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吃牛肉,牛会不会疼?

跃儿学堂 跃儿学堂
2024-10-13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吃牛肉,牛会不会疼?”


当孩子这样问的时候,你会怎么回答呢?敷衍不好,太认真也不行。有时讲着讲着会把自己绕进去,掉入一个又一个坑里....


在孩子面前,我们往往很难拿捏关于生命的话题。


我们知道,孩子应该亲近大自然。于是,我们带孩子到公园、野地放飞自我。孩子们的确玩得很嗨,有时折下一枝花,有时拔出一根草;当他们发现会动的小生物就好奇地研究起来,有时会捏死一只蚂蚁或踩死一只蜗牛。


你认为这样做对吗?


我们知道,孩子应该心中有爱敬畏生命。于是,我们带孩子到公园、野地放飞自我的时候,不允许孩子伤害花花草草,不能玩蚂蚁蜗牛,时常提醒孩子“它也会疼、会哭、会死”,结果惹得孩子畏手畏脚或者一肚子情绪。


你觉得这样做又有什么问题呢?



孩子不明白,为什么我折下花朵是破坏生命,妈妈却可以在花瓶里插入一把剪下的花束?既然踩到蜗牛它会疼,那我们吃牛肉时,牛会不会疼?

前几日,在「跃儿教育2020年全国教师培训·初级班」学员群中,结合初级班所学内容,老师引导大家做了这样一个主题的讨论——【如何唤醒孩子心中的爱】


案例 1:孩子踩死了好多的蜗牛,还吆喝着身边的小伙伴跟自己一起来这样做。你会怎么做呢?请解释一下为什么选择这样做。


案例 2:孩子问:我们为什么要吃牛肉?那样牛会不会疼?你会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呢?请解释一下为什么选择这样做。


很多学员表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都碰到过类似的问题:



作为幼儿教育者,我们该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呢?

有的学员选择利用教机为孩子输入“同理心”,但有时也不太管用:


有的人选择第一时间阻止孩子踩蜗牛的行为,关于吃牛肉的问题也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有的人选择第一时间处理蜗牛,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孩子:


有的人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选择不同的回应方式:


还有一边问问题一边讲道理的:



孩子是否能「被教育如何爱」呢?

如果问孩子什么感受,孩子很可能会说好玩,因为那个踩上去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给孩子讲“生命的不易”、“成长的不易”是否会让孩子升起对生命的爱呢?

人的「爱」是因何而存在?


看到这里,关于「自由探索与敬畏生命」的问题,你是否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路?抑或是更加困惑了?

事实上,这几乎是所有幼儿教育者都会面临到的一个课题。在芭学园,大李老师曾针对这个话题进行过这样的解释:


首先,从生命的角度来说,人类是唯一能够意识到自己和别人并且能够进行比较的生命。但在人类童年时,如果我们过早唤醒孩子去进行这样的比较,那么孩子就会陷入一种困境之中。因为他们的经验和大脑发展以及对世界所有事物本来面目的认知,还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所以他们的思考会陷入到偏执之中。


就拿「吃牛肉牛疼不疼」的问题来说,人类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必须依靠使用其他生命的物质身体或种子、叶子来延续生命,这是人类自己无法改变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矫情。


其次,从人类社会的角度来说,人需要通过对技术知识进行学习,然后通过为他人提供服务而获得生存机会。而人类要获取复杂知识且具有使用知识的能力,必须发展出一个可用的大脑。在发展大脑的时候,孩子就必须要透由去研究、探索身边所发现的一切,使得大脑能够具有在未来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所以在孩子去研究花草树木或者蚂蚁、蜗牛等其他生命时,我们不要过早唤醒孩子生死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给孩子示范以关爱的方式去观察,就是要轻轻的,以非常关怀的、尊重的方式去研究、观察以及探索。



如果是基于残害的方式去观察,虽然孩子获得了发展,获得了知识,但是他们内心成长起来的是狠毒,是僵硬的灵魂。带着这样一个灵魂,即便大脑发展得很好,将来也不能为他人很好地服务,就会被人类社会所排斥,不能获得很好的生存机会,到最后对孩子也不利。


所以,如果你发现孩子不是为了探索和观察,而是在故意伤害其他生命,就必须制止孩子这种行为。


如果既不是为了吃,也不是为了研究,只是为了愉悦而去伤害其他的生命,这就是恶行。所以我们必须制止。如果引领孩子尊重关怀地去观察,孩子不干,必须要伤害其他生命,这个时候就要给他建立原则了。


关于「折花」的问题也是一样,我们需要给孩子从小建构的原则是——去判断是自己的花还是别人的花?是公共场所的花还是野花?

  • 如果是野花,你可以采,但是一定要给植物留下一点花,使它们能够结种子,不能全部采光,这是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义。

  • 如果是自己家里的花,你可以随意剪插,你有决定权。

  • 如果是公共场合,属于观赏的花,是绝对不能动的。



再回到「吃牛肉牛疼不疼」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从“感恩”的角度向孩子输入。牛在死亡的时候一定会痛,但我们人类养牛就是为了给我们的身体补充营养,存续我们的生命。在我们吃了牛肉之后,一定要感恩牛,感谢它们献出生命,给我们食物。

这样就会培养一个孩子在吃牛肉的同时又懂得感恩,那么这颗心的营养也得到了。将来他有这颗感恩的心,在社会上更容易获得人群的支持和帮助。

吃肉是人类进化的自然结果,而保护动物的意识是人类道德发展的结果。道德与人类本质的需求可能会有一些相互矛盾,但是道德的发展体现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二者是一种共存关系。

所以,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成人切记以下几点“不要”:
  • 不要过分唤醒人类生活的现实,因为唤醒会让孩子很痛苦

  • 不能太矫情,放大牛的疼痛,不要在这件事上过分用情感

  • 更不要陷入进去,因为人类生活太复杂了,很多事情随着孩子的年龄和认知慢慢成长这些事情自然就会知道了,而那时候他们的内心也能够承受这种社会的现实

  • 如果孩子年龄小,不要抓着孩子给他们讲一通人类进化史…

  • 餐桌上尽量不要谈“保护动物”的话题



最后,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可以根据孩子本身的特点和家长自己的培养目标来决定如何回答。因为不同的育儿信念和目的,侧重点会不一样。

比如说,家长自己就是素食主义,或者觉得不吃肉也可以,那么孩子问这个问题时就是非常好的培养孩子共情、道德感、环保、生态等话题的教机。

如果孩子的特质本身特别容易陷入到某种情绪里出不来,而家长觉得孩子特别需要肉来补充营养,那回答又不一样了,或许是轻松带过,转移注意力,某些情况下,回避也不妨是一种策略。

所以,这个问题看上去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人而异会有很多种答案。

但是经过这样的思考,再遇到类似问题时,你会更清晰如何应对



想要加入我们?

跟着芭鞋匠学习更多育儿之道,探索更多育儿方法?

欢迎报名「跃儿教育全国教师培训」系列课程,用更专业的理念和方法,不负孩子宝贵的成长时光。


点击下方文字或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传承经典 & 全新升级

深度学习 & 福利升级

十年芭鞋匠带你全方位解读幼儿教育



跃儿学堂陪伴这个时代的幼儿教育者终生成长!欢迎登陆跃儿学堂App自由学习更多线上新课
1. 洪兰老师线上公益课「如何在AI时代教孩子」



2. 李跃儿老师线上原创课「芭学园中班四季美术课概述」

3. 马学红老师线上父母好课 「从情绪到情商」


4、李跃儿老师著作《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的有声书



让我们一起

为这个世界播下

幸福、美好、充满爱的种子







END



 延展阅读,点击标题进入链接:

在这个拼娃的时代,你叫我不拼?!

直播故事 | 小兔子的葬礼


 


觉得“好看” 请点↓↓↓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跃儿学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