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建筑学院本科三年级建筑课设作品展(上)

UA设计学堂 2023-03-13


内容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20年4月11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本科三年级开放式设计终期评图圆满结束。这是一次特殊的大师班设计课,八周的设计课都在线上进行,可谓真正的“云教学”。尽管疫情为本次设计带来了重重阻碍,但同学们依然通过不懈努力以及积极的思维碰撞,呈现出非常优秀的设计成果,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让我们通过总结推送系列,一起来回顾精彩的终期评图现场。


注:本推送中所展示方案均已与原作者联系并获得展示许可


第一组

“ZOOM 2020 ”——寻求CBD的突破

设计题目:朝阳公园南侧地铁枢纽公共空间改造


设计导师:

邵韦平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联合指导:

刘宇光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周泽渥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

李家琪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


评图嘉宾:

崔    彤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副院长

李    淦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题目介绍:

研究区域为朝阳公园南侧、凤凰国际传媒至朝阳公园南门的东西向带状滨水城市空间,主要为未来地铁3号线与14号线交汇形成的公共空间。该区域现有的城市空间缺乏秩序,品质较低,使得其滨水的景观价值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随着该地段大型公建的落成与地铁的修建,大量人流和城市活动必将对这一区域的空间品质和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地段既有的问题是:建筑缺少统一规划,景观、滨水等等不匹配以及停车场的削弱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契机是寻求CBD的突破,利用地段区位优势,处理好三号线与十四号线交汇的问题。


zoom评图现场截图



部分作品展示


作品一

设计者:杨一钒

方案介绍:

这次设计课课题最大的特点是地段的复杂性,既要处理水平方向上城市与自然、面状公园与点状地标的关系,也要考虑垂直方向上地上与地下的衔接关系。我采取的对策是通过环环嵌套的拉花原型实现地面上下的转换,在不影响场地东西方向的路线关系和南北方向的视线关系的前提下将这一节点立体化,引导人群更自然主动地去介入周边环境。环道本身通过起伏及宽窄的变化,对人的行为进行了一系列限定,同时也通过围合、融合、及对景等方式对场地及周边的景观和建筑予以回应。当然,方案深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

嘉宾点评:

邵韦平:

这个地段比较敏感,但是同学把握的度很合适。寻求场所的适应性,切入的角度很合适。既有创造的自由,又有适应性和控制性。两层环具备与地面和地下的联系。内环可以再单纯一些,使构思完整实现。


李淦:

这位同学主要次要的范围把握较好,形式和周围建筑关系处理得很好好,次要范围设计给主要范围设计提供了依据,环的形式与体量是比较合适的。此外,细节设计得比较科学,通过坡道弱化形式有利于形式的完整性。


崔彤:

把线性的空间变成环状的空间,与凤凰中心的同构不同形

人流的容纳,分解,行为研究,形态逻辑完整。形式不是完整圆环,而是受到外力影响有所变化。同学把握住上下关系,感悟到并回馈到设计中,表达不费力,稍微的变化解决了很多问题。整个方案区别于别人的环,做出了一些自己的控制,下面的环托举上面的环,自己托举自己的建构逻辑完整,形成了有趣、诗意的结果。

建议:注重能量特征,直的柱子可以去掉,通过其他的结构方法去解决,使得整体更加干净利落。


刘宇光:

环的概念可能会比较自我,但同学的处理使得方案由单一的环变到景框立体空间系统,通过多样性流线和几个不同的维度转换,不断把不同维度的问题用一个模型去解决。


周泽渥:

概念需求、结构落地需求比较到位,方案逻辑清晰,重点从一个方向突破。

建议:可以加入材料实现,设想可以再大胆一些。


李家琪:

这位同学在很早的阶段就找到了形体的自洽状态。她所遇到的难点是,形体的预设与场地的关系如何纯粹地进行下去。现在的结果非常匹配环境,造型优美,成为场地中的一个节点。

<<  滑动查看更多图纸 >>


作品二

设计者:杨翟,崔佳玉

方案介绍:

在这次方案中,我们尝试用一个受到场地因素和传力条件影响在三维空间中变化的连续壳体,将形态、结构、内外空间等问题混杂并整合,即探索用一个自平衡的体系来对多重问题进行整体地解决。在城市公园边缘地带,地形的起伏用于改善临水不见水的问题,与水的意象呼应;壳凹陷部分在地下与楼梯、边界形成不同层级的具有流动性的空间,其包裹蓄水、机电等辅助功能为地下系统提供支持,通过在壳体上的一些“小动作”使动线、视线、光线联系地面上下,用材料的质感和空间的嵌套描述“穴”的感觉,希望地铁站集散进出的人们能在点对点的通勤路径上获得一些异质化的体验。

嘉宾点评:

邵韦平:

两位同学把不同的功能进行等和的整体性的推导过程比较完善。要注重整体逻辑的弹性,哪些地方不适合直接暴露,还要注重表皮的转化。轮廓线比较理想,但是材质是比较硬质的混凝土形态,与环境的融合性比较矛盾,过于枯燥和单调,大面积的上表皮以景观为主会更好。


李淦:

这个方案的复杂性体现出两位同学的控制性。室内室外构成完整关系。图纸完整克制,没有无用的信息。分析图表达出想说的事,屏蔽掉无关的信息;平面图的环境关系很清楚,图本身的线区分也很清楚,细节处理也很好;效果图表达了尺度关系、自己的特征以及周边形式的支撑。


崔彤:

与另一组有相似性,但手法略有不同。形态跌宕起伏,没有切而是用挖的方式来塑造形态,将功能、空间、形态和结构混合起来思考。

建议:形式架构取消均质化,现在地上稍显匀质了。通过结构支撑的空间已经很精彩,无需再做其他变化。可以呈现几个连续的空间来叙述。


刘宇光:

和另一位同学的方案在同一个体系之下,又有个性化。设计有意思,从几何控制加上力学控制(悬垂线),使建筑学适应更复杂的社会与条件。脑洞很大,控制力强。


周泽渥:

和另一位同学对地形的理解相同,但深化方向不同,构造的角度不同,柔和的形态整体与环境相符。


李家琪:

图面风格很不错(幸福的拉扎罗),体现出微妙的质感。采用壳的概念,体现空间的随机性、流动性、连续性。这个方案的难点在于:界线怎么划定,室内照明、管线怎么组织。两位同学通过控制参数的影响强弱,形成网络,改变后续行为。

设计者感悟:

杨翟:

本次大三下学期开放设计我有幸进入邵老师团队的设计组学习,其实一开始还是挺紧张的,一方面对于这个开放设计项目本身觉得有一定的挑战性,另一方面我一直觉得自己在建筑的实际建造方面了解得不是很多,担心跟不上具体去做建筑的真正的建筑师们的思路。但是导师们和老师们这个团队帮助我消除了这些畏惧感:老师们讲得问题都与我们自己方案的相关性很大,而且都是很落到实处的,能够让我们具体地知道有哪些不足和问题,又有哪些可能的改进方向。这使得方案能够得到一步步的推进,形成一个比较完整自洽的体系。这次设计课收获了知识,而在这之外老师们也让我感受到了建筑师所具有的对社会、城市、建筑的理解以及关怀,让我受到了触动。


崔佳玉:

邵老师、刘老师以及助教们从各个角度为我们提供的指导很具有启发性。在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题目中,我们需要自己观察场地的特点发现其机会与潜力,主动地去发现、想象和呈现种种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可能性。美好想象仅仅是一个开始,更为艰深的课题是如何真正实现它。这次设计选择的方向对于自己还是挺具有挑战性的,期间也对自己产生了很多怀疑,但老师们以很多实际的建议支持和帮助我们把想法一点点落实,让设计落地更具有真实性。也许对设计构想的最终呈现受制于个人水平还留有一遗憾,但过程中的纠结与思考已经让我看到了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更多可能。

<<  滑动查看更多图纸  >>



教师总结


——关于职业建筑师、人与场地、任务书


崔彤:

这次设计不仅给与了同学们知识和经验,更是希望大家思考和理解建筑的智慧,同时老师的心血被同学们接收和呈现,体会职业建筑师带给同学很脚踏实地又充满情怀和理想的思考。在这次设计中,同学们吃透场地、吃透人、吃透任务书。场地是老师给予的,老师发现了多种先天的基因,而同学们超出了形式、空间的单一区分,而是将形态、空间以及建构叠合在一起。


李淦:

这次的题目很有趣,城市社会文化因素很复杂,题目很有发挥余地。大家表现出了中期后的延续性或改变,每个人都有很大的进步。大家都做得很完整。从分析、到概念生成到深化,都是很完整的成果。大家善用工具和创新性结合,有完整理性的分析,呈现出几个有转折点的设计。


周泽渥:

任务书给这次设计带来很多的可能性。大家都很坚持对地段的感觉,设计出来很理想化的方案,与工作的状态很不一样。学生时代的设计是很纯粹的,不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大家要珍惜自己对设计的理想和追求。

李家琪:

这次设计课阻力比较大,但大家都注入了思考的能量。大家在把握平衡度的情况下前进:平衡理想中的状态、自身的需求与场地的制约、建造的条件。左手是自己的理想,右手是技术和场地的约束,做得很好。


邵韦平:

这次与同学们合作完成了开放式教学的设计,同学们优秀的专业素养和态度,也给老师有很多有价值的启示。引导同学们在专业方向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好的成果方向的出现。

感谢以崔大师为首评审团的老师的参与。使得思想性更有多样性,发现了老师没有想到的内容。崔大师的思考评判都很有建设性,对老师和同学都很有启发。感谢老师和团队,由于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由于疫情,这次的教学很独特,我们没有见面。我期待恢复正常后对课程有更深入的探讨,盼望这一天早些到来。



第二组

“从概念到推演的逻辑性与完整性”

设计题目:屋顶上的城市


设计导师:

张应鹏

苏州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联合指导:

高    腾

苏州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师


评图嘉宾:

黄居正

《建筑学报》杂志社,执行主编

陈    泳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


题目介绍:

该题目选取建筑系馆屋顶为项目基地,设计范围为整个建筑屋顶,建设规模不大于1500平方米。设计中要综合考虑新旧建筑结构体系、交通体系、设备体系,每一个设计都必须同时具备独立的完整性、公共的开放性并处理好与原有建筑和周边建筑之间在形式上与功能上的多重关联。希望能通过改题目重新定义屋顶在形式与功能上新的地位、重新定义一种新的空间形态与新的生活方式、重新建立城市上空空间之间新的秩序,以及重新建立人与天空间新的关联。


zoom评图现场截图



部分作品展示


“屋顶奥德赛”

设计者:郭一川

方案介绍:

我对建馆屋顶的改造从现有的问题出发:一方面,建馆周边并无良好视野,更需要的是与天空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建馆的功能限定严格,缺乏一个属于共同体的,自由而丰富的“大空间”。因此本设计将整个建馆建筑群视为一个系统来处理,参考“花园”和“地坑院”的空间原型,通过尺度、界面以至于细部的设计来实现空间的不断变化,通过对视野的限制使人获得一种流动性的体验。


总而言之,我希望屋顶之上是“A garden for community”,以此解决建馆本身作为“A factory without community”存在的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种屋顶空间和屋顶下空间之间的功能关系和精神关系,对“屋顶上的城市”课题做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回应。

嘉宾点评:

黄居正:

这位同学概念很强大,逻辑性很性强,推导系统且不仅仅停留在概念上,将设计的各个方面都作为整体来考虑,很不多见。这个方案做的非常细,视线关系考虑得很仔细,看出这位同学有不错的操作能力。整个方案显得很有层次,很丰富。


陈泳:

这个方案从概念到推演都具有完整性。这位同学在场地分析上有发现,从问题上提炼出了类型,思考了建筑与天空的联系。方案中有一些变奏也很不错。建议少开一点横向窗,地坑院更倾向体积性设计,可以多考虑。

<<  滑动查看更多图纸  >>



深层建议


黄居正:

把东西做好,必须要有舍得做方案不一定要有宏大的概念,可以从生活的细节出发。朴素不一定不好,恰如其分也是好方案。方案能够找准一个点做好就很不错了!


陈泳:

设计不仅是创造,也是对现有环境的解决

均质的类型能否呈现空间的丰富性?这是一个问题。

色彩可能会在设计的过程里迷惑自己,让自己觉得方案好像很好看。建议在训练中先不要做色彩,把空间、体量的方面解决了再考虑


张应鹏:

同学们在做设计的时候要强化结构观念,应该考虑梁高等事情,推敲时画线应该有厚度。此外,同学之间的学习不亚于老师指导,要注重相互学习,评别人的图要认真听。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建筑师必须要学习控制时间。



教师总结


张应鹏:

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是一个教学互长的过程,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两位评委老师的点评不仅是对同学们的一种启发,对我也是一种启发。今天的十三位同学都很棒,清华的学生基础都很扎实。虽然今天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表现,但只要有潜力,就能有好的发展。逻辑性和激情是我们最看重的。清华的同学非常自律,感谢大家这两个月的配合,也感谢两位评委老师。



第三组

“地段与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之间的综合考量”

设计题目:通辽科技馆及城市文化展示中心设计


设计导师:

傅绍辉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席专家


评图嘉宾:

薛    明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卞洪滨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叶依谦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题目介绍:

设计包括通辽科技馆和城市文化展示中心两馆,地理位置位于辽河北岸的文化新区,依托西侧辽河为主要景观,河侧存在防洪堤坝,其建筑用地内部分可以做适当的调整。整个设计课题所凸显的矛盾主要在于怎么解决堤坝与地段的高差与两馆之间沟通问题,并还存在着对自然环境、蒙古族民俗文化等问题的考量。


zoom评图现场截图



部分作品展示


作品一

设计者:王梓安

方案介绍:

这一科技馆与城市文化展示馆的设计选址位于通辽市,地处内蒙古。通辽市正在经历中国许许多多城市经历的,大规模的城市化与快速的发展的过程。城市的拓张让自然的区域被逐渐吞噬。草原、农田、荒野等生态系统逐渐成为建成环境,被城市的硬质铺装取代。河流自然的岸线也被渠化,成为生硬的防洪大堤。城市离自然越来越远。真正属于这片土地、属于这个环境的自然已经不复存在了。因此,在这个设计中,我希望通过这个建筑与景观的介入,以一种诗意的方式回应这样一个问题,把原本属于这里的景观重塑起来。

嘉宾点评:

卞洪滨:

这个方案相对比较系统完整。从构思立意、建筑形态、外部空间到内部构成都比较到位,表现能力也很强。处理两个馆的关系很巧妙,从外面看是一个整体,内部的展厅都是简单的盒子,整体性很强,同时两个馆的差异性又通过内部空间来体现,分割关系也做的比较好,既有整体性,又有独立性。


叶依谦:

这位同学体现出很高的对设计的把控度,用景观建筑的手法把大坝、通河等自然因素串了起来。从城市关系到场地关系,再到空间塑造,逻辑性很强。但稍微有些不足的是,每一个盒子都是要么全封闭要么全开敞,显得有点简单化,应该结合每个盒子的功能进行进一步刻画。


薛明:

非常优秀的方案,认知度很深。对表皮的构造上的阐述,很好的诠释了建筑与当地文化的联系,没有去具象地描述什么,但能感受到与当地文化的关联。不足的是,整个建筑漂浮起来,可能在通辽这样的北方地区不是特别合适,同时大型镂空圆顶下的室外空间,在北方来说可能不太适合人们活动,要考虑气候的问题。

<<  滑动查看完整图纸  >>


作品二

设计者:左玥

方案介绍:

通过创造出一种流动且通达的氛围,给封闭的线性的城市界面建立一个通向辽河的入口。科技馆和规划馆以一条盘旋的纽带,连接起城市和河流。外部通过整体铺地逐步抬升的方式,沟通城市道路与堤坝慢行道,形成一个整体可穿性的公共户外空间。

嘉宾点评:

卞洪滨:

这个方案的建筑形象非常具有特色,这位同学对城市其他建筑关系处理得很好,但对大坝的应对稍稍欠佳。


叶依谦:

这位同学形体的塑造能力极强。建筑跟城市、河流、青少年宫的关系处理的特别好。但是有些细节处理还应该继续深化。


薛明:

设计难度系数很大,平面结构很清晰,纵剖面可能表现的不是很详细,但总体方案感觉完成得非常出色。

<<  滑动查看完整图纸  >>



深层建议


卞洪滨:

对设计的思考首先是落在具体的功能、流线上,从建筑实用性的视角来评判其功能与场地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在去考量建筑形态构成上的逻辑合理性,探讨一个整体建筑中各个体块之间的关联性等等。最后,在建筑的艺术性构造与表达上,怎样使得建筑在满足功能协调的同时又兼顾其艺术美学价值?怎样使得建筑在适应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当地民俗文化的同时又能体现其自身的独特性?这也是值得每一个建筑师都不断探寻的问题。


叶依谦:

老师比较侧重于建筑的生成逻辑以及对整个场地的呼应,注重建筑的形体塑造以及建筑与场地和周围环境的结合,并从人的使用感受的角度去探索建筑内部的空间设置。对于多功能建筑应该强化每个部分的功能特性;在建筑造型上面,应该突出某一方面,不能用力太过平均。


薛明:

老师强调从普通使用者的角度来真切地体验建筑、感受建筑,注重从人的主观感受来设计建筑和应对环境。对于普通的使用者甚至只是路人来说,一个建筑会对他们带来什么感受?内部的空间应该怎样安排才能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体验?不能只从建筑内部的那些较小的点去审视建筑,也要从宏观的角度去审视建筑。同时,大家也应该考虑气候问题,关注建筑各部与整体构图的关系,关注建筑的尺度、对建筑细部的把控等。



嘉宾总结


卞洪滨:

所有方案的设计都达到了一个很深的程度,设计成果的表达也有很高的水平,体现了大家对于建筑很高的素养与热情。大家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叶依谦:

同学们的表现超出了我对大三同学的预期。虽然题目设置难度有些过大,但同学们的结果都很出色,导师的把握力也很强。


薛明:

难的题目更激发了同学们的潜力,再加上适度的引导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傅老师要求提一点不足:建筑设计更多的应该从人本身的行为角度去考虑,图案化的处理应该减少。不应该只是从鸟瞰的角度去审视建筑。以及对于一些气候性的问题,以及技术结构等都要重视,要更加注重不同地域的气候问题。



策划 | 学交部 生权部

会议记录 | 何牧 刘梦凡 徐炜韬 黄诗瑶

赵心月 唐亦朗 刘奕江

题图 封面 | 梁爽

排版 | 梁爽

审核 | 刘忠源 郑含蓓



- END -




||-往期精彩内容:· 设计作品

UCL DISTINCTION学姐毕业设计分享

超级校园-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优秀毕业设计

2019中国美术学院景观设计毕业展,创作背后的故事。

2019中国美院建筑艺术系毕业设计展

2019北京林业大学的毕业设计

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研究生毕业设计

2019年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设计展

2019清华美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本科毕业设计

看央美2019年毕设第一名是如何诞生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四年级设计作品

清华建筑系大一的手绘作业,严谨的制图和对建筑设计的理解。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一年级作品,Suai!


精品课程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