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当代语言学》2024年第3期

七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2024-09-06
《当代语言学》

2024年第3期 

    《当代语言学》(北大核心、CSSCI来源期刊、AMI核心)2024年第3期共刊发11篇文章。主要包括语言戏剧化、宏事件、条件型数量句、反事实、偏离补语、“把”字句、词阶法、普通话变调和类指句等研究性论文,和一篇书刊评介。欢迎转发扩散!

    往期推荐:

    刊讯|《当代语言学》2024年第1-2期

    语言学年报•期刊动态|《当代语言学》(2023)



目  录  

2024年第3期

研究性论文

317 语法惊异——论语言戏剧化的认知情感机制 / 井茁

336 宏事件的语义公式:三事件模型 / 李福印

354 条件型数量句的推理型式及机制——以“三个女人一台戏”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为例 / 黄瓒辉

371 反事实的意义层次与语用实现 / 李宇凤

387 汉语偏离补语的句法构造及生成机制分析———兼议汉语的“ 弱组合式” 述补结构 / 孙天琦

404 汉语听障儿童“ 把” 字句动核遗漏现象研究 / 马文 申秀岫 李海英

418 ‍从核心词替换微观个案看词阶法 / 余德江

438 普通话变调上声与阳平一样吗———基于严格平行语料的语音声学分析 / 许可 冉启斌 顾倩

当代语言学前沿

453 类指句容许例外是否是自然语言的普遍属性 / 张敏 贺川生

书刊评介

467 《音系词和语法词: 跨语言的类型性》评介 / 朱立刚



提  要  

语法惊异——论语言戏剧化的认知情感机制

井    茁    俄勒冈大学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戏剧化的语言呈现令人惊讶的事件、表达强烈的情感体验。那么戏剧化的语言有哪些特征? 其戏剧性又从何而来呢? 继“戏剧化语言” 这一概念提出以来,汉语语言学界对相关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不仅分析了语言戏剧性在汉语词汇句法上的表现,而且从戏曲审美和戏剧语言的角度发掘、论述了汉语特有的戏剧化模式与手段。这些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拓展了语言主观性研究的理论视野。同时,戏剧化语言作为一个理论构建还有待进一步界定和锤炼。本文拟从信息的情感认知层面探讨语言的戏剧性和戏剧化机制,提出“语法 惊异”这一理论构建,即创造性的语法逾矩所产生的惊异情感认知体验在语言体系中的凝结、更新、再创造。我们认为,语法惊异作为戏剧性语言的心理基础,在理论上补充了先前提出的以认知显著性和情感表达力为标志的戏剧化语言命题。文章以汉语、英语和德语为例,从语法惊异的视角阐释语言戏剧性的具身性,并探讨语言类型学特征对语法惊异编码的制约。关键词: 戏剧化 语法惊异 主观构建 具身性 类型学

宏事件的语义公式:三事件模型

李福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摘  要Talmy 基于五类宏事件,提出了著名的两分法理论,但未对这五类宏事件之间的共性进行更高层次的结构和语义上的抽象和概括,五类宏事件对构式的覆盖范围过于狭窄。本文深入分析了宏事件中的事件关系,把宏事件概括为三事件模型,即(事件 1+)事件 2+事件 3。其中事件1一般为事件3所隐含, 在语言形式上一般没有表征; 事件2表征方式或原因; 事件3为最终状态,是宏事件语义之核心。基于这一模型,本文提出宏事件的语义公式: 凡是能够在单一小句中明确表征事件2和事件3的句子均表征宏事件,公式为S=(E1)E2E3。该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语义公式扩展了宏事件的形式表征范围,使宏事件的研究不再局限于通过研究宏事件的核心图式来确定语言的类型归属。以汉语为例,该公式把宏事件的研究范围从动趋式扩展到包含形容词补语句在内的动结式,即整个动补结构家族。本文进而认为作为复杂概念结构,三事件模型是对宏事件在语义结构上的更高的抽象和概括,其涵盖范围更广,这一模型可能具有普遍性。

关键词: 三事件模型 宏事件 简单事件 复杂事件 语义公式

条件型数量句的推理型式及机制

———以“ 三个女人一台戏”和“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为例

黄瓒辉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摘  要本文讨论汉语条件型数量句的推理型式及机制。条件型数量句由于包含了作为条件的数量名成分,因此其推理型式及机制相对较为复杂。本文指出,条件型数量句涉及两种推理:一种是量化单调性推理,由条件句的全称量化义所致;另一种是极差蕴涵,由条件句所表达的事件难易程度量级所致。非条件句,如带有数量成分的功用句,不具有这样的推理特征。

关键词条件句 数量 单调性 极差推理 隐涵 蕴涵

反事实的意义层次与语用实现

李宇凤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  要反事实研究中,存在着依赖过去/当下/未来确定的客观事实状态判断反事实表达的意义和功能的倾向,引起“反事实表达是否/如何表达反事实”的广泛争议。本文尝试从反事实的意义层次区分角度解决争议,在此基础上探讨反事实形式、语义、语用的交互作用规律。反事实义分抽象范畴义和具体语用义两个层次,两者构成实现关系。反事实义是范畴内涵语义,具有衍推性质。具体体现为反事实范畴义是反事实标记来源(情理、认知、表象、虚拟评价)范畴义的衍推,具有衍推的不可取消、不可强化、不可推导、可以分离的典型特征。反事实范畴义实现为反事实语用义,在知识背景层以缺省方式存在,在对比联想层发挥思辨作用,在表达前景层进行事实否定。

关键词: 反事实义 意义范畴关联 知识背景层 对比联想层 表达前景层

汉语偏离补语的句法构造及生成机制分析———兼议汉语的“ 弱组合式” 述补结构

孙天琦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摘 要汉语中的“VA了”述补结构除了可以表示结果的实现,也可以表示结果偏离说话人的预期。表偏离义的“VA了”结构在论元配置、扩展能力、句式变换等方面都与典型述结式表现出明显差异。本文旨在为偏离补语的独特表现提供句法解释,并推导出偏离补语结构的各种论元实现模式。文章指出,表偏离义的 “VA了”在形式上的紧凑是一种假象,偏离补语所在的短语是有时体特征的限定性结构,无法满足生成述补复合词的条件,此类结构是一种没有补语标记的“弱 组合式”述补结构。偏离补语与述语的句法衔接不需要依赖补语标记或者“论元共指”,因此区别于“得”字补语和连动结构。偏离补语区别于典型述结式的一系列特征都可以从其“弱组合式”的句法构造中得到统一解释。本文通过对偏离补语句法构造的研究,优化了以往对“黏合/组合”述补结构的判断标准,细化了汉语述补衔接的松紧模式刻画。

关键词偏离义“VA了”  偏离补语  “弱组合式”述补结构  述补衔接松紧模式

汉语听障儿童“ 把” 字句动核遗漏现象研究

马   文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申秀岫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海英    鲁东大学文学院

摘 要本文基于临床语言学的视角,以“ 把” 字句这一典型的特殊句式为考察对象,重点分析汉语听障儿童“把”字句的动核结构,并对动核结构成分遗漏,特别是动核遗漏现象,进行了深入考察。结果表明,听障被试存在明显的动核遗漏现象,且在类型、句式等方面均呈现出规律性特点,表现出与典型发展儿童的一致性以及区别于典型发展儿童的特异性。最后,本研究发现,语言输入与句法结构复杂性均会影响“把”字句动核遗漏,尤以前者最为重要。本研究基于临床数据,通过对听障儿童“把”字句动核遗漏的系统考察,为听障儿童“把”字句习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听障儿童的临床语言康复提供了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汉语听障儿童  “ 把” 字句  动核遗漏  临床语言学

从核心词替换微观个案看词阶法

余德江    北京大学中文系

摘 要: 词阶法作为语源关系判断的一种方法,其理论基础可以通过观察词汇替换微观个案予以补充和检验。在由语言接触引发核心词替换的骑马坝傣语个案中,200 核心词替换过程严格符合高阶少于低阶的分布模式,符合词阶法的理论假设; hihi-lolo词表和基于雅加达-莱比锡词表的改编词表等替换过程出现了较多例外,可能不宜应用到词阶法中。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我们认为语言接触引发的核心词替换过程并不是匀速、渐变的,而是非匀速、突变的。拟合曲线和语言使用情况在对比验证中呈现出较强的关联性,整体上反映了语言接触情形的变化。我们通过模拟的方法将200核心词表与hihi-lolo等词表进行比较,发现200核心词表更能反映接触信息,更适合被应用到词阶法中。

关键词核心词 词阶法 语言接触 语言转用

普通话变调上声与阳平一样吗———基于严格平行语料的语音声学分析

许   可    南开大学文学院

冉启斌    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市社会科学实验室

顾   倩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摘 要目前学界在普通话上声连读后前字变调与阳平调是否存在差异这一问题上仍存在相互矛盾的观点。本文选择仅前字声调不同的词或字构成最小对立对,统计分析严格控制条件下二者是否存在声学差异。结果显示,二者调值、调形、音长都不存在差异。二者音高极值、拐点位置差异不普遍存在于所有条件中,相同条件下男女性别发音人差异表现不完全一致,不能认定二者调值、音高拐点位置有差异。音高升幅、升速,音长(音节、声调)无差异。有无框架句、语法结构、真假词等因素对两种声调的声学表现有相似影响。若将不同条件下的二者进行比较,可能得出变调上声音高更高、拐点更前或相反的不同结果,以往认为二者存在声学差异很可能是由于对语料没有进行严格控制。

关键词变调上声 阳平 声学实验 最小对立对 连读变调

类指句容许例外是否是自然语言的普遍属性

张    敏    贺川生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类指句能在不同程度上允许例外的存在而不改变句子的真值,这一特征给类指句的语义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也正是类指句的魅力所在。近年来,这一课题的研究热度不断攀升,各种观点争议不断。本文针对类指句容许例外这一特点主要选取了量化分析、认知分析、对类直接述谓的简单分析和语用分析这几种文献中影响力较大的理论,对类指句的研究进展作一评述。最后,本文对容许例外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认为容许例外这一性质也许并不特殊,而是自然语言的一种普遍属性。

关键词类指句 容许例外 类 类指算子



期刊简介   

     

       《当代语言学》(双月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之一。它是由《国外语言学》易名而来,而《国外语言学》又是从《语言学资料》(系《中国语文》附属刊物)和《语言学动态》发展而成。几番易名反映了几代学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个探索过程。
       《当代语言学》有着优秀的学术传统,已经成为反映中国理论语言学研究水准的学术旗帜和标杆。《当代语言学》秉持“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之原则,发表理论语言学研究和前沿探索的学术论文,为全球华人学者提供一个在理论和方法上推陈出新、交流切磋的平台。
       《当代语言学》主要刊登运用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汉语和其他语言的论文以及有独立见地的书评,尤其欢迎对某一语言现象作深入考察并具有理论意义的文章,同时也刊登国际语言学前沿综述论文,以便国内学人及时了解其发展动态,拓宽视野。《当代语言学》设有研究性论文、当代语言学前沿、书刊评介等栏目。还不定期开设专题讨论与争鸣、术语译评等栏目。
       《当代语言学》根据国际学术期刊的惯例,采取匿名双审制。本刊力克学派门第之偏见,对文章言之成理有论有据者做到中正筛选,择优录取。

 

                                                                                              《当代语言学》编辑部

本文来源:《当代语言学》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推  荐




刊讯|SSCI 期刊《语言教学研究》2024年第1-2期

2024-09-03

刊讯|SSCI 期刊《社会中的语言》2024年第1-2期

2024-09-02

刊讯|《外语导刊》2024年第3-4期(留言赠刊)

2024-09-01

刊讯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2-3期

2024-08-31

刊讯|SSCI 期刊《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创新》2024年第1-3期

2024-08-29

刊讯|CSSCI 来源集刊《中国语言战略》2024年第1期

2024-08-27

刊讯|SSCI 期刊《语义学杂志》2023年第1-4期

2024-08-25

刊讯|SSCI 期刊《社会语言学》2024年第1-3期

2024-08-23

刊讯|CSSCI 扩展版《华文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3期

2024-08-22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务必备注“学校/单位+研究方向/专业”

  今日小编:秋     实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学心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