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语言学”学科专业重大调整!

七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2024-09-03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配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实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 、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知识体系更新演化,编修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主要目的是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科专业管理、规范研究生培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制订培养方案、开展学位授予等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我国学科专业设置、监督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渠道。     本次公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为试行版,有关内容将根据各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进程不断调整完善。

中国语言文学


中文名称: 中国语言文学

英文名称: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编写成员: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



一级学科简介
(一)学科概况

中国语言文学即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包括中国汉族和所有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语言文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深厚传统。中国语言文学对中华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和组成部分。

中国历来重视语言文学的教育和研究,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和学位建设,在国家政策和教育实践中,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突出的成就。198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同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对学位授予要求、学位评定委员会组成及职责和权限等规则,予以了明确规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二)学科内涵

中国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提升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提高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确立中华文明的世界地位,开展国际文化学术交流,都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以所属各学科领域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为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既植根于中国语言文学的优秀传统,也借鉴世界各国语言文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新成果,正确把握中国语言文学自身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同时加深对世界各民族语言文学的认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做出独特的贡献。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现设置有汉语言文字学、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民间文学、中文创意写作共十一个二级学科。

(三)学科范围

中国语言文学各二级学科及主要研究范围如下:

1.汉语言文字学

本学科主要研究古今汉语及其发展历史,探索汉语言文字发展的规律,包括现代汉语、汉语史和汉字学等专业方向,系统关注古今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各方面。研究领域包括现代汉语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修辞学以及现代汉字学、汉语方言学、汉语及汉字发展史,也包括传统的汉语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古代汉语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还有近代以来产生的以研究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为主的古文字学、以研究近代汉字为主的近代汉字学等,同时关注汉语汉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关联、汉语汉字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等。本学科研究涉及诸多文理学科的交叉融合,包括实验式和数字化的研究方式等。

2.理论语言学

本学科以探索人类语言普遍规律为目的,立足于中国境内的语言和方言,用语言学一般原则研究中国语言事实,并用中文研究中所获得的独特发现,丰富和修正普通语言学规律,为思维科学、认知科学和文化研究奠定基础。理论语言学关注语言的发生、获得、发展、变异等,在语言的结构分析、历史比较、功能解释等方面构建方法体系,揭示语言的人文属性、认知属性和生理属性等方面的特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历史语言学、语音学、音系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分支学科,研究语言的共时结构规律和历时演变过程,主要学派有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理论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为汉语言文字学和应用语言学提供基本的理论支撑。

3.应用语言学

本学科是一门将语言学运用于社会各相关领域的学科,也是一门把语言学和众多相关学科相联系、相结合的学科。本学科是在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研发语言文字应用相关成果和产品,为语言文字教育、服务和使用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学科领域主要涉及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语言战略与语言安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标准语建立与推广、语言资源保护利用、语言教学(母语教学、外语教学、对外语言教学)、辞书编纂、语言翻译、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智能与技术、语言工程与认知计算、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语言病理、语言服务、语言产业与语言经济等方面。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本学科的研究领域也将不断扩大和变化。本学科研究者既需具备语言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理论,也需掌握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知识,还应具有强烈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较强的开发应用能力。

4.文艺学

本学科主要研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生发展机制,对文学实践的一般规律予以理论概括。文艺学传统上包含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个分支;随着各学科分支的细化,文艺学实际等同于文学理论,包括文学基本理论、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史理论。文艺学的研究范围可从三个相对区别的视角来界定:一是着眼于文学自身特点的文学语言研究、文体学、叙事学、文学符号学等;二是着眼于文学与人类一般活动或其他活动关系的文艺美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社会学、文学人类学等;三是着眼于文学理论历史源流的中国古代文论、外国文论研究。同时,鉴于对文学活动本质认识的不断变化,文艺学已经扩展到并涵盖了文学与艺术综合研究、文化批评等领域,与哲学、艺术学、传播学等保持开放、交叉的关系。

5.中国古代文学

本学科以中国古代文学及其发展的历史为对象(通常将近代文学也作为本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既有的各类文献资料展开学术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历代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和创作经历,文学作品的题材、风格和艺术手法,各类文学体裁的形成与演变,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的兴衰影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之间的承传与新创关系,文学理论、批评的特质及其与文学创作间的相互关联,文学与诸如经济、社会、生活、政治、思想、艺术、信仰等领域在相应的历史时期之内的交互关系等。以艺术的评鉴、历史的考证与思想的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中国古代文学的实际,梳理中国古代文学的演变,总结中国古代文学的规律和传统,阐发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神价值,进而更充分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本学科的当代文化使命。

6.中国现当代文学

本学科主要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其发展的历史为研究对象,包括现当代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批评、文学流派和文学社团、文学制度和文学媒介、文学传播及文学交流与互鉴等,同时充分重视并包括文学与社会发展转型、文学与思想文化建设、文学与外来文化及世界文学、文学与前沿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关联与研究。本学科尤为重视促进、阐述文学经典的生成及其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贡献。本学科广泛地具有并体现出与现当代政治、思想、社会、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深刻关联性,包括与近代文学、比较文学等纵横向文学现象都有学科领域的直接关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既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表征,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建构内容。本学科与其他学科形成开放、对话与互鉴、互补的关系。

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本学科主要以我国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为研究对象。包括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含口传文学、书面文学和数字文学)、文献以及与国内外其他民族语言文学之间的渊源关系和相互影响。

本学科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含文献)两个子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少数民族语言现状及历史发展、语言规范、语言信息化和语言比较研究,还包括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语言史、文字史以及中华各民族语言的交流交融。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主要研究各少数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民间文学、书面文学和数字文学的历史、现状及其发生发展的文化传统、特点规律,还包括中华各民族文学的交流交融。少数民族文献研究包括古籍文献的整理、分类、注释、翻译、理论研究以及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想精华与内涵。

8.中国古典文献学

本学科主要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研究范围包括传世文献、亡佚文献、出土文献以及域外汉籍等。文献包括书籍类文献和非书籍类档案、文书、书信等文献。分支学科有古籍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典藏学、古文献整理、文献文化史以及古文献数字化研究等。

古籍目录学致力于古籍的目录编撰和理论阐释。古籍版本学致力于古籍版本的鉴定,版本源流的总结,版本优劣的讨论。古籍校勘学致力于书籍不同版本之间文字异同的校对、分析,以及书籍之间交叉部分文字异同的讨论,以订正文本流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总结书籍流传演变的轨迹和规律等。典藏学是指研究文献的收藏史、收藏保存方法、藏书家事迹、图书文献借阅等。古文献整理主要包括版本鉴定、编目、校勘、标点、注释、翻译、汇编、辑佚、辨伪、影印、数字化等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文献文化史是把古典文献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产物,研究书籍文献在人类文化史上的作用和贡献。文献数字化研究是对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以及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学科注重实践,同时充分重视理论、方法和规律的总结;既是相对独立的学科,又是从事中国古典研究及相关学科的基础学科。

9.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本学科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比较方法,对世界各国、各区域的文学、文化和国际文学关系史进行比较研究。主要包括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两个方向。比较文学的根本特点是突破国家、民族、语言、学科、文明的界限,研究内容主要是本学科的理论建构、比较诗学、国际文学关系与相互影响-接受、译介学、形象学、变异学以及文学的跨学科、跨文明研究等;世界文学是比较文学的基础、前提及理论视野,也是通过不同语言的文学的生产、流通、翻译及批评性选择的一种文学历史演化生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东西方文学、民族文学、区域文学、经典文学及跨文化的文学思潮与流派的发展规律等。

10.民间文学

本学科主要对象是指民众以口头方式创作、流播、传承的文学,分支学科包括神话学、故事学、传说学、歌谣学、史诗学等。从学科历史和特性而言,民间文学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传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学科内涵及研究内容跨越了民族和国家,注重人类共同关切、表达人类共同愿望;既是超越中外、全人类共享的文学形态,又是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优良载体,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适合国际文化交流,包括“讲好中国故事”、人类文明交流与互鉴等。本学科兼重文献和田野实践及调研,与中国语言文学其他二级学科充分交叉共通,并能拓展为基层文化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乡土教育、文创产业、旅游开发、社区文化工作等。本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在通俗文学、戏剧影视和数字时代的网络文学研究等方面已产生广泛影响。

11.中文创意写作

本学科以培养学生的中文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课程的讲授和写作方法、技能的训练,促使学生具有应用文及一般写作的基本素质,并发掘和鼓励文学创作及相关研究的专门人才。本学科也包含写作方法研究和文学教育研究。

本学科特别注重创造力的激发、养成和拓展。文学创作的能力可以通过大学专业教育获得训练和提升,也需要写作教育结合社会文化发展予以综合培养。中文应用型写作需要专业教育引领、推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中文创意写作既重点培养具有原创力的文学创作人才和具有深厚专业基础、出色创意才华的高层次应用型写作人才,也包括对创意写作学及新媒介写作研究、创作理论、写作教育等研究人才的专业培养。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教育方式,有效促进创造性写作能力的提升。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密切关联的儿童文学,在我国一些高校已成为独立或分支学科;一般所谓网络文学的学科属性具有不确定性,跨学科特点比较显著。戏剧与影视、国际中文教育、计算语言学等,学科归属上已成为其他独立或分支学科。

(四)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高度思想政治素养、拥有正确和坚定的价值观立场、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并维护国家利益的高水平专业人才。要求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实践能力强、科研素质高、具有创新性学术精神,能够推进和提升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学术的专业发展水平。

1.硕士学位

专业基础知识全面、扎实,综合素质优秀,在专业内某一领域具有深入研究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修养、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具备进一步深造的基础和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获得本学科硕士学位者能攻读高一级的学位,也能从事中国语言文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现代传媒与文化产业以及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

2.博士学位

全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充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并能开展独立、深入、富有创新意义的学术研究工作,在某一学术领域取得一定的成绩。获得本学科博士学位者应是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级专门人才,具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或相近学科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也能适应和胜任其他相关领域的工作。

(五)相关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哲学、考古学、民族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外国语言文学


中文名称: 外国语言文学

英文名称: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编写成员: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



一级学科简介


(一)学科概况

外国语言文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主要涵盖外国语言学和外国文学研究,是中外文明与文化交流互鉴的产物。语言学萌芽于古人对文字的发明和对语言的地域变异与历时变异的描述和探讨。古代语言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书面语言(特别是经典文献)的研究,18世纪后期以来,人们通过对印欧语系诸语言谱系关系的研究,发现了语言演变的一些规律。在此基础上,语言学逐渐向社会科学领域扩展,到20世纪上半叶,成为横跨人文和社科两大门类的学科。文学研究源于古人对诗歌等文艺作品的搜集、整理和批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已有关于文学本质、文类和模式的探讨。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和人文性的讨论更加广泛。18世纪以降,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史以及作家传记集。19世纪后期,文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在20世纪走向成熟。

在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不仅教育历史悠久,而且呈现蓬勃发展之势。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设立,标志着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教育的开始。新中国成立以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迅速,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为国家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外语人才,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进入新时代以来,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意识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意识不断增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入,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语言文学知识体系日趋完善,并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科内涵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体系在发展中不断优化,形成了稳定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2013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确立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五大学科方向,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外国语言、文学、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其中,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是反映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基本属性的学科方向,也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之“本”。五大学科方向既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科学研究领域,也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方向。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优化学科内涵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在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等方面,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呈现出如下发展特征或趋势:由传统的语言和文学研究不断拓展至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的互相渗透;由单一语言的研究转向多语言的对比研究;由纯描写性研究转向解释性、实证性研究;由纯理论研究拓展至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大数据、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和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各个领域的研究之中,研究视角不断拓展,跨学科性和交叉性日显突出。

(三)学科范围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有关外国语言学及其应用的研究。理论语言学旨在探讨语言本质,考察人类语言的普遍特征和一般规律;应用语言学的主要目标则是研究和解决实际语言问题,提高人们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外国文学研究致力于对外国文学思潮、文学理论、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和研究,同时积极借鉴外国文学批评方法,吸收外国文学营养,发展本民族的文学和文化。

翻译学以翻译行为、翻译产品、翻译过程、翻译功能和翻译者以及翻译作品传播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规律,揭示其背后原因,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方法,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是在世界文学的视域里,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国别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提供理论支撑。

国别与区域研究是以对象国或区域的社会、历史、民族、宗教、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为研究对象,具有交叉性综合研究属性。本学科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主要以对象国和区域的人文领域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强调问题导向和田野调查,即借助外语的优势,运用第一手外语资料对对象国和区域的历史、文化、民族性、国民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从人文学角度建立中国的国别与区域研究学术体系和知识体系。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按照一级学科进行建设和管理,以上述五个学科领域作为学科建设的总体要求,制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框架和方案。五大学科领域中除了外国文学、国别与区域研究之外,其余三个分别由二级学科支撑,即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因应提升国家外语能力之需,设置外语教育学二级学科。同时,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以语种为主要标志设立十个二级学科,分别为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五个学科领域是其上位概念,贯穿于以语种为主要标志的二级学科内涵建设中。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目录中的十四个二级学科简介如下:

1.英语语言文学学科涵盖主要英语国家的语言学、文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领域。英语语言学方向主要研究音位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言习得、语言测试、法律语言学、词典学、文体学、话语分析、语篇分析、英语教学、语言对比等;文学方向主要研究英语国家文学史、文学批评史、作家与作品、文学理论、美学研究等;翻译学方向主要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译介传播、翻译教学等;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中英文学与文化交流史、中英文学理论、涵盖英语国家的国别文学对比、比较诗学等;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历史等。

2.俄语语言文学学科涵盖俄语国家的语言学、文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领域。俄语语言学方向主要研究语言学、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流派与现实问题、语言学交叉学科、俄汉语言对比、俄语教育教学和测试、词典学与术语学等;文学方向主要研究俄罗斯文学、中俄文学交流、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俄罗斯作家及作品研究等;翻译学方向主要研究翻译史、翻译理论、中俄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翻译技术等;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中俄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中俄文化交流史、中国与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的跨文化交流;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领域等。

3.法语语言文学学科涵盖法语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学、文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领域。法语语言学方向主要研究语音学、句法学、语用学、法语语言学理论流派、法语语言习得、法语语言测试、法语文体学、法语修辞学、法语教学法、法汉语言对比等;文学方向主要研究法语文学史、法语作家作品、法国及西方文学文艺理论、现代法国文艺思潮等;翻译学方向主要研究法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翻译作品批评与赏析等;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比较文学、比较诗学、中法语言文化比较、中国和法语国家与地区关系史;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法语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外交、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

4.德语语言文学学科涵盖德语国家的语言学、文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领域。德语语言学方向主要研究现代德语的语言学理论、德汉语言对比、语言习得、语用学、篇章语言学、话语分析等;德语文学方向主要研究德语文学的历史、德语国家文学名著、作家作品、文学理论等;翻译学方向主要研究德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翻译作品批评与赏析等;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比较文学、中德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流实践;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德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外交关系、人文地理、社会文化等。

5.日语语言文学学科涵盖日本的语言学、文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领域。日语语言学方向主要研究语音学与音系学、形态学与句法学、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日语教育等;文学方向主要研究日本文学史、作家作品、文学思潮与流派、日本思想文化等;翻译学方向主要研究日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翻译批评、翻译教学等;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中日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中日文化交流史、东亚文化交流史;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日本历史、日本政治、日本经济、日本社会、中日关系、东亚与日本、中日韩三国关系等。

6.印度语言文学学科涵盖南亚国家梵语、巴利语、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僧伽罗语、普什图语、泰米尔语、不丹语和迪维希语等的语言学、文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领域。传统印度学以梵语、巴利语为主要文献语言,辅以犍陀罗语、于阗语、吐火罗语、藏语等,对古代印度及其辐射地区的语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文化及印度佛教、中印文化交流、丝路语言文化等进行研究;现代南亚学以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僧伽罗语和英语(南亚)等为主要文献和工具语言,对南亚地区的语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文化、社会现状、国别和区域问题,以及中国与南亚文学比较和跨文化交流、中国与南亚国家关系等进行研究。

7.西班牙语语言文学学科涵盖西班牙语国家的语言学、文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领域。西班牙语语言学方向主要研究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语法、二语习得与语言教学、语言测试与评价、汉西双语对比、语料库建构与应用等;文学方向主要研究西方文学理论、西班牙语文学史、流派、作家和作品、文学批评史等;翻译学方向主要研究汉西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翻译质量评价、翻译作品批评与赏析、翻译与文化传播和交流等;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中国与西语国家文学文化对比、中国与西语国家的文化交流;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西班牙语国家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西语国家与所处区域国家和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西语国家与中国的关系等。

8.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学科涵盖阿拉伯语国家的语言学、文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领域。阿拉伯语语言学方向主要研究阿拉伯语语言史、阿拉伯语语言理论、阿拉伯语教学、语言能力测评等;文学方向主要研究阿拉伯文学、作家作品、文学史与思想史、文艺思潮与流派、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等;翻译方向主要研究阿拉伯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翻译作品批评与赏析等;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学文化对比、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交流;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阿拉伯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

9.欧洲语言文学学科涵盖涉及除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以外的其他欧洲语言及所属国家的语言学、文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领域。语言学方向主要研究欧洲非通用语的语言史、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修辞学、语用学、篇章语言学等;文学方向主要研究文学史、作家作品、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等;翻译方向主要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翻译作品批评与赏析等;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涉及欧洲非通用语的文学文化对比、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区域的文化交流;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有关国家和区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

10.亚非语言文学学科涵盖涉及除日语、阿拉伯语和南亚语言以外的所有亚洲和非洲国家语言及所属国家的语言学、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等领域。亚非语言文学学科语言学方向主要研究涉及对象国的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篇章语言学、语言史、语言习得、语言对比等;文学方向主要研究对象国的文学史、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重要作家作品、重要思潮与流派;翻译学方向主要研究翻译史、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教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中国与对象国及有关区域的文学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文化传播与接受;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对象国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地区问题等。

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是有关外国语言学及其应用的研究,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以人类语言的形式、结构、功能、历史发展等为研究对象,探讨语言的本质,考察人类语言的普遍特征和一般规律。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使用、规划和政策,语言能力评测,双语和多语现象,语言与文学、民族、社会和文化的关系,言语与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自然语言处理(包括机器翻译和智能翻译)、词典学等。

12.翻译学学科是以翻译行为、翻译产品、翻译过程、翻译功能和翻译者以及翻译作品传播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规律,揭示其背后原因,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方法,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主要内容包括翻译理论、应用翻译、翻译批评、翻译教学研究、口笔译研究、人工智能翻译研究、翻译产品、翻译与国际传播等。

13.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学科是在世界文学的视域里,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国别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由对中外文学异同的揭示进而探讨不同文化的特质,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跨文化理论、中外文学关系、翻译文学、比较诗学、中外文化比较、海外中国文学研究、跨学科研究等。

14.外语教育学学科旨在系统探究外语教育全过程以及影响这一过程的诸种相关因素,揭示外语教育的本质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外语教育能力。该学科借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成果,聚焦外语教育中的教与学的活动及其关系等重要问题。外语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

(四)培养目标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内涵建设中遵循“守正创新”的原则,在坚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基本属性的同时,鼓励各个学位授权点自主创新,探索出既符合全人发展需求、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学科建设之路,其中过硬的政治素养、坚实的学科素养、宏阔的跨学科素养,厚实的中文素养、赋能的科技素养和创新的实践素养是高质量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核心素养,应该落实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

硕士培养目标:本学科旨在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家国情怀深挚,国际视野开阔,较系统地掌握外国语言文学知识、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跨文化能力,能熟练使用所学外语和专业知识,从事外语教育、翻译、外交、外事、中外人文交流、国际传播等涉外领域工作的专业性人才。

博士培养目标:本学科旨在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家国情怀深挚,国际视野开阔,外国语言文学知识扎实,理论修养深厚,专业素质高,科研能力强,能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外语教育、中外人文交流和国际传播等领域开展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的高端外语专业人才。

(五)相关学科

相关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哲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区域国别学等。


欢迎转发扩散!




推  荐




2023年,你参加过几场 “语言学” 学术会议?

2024-01-20

晚期汉语二语者能够通过句法线索进行实时预测加工吗?

2024-01-23

学术会议|第18 届中国当代语言学国际研讨会

2024-01-22

好文荐读|伍秋萍等:中介效应分析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及方法评述

2024-01-22

好书推荐|《如何做好研究计划》(留言赠书)

2024-01-21

学术会议|国际民航英语协会2024年会

2024-01-21

好文荐读|徐锦芬:认知语言学在外语教育学中的融合运用:现状与展望

2024-01-18

语言学年报•期刊动态|《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

2024-01-16

今日一词|句法合作共建 Syntactic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2024-01-16

好文荐读|刘海燕:同素逆序同义现象以及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处理

2024-01-16

语言学人|徐盛桓: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2024-01-15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务必备注“学校/单位+研究方向/专业”

今日小编:心得君

审    核:心得君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学心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