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年盖七亿个章”,谁最爱编这种“工作神话”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海边的西塞罗 Author 海边的西塞罗


  01

这两天,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的一位员工火了,因为该公司旗下微信公众号“中建四局正黔方”发布的一篇宣传文章内提到她“一年盖章7亿余次零差错”。
该文还信誓旦旦的说,这个数据是“反复核验”之后的结果。
一年盖7亿个章是什么概念?有人做了个计算,说这位员工即便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眠不休地盖章,需要每小时盖章近八万次,每分钟盖章1331次,每秒盖章22次。
且不说这个频率肯定已经大大超过了人体工程学的极限。就是以机械工程学而论,这个速度也是了不起的成就:
我们常说的AK47自动步枪,射速也不过只有500-600发每分钟;
最先进的05式冲锋枪,理论射速也只有900-1000发每分钟;
显然这些都不够,想让枪支射速跟上这位员工的手速,只能用机关枪来类比——德国二战时大名鼎鼎的MG-42,理论射速可以达到1200-1500每分钟,堪堪可与这位员工的盖章速度相媲美。
多说一句,历史上真实的MG-42因为射速实在太快了,开起火来人耳已经听不到枪声的间隔,只能听到一种诡异而恐怖的类似电锯的“刺啦”声,所以被盟军士兵恐惧的称为“希特勒电锯”。
二战中盟军士兵只要听到这种声音,就会感到死亡来临——所以我很好奇,跟报道中那位员工同一办公室的同事们,在她飞速盖章时听到的是什么动静,有没有想起盟军老兵们被“希特勒电锯”支配时的恐惧。
在大家的吐槽汹汹之下,涉事公司终于意识到牛皮似乎吹得过分了亿点点。17日发文澄清,说误会哈,误会,是我们小编审稿不严,把“亿”和“万”搞错了——是一年盖了7万次章,而不是7亿次。
这样一说,总算能把报道中的故事从漫威超英式的奇幻世界往现实世界中拉了一拉。
不过细想一下,感觉也挺有意思的。从网上简单查证一下就能知道,中建四局全局现有职工8687人,其中在岗职工5456人,不在岗员工3231人。离退休人员9142人。而在岗职工中,各类管理人员4476人,工人989人。
且把这个有点奇特的员工比例放在一边不谈,我们简单算一下,一年7万多个章,分到全局每个在岗员工头上,每人分10个还有富余,而这还是只是该局下辖的一个分公司、分公司下辖的部门、部门中的一个模范员工的盖章量。如果把整个企业中所有的盖章量统计出来,说该国企的员工每天都在盖章的支配中工作,似乎也不为过。
当然,但凡在体制内生存过的人,对这种工作模式都会感觉很“亲切”:在国企科层制的要求下,决策的最大问题不是保证决策高效与准确,而是怎样完成“责任传导”。说白了就是谁都“担不起责任”,那就只能走审批流程、打报告、盖章解决。这倒也让人见怪不怪了。真正让人感到新奇的,恐怕也只有报道者非但不认为这种“凡事都要敲章”的工作模式是急需改革的问题,反而觉得值得鼓励,还要为此评了个“敲章模范”,这就很奇葩了。
遍览当下,你会发现,很多体制内宣传干事都喜欢一本正经的讲这种“低级红”的段子:
黑龙江省某法院在网上发文称,“xx姐姐,28天连续加班,没换过衣服,没洗过头,在执行局干警的心中,她就是女神、女超人!
看过之后让人忍不住问一句,一个干执行的法警,每天要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却连着一个月不洗头、不换衣服,这算敬业么?
无独有偶,成都市某法院官方微信也推送了过一篇稿子,说他们一个“超级员工”“朝七晚八”平均每天超时工作5小时,几乎全年无休。
看过之后也让人想问一句:让一个员工如此超长加班。这是不是公然无视《劳动法》的行为?一家法院这么做,算不算执法犯法?
各地的宣传干事们乐此不疲的制造这么多有悖人情、常理甚至法律的宣传稿,当然不是为了给我们这些公众取乐的,那就只有一种解释:至少这些单位的某些领导可能觉得,创造和宣传这种“工作神话”,哪怕不合常理,也是必要的。
可是,为什么?

02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这种“工作神话”,大约是苏联的斯达汉诺夫。
阿历克谢·斯达汉诺夫本来是苏联顿涅茨克矿区的一名普通采煤工人。据说,1935年8月30日这一天,他创造了在一班工作时间内用风镐采煤102吨的记录,超过当时厂方定额的整整十三倍。

这个报道是否真实可信,如今已经无从考证了,反正经过苏联各级的层层上报,最后报道登在苏联《真理报》上时,故事就是这么写的。斯大林在看了这份报道之后非常高兴,亲笔题字说“斯达汉诺夫运动表现了社会主义竞赛的新高涨,表现了社会主义竞赛的新的更高的阶段”。并发出号召,要苏联全国都向斯达汉诺夫学习。
于是斯达汉诺夫由普通工人一跃而成为一个运动的领袖,一个奇迹、一个神话、一个超人、一个标杆。这个半文盲小伙子被火线提拔为最高苏维埃代表,还搬到了莫斯科,住进了政府大楼,受到领导人数次接见。而苏联各地各行各业的“斯达汉诺夫”很快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动静闹得太大的斯达汉诺夫运动还惊动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时代周刊。
先是炼钢、织布、开火车、收割庄稼都被要求要按斯达汉诺夫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各个工厂都要推出自己的“斯达汉诺夫”。
而运动到了后期,则出现了一些非常搞笑的“斯达汉诺夫”——
牙科医生向斯达汉诺夫统治学习,把拔牙效率提高三倍。从前每个工作日只拔十几颗牙,现在每天要拔五十颗了。
芭蕾舞演员向斯达汉诺夫学习,把转圈效率提高了三倍,以前单足脚尖只能转五个圈,现在十五个起底。
警察向斯达汉诺夫学习,把抓小偷效率提高了三到五倍,导致莫斯科看守所里人满为患。
于是法院也不得不“向斯达汉诺夫学习”,将审判速度提高到了之前的三到五倍。
甚至伏特加酒厂也耐不住寂寞,说要向斯达汉诺夫学习,开工生产了一种“无产阶级烈度”的伏特加酒,把酒精度数提高了三到五倍。
这种酒,一口闷下去能不能送人去见列宁没有记载,但据说直接拿去当医用酒精或者坦克解冻液是非常好用的。
但奇怪的是,在苏联各行各业都在狂造“斯达汉诺夫”的同时,苏联整体的人民生活水平却并没有什么明显提升:
广大苏联民众依然住“公共住宅”里,几家共用一间厨房和一个厕所,并保持着肖斯塔科维奇说的那种有什么邻里纠纷就偷偷往对方水壶里吐口痰来消气的“淳朴民风”。
同时,苏联市场上日用品的食品依然极度匮乏,到商店买什么都缺货,或者运气好点,让你排队排到天荒地老。
是的,当各行各业都在热情学习斯达汉诺夫的时候,也许只有商店售货员是唯一学不了的行当——因为真没有那么多商品可卖。
那大家都在忙个什么劲呢?当时,可能不止一个苏联人在心里想过这个问题。
后来当上了苏联总理的柯西金,其时正在列宁格勒一家纺织厂当厂长。
某天,车间主任跟他吹牛x,说他们车间的工人在斯达汉诺夫精神的感召下,都自愿加班,已把布产量提高了五倍。柯西金还算拎得清,直接点破了:打住哈,生产了那么多,那我老婆为啥上街连两俄尺的布都买不到呢?再说全苏不是今年才刚开始学斯达汉诺夫吗?农田里的棉花还没超额收上来呢。你从哪搞来的那么多原料织布呢?我可没批哈!
想当年,柯西金也是个明白人。
是的,其实在苏联当时高度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展开这种运动式的劳动竞赛本是没有意义的,即便一两个部门真的依靠“斯达汉诺夫”式的英雄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那它紧接着遇到的问题,就是上游产业无法为其供应那么多的原料,而其下游产业也无法消化那么多的产品。
当然,如果在我们所熟悉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产业链的暂时不配适是很容易调整的,直接通过价格传导就可以了——上游产品增多了就降价、产品稀缺了就涨价,厂长如果需要员工加班,就涨工资。如果员工劳动热情过剩,厂长直接说:你别加班了,多加班也不给你多发工资。直接就把问题解决了。
正如哈耶克在《价格与生产》一书中所言指出的,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商品价格,其本身就是对生产活动最好的调配方式。

可是因为苏联高度的计划经济,高度迷信指令性生产,价格这个最好的调配手段就失效了。
于是席卷全苏“斯达汉诺夫运动”反而给苏联经济体系造成了空前的混乱。各工业主管部门也不得不被迫“向斯达汉诺夫学习”、加班加点重新修改生产计划。
但考虑到各地报上来的数据存在大量浮夸和作伪,这种新制定的生产计划,也没有人敢保证能够真正合理的指导生产。
结果就导致了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严重的生产失序和浪费现象,生产原料被大量堆积浪费、花重金从西方购置的先进设备还没有发挥价值,就被严重磨损。
忧心忡忡的全苏重工业人民委员奥尔忠尼写了一份长达20多页的报告,说:“这次运动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它对消灭极个别存在的怠工现象毫无作用。”
结果他反应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奥尔忠尼本人一年后却干净利落的被解决了。
但奥尔忠尼有一个说法其实有待商榷——在“斯达汉诺夫”这种神乎其技的榜样背后,苏联当时各行业因为失序而存在的生产低效和怠工绝非“极个别现象”。
1936年,法国著名左翼作家、诺奖得主安德烈·纪德受邀访问苏联,他回到法国后写了一本名为《访苏归来》的书。
在书里,纪德写了很多有趣的段子,其中有一个是这么说的:
在莫斯科一家工厂里,他们向我介绍一位斯达汉诺夫式的工作者,墙上挂着他的巨幅肖像。
那位负责人骄傲的告诉我:这位工人太伟大了,在五小时内,他完成了之前八天才能完成的工作。
而我冒昧的问了一句:那么,他先前是不是在八天里只干了五小时的活?
可能我的问题太不识趣了,他们没有回答。
……
然后纪德说,他觉得苏联过度宣传斯达汉诺夫,“只是为了对付消极怠工的懒汉们”。
我觉得,纪德这个不厚道的法国佬的这个猜测还是蛮正确的——在一个真正激励机制有效、工作运转高效的体系中,本不需要宣传那么多不合常理的“工作神话”。


真诚推介

《景来律师》公众号

景来律师公众号于2015年创建,现拥有粉丝十万+。江苏景来律师事务所是江苏省优秀律师事务所及徐州市五佳律师事务所。景来律师公众号致力于创建一个匹配的法律人与当事人的连接器。三年来,创下中国律所微信影响力排行榜等三个涉律榜单的三连冠和大满贯。2017年9月,一篇反映民生的人大代表建议贴逾800万人阅读,超10万人点赞。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更多精彩内容


1、辩护人被发司法建议函投诉,妥当否?

2、刚刚!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十个必须”

3、陈独秀:犯法的是老子,不是老子的性欲

《徐州刘景来律师》是《景来律师》的副号,

因故相关社会热点及评论目前均放在这里推出,

欢迎你免费订阅和分享!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