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1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陈嘉映丨洗脑与教育的区别

爱派的 2020-01-14




教育归根到底是要帮助孩子逐渐成长,形成他自己的独立人格,能依赖自己的判断去选择自己的道路,去决定什么对他是好的。世上有种种可能的生活,其中只有一种,是我选择的,或是我被抛入的,但我并不是被封闭在这种生活里面,我有所领悟地过着这对我唯一的生活。



洗脑及其与教育的区别

文|陈嘉映


教育是教育,洗脑是洗脑,现在很多观念轻易就把教育混同于洗脑肯定是不对的。不过,两者到底区别何在,也不是那么容易想清楚。厘清两者之间的区别,近世以来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传统社会,该教给学生什么东西,分歧较少,因此,灌输不灌输就不是那么突出的问题。现在,多元价值、多元文化的理念被广泛接受,个人的自由选择得到推崇。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最近百十年,世界上的洗脑机器被开发的越来越强大。所以说,教育和洗脑之间的张力,今天格外凸显。


“洗脑”这个说法大家都熟悉,每个人都可以列举很多例子,从纳粹德国说到传销,从商家的宣传说到不同的政治主张,怒斥那些施行洗脑的坏蛋,嘲笑那些被洗脑的人,抨击可以很过瘾,大家听得也开心。不过,抨击嘲笑太容易了,倒可能妨碍我们思考,先不忙把这个那个说成洗脑。


乔治·奥威尔


说到洗脑,大多数同学想必读过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这本著名小说,即使没读过,也应该听说过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那是本小说,不过,离开现实并不远。我年轻的时候经历过“文革”,现在回顾当时,我们会说当时自己被洗脑了。听说,我们邻邦朝鲜的民众今天还是这么想的;我们会说,那是他们被洗脑了。

  

仅仅灌输一套虚假的意识形态是不够的,为了能够洗脑成功,同时还得屏蔽掉其他的信息,不允许异见出现,更不允许它传播。   


如果有人表达了异见怎么办?可以动用专政机器把他抓起来,或者,干脆从肉体上把他消灭掉。1966年有个叫做遇罗克的青年,他写了一篇《出身论》,反对当时的一幅红色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他就被抓起来,最后被枪毙了。


遇罗克所讲的,现在只是很普通的看法,再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即使在当时也不是正式的官方立场,可是,遇罗克还是犯忌了,因为他用自己的脑子想事儿,没有完全依照官方的口径说话,发出了一点点独立的声音。


从遇罗克的例子看,洗脑包括三个要素:灌输、查禁、暴力。不过,从一个例子做概括,肯定是太草率了。例如,洗脑总有暴力支持吗?我们可以想一想传销,想一想集体自杀的圣殿教教徒,想一想自杀式袭击者,会觉得洗脑不一定总有暴力支持。   

那让我们看看别人是怎么界定洗脑的。在辞典里在网上可以找到对洗脑的多种多样的定义。有些内容跟我上面的概括重叠,有的方面不一样,例如,这些定义都没有提到暴力支持。


这里不重复这些定义,归纳下来,大致意思是:强行灌输一套虚假的观念。有的说法更周全,加上了“为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给别人强行灌输一套虚假的观念。这个定义里面有三个关健词,一个是灌输,一个是虚假,最后一个是为了洗脑者自己的利益。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教育和洗脑的区别。我们不妨对照这三条来展开我们的讨论。

   


先说虚假。洗脑要灌输给我们的,是虚假的观念而不是真理。教育的目的则相反,教育是要让我们获得真理。这是洗脑和教育的第一层区别。这好像是很重要的一条——要是洗脑的结果是给我脑子里装上了好多真理,即使用了点儿强制,洗脑似乎也还是一件好事。是不是这样,我后面还会谈到。   


再说第二条,强行灌输。洗脑要把一套虚假观念灌输到我们脑子里,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开动宣传机器,不管你爱听不爱听,宣传机器不停运转。大家都听说过戈培尔有句名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教育则不同,教育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学生是自愿自主的。教育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有些论者甚至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自由的交流。这是洗脑和教育的又一层区别。   


第三条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纳粹的宣传为的不是德国人民的利益,为的是纳粹党自己的利益。再以传销为例,他给学员灌输传销多么多么有利可图,谁有利可图?首先是他自己,他发展了下线,他自己先就赚上了一笔,你会不会赚到,那其实不是他关心的事。教育就不是这样,我们教育自家的孩子,教育我们的学生,当然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学生好。这是洗脑和教育的第三层区别。


如果你接受我教给你的东西,我就明显会得到好处,你显然有理由对你那套东西保持警惕。

 

虚假,灌输,为了洗脑者自己的利益,从这三个方面看,的确,教育都不同于洗脑。不过,我们要是多想一步,这三种区别,每一种区别都不是那么分明,都还有疑点。

 


就说强行灌输吧。这里的疑点是:


一方面,洗脑不一定都靠强制灌输

另一方面,教育也有强行灌输的一面。


先从教育这方面说。我们现在实行高中以下义务教育,这同时也是强制教育,家长不让孩子受教育是犯法的。教育也并不总是讲道理,很多东西直接就要求学生背下来。老师要求学生背这首诗,背这篇课文,这不是灌输吗?


历史课、政治课,灌输的成分就更多些。灌输背后都有强制,背不下来就扣分,这就是一种强制手段。想想我们怎样教孩子弹琴,强制就更明显了,不待细说。你跟孩子说,你要么坐在这儿好好弹琴,要么上院子里耍去,十个孩子十个到院子里耍去。


我知道,有些论者主张,真正的教育不可以是灌输,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自由的交流。这种主张,显得开明,而且政治上正确。我当然十分赞成我们的教育应该减少灌输的部分,增加自由探讨的部分,到大学阶段,尤其要更多的自由探讨。


不过, 教育不可能等同于自由交流。小学、中学就不去说它了,即使到了大学,师生之间也不完全是在平等交流。我在别处就此说过几句,这里不多说,不怕俗气,我会说,要是平等交流,就不该让学生付学费,而老师拿一份工资。      


真实和虚假则是个更大的问题。我们也许会想,我们把四人帮那一套叫作洗脑,是因为它要灌输给我们的是一套错误或者歪曲的观念,而我们所说的教育,比如说我们教给学生代数公式,教给他们唐诗宋词,教给他们弹钢琴,教给他们爱国,我们是在教一些正确的东西,美好的东西。


大家已经听出来了,这个想法没能把我们带得很远。且不说家长会给孩子讲圣诞老人的故事,会告诉孩子她是从面包树上生出来的。


这里的大问题是:应该由谁来确定真假好坏?  


最后,再来看看“为谁的利益”这件事。我刚才举了些例子来说明,的确,如果你为自己得到好处来教我,我就有理由怀疑你在洗脑。我们教育自家的孩子,是为了孩子的利益,至少首先或主要是为了孩子的利益,而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这些“教育者”的利益。你要是把爱国主义教育、舍己救人的教育都说成洗脑,那么,除了市侩哲学就没有什么不是洗脑了。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是让受教育者最终能够独立判断

我们说到,教育难免有灌输的成分,不过,老师虽然规定了你必须学什么东西,他通常却不禁止除此之外你学点儿什么。换句话说,他并不屏蔽相反信息和异见,不禁止你去参照比较,也不禁止你去琢磨这些东西背后的道理。你必须把这首诗背下来,但你去读别的诗,他不管;不管你懂不懂,你必须背住这个公式,但你偏要自己去把这个公式推演出来,老师并不禁止,多半还会鼓励。



洗脑就不同了。我们说传销班是洗脑,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它力图屏蔽不同信息。大多数学员是主动参加这种讲习班的,不是像拉壮丁那样把你拉进去的,不过,你一进了传销班,多半会被封闭起来,不允许自由出入,还把手机没收,不让你自由通话。


我们刚才讲到,专事灌输的宣传机器总和审查制度配套的。   


我们曾问道,爱国主义教育对谁有好处?这个问题也跟一个社会的信息自由程度相关。二战期间,美国和日本都提倡爱国主义,美国人和日本人也都很爱国。


两相比较,美国人有相对较多的自由来接触各方各面的信息,他们相对比较容易了解这场战争的起因,有较多的自由了解到反战的思想,等等,不像在日本那种军国主义环境里,掩盖战争的起因和实情,禁止谈论政府的决定,就此而言,相对而言,美国的爱国主义观念里,洗脑的成分就少一些。


不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下面我还要进一步讨论。


我上面说到,用真实还是虚假来区分教育还是洗脑不是最好的角度。的确,一上来就争论谁是真的谁是好的,难免一头雾水。比较看得清楚的区分,在于是否屏蔽异见,而这恰恰是区分真假的一个先决条件。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一开始难免被灌输了不少东西,这些东西是真是假是好是坏,我们一开始不怎么清楚。


但若我们有获取信息的自由,能够拿其他的东西来跟教给我们的东西做比较,我们就会慢慢培养起自己的判断力。大家都知道,教小学生学东西,强制的成分多一点,而且,不少东西,我们并不讲解背后的道理,就让他们死记硬背,随着孩子长大,强制因素会越来越少,越来越依靠讲道理。为什么?很简单,他们长大了,懂道理了,有了自己的判断力。

当他们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他们还能够反过头来判断一开始教给自己的那些东西是真是假是好是坏。我们不妨把这一点概括为:回顾始知真假。是教育还是洗脑,我们往往不能只看当下是否带有强制来确定。等孩子长大了,知道的更多,眼界更开阔了,自己对好坏对错自己有了良好的判断力,反过来看当年,他会看到教育和灌输之间的区别。


他回过头看学钢琴的过程,哪怕记得其中包含相当的强制,他也多半会理解这种强制。他这时候早知道根本没有圣诞老人送礼物这回事,但他不会把这些想成欺骗。洗脑的情况就不同了——被洗脑的人一旦能够判断真伪,他就会感到自己当年受了欺骗,他不会感谢当年给他灌输东西的教师,甚至不能原谅他。



从教师一方面来说,他虽然有一套他自己的课程,但他并不限制学生接触别的东西,这恰恰表明他自信他所教的是正确的知识,正当的道理。实际上,这种自信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不禁止学生接触不同的东西,相反的东西,反倒鼓励学生时不时跳出他所教的东西。洗脑者却没有这份自信,他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相信他教给你的东西是他所知道的最好的东西,但他其实不那么自信,所以他需要禁止你接触与他不同的那些东西。   


当然,回顾始知真假只有部分的解释力。你教孩子吃辣,他也许慢慢就喜欢吃辣了,教一个人喝酒,他慢慢就爱喝酒了。钢琴和数学也是一样,实际上,如果他将来成了数学家,钢琴家,一定是他后来慢慢爱上这个行当了。这是从正面说,如果从反面想,你教给他什么他就爱上什么,正是洗脑这件事最可怕的地方。


圣殿教徒直到自杀前的一刻,可能仍然相信他的人生受到了正确的指引。与此类似的还有大家都听说过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他明明是受害者,结果他会爱上迫害者。你看着他受迫害好悲惨,但他即使了解到正常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仍然不觉得他那是悲惨。在极端情况下,事情的确会糟糕到无法挽回,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不必过分恐慌。


公开说理可以引导当事人反思,引导他拿观念与现实对质,看到现实生活中还别有很多选择。  


回顾始知真假好坏,也关联到“对谁有益”的问题。学钢琴是非常艰苦的过程,也许没有例外,学钢琴的孩子在小时候都相当抵触,但你长大以后,弹得一手好钢琴,成了郎朗了,这时候你会感谢逼你弹琴的家长和严格要求你的钢琴教师。


即使你没有在弹琴的路上走下去,你也能理解家长为什么让你学琴,你多半也能从学琴的经历中获得很多益处,例如培养了自己的乐感。加入传销团伙的学徒,到头来大多数都发现自己什么好处都没得到。事后回顾,纳粹主义对德国人民并无好处。   


不过,“对谁有益”这个问题还有更深的内容。从传销的例子看,灌输观念的一方明显得了好处,被灌输的一方明显吃了亏。但并不是在所有事情上,谁受益都这么一清二楚。其中的一个缘故是,人生的好不是一种完全客观的东西,好像是无论你认识到还是认识不到,好的就是好的。对我好还是不好,固然不全是我的主观认定,然而,我们当下对什么是好的认识,我们当下的实际感受,也是生活得好不好的一部分。你女儿想报哲学专业,你坚持让她上商科,你认为学商科对她有好处。


她上大学了,谈了个男朋友,你看了看,这男生不像是将来能挣大钱的,坚持让女儿跟一个有钱人家孩子谈朋友。当然,你是为了孩子好。而且,到头来,你可能的确是对的,我们家长是过来人,我们知道,人在年轻时候比较浪漫,容易想入非非,等到结婚生子,就变得“现实”了,那时候,她才真正知道什么是好,那时候,她才知道,学商科对她更好,另一个男人更适合她,等等。


好,就算你是对的,就算女儿再过十年以后会发现你当时是对的,你现在是不是就应该强扭着她照你的想法去做,仍然是个问题。你为我好,而且你是对的,但我并不因此就该事事照你说的去做。照我自己的想法去做,这也是我的好的一部分。


私人生活是这样,公众生活也是这样。即使我们有一个关心民众福利的政府,即使这个政府的这些举措是对的,这些仍然不够,政府还有责任,让民众认识到它的这些举措是对的。   



前面曾问道,要是洗脑的结果是给我脑子里装上了好多真理,洗脑会不会是件好事?不是。我是要真理,但我不只是要占有真理,我要的是追求真理从而认识真理,要的是我自己去逐步认识真理这样一个过程。


或者反过来说,如果你自己并不追求真理,那么,即使真理落到你手里,你也不知道它是真理。何为真理的问题与你是谁的问题是连在一起的。教育的理想是举一反三,我有自己的理解和见解,才能举一反三,灌输和洗脑则在于消除你的独立见解,你所接受的东西里不包含未来自主生长的种子。   


教育里有一部分,当然是长辈和老师把他们认为好的东西,把他们认为正确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然而,同样重要的是,甚至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力,培养他的自由人格,希望他成熟起来,能够在他自己的时代里,依他自己的性情,去获得他自己的好,去过上一种有充实意义的生活。至于什么是他的有意义的生活,则并不由教育者决定。依我看,这是教育和洗脑最根本的区别。  


在这个上下文,是讨论爱国主义教育对谁有好处这个问题的最佳场所。我刚刚说,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受教育者最终能够独立判断,什么是他真正要的好。


教育是为受教育者好,然而,这不是像天冷了给孩子多加件衣服是为了孩子好,不像是买个手机是为了孩子好,教育归根到底是要帮助孩子逐渐成长,形成他自己的独立人格,能依赖自己的判断去选择自己的道路,去决定什么对他是好的。


世上有种种可能的生活,其中只有一种,是我选择的,或是我被抛入的,但我并不是被封闭在这种生活里面,我有所领悟地过着这对我唯一的生活。这种生活因此富有意义。这种生活富有意义,当然不见得在于我从这种生活捞够了好处。


它富有意义,蛮可以是因为它富有创造性,蛮可以是因为它为别人带来的好处,蛮可以是,像特雷莎修女那样,因为它充满了对不幸的悲悯。在极端情况下,也可以是,因为我为我钟爱的人,或为我的民族,献出了我的一切,包括我的生命。


修道士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并因此而幸福,这跟朝鲜人民的幸福感不同,不是因为他不了解在这种生活之外还有别种幸福,一旦他有了别种生活的可能,就立刻去过别一种生活。为国捐躯的壮士宁愿牺牲自己,不是因为他被洗脑了,而是因为他若临阵脱逃,他就否定了自己生活一场的意义。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侵删。








新晃一中操场埋尸案十八问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福利一览
隔壁的越南
耶鲁大学实验: 让一部分猴子先富起来, 结果……
雷颐:把盲目排外称为爱国,是近代中国的悲剧人物简史|孙小果:阳光灿烂的日子孙小果的背景真相,隐藏在旧报纸里
柴静|很多坏人和孙小果一样虽死犹存
马云湖畔大学,一个极其危险的政治信号柴静:一百年前的领导干部
黄土高原上,被毒品蹂躏的人们
当前中国的贫富格局莫言在日本的震撼演讲:所有坏人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中国最传奇死刑犯,行刑前一小时逆天改命,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
医生自爆医院内部十八大潜规则
8亿人没到过北京,10亿人没坐过飞机,我们该思考什么?当一个八岁的女孩去买伟哥
“让女运动员听话,最有效的就是发生性关系”
退伍女兵唐雪反杀案的焦点,不是防卫尺度,而是安全焦虑




公众号爱派的:ipad_xjz










感谢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