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绿色发展(7)丨取消乡镇工业考核指标靠生态赚钱,贵州赤水哪来的底气?
从拒绝一家电镀厂落户,到取消乡镇工业考核指标,贵州省赤水市走了一条完全不同于周边县市的发展道路。
在贵州所有地区,赤水的森林覆盖率最高,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超过53000个/cm3,生态环境状况指数长期居全省第一。这里的密林修竹、蓝天白云、明媚的阳光、清冽的空气是工业城市触不可及的奢侈品。2018年,贵州省赤水市成为生态环境部命名的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赤水的万亩竹林。
盘算起赤水的“生态家底”,市委书记况顺航底气十足,“赤水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道路,不允许任何人亵渎赤水的生态环境”,“取消对乡镇的工业考核指标,让乡镇只考虑两件事:生态保护和扶贫攻坚”,“如果把经济指标的层层压力转嫁给乡镇,他们就会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况顺航说,几年前赤水在选择发展方式时曾经面临纠结,乡镇干部对上项目有强烈冲动,想引进电镀产业和电池项目。不过,最终赤水市还是决定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把高污染项目拒之门外。
如今,赤水的生态资源开始发挥经济优势。全市推进特色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1324元和12303元,贫困发生率降至0.96%,成为贵州省首个“脱贫摘帽”的县市。
赤水市用实践为西部地区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新道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朱建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遴选授予“两山”基地称号,要求地区“两山”转化成效要显著,转化模式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可推广性。赤水模式很好地体现了“两山”转化,依托生态资源,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修通“产业路”
治好了市委书记的心病
据赤水市相关负责人介绍,1998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具体到赤水,实施的是退耕还竹。通过国家退耕还林、世界银行贷款造林等工程,累计造竹80万亩,竹林面积达132.8万亩。
“1998年赤水的森林覆盖率60%。退耕还竹到现在,赤水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3%。赤水优越的自然条件,让这里竹子野蛮生长”,但况顺航坦言,他最怕的就是山上的竹林着火。
由于竹林非常茂密,以往人们在山下观察到半山腰的火情时,甚至无法携带救火设备赶到起火点。而竹子燃烧又快,发生火灾非常可怕。只能通过人工砍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最大的一起火灾发生在2012年,烧了三天三夜,当时的愿望就是希望有一条公路,因为公路可以让救援人员快速到达火场,又能起到隔离带的作用”。
“过去三年,赤水市修了4400公里路。”况顺航说,“对于竹林,这是一条生态路,修路之前每年发生上百起森林火灾。修路之后,4年没有发生过火灾”。
“这还是一条‘产业路’。” 况顺航接着说,“这条路修通了,老百姓的东西一年能多卖几个亿。”
赤水市凯旋村党支部书记陈相友对此感同身受,“没有通公路的时候,山上的竹子运不下来,村民砍一天竹子只能卖100块钱,没人愿意干。有了公路以后,汽车可以开上山,一天一个人能运300块钱的竹子,村民们都愿意干”。如今,凯旋村利用荒草地种植竹林2.9万亩,年产竹原料2万余吨,年产值达到900余万。
2008年,贵州提出“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并于2015年成为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2017年又成为西部首个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省份。从市区出发,赤水市还沿着赤水河修了30里旅游步道。
在凯旋村,还实现了乡村公路“户户通”。4.5米宽的公路有90公里,陈相友的车可以开到每个村民的家门口。
在贵州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名工人正将成品纸分箱包装。
尝试以GEP代替GDP
取消乡镇工业考核指标
赤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余家学告诉记者,赤水市正在探索建立可操作、可视化的绿色发展绩效评价考核制度指标体系,实施主体与功能区定位相适应的差异化政绩考评制度,尝试以GEP代替GDP考核,以“绿起来”带动“富起来”进而加快实现“强起来”,最终实现GDP和GEP两个较快增长。
余家学说,现在赤水取消了乡镇一级GDP、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考核,采用市级财政“大包干”的方式,统筹解决乡镇的财政问题。
赤水市委书记况顺航告诉记者,几年前乡镇干部上项目的冲动很强,有的想引进电镀产业,还有的希望投资太阳能和电池项目。他学化工出身,深知这些产业对环境的危害。最终,市里研究决定将这些高污染产业拒之门外。
近年来,赤水市关停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32家,涉及产值1.5亿元。
为了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况顺航告诉记者,赤水调整优化对乡镇的业绩考核,取消乡镇工业考核指标,将工业企业集中到园区布局发展,杜绝“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重点考核乡镇的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成效,避免乡镇乱上项目,破坏环境。制定环境保护负面清单,严格落实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制”,对发生重大环保事件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倒查追责。
那还要不要引进企业?况顺航说,现在赤水市的产业引进,只考虑原材料加工工业和配套产业,对于其他产业特别慎重。
贵州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落户,是赤水市产业引进的典型。
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云义告诉记者,赤天化纸业的制浆项目是以竹材为原料的世界规模最大的单条生产线。经过技术改造,现在每年产竹浆纸26万吨。竹子自然生长很快,需要不断采伐,发笋率才高。如果不加采伐,新的竹子长不出来。所以,漫山遍野的竹子就是一座座“金山”。赤水市有132万亩竹林,其中适合造纸的有80万亩杂竹。去年公司向赤水市的农民收购了108万吨竹原料,支付的原料款有6亿多元,赤水市有20万人参与到这个产业过程中,人均增收2000多元。
王云义称,赤水河是长江上游重要的一级支流,赤天化纸业作为流域内的大型造纸企业,立项时非常慎重,经过了三次国务院会议,并且成为国内第一批循环经济的试点企业。同时由于赤水河是国家珍稀鱼类保护区,公司的实时数据需要直接传到生态环境部。纸厂的各类排放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目前仍在进行技术改造进一步降低排放。
在转石奇观景区,乱石上种满了金钗石斛。
利用当地资源脱贫致富
搞旅游业建生态园让老百姓富起来
“中国丹霞第一大瀑布”十丈洞大瀑布位于赤水河支流风溪河上游,围绕大瀑布建设的赤水大瀑布风景区,是典型的农旅一体发展模式。大瀑布所在的黎明村成立聚财公司与赤水旅发公司一起开发景区。
黎明村党支部书记王廷科告诉记者,2015年,黎明村依托赤水大瀑布景区发展旅游产业,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在发展漂流项目“丹霞第一漂”,以5000元为一股,集资80多万元,成立了旅游公司。去年全村贫困户、低保户保底分红5000元以上。
村民王鸿滔告诉记者,他原本在外打工,回村后做“观光车驾驶员、护林员、计生员以及种竹子,现在在村里有4份收入”,今年他预计收入6万元。
赤水旅发公司副经理黄河告诉记者,在全市景区开发中规划了6大经济带,附近村民的土特产甚至不需要外运,可以直接在景区售卖。全市的景区还提供了270个扶贫就业岗位。以大瀑布漂流项目为例,每年会拿出120万给村里进行补偿。同时给村里提供48个就业岗位,每月工资在4000元左右。
在全市6大景区沿线的餐饮、客栈、旅游加工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1000个,带动300户1000名贫困户创业,6000余名贫困户实现就业,年均收入2万元。
在距赤水大瀑布风景区19公里的转石奇观景区,这里有典型的丹霞地貌,乱石嶙峋。半山腰有一块像船头一样的巨石,相传它会自动旋转因而得名“转石奇观”。贵州仙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景区,同时在乱石上种金钗石斛,建起了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石斛生态园。
石斛又称“不死草”,生长在石头缝隙里,喜欢温暖、潮湿环境,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石斛花花姿优雅,色彩鲜艳,气味芳香,有很强的观赏价值。石斛花和茎可以做茶,生长于赤水的金钗石斛品质最为上乘。
金钗石斛生长于乱石上,不占用田地。赤水人用卡钉将石斛幼苗固定在乱石表面,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石斛就能成长,种植3年就能收获,5年就能进入丰产期。
贵州仙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苏红梅告诉记者,公司建设的石斛生态园以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租用农户的地。石斛收获时节,雇佣附近农户采摘,每天有80元到120元的收益。2015年,对石斛基地进行改造,发展旅游业。2600亩的景区内形成了以金钗石斛为主,丹霞地貌为辅的自然景观,每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公司收益以旅游门票、餐饮、石斛为主。每年每亩金钗石斛可产鲜条300多斤,整个园区每年产石斛花1000多斤。石斛鲜条市场价每斤40元到60元,干条每克12元,干石斛花每克16元。公司每年向周边农户收购石斛,统一销售。
通过多年探索和努力,赤水人靠着石斛走出了一条“点石成金”的脱贫致富路。
旺隆镇的袁图会是桫椤保护区的农民,因生态保护需要她从核心区走出来落户红花村,由于没有收入来源,她曾是村里的贫困户。
2006年,政府动员种植石斛,她贷12000元政府贴息贷款。经过十多年经营,现在她在山上有200亩种植区,山下有60个育苗大棚,每年销售石斛花、茎和石斛盆景有70余万收入。
在农旅融合的实践中,赤水市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专业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十百千万”工程,即“种植10万亩金钗石斛,培育100万亩丰产竹林,出栏1000万羽竹乡乌骨鸡,发展万亩水产养殖”,以金钗石斛、竹子、乌骨鸡、生态水产养殖、花卉苗木为赤水特色农业主导产业。2018年,赤水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6.36亿元,增长10.04%。其中生态产业的产值占比为75%,高达四分之三。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朱建华告诉记者,遴选授予“两山”基地称号,要求地区“两山”转化成效要显著,转化模式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可推广性。赤水模式很好地体现了“两山”转化,依托生态资源,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赤水的GDP在贵州不是最高的,但它的发展模式能够真正让老百姓富裕起来。
来源:红星新闻 记者:吴阳 范旭
新闻背景
生态文明示范建设
上世纪九十年代,原国家环保局(总局)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2000年以来,原环境保护部在生态示范区工作基础上,推动开展以生态省、市、县、乡镇、村、工业园区为抓手的生态建设示范区工作;2013年,经中央批准,“生态建设示范区”更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命名了两批共9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2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多层次推进、东中西部有序布局的建设体系。示范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转自:生态环境部