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之道 ∣《中国大湾区旅游》课程研习心得(一)
+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2020年学校研究生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我院精选了部分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心得跟大家分享。
学生研习心得
林晓洁
如何在英语授课课堂中完整掌握所学内容、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似乎是《大湾区旅游》这门课程对我提出的最大挑战,这也提醒了我需加强对英语听说的练习。同时,我也十分感谢王俊亿老师的分享,在课后我没能理解的知识点,都能及时通过老师线上分享的课件和视频回放逐一理解。
此外,我在《大湾区旅游》这门课程中,通过课堂学习、主题讲座、线下实地考察等多种学习方式对大湾区旅游发展的相关业态有了初步了解,老师也要求我们去思考“大湾区是否是当地中国旅游发展的特例”。在和老师、同学们的交流过程中,很多同学或师兄师姐都基于以往自己观察的发现、所学的理论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见解。而从我自身对问题的反馈结果来看,我也意识到自己对城市旅游相关理论、范式等的了解极为匮乏,这也为我之后的学习生活敲响了警钟。
在短短一学期的课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旅游学院研究生的课程都在要求我们去寻求事物的本质,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积累学识。与其说是寻求survive in English teaching的方式,更应该说每门课程在指明学术方向的同时,都对我们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有句老话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一步一步往正确的方向走,我们终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汤璇
本课程邀请来自大湾区的专家学者,围绕不同的主题带领我们了解大湾区的旅游发展情况,包括会展旅游、城市休闲、主题公园开发、文化和世界遗产旅游、度假胜地旅游、智能旅游、旅游预测、服务质量和旅游能力建设等等;老师还带领我们对珠海横琴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且围绕“横琴能否成为国际休闲旅游岛”展开讨论;一同上这节课的还有许多师兄师姐,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他们清晰的逻辑和严整的观点,受益匪浅。
在围绕横琴的讨论课上,我们小组成员思考的角度是将横琴与已经发展成休闲旅游岛的海南岛相对比,分析横琴目前缺少的条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其他同学,尤其是几位师兄师姐给出的观点也启发了我:比如从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角度分析横琴的发展方向;还有从区域的视角,将横琴与珠海、澳门等地区的发展联系起来分析;或者是从边界性、旅游要素、旅游形象、旅游氛围、资源禀赋等角度单独分析横琴旅游的发展等等。多种分析角度也拓宽了我的思考角度。而王老师邀请的许多教授依托自身研究方向给我们分享的信息和观念,也使我对大湾区旅游有了理论化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不同背景下的学者对大湾区旅游的看法,兼具学术性和实践性。
梁月和
在上完了一个学期的大湾区旅游课程后,我认为这门课程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上课形式多样化,授课内容丰富,来自不同地区的客座讲师详细给我们介绍了自己在旅游领域关注的话题。
在本学期的课程中,王老师邀请了来自香港、澳门、广东等地的老师们为我们讲授有关湾区旅游发展的内容,老师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了大湾区旅游的发展前景,如会展旅游发展角度、主题公园发展角度、旅游科技发展角度,分析各地区目前的旅游发展概况。这些内容涉及非常多的知识,让我们收获了大湾区在不同方向上的旅游发展趋势,也启发了我们应该从更多的视角去分析大湾区未来旅游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在学期中的时候,王老师带领我们去到横琴口岸进行了实地考察,我们在那里见到了目前大湾区内一些新型的旅游业态,因为是实地考察、亲眼所见,过程中也触发了自己更深层的思考,会联想到老师们上课所讲授的内容在这些旅游业态中有何种体现。
总体而言,大湾区旅游课程带让我收获了许多知识与趣味,我会珍惜课堂上所收获到的知识,也会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在这门课程中所学习到的思考与分析方式。
《中国大湾区旅游》多元且丰富的课程设置在夯实研究生理论基础的同时,锻炼各位同学的前瞻思维和全局意识,鼓励同学们站在时代前沿思考问题,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石。
您可能错过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