“终竟”义动词 / 武振玉 裘晓晨


汉字规范与应用研究

183 基于文学史料学视角的现当代异体字词典考古研究——以《子夜》不同版本的异体字异形词为例 / 李鑫 王东海

195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字种综合数据调查统计分析 / 徐志学 袁袆嘉 刘刊


少数民族文字和域外汉字研究

204 国内八思巴字研究文献综述——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 彻·萨如拉 斯·劳格劳

212 延边大学藏本《训蒙字会》及其声调旁点研究 / 张辉

219 观智院本《类聚名义抄》的“俗字”考辨及解读 / 马小川


书评

227 含英咀华 继往开来——喜读《汉镜铭文汇释》 / 王子今

232 推陈出新 缀玉联珠——《孚甲集:吴铭训诂札记》评介 / 王中宇


本刊启事


悼念



提  要  

基于特征点匹配的甲骨文识别

陈婷珠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刘志基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摘  要传统的甲骨文识别方法在识别精度、识别速度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还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尤其是现有甲骨文识别技术对专家的依赖性高而甲骨文信息共享普及率则相对较低。本文通过实验模拟现实场景,采用特征不变匹配算法和编码法,从甲骨文单字图片每个像素的灰度值入手,以像素之间的变化关系作为图片的特征点进行甲骨文识别。无论对甲骨文原始单字图片进行旋转、缩放、对比度调整,还是电子设备噪声处理,其识别测试结果都非常好,其识别准确率为99%,识别精度相当高,这说明了将特征点匹配算法和编码法结合起来使用,对不同失真图像的识别能力很高,对甲骨文识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词甲骨文 特征匹配 识别

关于甲骨文所谓“”字的一点补充意见——附说古文字中从“豕”的“献”字

朱国雷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

摘  要甲骨文中有一个用作“远迩”之“迩”及地名的字,旧隶作“”。此字所从动物形并非“犬”,而是“豕”,应当改隶作“。金文中过去看作从“犬”的所谓“”也应当一改隶作“”。据此我们可以将甲骨金文中的“”字与侯马盟书的“”字及清华简《四告》的“”字建立联系。“”字应当看作从“埶”省声、从“豕”之字。旧以为从犬的“献”字在甲骨文以及部分西周金文中亦从“豕”。
关键词:远迩  豕 犬 献

《甲骨文合集》释文五种校订十八则

冉  苒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摘  要甲骨卜辞释文的准确性影响着对卜辞含义的理解,文章利用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网站考古资料数位典藏资料库中公布的高清图片和一些不同出处的拓本,对《甲骨文合集》五种释文中有误的部分进行校订,其中包括误释、脱字、衍字等情况,有利于对卜辞的正确释读。关键词《甲骨文合集》 释文 校订

否叔尊、卣“否叔献彝”解诂

前    新疆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据铭文上下文记事逻辑并参照殷墟甲骨卜辞及战国楚简等相关出土文献,否叔尊、卣“否叔献彝”应理解为否叔制作彝器献祭于鬼神,以为其母禳除疾病;否叔献彝的对象系自然神或祖先神鬼,而非其母;及其母病甚而不治,否叔又为其制作随葬的遣器以记其事,此即此套器物制作及铭文记事之缘由。据器物种类、数量及组合等情况看,作器者否叔及其母应系身份等级很高的高级贵族。关键词否叔献彝 甲骨卜辞 战国楚简 献祭 祛疾

读《倗金集萃》札记

马  超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摘  要绛县横水墓地出土量簋铭文中的“肇”字异体,应是从勹得声的;□□父盆中缺释的四字应为“其用夙夜”;釪我卣中用为“赏”之字,声符由“商”变形音化为了“唐”;通簋中的禴字,应读为“禴(礿)”,是夏日对祖先的祭祀;□盆中的字应改释为“朕”;旧所谓垂仲盉之“垂”应改释为“蔡”,器主蔡仲见于《史记》,为蔡叔度之子。关键词横水墓地 《倗金集萃》 文字考释

《曹沫之阵》与传世军事文献合证两则

沈奇石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摘  要:《曹沫之阵》中的两处字词释读,经合勘两种出土文献传本,与传世军事文献合证,得以解决。一是上博简本“”是“”的讹形。安大简本作“”。所在简文可与《司马法·定爵》相关文句合证。旧读“敦”虽然合理,但要理解为“信”。二是上博简本“”是一种带有“人”形饰笔的“鱼”字讹形,与“备”形近。安大简本作“”。所在简文可与《左传》成公十六年相关文句合证。当读为“虏”。又据“鱼”“备”形体易混,可揭《玺汇》2562号印文当为“鱼(/渔)玺”。关键词曹沫之阵 文献合证 敦 鱼

“婴”“晏”一字分化说

尉侯凯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摘  要甲骨文“”象在女子的脖颈之处画一指事符“〇”表示缨饰,是《说文》训为颈饰的“婴”的表意初文。当“〇”与“女”分离后,它的表意效果已不显著,故保留“女”旁,而把指事符“〇”替换成声符“賏”,由此产生后世常见的“婴”。“”亦可用来形容女子安娴、晏安之貌。当指事符“〇”与“女”脱离,“〇”进一步讹变为“日”,再将“女”替换为读音更加明确的“安”,最终形成“晏”的固定写法。一言以蔽之,“”应该是“婴”“晏”二字的共同表意初文。关键词婴 晏  妟 一字分化

从秦简牍材料看“也”“矣”之辨

向贤文    台州学院人文学院;上海大学

摘  要秦简牍中,“也”主要表示判断语气,同时辅助表达静态描写。“矣”主要有以下功能:第一,表示过去某种动作或状态的结束;第二,表示过去某种状态的持续;第三,介绍新信息;第四,表示事情将要如此。两者的相似之处是主要用于陈述句,基本不能用于疑问句;两者的不同之处是“也”所在的陈述小句不涉及时体信息,“矣”所在小句则涉及时体信息。两者分工明确,形式上的证据是与“也”共现的成分不与“矣”共现,反之亦然。关键词也 矣 语气 判断 时体信息

饶宗颐楚帛书研究的文献学考察——以《楚帛书新证》为例

李三梅    中山大学中文系 

摘  要楚帛书是饶宗颐研究的重要课题,《楚帛书新证》是其楚帛书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该文是在《长沙楚墓时占神物图卷考释》《长沙出土战国缯书新释》《楚缯书疏证》等基础上修订成文,后又于1993年、2003年作了两次修订。系统梳理该文的形成、修订过程,依据的摹本和释字情况,以及饶先生考释观点的变更,对于全面认识饶宗颐的楚帛书研究特点及其贡献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饶宗颐 楚帛书 《楚帛书新证》

山东金乡鱼山刻石文字补论

伊强    山东大学文学院  

摘  要1980年发现的山东金乡鱼山刻石,现残存文字14行。第1行原释为“我”的字,释为“臧”字似更合适。第3行一般释为“疾设”的二字,可能是“疾誋”,即古书中的“嫉忌”。第7行的“犯磨”,“磨”当为“磿”的讹混字,“犯磨”可读作“犯罹”。第11行原释“毛蚤”的字,当释为“手蚤”,即“手爪”之义。从文字内容看,此刻石文字与山东出土的几件文字较长的汉代墓葬题记有一致之处。关键词鱼山刻石 犯磿 手蚤 文字考释

柳带韦墓志释文补正

董宪臣    郑邦宏

西南大学文学院

摘  要柳带韦墓志是2014年在西安出土的一方北周墓志。发掘简报所作释文及标点大体准确,但个别之处仍可商榷。旧释“览斫为械”之“斫”,当改释为“箸”;旧释“子及之床”之“及”,当改释为“反”;旧释“升絶”之“升”,当改释为“斗”;旧释“叔列将之坛”之“叔”,当改释为“升”;旧释“遽车”之“遽”,当改释为“蘧”等。关键词柳带韦墓志 释文 补正

唐石经《尔雅》磨改校议六则

张子帆    山东大学文学院

摘  要论文考校唐石经《尔雅》六处文字磨改问题。唐石经《尔雅·释诂》“漠,谋也”,原刻“谟”,磨改作“漠”是。《释诂》“谟,谋也”,原刻“谋”,磨改作“谟”是。《释诂》“仪,榦也”,原刻“幹”,磨改作“榦”是。《释草》“瓠棲,瓣”,原刻“捿”,磨改作“棲”是。《释草》“茹蘆,茅蒐”,原刻“蘆”,磨改作“藘”是。《释草》“萑,蓷”,原刻“蓷”,磨改作“蓷”是。关键词唐石经 《尔雅》 磨改 校勘

《宋代石刻文献全编》正误

和艳芳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宋代石刻文献全编》是宋代石刻文献的总集,对宋代政治、历史、文化、民俗研究有重要作用。然其辑录或有阙失,本文以石刻拓本为据,对编者整理过程中的疏误进行全面订正,以期裨益于宋代石刻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关键词《宋代石刻文献全编》 拓片 正误

异文与年代

臧克和    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摘  要依托商周金文等各类出土文献数据库,调查《史记会注考证》异文类型、标注方式、相关文本的年代问题。通过具有明确写定年代的一次性出土文献记录,对照测查一百几十处“异文”形成的大致年代。关键词金石文 简帛书 《史记》异文 时代层次

《集韵》俗字考源

邓福禄    苏州大学文学院

黄永杰    武汉大学文学院

摘  要《集韵》中有大量具体意义不明的俗字,本文选择其中19个俗字做了考释,为阅读研究《集韵》和当今大型辞书编纂提供参考。关键词集韵 俗字 疑难义训

莆仙戏清代手抄剧本方言俗字俗词例释

宋佳丽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摘  要宋元南戏“活化石”莆仙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传世的清代古戏文抄本中保留了珍贵的语言线索,戏文中方言用字极具地方特色,与其他闽方言的戏文用字大不相同,是观察莆仙方言口语演变的历史窗口。通过对十七个剧目清代古抄本的校对、梳理,选取“、迈、不但”五个常用字词详加考释,以补方言史、戏剧史材料。关键词莆仙戏 古抄本 方言 俗字俗词

唐代字样学通俗术语考

张孟晋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摘  要唐代正字运动中形成的字样学文献,对待文字的态度是既要以《说文》为本纠正讹俗字,又要尊重社会用字的现实,总体态度是倾向通俗的。在此背景下形成的有关字形的种种术语,既反映了当年正字运动的现实,又可从中看出其对后代文字学的影响。关键词字样学 正字运动 偏旁 颜氏字样 正名要录

《四分律行事钞批》引《说文》考

张   欣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摘  要汉译佛经注疏,在浩如烟海的佛经语料之中,属于独特的知识挖掘标注类型。勘正佛经注疏中的讹误,对深化佛典注疏的研究工作有积极意义。该文以唐代汉译佛经注疏《四分律行事钞批》引《说文》的内容为考察对象,利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考证梳理了《四分律行事钞批》中的11处讹误,讨论了其异文形成的可能原因。关键词唐代 四分律行事钞批 说文 汉译佛经注疏

《皇极声音文字通》文字排列探究

吴建伟    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谷秀梅    北京市十一学校

摘  要作为一部明代的吴语韵书,《皇极声音文字通》完全袭用北宋邵雍的《声音唱和图》的框架,但二者在文字排列上却有一些不和谐、不一致之处,前贤对此多有诟病。本文指出这些不和谐、不一致之处反映出了明代吴语实际的语音状况,恰恰是《皇极声音文字通》的价值所在。关键词皇极声音文字通 声音唱和图 吴方言 阴阳数理

文字讹误与文献校读——以“肸”“肸蠁”为例

程伟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摘  要:“肸”常讹写作“肹”“盻”等形体,进而又与“盼”“盻”“眄”三字纠缠不清。文献多见“肸蠁”一词,但由于字形讹变及同音借字的情况,“肸蠁”在文献中呈现出“肹蠁”“盻蠁”“盼蠁”“肸飨”“肹飨”“盼响”“肹向”“翕响”等繁杂形态。文章梳理“肸”字讹误源流,理清与“盻”“盼”“眄”三字的字际关系,校正文献中的相关讹误。关键词肸 字形讹误 肸蠁 文献校读

上古汉语中的“终竟”义动词

武振玉    裘晓晨

吉林大学文学院摘  要学界对古汉语完成体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中古汉语时期,本文将上古汉语中相关动词总结为19个“终竟”义动词,并分为“休止”和“结束”义两类,其中“按/案、艾、辍、弭/弥、寝、阕、迄/讫、舍、咸、息、休、偃、止”13词只有“休止”义项,而“罢、毕、竟、已、卒、终”6词同时还有“结束”义项。在上古汉语阶段,该类动词始终以表示“休止”义为主;表示“结束、完结”义的动词从词目数量到出现频次均有限。本文对上古汉语“终竟”义动词的调查研究,可以填补上古汉语完成体动词研究的空白,并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历时比较,厘清此类动词的发展脉络,丰富汉语史研究。关键词上古汉语 终竟 休止 结束

基于文学史料学视角的现当代异体字词典考古研究——以《子夜》不同版本的异体字异形词为例

李   鑫    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东海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国家语委汉语辞书中心

摘  要文章以《子夜》123组异体字和51组因异体字形成异形词的形体演变为研究对象,立足文学史料学视角,从字用与语言文字规范、权威字词典间的互动关系切入,构建字用字形、规范字形和权威字形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通过对《子夜》异体字和异形词的形体演变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子夜》绝大部分字用字形与同时期的规范字形、权威字形一致,得出字用贯彻落实语言文字规范的同时与之形成互补关系。希望本研究能为现当代异体字和异形词的实证研究及后续整理规范工作提供资料和参考。关键词《子夜》 异体字 异形词 形体演变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字种综合数据调查统计分析

徐志学    袁祎嘉    刘   刊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摘  要本文主要调查统计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字种的字频、笔画和复现字等方面综合数据,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分析汉字认知习得干扰因素,探讨编制完整的、符合认知规律的小学各年级汉字认知习得测查表,提供汉字认知习得标准化工具。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 字频 笔画 复现字

国内八思巴字研究文献综述——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彻·萨如拉    斯·劳格劳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摘  要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检索八思巴字研究相关文献,从发文年份、基金与机构、资源来源和关键词等层面系统分析国内八思巴字研究领域的热点以及未来的趋向。结果显示,八思巴字文献的刊布、解读、考释和八思巴字文献语言是一直以来的八思巴字研究热点,而基于八思巴字多种语言文献的综合性研究则成为新的研究趋势。关键词八思巴字研究 中国知网 计量可视化分析

延边大学藏本《训蒙字会》及其声调旁点研究

张   辉    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

摘  要朝鲜朝(1392—1910)在中国古代汉语音韵标音原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具有本土化特征的汉字声调标音理论和方法。其中,以应用旁点标记四声的方法最为引人注目,出现以符号标记四声的方法。崔世珍通过赴华“质正”汉语官话音韵编撰的《训蒙字会》,记录了大量的当时实际汉语官话声调,对汉语声调演变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一定的域外语音资料的“对勘”价值。关键词崔世珍 《训蒙字会》 旁点

观智院本《类聚名义抄》的“俗字”考辨及解读

马小川    扬州大学文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

摘  要观智院本《类聚名义抄》是日本的一种古辞书,其中存在大量独特的奇俗字形,未见于日本其他辞书或我国传统字典辞书中。通过对该书前后多个部首字的分析与考证,并与我国传统字韵书进行比较后,从四个方面总结、说明《名义抄》的俗字特征:正俗关系的揭示可补传统字书之不足;正俗关系的揭示异于传统字书;正俗关系揭示错误;正俗关系揭示有限而混误。

关键词日本古辞书 类聚名义抄 俗字 考证

含英咀华 继往开来——喜读《汉镜铭文汇释》

王子今    西北大学

摘  要<正>对汉镜进行研究,前人已积累不少成果,近读鹏宇著《汉镜铭文汇释》①,整理某些想法时,可以深切体会到优秀学风的传承与发展,一如汉代镜铭所谓“统德序道”“后人相承”(第448页),不觉内心欣喜,故稍作阐发。一汉镜的文化价值“镜”,是通过光影反射实现其功用的。

推陈出新 缀玉联珠——《孚甲集:吴铭训诂札记》评介

王中宇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摘  要<正>近日,吴铭先生的《孚甲集:吴铭训诂札记》(下文简称《孚甲集》)①出版了,这是训诂学的一个新收获,令人欣喜。《孚甲集》收录训诂考释类文章108篇②,考释词语500余条。内容以先秦秦汉典籍的词义训释和文本校读为主,中古、近古文献史料也有涉及。我与吴先生素未谋面,但他在“吴铭训诂札记”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的文章是拜读过的,一向叹服其敏锐和渊博。今捧读《孚甲集》,除了十分赞同刘钊先生在《序》中说的“识断精审,评判剀切;胜义如云,妙解纷披”③,觉得自己也应当写点阅读感想,算是作为一名读者在“获益匪浅”后的一个积极反应。


悼念

《中国文字研究》编辑部

摘  要<正>著名文化学者、出版家、广西教育出版社原总编辑李人凡先生于2023年8月26日16时48分因病逝世。李人凡先生生前对于中国文字学学科建设倾注了许多心血,给予了大力支持。本集刊就是在李人凡先生的帮助下,于1999年创刊的。编辑部同仁在此对李先生的辞世表示沉痛哀悼!

期刊简介   

     《中国文字研究》创刊于1999年,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办。

     《中国文字研究》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本刊联系方式

官方网站:

http://202.120.85.33/Jweb_zgwzyj/CN/volumn/current.shtml

投稿邮箱:zgwzyjsh@sina.com

本文来源:《中国文字研究》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推  荐




重  磅|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语言文学)

2023-11-12

刊讯| 国际期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 2023年第2期

2023-11-12

重  磅|《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3版(语言文字)

2023-11-11

刊讯|《语料库语言学》2023年第19辑

2023-11-11

刊讯|《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2021年第2期

2023-11-10

刊讯|CSSCI 来源集刊《语言学研究》2023年第33辑

2023-11-09

好书推荐|D. Jean Clandinin《从故事到研究:叙事探究如何做》(留言赠书)

2023-11-06

刊讯|SSCI 期刊《多语与多元文化发展》2023年第1-4期

2023-11-06

刊讯|《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3年第13辑

2023-11-05

刊讯|SSCI 期刊 《应用语言学评论》2023年第3-4期

2023-11-04

刊讯|SSCI 期刊 《语言教学研究》2023年第5期

2023-11-03

刊讯|SSCI 期刊 《中国语言学报》2023年第1-2期

2023-11-01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务必备注“学校/单位+研究方向/专业”

今日小编:墨色深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刊讯|CSSCI 来源集刊《中国文字研究》2023年第1期

七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