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易方达萧楠交流环节记录:企业家精神该不该定价?

用心的小雅 小雅访谈 2022-05-30
5月7日,易方达明星基金经理萧楠面向机构做了一场路演。参加路演的一位读者朋友把路演信息发给小雅时评价,“是我看到的最好的路演之一”

小雅听了这场高质量的路演,对于机构和专业投资人来说,可以看到一些投资新思考,比如,企业家精神该不该定价,关于新消费领域研究的几个新发现,关于熵增在商业模式评估中的价值。

对于基民来说,可以看到萧楠对于抱团、对于均值回归的本质思考。

萧楠说,这次路演最最重要的内容,是过去一两年,对投资框架的一些反思。

比如,当看到企业的终局不太好,或者是看不清楚,结果虽然是对了,但过程中公司却涨了10多倍,该如何处理?

再比如,分析茅台时,每个持有者都有各自持有的理由,但是这样的理由背后是不是忽略了一个隐形的、最为关键的因素?该如何在敬畏市场的同时,要有更大胆的想象力?

不论对或错,这样的反思非常有价值。小雅一直认为,反思是一个优秀投资者最重要的品质,勇于公开反思也反映优秀投资人真正诚实的态度。

萧楠可能是最会解构投资者问题的基金经理,他从不简单喊价值投资口号,或者说一些“好公司也要有好价格”的正确废话,更多是来自自己对事物本质更细敏的思考,这需要对投资本质更深刻的理解。

这场路演中,萧楠也希望自己的投资者真正因为了解自己,所以,小雅将萧楠这场对机构的路演记录下来,分享给希望了解他的基民。

非常感谢将路演信息分享给小雅的读者也欢迎大家多多与小雅分享投资人路演,我们一起努力打破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一起了解更多、重要的投资人信息。

这里是交流环节的内容,演讲原文在公众号”投资人记事,欢迎点击查看。



交流提问环节
 
关注终局,也不放弃过程带来的机会

Q1:您刚刚讲到,在对终局结果重视的过程中,也更加去关注格局演进过程中阶段性的中期投资机会,对这一点能再详细描述一下吗?
 
萧楠:这个东西的想法,最早来自于我们过去错过了一些特别大的机会,导致我们非常懊恼,而我们之所以错过这样的机会,是因为我们判断,这些行业的终局可能不大行,而最打脸的事情是,我们明明也判断对了,但我们就是在两三年的时间里,生生错过了十几倍的涨幅,这是非常要命的事情。
 
复盘回来看的时候,我们在那个时候完全可以既考虑到终局可能没有那么好,但是在这个前提条件下,我们依然可以做出漂亮的投资来。
 
因为我不太好说一些具体标的,这个复盘过程可能没有办法详细去描述,但是你会发现,这类企业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特征,是我们那个时候忽略的。
 
我们最后看到的结果就是,这些企业某一代的产品当时领先,后来确实如我们所说被人追上了,但你会发现,这个企业又生生做出了第二增长曲线来,而且它的第二增长曲线的壁垒比第一增长曲线的壁垒还要深、还要厚。
 
这让我们非常惊讶,在复盘当时得失的时候,这对我们的刺激很大。

所以,在后来的我们一些投资里面,我们承认,可能终局没有那么强,没有那么好,不会像我们一劳永逸、躺着收钱、对终局判断那么强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能够做出好的投资来,我们希望,未来不要再去错过类似的机会。
 
我很难去讲具体的标的,但确实有一两个标的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刺激。

伟大企业所具备的特质

Q2:您在年报中讲过,坚定持有优秀乃至伟大的公司,对于优秀乃至伟大公司的判断标准。是否有一些具体的财务指标?
 
萧楠(笑):伟大公司在财务指标里面是看不出来的。
 
我举一个例子,我不能说具体哪个企业,在我们研究的某个行业里,两个很厉害的企业,这两个企业在同属一个大行业,又分属不同的细分子行业,生产的产品当然是不一样的。

A企业与B企业的投资逻辑非常像,这两家公司都在自己的领域里面把成本做到行业最低,它们的市场份额都非常稳固,并且不断在提高,这两家公司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和对产品的理解都非常好,都是非常优秀的公司。
 
这两家都是国企,我们老是以为国企效率低什么,这都是刻板印象,这两家都是国企。

但是A公司和B公司有一点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去看报表,B公司不怎么做研发,B公司的产品之所以能够成本非常低,是因为B公司在管理上非常精益求精,几乎是业内所有类似企业络绎不绝来学习他们的管理,但又不太学得会,非常有壁垒。
 
A公司就不太一样,A公司每年有非常高额的研发支出,不仅仅是他本身的产品,A公司的一些关键技术指标,都是以非常强的速度去迭代,这有赖于他们的研发特别不一样。
 
A公司里面很多的研发项目是一些特别前沿的方向,而这些前沿的方向,目前这些方向上的技术是掌握在德国人、日本人手里的。
 
你会想,这些公司为什么要这样去做,我们去了解这个公司的历史,特别有意思,比如说这些公司在发展初期,狠狠的被德国人坑过,被日本人坑过,A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间,从董事长到总经理到技术骨干,都有非常强烈的产业报国、技术报国的理想。
 
所以,这个公司有这个基因在里面,他们从过去跟着日本人学,跟着德国人学,亦步亦趋的往前学,越做越强,超越他们的对手,到他们的对手跑过来跟他们学,到他们开始做全产业布局等等。
 
如果把这些东西全部写下来,就是这个产业史诗般的非常壮丽的东西,这种企业堪称伟大的企业。类似这种企业,我们过去能看到非常多。
 
以前在这个领域中间,很多是日本人占据的,美国人占据的,是中国台湾地区一些优秀企业家占据的。你会看到,中国大陆是在一点点往前拱,这些不是一两个人,这些人不是想今年赚3个亿、5个亿几个目标,这些人不是这么想的,他们就是一门心思地往前做。
 
有些企业家你去翻他以前做的事情,这些人甚至在做学生的时候,就已经觉得我应该这么做了,这种东西就做出来一件非常大的事业。

我觉得,可能未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不干的时候,把这些企业有意思的一些经历来写出来,未来可能有一天有这个机会。

建议读党史,看高手如何处理熵增

Q3:能再具体讲一下生意模式里边熵增和熵减吗?

萧楠:我们用一些比较直白的理论去讲,比如,大家都是打工人中的一员,可以深切感受到,你会发现,当企业从小到大,部门越来越多了,中层干部一大堆,效率开始变差,有些企业开始出现内部腐败了。企业为了要解决这些问题,要设置新的部门和人员,成本越来越高。

但有些生意模式不是这样的,有些生意模式,当它收入10个亿的时,跟100个亿的时候,没增加多少人,也没增加多少机构和部门。它也不需要多设置高管,就把这生意做成了。

有些企业是熵增把自己拖死的,这样的例子特别多。比如我们过去看到有一些产业里面,这个行业就剩两家了,都是互联网大厂,你会发现,有一家的效率特别高,另一家山头林立,互相推诿,最后还搞得腐败丛生。

为什么一家搞成这个样子,另一家是那个样子的?
 
我们发现,这家做的不太好的公司,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好企业大了以后,怎么去处理效率问题,怎么去处理人员问题,导致这个企业山头林立,而另一个企业基本上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它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情报部门,CEO知道公司每件重要的事情在基层是怎么发生的。
 
我建议大家去读一读党史,我们这个国家怎么从国民革命时期、抗战时期一直走到现在的,我们这个组织到今天能够保持这样的活力,怎么做到?这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事情。类似这种讲革命史的,哪怕最早的党史资料都可以读。
 
我们的政府,还有很多的企业,确实是处理熵增的高手,联系到一个国家来看,有些企业、有些国家也是被熵增拖死的,一条铁路修几十年,这种事情在很多国家都会发生。

企业发展的曲率

Q4:您刚刚有讲到伟大企业的增长曲线,能否在对这个曲线的情况再具体讲一下?
 
萧楠:比如说,过去几年你每年看,这个企业今年增长20%,明年增长了15%,后年17.5%,大家都是这种线性的,年限差的时候增长3%、5%,但是有一天,你站10年的周期看,这个企业跟它的竞争对手之间拉开了极大的差距。

比如说快递,疫情的时候只有顺丰能送,没有疫情的时候你看不出来,有疫情的时候,你发现只有顺丰能送,从资本市场来看,它的估值也好,业绩也好,一下子把它甩出一大截。
 
如果我们根据过去去做线性外推,无非就是顺丰今年增速快一点了,你15%,别人13%,但是拉长了看,你会发现,就在一些关键的点上,突然有一下,把你甩出来了。
 
家电领域也是如此,过去格力一直是老大,美的一直在做渠道扁平化啊,T+3的布局,你一直没看到成果。突然有一天疫情来了,美的的占有率哗地一下就上去了,一下超过了格力。
 
当一些企业在埋头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它还没有体现到报表里,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些事情未来可能产生的一些特别重大的影响。
 
拿顺丰来说,它的直营模式,从结果来看,你觉得,顺丰可能就是送的快一点、准一点、好一点,好像也没有太大区别,人家还比它还便宜。但是在特别关键的时候,一场疫情一下子就出来了,一下把竞争对手远远甩在后面。
 
这是特别有意思的事情,企业发展的曲率,拐就拐在那一下子上面,伟大的企业都是在一些特别特殊的时候拐上去的,你平时一年、一年看的时候,它们是直线发展的,今年增长3%,明年增长5%,是直线发展的,就在有些点上,一下子出来了。
 
就像平时走在路上,大家都走的好好的,突然来一场雨发现有一个人带伞了,别人都淋成了落汤鸡,就他有伞,这样的企业就特别厉害。

财富管理行业的幂律投资机会
 
Q5:能否对财富管理行业具体展开,讲一下投资逻辑和投资机会?

萧楠:财富管理行业这个话题特别大,而且这个行业也是分层的,因为对不同的人来说,财富管理意味着非常大的不同,顶级富豪的财富管理怎么管,普通的中产阶级财富管理怎么做,一般中低收入人员的财富管理怎么做,都有不同的公司,都有不同的商业模式,这个事情说起来就超级复杂了。
 
我们最早没有关注到这个行业,是我们研究保险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些特别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说某些保险公司,一个保险员一单大概能签个七八千的首次保费,但是有些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平均大概是2000、3000的水平。
 
为什么有这么巨大的差距?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对一些特别厉害的销售人员,我们去做了调研。

我会发现,同样是卖保险,背后的逻辑、背后的机制差异是超级大的,这些公司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差异,是因为它们的机构设置、激励机制、文化等等,都有巨大的差异。
 
大家也知道,去年基金非常火,我们发基金的时候就会发现,同样是渠道经理过来调研,有些渠道经理问的问题超级专业,另外有些渠道经理过来问我们的问题,永远是下半年是涨是跌,明年是牛市还是熊市,类似于这样的问题。
 
我们又发现,同样在这个行业的人,最后拿经营结果来看,差距真的是巨大,后面的模式又超级的不一样。
 
对于财务管理行业,我觉得最大的一个逻辑在于,财富的分布也超级不均匀,可能会导致有些头部公司一口气拿掉了这个行业增量的绝大部分,比如说它拿到这个行业增量的70%、80%,而第二名企业只能拿到剩下20%中的80%。
 
未来,在这种幂律分布特别偏激的行业里面,就有可能诞生出特别大的企业。

很遗憾,我们有些产品监管和法律规则的原因,不能投类似的标的,但是在未来,当合同设置更加清晰的时候,我们可能在这方面的投资会有所体现。
 
企业家精神如何定价?

Q6:您刚刚讲到,第二、第三增长曲线需要卓越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应该是投资中比较艺术的部分,请问在这方面有什么心得和把握?

萧楠:第一个心得就是,我们去评判这个因素的时候,要特别、特别地小心谨慎,不要乱归因

不要因为一个企业经营挺成功的,就说这个企业家特别厉害,就像不要因为一个基金经理过去业绩很好,就说这个基金经理特别厉害一样的。
 
我们一定要把所有能够被归因到数据里的客观指标的因素,全部都归因完了以后,我们再特别谨慎的去评价一些比较虚的因素,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们不要轻易给这些因素定价,我们绝对不要说,因为这个企业家在,所以这个公司就能值多少个,千万不要这样做。
 
我刚才所讲的,并不是怎么通过企业家精神去获得机会,我始终强调的是避免错误的归因,避免因为你对这个企业家的认可,去犯投资上的错误,我们一定要把底线的风险搞好。
 
我们一致同意的是,这个东西不可被定价,不能被定价。

比如说,代表一些曲率的因素,比如说X factor或者一些比较虚的因素,技术进步也好,企业家精神也好,这些因素在什么时候去考虑它们呢?是在所有的客观归因都尽量穷尽以后,我们说,可能某种程度上,一些收益率的归因归到这个里面去,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在评估的时候,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比较。比如做两两比较,如果这两个公司做的都是同样的生意,同样的产品,在这种限定条件下,你会比较两个企业家的水平的高低,理念的先后,你去找你认可的那一家,仅此而已。

不要跨行业去比较,不要跨业务、跨产品去比较。
 
我们说,有很多的do not,不要什么事情都归结到企业家精神,什么所谓的企业家精神,什么伟大的企业啊,一定要非常谨慎地去用,在一些特别极端的时候,这个东西可能是你某些信仰上的支撑,但是尽量不要去用。



 延伸阅读

萧楠回答灵魂拷问:什么是好的研究?什么是投资的真问题?集中的风险在哪儿?

易方达萧楠做了一个真正面向投资者的路演:把市场、风格都说清楚了
 
张坤2020年每天给基民赚1.5亿!首度公布拷问自己内心的三大问题

“业界良心”杨东难得露面详谈新能源:向一家改变世界的新能源公司和企业家致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