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湘平&吴艳玲 | 《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解读
关注本号,后台对话框中回复“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即可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完整word版(含附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决策。教育界和全社会也高度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落实中央精神,回应社会关切,对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进行了顶层设计,作出了系统安排。精准理解和深入实施《指南》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件大事。
一、制定和实施《指南》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和实施《指南》,对推进民族、国家发展,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培育时代新人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第一,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提供重要抓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独特标识,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处于基础性地位。青少年是民族、国家的未来,中小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奠基阶段,课程教材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依据和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系统化、长效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制定和实施《指南》,就是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的重要指示要求系统地落实、落细、可操作,为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守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打牢计在长远的基础。
第二,为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功能提供重要支撑。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也是铸魂育人的关键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无论是蕴含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育人内容,还是传承的立德修身、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育人方法,都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积累的独特智慧,为今天的教育提供了有益启发,是新时代铸魂育人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制定和实施《指南》,就是要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中小学课程教材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为立德树人提供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第三,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提供直接遵循。近年来,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教材不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取得了不少进展和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一些课程教材内容选择缺乏标准,甚至精华与糟粕不分;不同学段、学科之间缺乏规划,不够协调;不能很好贴近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实际;教学及评价中重知识、形式而轻素养、内涵;一窝蜂、形式化、碎片化甚至神秘化、庸俗化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归结起来就是始终没有解决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什么”和“怎么进”的问题。制定和实施《指南》就是要正本清源,有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育人立意更加精准鲜明,布局安排更加系统完整,内容更加科学合理,呈现方式更加丰富生动,从而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和长效化。有了《指南》,无论是课程标准编制、教材编写,还是教学实施、活动开展,都有了明晰的方向、原则、标准和操作规范。
二、《指南》有效解决了“进什么”的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小学课程教材容量有限,“进什么”一直未有权威厘定,这是当下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点“乱”的重要原因。《指南》主要从三个方面使之一锤定音。
一是确定“进”的主题内容。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过系统、科学、深刻的论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进行了精准概括。据此,《指南》确定了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三个方面的主题内容,并明确了每个方面的具体内涵,为中小学课程教材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提供依据。
二是划定“进”的载体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内容浩瀚丰富,而且载体形式多种多样。恰当运用载体形式,不仅能更好反映其内涵,还能使课程教材更加生动。为便于把握,《指南》开创性地将主要载体形式划分为经典篇目、人文典故、基本常识、科技成就、特色技艺和其他文化遗产等六个方面。每种载体形式下还囊括了一些更为具体的形式,与主题内容相配合,使解决“进什么”的问题有了可操作的具体抓手。
三是明确“进”的选择原则。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素材,《指南》突出优秀、精华标准,强调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育人导向,强调从育人目标出发,将育人立意指向作为素材取舍的根本标准;强化经典意识,强调所选素材的经典性;尊重学生实际,强调选材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特点。
事实上,“进什么”还涉及“进多少”的问题。根据《指南》精神,在国家课程层面,中小学不单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而是全面融入各学科课程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要保证容量适中,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三、《指南》着重解决了“怎么进”的问题
“怎么进”是“进”的重点和难点。《指南》主要从三个方面指明了“怎么进”的路径。
第一,遵循四条原则。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强化经典意识;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实际;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有机融入;坚持整体设计,科学合理布局。分别从内容、方式、途径、布局四个方面对“怎么进”进行了指导性规范,突出强调了正确价值导向、科学选择、有机融入和整体设计的工作要求。
第二,区分学段要求。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细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层次要求,体现明显的进阶性。小学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为重点;初中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高中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践行能力为重点。与此相应,不同学段的育人立意、内容主题和载体形式各有侧重,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以成人。
第三,明确学科安排。处理好总体要求与学科特点的关系,是解决“怎么进”的关键,也是《指南》的重要亮点。《指南》将中小学学科分三类,以“3+2+N”的方式分学科提出“怎么进”的要求。各学科从自身特点出发,发挥各自优势,彼此协同配合,形成有机整体,共同完成“进”的任务,既全科覆盖又区分主次、体现特点。
《指南》的颁布实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工作带来全新局面,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必将更好地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不分学科、学段和具体岗位,都要自觉以《指南》为指导,精准对标、精通要义、精心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新时代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铸魂育人作出更大贡献。(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哲学学院教授 沈湘平)
近日,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首次对中小学课程教材如何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的顶层设计。《指南》厘清了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和边界,解决了“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的问题,完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相关标准要求,对于推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贯彻落实《指南》精神,需要以《指南》为引领,不断探索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举措,确保《指南》落地、落实。
一、坚持立德树人,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质要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什么人”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指南》着眼于文化传承和以文化人,明确了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三大内容主题,将其贯穿于《指南》始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根本要求,引导学生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不复古泥古,不盲目排斥,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丰富其内涵,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回归其本质要义。
贯彻落实《指南》,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要义,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高度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强化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坚定“四个自信”。
二、强化系统设计,构建一体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材体系课程教材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指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重要意义、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题内容、载体形式、学段要求、学科安排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学段各学科要在课程教材一体化落实上下功夫,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
一是要把握好学段要求。根据不同年龄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细化确定各学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目标、学习内容、载体形式等,各学段有机衔接、分层递进。
二是要把握好学科要求。充分挖掘各学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各有侧重、突出重点,充分发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引领作用,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的重要支撑作用以及其他学科的辅助补充作用。克服学科本位主义思想,避免各自为战,形成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科协同育人合力。
三是要把握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目标定位。把《指南》作为重要遵循,明确地方、校本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定位,以当地民俗、民间艺术等独特教育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活化课程内容,与国家课程形成有益补充,提升育人实效。
三、改进教学方式,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认
当前,各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教学实施上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方面,集中体现为“三多三少”。
第一,知识灌输多,内涵把握少。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同于国学经典,以机械记忆为主,不注重对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思维品质等的把握。
第二,外在形式多,内在体悟少。有的地方和学校虽然开展了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赛、表演、展示等活动,但是浅尝辄止,过于形式主义,存在“有活动无教育”的倾向。
第三,被动模仿多,主动创新少。有的地方和学校盲目借鉴一些教育经验、做法,生搬硬套,反思、创新能力不足,不能够结合实际有效转化。
贯彻落实《指南》,要在教学实施上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式,创新育人途径,打造“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下+线上”的教学新样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动起来、活起来。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整体设计,落实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探索跨学科主题教学,在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中强化实践体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有机融合,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气氛。引导家庭将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潜移默化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巩固学校教育效果。调动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履行教育职能的积极性,为学校提供常态化文化服务。推动宣传、文化、广电等政府职能部门打造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网站,制作一批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传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推出一批能够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丰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使学生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体认,知行合一,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完善考评机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实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广泛,涉及到知识、行为、思想等层面。以往以学科教育的方式来考查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的做法难免会以偏概全,影响学生健康发展。
科学合理考查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应以素养为导向,依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规范学业水平考试、深化考试命题改革,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在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和高考命题中注重从多个纬度加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考查力度,加强学生人文底蕴、文化修养等素养考查,反映学生素养发展状况,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内容质量监测,反映区域和学校教育状况。此外,还应当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情况纳入各地各学校教育综合质量评价重要指标。多措并举发挥教育评价导向作用,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新突破。
五、提升师资水平,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远发展
教师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关键因素,提升中小学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水平,使其自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日常教育教学行动中,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的践行者,有利于铸就学生精神高地。
首先,选定部分师范院校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院系或专业,在部分高校相近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点增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分别为各个学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师资、培训骨干。
其次,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基地,制订培训计划,针对全体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课程教师和骨干教师实施分层分类培训,努力培养一支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队伍,让具备良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成为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的重要标准。
最后,围绕《指南》中的内容主题和载体形式,结合各学科各学段学习特点,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线上线下齐上阵等方式,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远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文化强国等一系列宏伟目标,将文化发展问题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今天的中小学生,正是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主力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坚力量。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培育具有中华文化底蕴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以《指南》为引领,统筹考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关键环节,强化责任落实,精准发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内生动力。(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博士后、副编审 吴艳玲)
内容来源:教育部 网站
本号主编:刘贯之
责任编辑: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